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音樂教學隨筆集錦15篇

音樂1.18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音樂教學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教學隨筆集錦15篇

音樂教學隨筆1

教育的過程不是一個教師把知識灌輸給學生的簡單過程,,而是教師將自己的知識體驗與學生的知識體驗進行交流的過程。每一次上課都是一次交流,如何設計好提問,使之更好地解決教學難點,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手段。作爲教師,教學中要多問幾個“爲什麼”,提問要有誘導性,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是頗有講究的。“對”“不對”或“是”“不是”的回答是學生隨口附和的回答,思維能力根本沒有得到鍛鍊,更談不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學難點也就真的“難”突破。

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提問時就應該多問幾個“爲什麼”。在教學四年級歌曲《咚咚姑娘》時,教學難點之一是:唱好頓音記號和休止符。爲了突破難點,我是這樣設計問題的:老師範唱,一次唱出了頓音,另一次忽略頓音,然後提問:“哪一種唱法好聽?爲什麼?”學生自由討論後,教師再講解頓音的有關知識,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接着教師再一次範唱,一次體現了休止符,另一次忽略了,然後提問。“哪一種唱法更適合表現啄木鳥的形象?爲什麼?”學生自然選擇唱出休止符,這兩個難點很快地就解決了。

音樂教學隨筆2

本學年我擔任的是一年級的教學任務和學校民樂團和打擊樂團的任務。我將教學重難點放在節奏訓練上。最簡單的節奏感的培養方式是動。隨着音樂律動,是學生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在音樂課上,我會找機會多給孩子們這樣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孩子們熱情都非常的高。正如柯達伊說過的“任何音樂理念都可以轉化成身體律動,而某一身體律動也可以相對的轉化成音樂”。而如何能更好的律動表現音樂,那就是要學習好節奏。

節奏教學是音樂學習的靈魂,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所有音樂都有着它自己的節奏。我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中,用了很多簡單有趣的方法進行教學實踐。

1、比如在律動時,以往都是老師教授,學生模仿。我在教學中打破這個常規讓學生自己聽音樂,自己去想象,然後根據自己感受去編一些簡單的動作。我在課堂上總是喜歡去鼓勵學生大膽的去表現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讀兒歌法掌握簡單節奏。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講解概念性的東西比較難。但是通過平常孩子非常熟悉的兒歌朗讀的方法來學習簡單節奏,就讓音樂知識很好的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到了一起。通過讀兒歌孩子們很自然地簡單愉快的掌握了歌曲的節奏。

例、2/4 X X X X │X X X│

門 前 有 條 小 河 汊。

3、用一年級最好理解的方式學習節奏知識,“走”代表四分音符,“跑跑”八分音符,“走嘍”二分音符。對節奏學生都可以正確的讀出來並正確的拍打出來。

4、一年級學生好動,喜歡遊戲的方式學習,形象思維佔主導。在節奏訓練時,我比較注重用最直觀的奧爾夫小樂器。讓學生都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多種感官都得到了訓練和鞏固提高學生對節奏的興趣。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我讓學生自己爲音樂伴奏,讓學生自己多了一步思考,不再是老師給出節奏,你來打節奏。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嘗試找到最適合的節奏爲音樂伴奏,這個試錯的過程,更加鞏固了對節奏的認識。

在學校打擊樂團和民樂團工作中,重新挑選了打擊樂成員。排練了《大唐六駿》,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每個孩子都有很大的進步,完成了學期初制 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

這一學期的工作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樂感不好的學生,對節奏學習有一定的困難,在打擊小樂器時跟不上節拍,影響整體的聲音。下學期,我會多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的興趣點在哪裏。多想一些有意思的遊戲環節幫助學生來學習節奏。比如打擊樂團和民樂團的紀律問題,應該增強社團學習的趣味性,加強團隊協作精神。以後我會在以上方面多去研究方法,積極想前輩請教,多學習。希望下學期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隨筆3

