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音樂家的小故事彙編15篇

音樂2.6W

音樂家的小故事1

聞音識人

音樂家的小故事彙編15篇

1707年,亨德爾在不被人知的情況下游歷威尼斯。到達後不久,他應私人朋友之邀參加一個蒙面舞會。但亨德爾不擅跳舞,便坐下彈鋼琴。正值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場,當時兩人並不相識,但他聽過亨德爾非凡的演奏。此時,他忽然聽到美妙的琴聲傳來,斯卡拉蒂一下子驚呆了,他指着戴着假面具坐在鋼琴旁的人大聲喊叫:“啊,魔鬼!魔鬼!那個彈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爾!”斯卡拉蒂說完就衝過去掀掉彈琴人的面罩,果然是亨德爾。從此兩人成了極好的.朋友。

音樂家的小故事2

格里格GRIEG

愛德華.格里格是十九世紀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作曲家。他是挪威民族樂派的主要創立者,同時也是一位頗有聲望的鋼琴演奏家。格里格於1843年6月15日誕生在那威卑爾根城的一個商人家庭裏。他的父親雖是個商人,但卻十分喜歡音樂;他的母親是一個很有修養的鋼琴家。格里格從小受到家庭音樂環境的薰陶,很早便顯露出了驚人的音樂才能。他五歲時就在鋼琴上發現了九和絃,並開始對和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六歲起,他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鋼琴和作曲理論。透過母親的嚴格教導,他的音樂才能迅速增長。他在學習中超多接觸了莫扎特、門德爾鬆、肖邦、舒曼等人的音樂作品。1852年,九歲的格里格創作了鋼琴曲《德國主題變奏》。這首樂曲是他的處女作。

1858年,他在著名小提琴家奧列.布爾面前演奏了自我的作品。這位著名音樂家一眼便看出少年格里格的超人音樂才華。奧列.布爾說服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到萊比錫去繼續深造。1853年至1862年期間,格里格一向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在這期間,門得爾鬆及舒曼的作品對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863年,格里格在丹麥會見了作曲家加代,他們之間的接觸使格里格受到很大的啓發。1865年至1870年的`五年間,格里格兩度訪問意大利,並在那裏結識了大音樂家李斯特。李斯特聽了格里格的作品後對他大加讚賞,並親自演奏了他的作品,這對年輕的格里格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鼓舞。1879年,他在萊比錫格萬特豪斯音樂會上演出自我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獲得成功。

格里格的早期創作風格受門德爾鬆和舒曼的影響很深,但自從他與挪威國歌作者、作曲家諾爾德拉克結識後,便逐漸對挪威民族音樂產生了新的認識。諾爾德拉克鼓勵他鑽研民族音樂,從挪威民歌中挖掘素材去創作富有那威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格里格對諾爾德拉克的觀點十分贊同。此後他便刻苦地鑽研挪威民族音樂,創作出多部具有北歐獨特風格的優秀音樂作品。在格里格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中,都能夠感覺到那清新動人淡雅恬美的北歐特色,其美麗的旋律和別緻的色彩令人感嘆不已。

格里格創作的鋼琴和歌曲富有特殊的藝術魅力。他的作品以“小”爲特點,因此有“小品大師”的美稱。但是格里格也寫過幾部十分成功的大型音樂作品,如《a小調鋼琴協奏曲》、《培爾.金特》第一、二組曲等作品。除此之外,他還寫有三首小提琴奏鳴曲,一首大提琴奏鳴曲和鋼琴組曲《霍爾堡》以及超多的藝術歌曲和室內樂作品。他的作品已成爲挪威乃至世界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因而他被人們譽爲“北歐音樂的巨星”。

1907年9月3日,格里格在自我的家鄉卑爾根逝世,終年六十四歲。

音樂家的小故事3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是歐洲音樂史上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國的波恩,在貝多芬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的期望十分高,期望自我的兒子成爲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在貝多芬才4歲的時候,父親便把一堆的曲譜放在貝多芬面前讓他彈奏,有時候貝多芬把小手都練腫了還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鐘聲都已經敲了12下了,貝多芬還在練習,他務必等到父親回來檢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覺,母親看着眼睛眯成一條縫的貝多芬,垂憐的對他說:孩子,都12點了,先去睡覺吧。

不行,爸爸等會回來看見我沒有練琴,會打我的。

媽媽對這個酒徒的丈夫也沒有辦法,只好抱着貝多芬在琴邊流淚,很快,貝多芬在母親的懷抱睡着了,媽媽便把他抱上了牀。

當鐘聲再次敲響的時候,貝多芬的酒徒父親回來了,那個小兔崽子呢,怎樣不練琴了?

