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精品】藝術作文彙編四篇

藝術2.5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藝術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藝術作文彙編四篇

藝術作文 篇1

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是學生的導師,但是在我們藝術班中並不僅僅是這樣,老師與學生更是朋友一般,尤其是我們班的班主任秦老師,她溫柔善良、對學生嚴格細緻,不僅是班主任,每位任課教師也是如此地對待學生;從當中讓我們感覺到了家的溫暖,做職高學生的幸福。

爲孩子過生日是天下父母的心願,對於我們這些遠離父母親人的留守學生而言過生日就是一個奢移的夢想了,但是在我們班這個夢想實現了,因爲每到學生生日時班主任就會爲學生送上蛋糕,爲學生祝福,讓我們在濃濃的愛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師生之間無隔膜成爲了藝術班的特點。我想不僅在藝術班,在全校中也應該是這樣吧,這也是我們樂的緣由。

師生之間無隔膜,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向老師討教、向老師學習,有了這些我們不快樂也是很難的。

我在《“四大天王”——我心目中的好老師》這篇文章中介紹我們班的語、數、英和專業課老師,我們的語文老師雷厲風行、嚴中有愛,數學老師平易近人、爲人幽默,英語老師溫柔似水、有着母親般的'慈懷,專業課老師嚴而有格、剛柔並濟。

今年我們專業課又增添了一門課程電腦設計課,這位設計老師也是溫柔善良、待人和藹可親,我們的老師在我們心目中已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引導我們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師生之間的樂也是有此而產生的,在樂中體現出了老師對學生的尊重、也體現出了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有了這些我們怎麼會不樂呢?

師生之間的樂,爲我們除去了恐懼感;師生之間的樂,除去了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疲乏;師生之間的樂爲我們帶來了家的溫暖;師生之間的樂培養了我們對學習的興趣;師生之間的樂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和快樂。

藝術作文 篇2

今天是第26屆新芽藝術節比賽的日子,每個班級都準備好參賽的節目。我們班跳的.是《電動娃娃狂歡夜》。

早上我們早早地來到學校,在媽媽們的幫助下,我們化好妝,穿好衣服。傅老師又讓我們在空地上排練了一下。一切準備就緒後,同學們拿着凳子有次序地到操場上定點的地方坐好。我班是第四個表演的,一個一個節目下來,快到我們了,我們都非常緊張。老師說:“不用緊張,認真做好每個動作就行。”還再一次提醒同學們跳舞時要注意的地方“要有精神,要微笑,更不要低着頭。”同學們點點頭。記住了老師的話,緊張的心平靜了許多。終於輪到我們上臺表演了。隨着熟悉的音樂,我們跟着音樂跳起舞來。表演時看着臺下那麼的老師與同學,我們謹慎地做着每一個動作......我們表演完了。一顆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下來時老師還誇獎我們表演的非常好,同學們都樂開了花。

雖然這次表演的結果不盡人意。但老師和同學都已經盡力了。希望下一次的藝術節能取得好成績!

藝術作文 篇3

星期一過去了,星期二早上的起牀鈴一響,全部人都非常興奮,因爲今天是我們二校區的體育藝術節,所有人都興奮不已,我們吃完早餐後,就飛快地去教室打扮了,我們先系紅領巾、再繫上頭巾,最後我們再帖一朵愛心型的五星紅旗在臉上,畫好妝後我們就出發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操場上,大家整齊的`排好隊等待着入場,終於輪到我們上場了,我們都很緊張,但是我們還是以飽滿的精神走向主席臺,喊出了我們響亮的口號,入場儀式完畢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拿起了兩條銀光棒,等待着拉歌比賽的到來。

拉歌比賽開始了,有兩位老師分別代表了三年級 和四年級 參加了拉歌比賽,嘹亮的歌聲之後比賽結束了,我們兩個年級比的不相上下,最後我們打成平手。拉歌比賽結束後我們回教室吃課間餐去了,吃完後我們換好了衣服準備參加拔河比賽。

我們班選出20人蔘加拔河比賽,不一會兒拔河比賽開始了,第一局我們被他們打敗了,到第二局的時候,我們竟然把拔河繩子都拔斷了,只能換了另外場地繼續進行,通過我們集體努力,後面的兩局我們都戰勝了他們。因此我們挺進了決賽,我們高興極了。我因爲要參加踢毽子比賽,所以在那裏等待着比賽的到來。