現在我的經驗就是讓學生知道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用處。像有學生不喜歡英語,我就問他們,最起碼你們身上衣服寫了什麼你們知道嗎?那他們就會慢慢注意英語了。而且我喜歡把日常生活中有英語的東西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直觀認識到學英語的用處。不能讓學生有那種學來又沒用的想法。在句型教學方面,我經常用guessinggame進行趣味性操練,這種方法其實用於各種時態的鞏固練習,只是方式變了一下,但每次做的時候孩子們都興趣盎然。有些時候是比較沉悶的,有些時候就可以考慮一下用小組比賽。這兩天我試用了一下,效果比前幾天有所好轉了。低年級的孩子學習興趣還可以,但是理解能力相對較弱。而高年級的孩子們呢,對英語沒有興趣,感覺很厭煩。其實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還是有些小小的方法的。我們在課堂上採取輕鬆活潑滑稽的教學也是一種好方法。比如單詞的變聲讀,以及作個比賽性質的遊戲等等。語法這方面我採取學生爲主體來練習,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多練習。表演啊,兩人對話啊,開火車啊等等。在六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考慮把國小階段的英語知識進行系統的有計劃的複習。如果滲透進平時的教學中會比較好,基礎差的同學也可以重新學點。

音樂教學隨筆4

回顧前一時期的音樂課教學,下面兩個方面體會較深。作爲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課的質量,也是極爲重要的。隨着學業的加重,音樂在國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的課程。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爲本的教標。

一、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堅決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起始課上,我就 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強調: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爲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設備,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爲補充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哼歌譜,反覆練習,學生識譜能力有明顯提高。由於強調了"響"(聲音響亮),"準"(唱準音調),"美"(優美動聽)三個字,學生積極響應,從實踐看,收效較大。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麼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音樂教學隨筆5

對教學實踐一片空白的我來說,學習《音樂課程標準》,是我提高實踐新課程教學能力的當務之急。

中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隨着新課程的推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經驗面臨嚴重的挑戰。傳統的音樂教學以教材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把學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只傳授知識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實際模仿。隨着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開始關注課堂的民主開放,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教學活動以學生爲主體,爲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想象和創造的環境,始終使學生的學習處於興奮之中。音樂教育出現了全新的、可喜的變化。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學習音樂新課標中的一些體會。 音樂課程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人文性

2、審美性

3、實踐性

課程的基本理念分爲:

1、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

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

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

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

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在教育變革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應以學生爲本,站在中學生的角度,瞭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改革傳統的唱歌課、音樂知識傳授課和思想品德教育課,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或促進者,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設便於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這一切,旨在改變過去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啓發學生在親身體驗或實際模仿的過程中,懷着探究的興趣,主動學習。

我國的音樂教育,長期以來過分強調了它的知識性,而忽視了它的藝術性。顯然,這種注重“知識”忽視“藝術”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理念,與新課程標準也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審美”。學生在審美過程中,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長此以往,學生們必然會在“審美”的藝術教學中受到薰陶,從而用他們的“愛”去感染身邊的人,最終使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美的社會。教師應從學生出發,多營造一些發現美、傳播美的良好氛圍。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再努力、再學習,爲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音樂教學隨筆6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同學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

一、拍節奏法。即讓同學和着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同學掌握歌曲的節奏。

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同學和着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爲單位。

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同學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同學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音樂教學隨筆7

本課以《音樂課程標準》爲指導思想,結合新的教學理念、以新的教學大綱爲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採用遊戲、比賽等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把快樂教學引入課堂之中,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過新年》是國小音樂三冊上的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五聲C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嗆”的反覆出現,爲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

在學生對打擊樂器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就因勢利導,教其正確的演奏姿勢和方法。通過圖片,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打擊樂器的手勢,在親自示範讓學生明確鼓和鑼的演奏方法。在不經意中,讓學生掌握了本課中節奏的難點。

二(2)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模仿、比賽、爭第一,但他們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在課上我以過新年爲主線,從瞭解各國過年風俗到敲鑼打鼓學習節奏再到男女生PK,趣味性的遊戲和靈活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調動、保持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之想學、願學、愛學、樂學。

在課上我努力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和諧、平等、友好的情緒中去探索、去學習、去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