你不看看都幾點了,還讓孩子練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罷休啊?

對,你說的對貝多芬父親一邊說着,一邊來到貝多芬牀邊,把貝多芬提了起來,母親怎樣攔也攔不住。

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邊彈,一邊閉着眼睛,儘管如此,貝多芬的琴聲還是十分流暢自然。

行,這還有點莫扎特的樣貌。父親在一邊高興的說。

一晃幾年過去了,貝多芬從4歲長到了8歲,經過4年的刻苦練習,他的鋼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親也感到滿意,於是便讓他在音樂院舉行了一次獨奏音樂會,這次演出十分成功,父親享受到了兒子成功的喜悅。

17歲的時候,貝多芬來到維也納,他以十分崇敬的情緒拜見了莫扎特,莫扎特給了他一個很難的曲子讓他即興演奏,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說:你們要注意這個孩子,他將來會驚動全世界的。由於自我的刻苦努力,他最後在維也納藝術舞臺上佔有了一席之地,經常以鋼琴家的身份登臺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我的作品,得到了人們的肯定。

正當他飛黃騰達的時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之後徹底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個殘酷的打擊,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打垮貝多芬,他還是靠頑強的毅力創造了超多優秀作品,在他的《命運交響曲》裏,我們都能聽到他和命運做鬥爭的聲音。

1807年,貝多芬正住在維也納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裏來了一大批客人,他們都是當時拿破崙派駐佔領維也納的法國軍官。公爵想請客人們聽音樂,就派人去請貝多芬,但未向貝多芬說明狀況。貝多芬不明就裏,帶着自我新寫完的《熱情奏鳴曲》興致勃勃地趕來。進客廳一看,竟是一幫佔領軍,貝多芬當即就拒絕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惱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對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貝多芬爲李希諾夫斯基的無恥賣國行徑憤怒到極點,他不顧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樂譜忿然離去,並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個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這樣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爲公爵,只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爲貝多芬,則全靠我自我。公爵此刻有的是,將來還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

音樂家的小故事4

“替身”成名

肖邦初到巴黎時不被人知,譽滿全城的是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一個晚上,李斯特舉行公演。大廳裏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聽衆,按照當時音樂會的習慣,演奏過程中燈火全熄,讓聽衆在黑暗中全神貫注地欣賞音樂家的演奏。這天的鋼琴演奏使聽衆如醉如癡,認爲李斯特的演奏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演奏結束,燈火重明,在聽衆的狂呼喝彩聲中,立在鋼琴旁答謝的卻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來是李斯特在燈火熄滅之際,悄悄地把肖邦換了上來。他用這樣的'方式,把肖邦介紹給了巴黎聽衆,使肖邦一鳴驚人,被譽爲“鋼琴家中的第一人”。

音樂家的小故事5

海頓HAYDN

約瑟夫.海頓於1732年4月1日出生於奧地利的羅勞村,1809年5月1日逝世於維也納。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頗具創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頓的父親是一個馬車製造匠,母親是個廚娘,父母都是音樂愛好者,這使海頓從小有機會受到音樂的薰陶。他的家境貧苦,爲了學習,六歲就離開了父母到維也納。海頓有着超人的音樂才華,八歲那年,被選爲當時施臺芳教會的兒童合唱團的團員。之後長大後,嗓子變聲,被合唱團趕了出來,從此他流落街頭,嚐盡了世間的艱難困苦。幸運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發現,並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強活了下來。這個時期能夠說是他一生最爲艱苦的時期。雖然生活困窘,但他熱愛音樂的信念從未動搖,他努力學習音樂,最終得到了匈牙利貴族保爾.艾斯特哈齊的幫忙,成爲這位侯爵的宮庭樂師。此後,海頓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這一時期創作的,由於他性格開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聽起來總有一種寧靜、樂觀的感覺,而不象貝多芬的音樂那樣具有強烈的鬥爭性。

海頓對古典音樂的主要貢獻是交響曲和四重奏,由於他對於交響曲體裁的構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作“交響樂之父”。