踢毽子比賽開始了,前面的那一些人都踢得很好,可是到我踢的時候,突然起了很大的風,所以我取得的成績也不是很好。

到了下午的拔河決賽,我們一馬當先,前面兩局都勝利了,後面就是跑步比賽了,我們就差兩秒就勝利了,我愛體育藝術節。

藝術作文 篇4

記得讀書時代我比較大的興趣是作文。每次作文最關心的就是分數。作文本發下來先睹爲快的是分數。可是,看了老師的評分往往不滿意,總認爲自己的作文分數應當比老師評的分數要高。之所以這麼認爲,也許是自己那顆幼小的心靈的期望值過高,與老師評分過“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造成的吧。有了這段經驗,當我成了一名老師也給學生批改作文時,乾脆不給評分。沒想到這樣一來引起同學們的“公憤”。之所以這麼個結果,也許是我不評分又過“虛”,與學生的期望值之間的矛盾的不可調和所致。有了這段經驗,我就對作文評分的方法做了改進,使所評的“分”在“虛”與“實”之間。具體做法是:將學生的作文分爲不及格(60分以下)、良(60~69分)、良+(70~79分)、優(80~89分)、優+(90分以上)五等,沒想到這一招還靈驗,完全改變了我在作文評分上的被動局面。

仔細想來,道理也簡單。學生將老師的評分作爲衡量自己文章寫得好與差的標尺,這已成爲一種心理定勢。老師不評分,學生則無法衡量自己作文的水平,這等於對他們的作文沒有評。可是,老師評了分又總會與期望值發生矛盾,所以怎麼也評不準,學生自然大多不滿意。這種過“虛”或過“實”的評分都不科學,忽視了學生的正常心理因素而強迫他們接受,學生反感是理所當然的了。特別是一連兩三次評相同的中檔分,學生更是深惡痛絕。“我不看就知道又是65分!”這是他們翻開作文本時經常發出的不平怨聲。

等級評分法變“虛”爲“實”,又化“實”爲“虛”,處在“虛”與“實”之間,說是“實”的,它分開了五個等次;說是“虛”的,這“分”又並沒有打死,每一等次有十分的區限。學生自會在這區限之內進行自我評分和調節。如果他連續得了兩次“良”,而又確信自己第二次的作文比上一次寫得好,他可以把上次作文想象成剛夠60分,這次可值69分,這不等於這篇比上篇提高了9分嗎?這種調節其實是一種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心理平衡,緩解了學生的期望值與老師評分的矛盾。這種等級評分既包含有老師的評判(這是主要的),又考慮了學生的心理因素讓學生也參與評分,是師生共同完成的`評分,比較科學。

五個等級,使用起來還得講究點“藝術”。比如“優”這個等級是80分至89分的區限,而80分,學生往往是望而卻步的。80分的作文之不容易得,似乎又成爲學生的一個心理定勢,而這個定勢與老師的“60~65~70~75~80”“五進制”的評分習慣有關,我們給取名叫“評分心理定勢”吧。一般老師往往不輕易給80分,採用等級評分,有利於克服這種“評分心理定勢”。我總認爲“良+”與“優”之間不是相隔10分或5分,而是僅一分之差,所以給“優”也就慷慨得多了。而80分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刺激,更是一種激勵。又比如,不及格者是必須控制的,一般也不批上這種等級的字樣,再不然就用“良?”示意。再比如:得“優”者夠檔次,在全班提名錶揚,得“優+”者可以上班裏編的作文集子《好作文選》,老師發給作文稿紙,還在作文本上批上“請照譽一份”的字樣。五個字足以將其熱情之火燒旺。

學生還有一個心理定勢——數理化可拿100分,作文不可能得100分。作文爲什麼不可以給100分呢?這個心理定勢偏要打破,我時不時評他個“優++”,那就意味着又上了一個檔次。是不是100分,雖然我並不明說,這給同學們可是一個異外的驚喜,等於給這些寫作上較成熟的同學向前猛力一推,推到成功的樂境,推向新的起跑線上,使他以最佳心態面對新的里程。

畢業出去的學生不久就悟出了這評分中的“詭祕”,戲稱評分是老師手中的“魔棒”。毫不諱言,我真是將它當魔棒用的。魔術師是很重視研究觀衆的心理的。當然,評分不是變魔術,但評分必須重視學生心理;評分不是變魔術,但評分必須講點科學,講點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