音樂教學隨筆8

今年我們學校來了好多新教師,爲校園增添了生機,記得開學第一天的會議上,新教師的自我介紹就很精彩,一個個研究生畢業,研究生再讀,名校的本科生,一張張意氣風發的面孔,彰顯出智慧與精神,在近一個月的接觸中我看到了這些新教師的努力與工作的認真態度,覺得很欣慰,我爲學生高興,爲學校高興。但同時我感到了一種危機感。

這些天聽了部分新教師彙報課,每節課都有新的亮點,從教學過程的安排,從教師的教態,每位教師身上都散發出優秀教師的氣質,突然覺得自己老了,落後了,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此刻對這句學無止境的理解尤爲深刻,有些道理明知是對的,可是隻有自己親身感覺到才能領會。這周新教師的彙報課還在繼續,我將繼續去聽課,學習,從每位教師身上吸取閃光點,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能力。

去年覺得自己是很勤快的了,每天早早的起牀和同學們練習小號,中午給特長生練習鋼琴,下午大課間給特長生唱視唱,聽音練耳,但是現在每天等我早上來練號的時候,我能看得很多新教師的身影,我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開始忙碌的?人的事業就像長跑,如果不抓緊前進,那麼我就會被慢慢的落在後面,等跑到後面的時候就會慢慢的習慣那種後面的感覺,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自己不僅僅是靠後已經是最後了。我沒有想過自己在事業上要有一番何等的作爲,但是我最起碼要做到對的起自己,對得起人民教師的稱號,對每位孩子負責,對

每位家長負責,所以我要不斷的讓自己進步,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盡我所能把我的音樂課上好,希望會對孩子們的成長有所幫助。

音樂教學隨筆9

回想自己多年的教學經歷,我經常會追求這樣的一種課堂效果:課堂安靜,學生能很好的跟着教師的思路,配合教師的教學。但實際情況往往不能另人滿意。時常會有這種現象:上課前教師提心吊膽,害怕學生不配合教師的思路亂了堂;課後又會對學生表現出的“不聽話”、“不配合”感到心情煩躁,失去了教學的樂趣和成就感。有時真的很想去好好的訓斥一番,但反過來想想,現階段來講,我國中國小音樂課程普遍存在課時少的缺陷,學生對音樂課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大部分學生都會帶着一種喜悅、興奮的心情而來,他們大多想將自己一週來所有的學習壓力和煩惱都盡情宣泄在音樂課堂上。滿心想將自己知識奉獻給學生的老師看到學生“亂糟糟”的場面,卻產生了不快樂。

如何協調好課堂紀律與教師正常傳授學生音樂知識兩者之間關係,值得做老師的好好考慮與分析,我認爲離不開兩點。

首先,每個教師必須清楚認識到學生畢竟是孩子,我們不能以對待成人的態度去對待他們,讓他們達到成人的標準就失去了孩子原本活潑的天性,但同樣不能對其放任自流、任其胡鬧。這就需要把握一個度,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積累教學經驗,能夠用敏銳的目光去審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亂”的表象下,是否是對知識的渴求,是對知識的探索。他們通過這種行爲能否更有效的主動獲取知識。一個聰明的音樂教師會利用這點 “亂”去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創新精神。

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引導、鼓勵表揚,從而使這種“亂”成爲一種動力、一種自主、一種創新協作的良好品質的體現,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在開開心心、自由自在中,順利地與教師協作,共同完成課堂任務。

其次,教師對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要作到善於應變、合理規劃。音樂課不是統考科目,教學壓力相對較小,這就不必趕進度,要求班班水平一致,而是要針對不同班的實際情況作出不同的安排。對於那些課堂紀律稍好的班級可採用多講授一些知識的方式,而對於那些有較多思維活躍的班級,則可對教學內容進行相對調整,不必照辦模式,可採用少講、多討論、多探索、多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我們設想學生剛剛由於亂了堂被訓斥,那麼無論教師播放多動聽的`音樂可能再也打動不了學生的心靈了。

什麼是好的音樂課,始終是我們這些音樂老師不斷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問題。面對多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課件和一些教學設備、音像資料的使用已不再是夢想,現在最需要的是在教師之間互相溝通、互相探索、互相研究、互相討論的教學過程中,少走彎路,少碰釘子,少一些課堂教學中不和諧的音符,多一點開心,多一點快樂。