海頓的性格善良,誠懇而質樸,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他的這些性格在音樂中得到了十分明顯的體現。他還熱心關懷青年音家,莫扎特、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頓求教,並且尊稱他爲“我們的父親”。

海頓的.音樂風格熱情、典雅,充滿了歡樂、幸福、和平的氣氛。他的音樂就象優美的田園詩一樣。他總是用這種筆調來歌頌大自,歌頌生活。在他的作品中,還經常能夠感受到鮮明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海頓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樂曲中充滿了愉快而別緻的情趣。

海頓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範圍也十分廣泛,其中包括歌劇、神劇、清唱劇、交響曲、器樂協奏曲、絃樂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內樂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驚愕交響曲》、《午別交響曲》、《時鐘交響曲》、清唱劇《創世紀》和《皇帝四重奏》等。這些作品都與奧地利民間音樂持續着緊密的聯繫,深刻地反映出海頓純樸、明朗、幽默和樂觀主義音樂風格,並對後代音樂家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海頓晚年兩次訪問倫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並創作了《倫敦交響曲》。海頓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樂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音樂家的小故事6

小約翰.施特勞斯,老施特勞斯之子,奧地利小提琴家、指揮家、圓舞曲及維也納輕音樂的作曲家。其創作以一百二十餘首維也納圓舞曲著稱,被後人稱爲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繼承了先父和蘭納等前輩的傳統,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所取得的成就超過他的父親。他作有五百餘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樂,包括圓舞曲、波爾卡舞曲、進行曲及一些輕歌劇等。他的創作核心是圓舞曲,以民間舞曲的節奏和其它表現手法爲依據,旋律酣暢,節奏自由,音樂語言真摯而自然。他還將源於德國南部性格溫和的連德勒舞,改造成爲結構簡單、節奏靈活、旋律優美、感情奔放的音樂體裁,在市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小約翰.施特勞斯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小約翰.施特勞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藍色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春之聲》、《美酒、感情和歌曲》、《皇帝圓舞曲》等,其中《藍色多瑙河》被譽爲奧地利第二國歌。此外還作有《雷鳴電閃》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創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十六部輕歌劇,對於歐洲

輕歌劇的發展有着相當深遠的影響。

音樂家的小故事7

古典音樂人——瓦格納WAGNER

理查德.瓦格納是十九世紀歐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時又是一位影響巨大的歌劇改革家。他一生所作的超多藝術探索與實踐,給後代作曲家帶來了不可泯滅的影響。

瓦格納於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德國萊比錫的一個小官吏家庭。他出生後才五個月,父親便去世了。瓦格納的繼父是一位戲劇家、演員和業餘畫家,他對瓦格納很關心,培養了他對繪畫和戲劇藝術的愛好,這使瓦格納從小就具備了良好的藝術修養,也是他之後創作歌劇時能自寫劇本和歌詞的原因之一。瓦格納的藝術才能顯露得很早,在上國小時,他就對古希臘神話、莎士比亞的戲劇和德國民間傳說以及詩歌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音樂方面他也同樣天賦過人,八歲時就能熟記韋伯的歌劇《自由射手》的片斷,並能在鋼琴上彈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樂片斷。瓦格納上中學後開始創作杯具劇本。十五歲時,當他聽了貝多芬的交響樂後,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和鼓舞,並決心從事音樂事業。

1830年,瓦格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絃樂作品《降B大調管絃樂序曲》,但是演出卻遭到了失敗。從此他便決心致力音樂理論的學習。1831年,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音樂,得到了著名教師萬里格的'悉心指導,掌握了嚴格的作曲理論知識。在這期間,他寫了不少作品,但上都是屬於學生時代的實習創作,其中較爲著名的有《C大調交響曲》等。

瓦格納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在歌劇改革與創作方面。他一方應對當時德國歌劇舞臺上的意大利和法國式歌劇那種膚淺輕佻的資料與風格抱有反感,一方面也看到了德國民族歌劇的許多弱點,於是他便以大膽的手法對歌劇藝術實行改革。他以歌劇應綜合戲劇、美術和音樂爲一體的'觀點爲原則,創作了他稱之爲“樂劇”的新型歌劇。在這些歌劇作品中,音樂和戲劇等藝術形式緊密地結合在一齊,創作出了一種整體的藝術美感。另外,他在歌劇音樂的寫作中,加強了管絃樂隊的表現力,並獨創了“主導動機”的新手法,使音樂形象變得更具體、更鮮明。

瓦格納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充滿宗教和神祕主義色彩。瓦格納一生共寫了十餘部歌劇,其中最著名的有《黎恩濟》、《漂泊的荷蘭人》、《羅恩格林》、《湯豪賽》、《紐倫堡的名歌手》、《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曲、《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等等。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許多管絃樂序曲和鋼琴奏鳴曲等作品。

瓦格納的音樂在世界音樂史上具特殊好處,他的作品影響巨大,許多後代的作曲家都以他的創作力爲榜樣。現代“十二音體系”的建立者勳伯格的許多現代音樂寫作手法,就是受瓦格納的音樂、個性是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影響創作而成的。

1883年2月13日,瓦格納因心臟病在威尼斯逝世,終年七十歲。

音樂家的小故事8

李斯特LISZT

“鋼琴之王”李斯特,十九世紀初歐洲浪漫主義傑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和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同爲歐洲“標題音樂”的倡導者和創立者。李斯特在他的一生中,努力探索並發展了浪漫主義音樂,把浪漫主義音樂提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在音樂創作上,他打破傳統的形式,大膽創造新的音樂形式和風格,尤其是他在鋼琴演奏技術上的探索與追求,爲現代鋼琴演奏技術奠定了基礎,開闢了現代鋼琴演奏的道路。

弗朗茲.李斯特於1811年10月22日生於匈牙利雷丁市埃斯特哈齊公爵莊園一個管家的家裏。他的父親是一個具有相當水平的業餘音樂家。李斯特六歲時開始跟父親學習鋼琴,由於父親嚴格要求和李斯特所具有的超人的音樂天才,他在鋼琴演奏技藝上獲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1820年,九歲的李斯特在厄登布爾格舉行了他的第一次公開演奏會。在那次音樂全上,年幼的李斯特以他那超羣的天才技藝震驚了整個厄登布爾格。因此,他獲得了幾位貴族的資助,來到了歐洲文化名城維也納繼續深造。他拜當時歐洲著名的鋼琴家車爾尼(貝多芬的弟子)爲師學習鋼琴,同時向薩里埃裏(貝多芬的老師)學習作曲。1823年,李斯特來到巴黎,準備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但當時巴黎音樂學院院長、著名的作曲家凱魯比尼卻以他的外籍身份而拒絕他入學。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頑強的李斯特喪失信心,反到使他變得更加堅強。他依靠其他關係,私下裏跟隨雷特和帕耶爾繼續學習音樂,同時在巴黎頻繁舉行演奏會。刻苦的學習與磨鍊使他很快成爲了當時歐洲屈指可數的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1824年,李斯特首次訪問英國,獲得了具大成功。在以後的幾年裏,李斯特頻繁來往於歐洲各國,廣泛進行旅行演出。同時他還結識了當時歐洲的許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肖邦、柏遼茲、帕格尼尼等,這些會見對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和李斯特以後的創作活動都有很大幫忙。1847年,李斯特就任魏瑪宮廷樂長,從此聲名大振,成爲歐洲音樂界的權威人士。

1865年,李斯特進了修道院,至死身着僧衣。從1870年起,他經常往來於羅馬,魏瑪,巴黎,貝魯特之間。這段時間,他一面教學、傳教,一面從事創作。1875年,李斯特創辦了布達佩斯音樂學院並任院長,用心從事教學活動。他的弟子達五百多人,其中包括著名的.鋼琴家兼指揮家漢斯.馮.保洛等一些音樂英才。1886年,李斯特因肺病逝於貝魯特。

李斯特的創作在十九世紀音樂藝術上具特殊代表性,屬於較爲激進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和柏遼茲一樣,他也是標題音樂的支持者和推動者。他首創了標題交響詩這一新體裁。爲標題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李斯特一生留下了一千多首作品,其中許多在這天的音樂舞臺上仍佔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大約分爲兩類:鋼琴音樂和交響音樂,此外還有許多歌曲和室內樂作品。李斯特的鋼琴曲技巧輝煌,旋律具有濃郁的匈牙利民族風格,形式上也具有鮮明的獨創性。他的鋼琴代表作品有兩部鋼琴協奏曲,二十首匈牙利狂想曲和《b小調鋼琴奏鳴曲》等等。在交響音樂方面,李斯特寫下了二十首交響詩和兩部交響曲,這些作品的文學資料和色彩都十分強烈,它們大都是取材於當時一些浪漫派作家如雨果、拉馬丁、席勒等人的文學名著。其中著名的有《前奏曲》、《瑪捷帕》、《塔索》等等