總之,如何更好的瞭解學生,如何更好的讓學生了解音樂,如何讓學生更好的在音樂中健康成長、增長智慧、弘揚個性、完善人格、擴大視野,如何更好的做學生的引導者和指路人,是我們每個音樂教師要不斷探索與總結的重要任務。

音樂教學隨筆10

(一)一年級新生的音樂課堂常規訓練

一年級新生剛進入學校,各科老師都要對同學進行課堂學習的常規訓練,音樂課也不例外。作爲一名音樂教師能有計劃地對同學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對以後上好音樂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於要對同學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同學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同學分組進行編創或扮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同學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二)師生合作 一起參與

國小音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同學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於同學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身置身於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小朋友們的帶頭人和夥伴。讓同學對教師發生親近感、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同學敢想、敢說、敢做。從而讓同學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扮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扮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同學都是我的小朋友小烏鴉;然後我再請一同學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餘的同學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同學的情緒放鬆了,課堂充溢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同學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三)重視音樂課中的“聽”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同學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同學和着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同學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同學和着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爲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同學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同學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音樂教學隨筆11

《打麥號子》全曲共有24小節,前8小節沒有旋律,都是按均衡的八分節奏進行的勞動吶喊。後16小節有了旋律,旋律比較平穩、簡單。學生初聽歌曲,會有幾個方面的障礙:

1、不接受演唱者的聲音(民歌的演唱方式),

2、歌曲結構複雜,有唸白有歌唱,歌唱部分旋律多,

3、速度偏快。我通過深入解讀教材、分析歌曲的特點,抓住了三個方面進行教學。

1、一領衆和的演唱形式。一領衆和是號子最常用的演唱形式。“號子”產生於體力勞動中,原先爲了讓大家在同一時刻協同用力而自然產生的吶喊,當這種吶喊聲具有節奏性、旋律性時,便形成了號子。採用一領(新授時教師領)衆和的形式,首先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感受勞動的氣氛,體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其次能降低完整學唱的難度,第三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積極參加領唱。通過一領衆和的演唱形式,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號子”這一歌曲體裁,並且積極投入到表演中。

2、找到歌譜中的相同部分。帶領學生分析歌譜,找出相同的部分,降低識譜難度。學生通過分析發現,齊唱部分的4句①和③完全相同,②和④完全相同,而領唱部分也是2個相似樂句,不同的只是樂句的第一拍,2.2 22和2 22 22,爲什麼要有這樣的變化?因爲歌詞,第一句是“唱得幹勁”,第二句是“我把格號子”,歌詞多了一個字,所以歌譜中的音符就多了一個相同的音。理解了歌譜的規律及變化,學唱就容易了。

3、民歌演唱特點的處理。《打麥號子》是一首江蘇民歌,歌詞中帶有方言“哼哪哼哪” 、“喂喂”、“嗬嗬嘿”,有帶有口語感覺的“我把個號子交與你呀”等,帶領學生體會這些方言的味道,能夠更好地理解這首民歌的地方特色。同時,結合情境引導學生唱出節奏感、力度感和領和的呼應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表現勞動號子的特點,表現勞動的火熱場面。

通過抓住以上三個音樂特點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分析《打麥號子》的節奏、旋律特點,感受節拍、速度、力度的變化,學生理解了音樂的表現要素,感知了音樂主題,理解了音樂形象,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隨筆12

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習音樂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讓學生多學知識,這就要靠我們音樂教師多想辦法、多出點子。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可能事事都經歷,所以,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可以在教師收集的音樂中盡情享受悅耳的音樂,通過豐富的畫面展開想象的翅膀。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例如:學生在欣賞第六單元婆娑舞姿—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曲時,我做了一個測試,一個班純粹欣賞音樂,一個班結合天鵝湖舞劇邊看舞劇邊欣賞音樂(視聽結合)。

測試的結果:在純粹的聆聽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其一般,甚至不願意聽;而後者學生則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觀看和聆聽的同時,有的學生居然會隨着視頻哼唱樂曲的主旋律。多媒體的運用使兩節課的效果截然不同。可見,多媒體教學在音樂課中激趣的重要性。