音樂家的小故事9

最窮的作曲家

斯蒂芬·福斯特是19世紀美國一位自學成才,具有國際聲譽的'音樂家。福斯特的歌曲優美抒情,樸素真摯,在藝術上有着一定的成就。其中如《哦,蘇珊娜!》《家園故老》《老黑奴》等,在美國家喻戶曉,而且在我國也廣爲流傳。他爲後人留下了一筆可觀的藝術財富,可是當他離開人世時,他的全部經濟遺產只有皮夾子裏的3角8分錢。

音樂家的小故事10

從前有一隻馬,他已經很老了,再也不能幫主人在街上馱米馱蜜了,於是主人想把老馬宰了,把馬皮拿到街上去賣。老馬當天黑夜就逃跑了。

老馬不知要去哪裏,他想到要當音樂家,因爲老馬心中只有音樂。走着走着,老馬看見了一隻雞傷心地在路上走着。老馬走上去問:“你怎麼了?”雞說:“我太老了,下不了蛋,主人想在夜裏殺掉我,燉湯喝。”老馬對雞說:“要不要加入我這支樂隊呢?”“好啊!我嗓門大,我演唱!”雞高興地說。

他們走了一段,碰上了一隻鴨子孤零零地在路邊玩。雞對鴨說:“你怎麼一個人在玩?”鴨子說:“我媽媽常常讓我去上訓練班,所以我就離家出走了。”“這麼說你們家很有錢了?”雞問。“是的。”“加入我們樂隊吧!”老馬誠懇地說。“好,我還可以幫你們買樂器呢!”

又走了一段,他們遇上了一隻老狗。老馬說:“狗兄弟,你怎麼這麼沒精神啊?”“我老了,不能跟主人去打獵了,主人給我的食物越來越少,所以我逃出來了。”“要不要加入我們樂隊?”鴨問。“好啊!”

他們走過森林,穿過峽谷,來到一個小屋。他們不知道這是12個強盜的小屋,屋裏沒有人,他們就在那裏睡着了。公雞的耳朵很靈敏,不一會兒就聽到人的腳步聲。他告訴大夥,大夥屏住呼吸,仔細觀察這些人。從這些人的說話中,老馬知道他們是強盜。等強盜進門時,狗咬了這些強盜的屁股,馬踢了他們的'腳,雞啄了他們的身體……大夥齊心協力,把強盜趕出來了。

從此,這個屋子成了“樂隊”的家。他們常常唱一些美妙的歌,吸引了大批的遊客。

現在他們已經成爲四大明星了。

音樂家的小故事11

勃拉姆斯BRAHMS

在十九世紀歐洲音樂發展史中,勃拉姆斯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繼貝多芬以後的德奧古典音樂的直接繼承者,同時也是浪漫主義和德國民間音樂的傑出代表。約翰尼斯.勃拉姆斯於1833年5月7日出生在德國漢堡的一個市民家庭裏。父親約翰.雅克是一位職業樂師,他能夠演奏多種管絃樂器,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勃拉姆斯受父親影響,自幼便喜愛音樂,向父親學習小提琴、大提琴和圓號,在父親的教導下走上了音樂事業的道路。

勃拉姆斯童年生活貧困,十三歲時就在酒店裏爲人伴奏,以幫忙父親增加一些家庭收入。這時的勃拉姆斯已經開始顯露出不一樣尋常的音樂才華,就在這一時期,他開始嘗試作曲,並寫下了一百五十多首樂曲。這些作品雖然是勃拉姆斯爲生活所迫而寫,但它們卻鍛鍊了勃拉姆斯的寫作潛力,爲他之後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勃拉姆斯在十四、五歲時,已能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並開始了以音樂爲職業的獨立生活。作爲一個青年作曲家,他已寫出了一些有價值的作品。1853年,二十歲的勃拉姆斯離開了家鄉漢堡,同小提琴家雷門尼一同前往歐洲各地旅行演出。在這次旅行中,經雷門尼介紹,勃拉姆斯結識了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約阿希姆,之後又在魏瑪結識了李斯特,在杜塞爾多結識了舒曼。這些會見,對勃拉姆斯以後的創作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從這些前輩音樂家那裏得到了許多幫忙。個性是舒曼,他首先發現了勃拉姆斯的驚人音樂天才並向公衆熱情地介紹這位天才青年音樂家。

勃拉姆斯的創作生涯較爲曲折的。在十九世紀中期,新的浪漫主義藝術思潮已開始蓬勃發展,勃拉姆斯的藝術觀點則傾向於古典主義,他努力持續和繼承貝多芬式的古典音樂傳統,在創作上也力求形式的完整。

勃拉姆斯音樂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風格也較爲莊重嚴肅。他的寫作技巧極爲高超,和聲和配器手法豐富多彩。他的交響曲氣勢宏偉,而抒情小品又極爲優雅動聽。

勃拉姆斯一生中創作了超多的作品,他的創作幾乎涉及到音樂形式的各個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四部交響曲、兩部鋼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協奏曲、幾首管絃樂序曲、二十多首匈牙利舞曲以及《德意志安魂曲》和許多室內樂。

勃拉姆斯的作品中處處存在着德奧民間音樂的因素,這種純潔、質樸的民間音樂元素在他的筆下到達了神化的境地。

勃拉姆斯是一位影響深遠的作曲家,由於他出色地繼承和發展了德奧古典音樂,音樂史上常把他和巴赫、貝多芬並列,稱爲近代音樂發展史上的“三B”。

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因患癌症在維也納逝世,終年六十四歲。

音樂家的小故事12

小約翰.施特勞斯,老施特勞斯之子,奧地利小提琴家、指揮家、圓舞曲及維也納輕音樂的作曲家。其創作以一百二十餘首維也納圓舞曲着稱,被後人稱爲“圓舞曲之王”。

小約翰.施特勞斯繼承了先父和蘭納等前輩的傳統,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所取得的成就超過他的父親。

他作有五百餘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樂,包括圓舞曲、波爾卡舞曲、進行曲及一些輕歌劇等。他的`創作核心是圓舞曲,以民間舞曲的節奏和其它表現手法爲依據,旋律酣暢,節奏自由,音樂語言真摯而自然。他還將源於德國南部性格溫和的連德勒舞,改造成爲結構簡單、節奏靈活、旋律優美、感情奔放的音樂體裁,在市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小約翰.施特勞斯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小約翰.施特勞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藍色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春之聲》、《美酒、感情和歌曲》、《皇帝圓舞曲》等,其中《藍色多瑙河》被譽爲奧地利第二國歌。

此外還作有《雷鳴電閃》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創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十六部輕歌劇,對於歐洲輕歌劇的發展有着相當深遠的影響。

音樂家的小故事13

1797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郊區的李希塔爾,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八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808年舒伯特進入了康維特音樂學院就讀,並開始嘗試作曲

舒伯特脾氣溫順,如赤子般的純真笑容經常掛在臉上,這使得他很受朋友歡迎,他身邊一向都圍繞著一羣關心他的朋友,這些朋友有些在經濟最困頓的時候接濟他,有些人的詩作給予他創作的靈感,有些在舒伯特身前死後都極力推廣他的音樂。雖然他作品數量頗豐,又完成了六首交響曲十六歲寫出第一首交響曲,但是並沒有任何經濟支援。

舒伯特是德國近代藝術歌曲的創始人。所作的600多首歌曲顯示出卓越超羣的曲調寫作潛力。曲調樸素自然,和聲新穎,大小調交替,充滿戲劇性。在自然音體系和聲基礎上巧妙運用變化音;鋼琴伴奏風格多樣,他把和聲、伴奏提高到與詩歌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詩與歌之間建立均衡的`關係。他的交響曲均採用古典曲式,曲調抒情、和聲獨特、色彩巧妙,表現出浪漫風格特徵。

舒伯特短暫的一生十分清貧,大部分時間靠偶然賺點稿費和親戚朋友的接濟度日。雖然他三十一歲就去世了,但卻給後人留下了超多的音樂財富,尤以歌曲著稱,被稱爲歌曲之王。在他十八年緊張不間斷的創作活動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劇、九部交響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死神與少女》四重奏、《鱒魚》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鵝之歌》、劇樂《羅莎蒙德》等。