多用教師聲情並茂的演唱,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了多媒體設備,仍然不能代替教師的範唱。教師的範唱有着比錄音範唱更爲直觀、形象的好處。教師表演唱的感染力強於錄音範唱。學生在教師的範唱中能不能進入音樂,全靠教師的功底。從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們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濃厚的學習慾望,直接感染教師的教學情緒。是音樂課的氛圍和諧、輕鬆,自然音樂教學效率也會提高。

總之,在音樂課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還很多,需要我們音樂教師不斷的探索。只有豪放法的不斷呈現,音樂課纔會更加精彩有趣。

音樂教學隨筆13

聽到伊能靜的《螢火蟲》,就被那細聲細語所吸引,於是我決定將這首歌推薦給六年級的孩子們。

一上課,我就在黑板上寫下........的螢火蟲。“請同學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螢火蟲。”於是,孩子們脫口而出可愛、調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又問看到螢火蟲,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我靜靜地聽着孩子們說着自己心中的螢火蟲。在他們用語言描述了螢火蟲後我按下了播放按鈕,於是那悠揚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們。

“你對這首歌曲感覺如何 ?是什麼打動了你?”

有的說是優美動聽的旋律,有的說是歌手的恬靜一些美好的回憶在他們的心中蔓延。

“這樣的歌曲適合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聆聽呢 ?”

有的說在受到挫折的時候聽,給自己鼓勵;有的說要在夜晚一個人靜靜的聽,享受獨處的安逸。

歌聲一直伴隨着我們的交流,我很是驚訝孩子們的感受。當我還沒提議學唱這首歌時,已經有同學舉手要求我演唱,這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響應。在學唱的過程中,我感受從未有過的感動,孩子們那專注的眼神、會心的微笑,都是那麼純真。

我想,雖然《螢火蟲》不是選自教材,而且是流行歌曲,但孩子們喜歡它。教材是用來輔助孩子感受各種音樂風格並從中獲得音樂美的領悟的。那麼,選用適當的流行歌曲又何妨 !

這篇敘事描述了這位教師把偶然間聽到的一首歌曲介紹給學生的教學過程,從文中可以看到孩子們對美的音樂的渴求,主動地學、認真地學深深打動了這位老師,這跟我們現今大多數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節課後,教師也從中領悟到了音樂教育的意義所在孩子們需要美,音樂課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

教學需要智慧,需要靈感,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積累智慧的素材,捕捉靈感的瞬間。當這些靈感、智慧給課堂帶來意外的收穫時,則更應把它看作珍貴的財富,將其以文本的形式收藏起來,當無形的智慧轉換成有形的教育敘事本時,你也就獲得了自身成長的一大飛躍。

音樂教學隨筆14

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江蘇民歌。正是因爲人們對它太熟悉了,就給教師在教材的挖掘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對江南小曲的瞭解更深入,更全面。於是,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最後確定以“走進江南”爲主線,讓學生在說江南——舞江南——唱江南這一系列音樂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去感受江南的美。

在教學中,我是從以下三方面着手來進行教學的:

1、將說、賞、舞、唱相結合,把學生帶入美麗的江南。

一開始,我就直奔主題,通過課件,帶同學們來過美麗的江南,通過看江南、說江南等活動,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了主題中。然後通過聽賞《採茶舞曲》,讓學生對江南的音樂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在自由創編與表演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音樂與生活的關係。接下來的唱江南,學生就非常地投入了,他們通過不同形式的聽與唱,對歌曲有了深入的瞭解,整堂課下來,我把學生帶入美麗的江南,讓他們陶醉在江南的山水、詩歌與音樂中。對江南的音樂風格就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2、深入挖潛江南音樂,呈現“美”的音樂課堂

大家都知道,江南山美、水美、人美、音樂更美。可如何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來挖掘音樂課堂中的“美”,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這一堂課中,我感觸頗深,我認爲學生通過學習,使他們在內心深處領略到了音樂美。