他採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畫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於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爲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他對之後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舒伯特是歐洲音樂史中浪漫主義新型音樂體裁藝術歌曲的第一個集大成者。在歌曲結構、旋律、和聲以及鋼琴伴奏諸方面,舒伯特都卓有貢獻。一生共寫了十四部歌劇、九部交響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與《c大調交響曲(偉大)》、《死神與少女》絃樂四重奏、《鱒魚》鋼琴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鵝之歌》等。

在生命短短的31年中,舒伯特經受了貧窮、病魔的煎熬,卻留下《魔王》等不朽作品,讓人不得不追尋他生命的動力、創作的激情何在那就是他爲作曲生、爲作曲死的信念

音樂家的小故事14

恕不會客

德國鋼琴家、指揮家封·彪羅(1830-1894)生性孤僻,不好交友,尤其對不速之客隨便上門打擾極爲討厭。爲了能專心工作,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房門上經常掛着免見牌,上面寫着:“午飯前恕不會客,午飯後我不在家”。

音樂家的小故事15

冼星海,曾化名黃訓,原籍廣東番禺縣,1905年生於澳門貧苦的船工家庭。他出生前父親就已去世,靠母親做傭工和祖父接濟生活。他6歲進私塾。祖父病逝後,他失學而隨母親去了新加坡。他於1918年回國,因交不起學費而入了廣州的嶺南大學基督教青年會所辦的義學,參加了學校的管樂隊。此時,他已經表現出音樂方面的天賦

冼星海在音樂上可謂大器晚成。他在20歲左右纔開始學拉小提琴,被同事們戲謔地稱爲宰雞能手拉小提琴像殺雞一樣難聽。他剛到巴黎時,也是大部分時間用於解決溫飽。之後,他遇到那裏的中國留學生馬思聰,並由他引見了法國巴黎歌劇院首席小提琴奧別多菲爾和音樂大師加隆。大師們欽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約合10塊銀元)的學費。他根據唐朝詩人杜甫著名的詩篇《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而創作的奏鳴曲《風》,排上了巴黎音樂學院新作品演奏會節目單,並在電臺播出,從此有了名氣。

1929年,冼星海來到素有世界音樂文化中心的法國巴黎學習音樂。他靠在餐館跑堂、理髮店雜役等維持生活,在塞納河畔梧桐樹下幾次暈倒,險些被法國警察送進陳屍所。之後,他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師從著名提琴家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杜卡斯,寫下了早期作品《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風》等。1935年夏,他謝絕了巴黎音樂學院的挽留,回國投入抗日救亡。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學習作曲兼學指揮。他是該班幾十年來的第一個中國考生,由於衣着不夠華麗,險些被法國門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場。考試後,主考老師杜卡斯代表全體評委宣佈:我們決定給你榮譽獎,按照學院的傳統規定,你能夠自我提出物質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說了飯票兩個字,就再也說不出話來了。音樂能夠反映出一個民族的命運。冼星海在西方求學期間,飽受西方列強對弱小民族的歧視。回國途經倫敦時,英國海關竟不准他入境,被扣幾個小時。回國後,他曾指揮上海工部局的管絃樂隊演奏貝多芬《第八交響曲》,可這個樂隊從指揮到演奏者卻沒有一箇中國人。他深切體會到民族受壓迫的苦難,從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並以音樂發出瞭解放的吶喊。冼星海從巴黎音樂學院學成回國成了名人。國民黨想利用他寫頌歌,惟利是圖的商人也重金收買讓他寫桃花窩裏美人多之類的商業歌曲,他都不爲之所動。他精心爲進步電影《復活》、《雷雨》、《大日出》、《夜半歌聲》配曲,而且爲了抗日救亡不要任何報酬。

在延安時期,冼星海不僅僅在組織上入了黨,藝術創作也到達了嶄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沒有一架鋼琴的狀況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創作,而且爲黨培養出一大批音樂幹部。就應說,這也恰恰是他周圍革命環境影響的結果。冼星海與聶耳一樣,把音樂當成爭取大衆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聲中永遠記住了他們。

冼星海是中國民族新音樂事業的先鋒,一生中創作了200多首大衆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劇(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響樂、4部交響組曲、一部交響詩、一部管絃樂狂想曲,以及許多器樂獨奏、重奏曲和超多的藝術歌曲,還寫了許多音樂方面的論文。

標籤:音樂家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