對於國小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音樂課堂中能夠感受到美就行了。可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在學生基本學會了歌曲之後,我讓學生對歌曲的結構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我說:“請你找一找歌曲中出現了幾個休止符?你覺得它們有什麼作用呢?”(第一、二個:吸氣;第三個:表現出我想摘又捨不得摘的猶豫不捨。這種兩短一長的結構,使歌曲有收有放,呈現一種對比的節奏美,更有韻致。)於是,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瞭解到歌曲“美”在何處,教給了學生一個感受的方向,讓學生抓住這一根看不見的線去感受美,發現美。事實證明,學生在老師的啓示下,很快就抓住了這一根線,於是在接下來的演唱中,學生所表現出來對茉莉花的那一種深情,就更真切與實在了。

3、精心選擇音樂內容,讓形式與內容有機統一

音樂內容包括樂譜、歌唱技巧以及音樂的感受、體驗、理解、表現等各個方面。我選擇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古詩《憶江南》、女子十二樂坊合奏、黑鴨子合唱組演唱等音樂內容,讓學生有機會更深入地瞭解江南,同時也注意到了讓教學形式不流於擺花架子,做到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真正領會音樂新課程教學的涵義。

同時,在本堂課中,我還有一個深切的的感受,作爲一名國小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時刻關注音樂知識、技能、情感、表現的教學,加強自身對音樂的分析、解讀、感受、體驗、表現的能力。要不斷地增加音樂方面的學習,只有有了堅實的音樂基礎,纔可以藉助形式的作用來實現有效的音樂教學。

音樂課堂,應該是一個“美”的代名詞,讓孩子們在音樂王國中盡情地去感受美、展示美、挖掘美、創造美,讓音樂帶給孩子們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們在美的薰陶中健康地成長,是我們每個音樂教師應盡的職責。

音樂教學隨筆15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之一,它不僅是讓幼兒學一些簡單的歌曲和一些舞蹈動作,更是讓幼兒通過這些音樂活動感受音樂的美及展開想象,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那如何能更好的開展小班的音樂活動呢?我個人認爲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選材上要選擇幼兒朗朗上口的歌詞,容易讓幼兒記住,貼近幼兒的生活。其次節奏要明快、活潑,旋律優美,讓幼兒一聽就喜歡,有想學的慾望。最後幼兒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來作爲鋪墊,爲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打下基礎。我在開展小班集體舞《小蜜蜂》活動中就選擇了幼兒熟悉的昆蟲小蜜蜂來展開,通過幼兒已有的經驗來感知小蜜蜂是怎樣飛的?它有什麼樣的本領?幼兒因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就很容易就會回答,並且進行模仿。這種生活經驗爲音樂活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小班幼兒很會模仿別人的動作,只要他看到的就會模仿,但往往不是太美觀,這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把他們的動作進行精緻化,讓他們從中感受到美,得到美的享受。在《小蜜蜂》的活動中我讓幼兒模仿小蜜蜂飛的動作,幼兒只會進行簡單的擺動雙臂,我就讓幼兒加上雙腳的動作,然後雙用伸直不停地擺動,這樣一隻小蜜蜂就出現在了大家面前。

小班幼兒的思維都是直觀的,只有通過圖片、標記才能讓他們更好的進行記憶,因此我利用胸飾把幼兒打扮成小蜜蜂,並通過兩種不同顏色讓幼兒尋找與地面上相同顏色的標記,這樣幼兒在自然而然就站成了我需要的隊形,並通過這些標記來變化隊形,這就把幼兒以前所學的知識全都連在了一起,利用綜合視角進行了有效地鋪墊。同時在運用這些知識時一定要注意幼兒語言的能力,讓幼兒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時間,及時進行表揚及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在整個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幼兒的知識經驗和想象力及與同伴的合作能力。如在《小蜜蜂》這個活動中我問幼兒:“小蜜蜂到花園裏去採花蜜誰來做蜜蜂誰來做花呢?”幼兒自然就想到了同伴並且進行協商。接着我又問:“小蜜蜂除了到花園去採蜜還可以到哪去採蜜呢?”幼兒就知道還可以去菜園、公園、茶園,凡是有花的地方都可以去。這就把幼兒的知識經驗、想象力與合作能力全都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

總之,小班的音樂教學一定要選擇幼兒容易接受,把他們的生活動經驗及知識儲備作爲鋪墊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班的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