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音樂教案《木瓜恰恰恰》

音樂1.25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音樂教案《木瓜恰恰恰》,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教案《木瓜恰恰恰》

音樂教案《木瓜恰恰恰》1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 音樂(簡譜) 四年級 下冊 《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亞流傳很廣的一首歌曲。通過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於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奏,使歌曲顯得非常活潑並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體,大調式。歌詞非常生活化,表現了賣瓜人挑着瓜到城裏去賣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夠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夠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3.能夠創造性地表演說唱歌曲。

四、教學重點:歌曲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大家知道嗎?在集市上賣東西時除了說、吆喝外,還可以用唱的方式進行。這節課我們學習一首叫賣歌──《木瓜恰恰恰》。

(二)學習新歌

1.解釋叫賣歌

叫賣歌是民間風俗歌曲的一種,它是在叫賣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歌曲。《木瓜恰恰恰》屬於叫賣歌。(體裁──叫賣歌),恰恰恰屬於拉丁舞,這首歌運用了恰恰舞的節奏。

2.聽歌曲範唱,激發學習興趣。

師:聽了這首歌曲後你有什麼感受?(聽後讓學生說出感受)

3.認識歌曲中出現的水果。

師:這首歌曲中出現了許多盛產於馬來西亞的水果,我們來認一認。(播放課件

4.找一名學生到黑板上爲歌曲配上集市一角的畫面。

5.用節奏的形式來讀歌詞,瞭解歌曲內容併爲學習歌曲打基礎。(恰恰恰屬於襯詞,暫時不讀)

6.學習曲譜。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幾小節,其餘的讓學生分組自學。

7.教師分句彈樂譜,學生填歌詞,不準確的地方加以糾正。(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點練習)

8.分小組進行自學。

9.集體跟琴唱。(要求用熱情、歡快的聲音去演唱)

10.男生唱歌詞,女生唱襯詞。

11.女生唱歌詞,男生唱襯詞。

12.教師唱歌曲,找一名學生唱襯詞。

13.欣賞叫賣歌。

師:除了《木瓜恰恰恰》屬於叫賣歌外,你還知道哪些歌曲屬於叫賣歌?(歌曲《賣湯圓》《賣報歌》《冰糖葫蘆》等等)

學生回答後,教師播放歌曲片段讓其欣賞。

(三)用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

師:除了用襯詞恰恰恰給歌曲伴奏外,還可以用樂器爲歌曲伴奏。

1.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拿出自制樂器沙錘爲歌曲伴奏。

2.女生演唱,男生用腰鼓爲歌曲伴奏。

(四)創設情境表演“集市一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平川都出產哪些水果嗎?請你們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或自己創作的旋律來推銷這些水果好嗎?

1.學生分組進行創作,教師瞭解活動情況。

2.小組展示成果,教師進行評價。

(五)小結:

師:叫賣歌曲作爲一種特殊的音樂形式,爲我們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起到了獨特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音樂,爲大家創作出更好的叫賣歌曲。

(六)板書設計(略)

教後反思:

1.本節課是以唱歌教學爲主的音樂課,學生在學習新歌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按歌曲的節奏形式朗讀歌詞,爲學習歌曲打基礎;在學習曲譜的過程中,先帶領學生唱比較典型的幾小節,然後讓他們分組自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並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2.把打擊樂器引進課堂。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奏,在 XX X 的地方除了用襯詞唱出來外,還讓學生用自制的打擊樂器和現有的樂器──腰鼓,進行伴奏,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3.在進行創設情境表演“集市一角”這一內容時,學生對本地所出產的水果比較熟悉,有的學生用熟悉的旋律,有的學生用自編的旋律進行創作,使課堂氣氛很快達到了高潮。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課堂上儘量運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進行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音樂教案《木瓜恰恰恰》2

活動目標:

1、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幼兒進一步學習保持自己的聲部,並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3、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並能達到簡單的分聲部演奏。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磁帶,打擊樂器。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瞭解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能進行簡單的分聲部演奏,在保持自己聲部的同時,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活動過程:

1、入場:《加沃特舞曲》,以節奏爲主線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課件欣賞:印尼風俗民情,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導入新課。

3、印尼舞蹈:《東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

4、幼兒整體欣賞音樂,進一步熟悉音樂結構。

5、在教師的提示下,按樂曲結構,看圖譜拍節奏,並在“恰恰恰”處邊拍邊念。

6、幼兒分聲部練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反覆練習不同聲部的節奏型。

7、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並嘗試演奏。

8、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此環節中,可以鼓勵幼兒爲樂隊做指揮。

9、活動延伸: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表現這首樂曲,在輕鬆歡快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樂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曲子。樂曲的結構是常見的兩段體AB,節奏也爲較簡單的2?4拍。A段旋律優美,表現印尼人民豐收喜悅的心情;B段的旋律活潑、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體現豐收後人們聚集在一起歡快舞蹈的場面。整首樂曲旋律簡潔、節奏明快、樂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開展打擊樂演奏活動,易給幼兒享受到奏樂活動帶來的快樂,以及能促進幼兒 的合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它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優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大班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音樂教案《木瓜恰恰恰》3

設計意圖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以叫賣爲題材的印度尼西亞的民歌。歌曲節奏輕快,旋律活潑,形象的'塑造了印尼農民在售賣自產水果的忙碌場景。歌曲中的“恰恰恰”生動的表現了印尼勞動人

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本次活動我設計的主要內容是讓幼兒感知和掌握xxx的音樂節奏,並能自己創編動作。這首歌非常適合幼兒用肢體動作表達對歡快旋律的理解,發展幼兒的欣賞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一)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二)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能創編xxx節奏的動作。

(三)願意快樂的跟隨音樂參與活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活動難點: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能創編xxx節奏的動作。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蘿、橘子)各一張, 放置於黑板用布遮擋;圖譜一張;水果貼紙若干;音樂《木瓜恰恰恰》。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老師扮演水果攤老闆出場

師:“小朋友們上午好,我是一位老闆,您們看得出來我是賣什麼的嗎?”(播放音樂,幫助幼兒猜想)幼兒自由回答。

師:“我是一位水果攤的老闆,你們聽到了我在賣那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出示黑板上的水果圖片)

設計意圖:

老師通過情景扮演,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儘快將幼兒帶入情景之中。而神祕的黑板,能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二)播放音樂,幼兒欣賞

1、幼兒競爭小老闆職位

師:“想來當小老闆,我得有個條件:老闆要能解決我出的難題。誰還記得歌曲裏面出現最多的聲音是什麼嗎?”(播放完整音樂,幼兒和老師練習動作,在聽到恰恰時用拍手打節奏)

2、說出每句尾的相同點,隨音樂練習動作,感受音樂的韻律及節奏。

設計意圖:

此環節是爲目標一服務,爲了使幼兒集中注意力發現xxx節奏的特點,感受音樂歡快的韻律。

(三)幼兒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1、傾聽、說出xxx的節奏特點。

師: “我拍了幾次手,每次拍手有什麼不同?”

2、觀察圖譜,幼兒分析,掌握節奏。

總結:原來恰恰恰的節奏特點是:前兩次拍手快(快到兩次拍手挨着一起),第三次拍手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播放完整音樂)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圖譜,讓幼兒更加直觀的理解xxx的節奏特點, 並能依照圖譜拍出正確的節奏,爲創編動作做準備。

(四)幼兒創編身體動作,表現出xxx的節奏。

師:“如果讓你們來當小老闆,還會用哪些不同的動作表示恰恰恰?”(邀請個別幼兒上前示範,帶領大家一起隨音樂表演,循環遊戲)

設計意圖:

通過競選篩選出單獨表演者從而使遊戲循環,正是這種競爭性質使得幼兒發揮創造力去創編動作,使得遊戲變得刺激和激烈。

(五)集體遊戲:小老闆愛切水果。

遊戲規則:老師邀請一個小老闆,在其雙臂和雙腿上分別貼上木瓜、芒果、香蕉、橘子的大貼紙,當小老闆聽到恰恰恰節奏時用手比做刀,切四個水果中的一個,與被切水果貼紙相同的幼兒則蹲下躲起來,貼有其他水果貼紙的幼兒將繼續兒繼續做自己創編的動作。

設計意圖:

集體遊戲是對上一環節“創編動作”的一個提升,本環節是在選擇出單獨表演者以後,增加遊戲規則,讓其他幼兒進行水果的角色扮演,遊戲中出現的變數全由單獨表演者決定, 老師將主導權交給幼兒。這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卻同樣具有挑戰性,會再次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6、活動結束:

師:“感謝小老闆幫助我把水果都賣出去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再去果園摘一些水果回來賣吧。”

設計意圖:

水果攤老闆的角色貫穿始終,體現活動的完整性。

活動反思

(一)本次活動是一次以欣賞切入的情景音樂遊戲活動,引導幼兒認知“恰恰恰”的弱起環節的節奏特點,並自己創編動作完成音樂遊戲。

(二)活動亮點在於利用幼兒熟知的切水果遊戲與音樂相結合,再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活動結束環節,與幼兒去果園摘水果是對下一次課的延伸,幼兒可利用搬運水果環節創編新遊戲,進而體驗音樂中體現的情感。

音樂教案《木瓜恰恰恰》4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結構,根據圖譜掌握相應的節奏。

2、初步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演奏中,注意相互配合,與集體形成默契。

活動準備:圓舞板、鈴鼓、小鈴、音樂、《木瓜恰恰恰》範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演奏《木瓜恰恰恰》進入活動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聽音樂,幼兒用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師:我們剛剛是用哪一種樂器來演奏的?

幼兒:圓舞板、鈴鼓、小鈴

2、剛剛我們是用圓舞板、鈴鼓、小鈴演奏的。今天老師想用一種樂器來演奏,就只用鈴鼓來演奏,怎樣才能演奏的又好聽又好看呢?你們能不能演奏的又好聽又好看呢?

幼兒:能(讓幼兒說一說怎樣演奏呢)

師:我在電視裏找了一段阿姨表演節目的錄像片,裏面的阿姨就是用一種樂器又好聽,又好看。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3、讓幼兒欣賞大屏幕

師:這段阿姨表演的是不是又好聽又好看呢?

幼兒:是

師:怎麼好看呢?(讓幼兒學一學)

幼兒:阿姨的動作

師:讓幼兒試一試怎樣用鈴鼓做好看的動作(可以敲一敲、搖一搖……)

4、讓幼兒把音樂範例《木瓜恰恰恰》上面的菠蘿和木瓜這一段配上動作。(剛纔小朋友想了很多動作,上面敲,左右一起敲,下面敲、旁邊敲)

師:菠蘿這可以換個什麼動作?

幼兒:鈴鼓可以放底下和後面敲

師:老師在木瓜和菠蘿上貼上相應的圖片。讓幼兒拿出鈴鼓按照圖片做相應的動作(聽音樂再做一遍)

5、合作表演,讓幼兒欣賞大屏幕。

師:有沒有發現屏幕中的阿姨怎麼合作的?

幼兒:幼兒阿姨不敲自己的鼓,敲旁邊的鼓。

師:她們有沒有敲的亂七八糟的?

幼兒:沒有

師:這裏面肯定有訣竅,今天老師也讓小朋友試一試。要求:“咚噠噠”“咚”是敲在自己的鼓上,“噠噠”是敲在別人的鼓上。而且三個小朋友還要合作的好。(三個三個的小朋友拿着鈴鼓下位,去試試看,怎樣讓“咚”敲在自己的鼓上,“噠噠”敲在別人的鼓上)

師:剛剛發現小朋友在探討大家合作的方法上有好幾種方法。到底哪一種更好呢?我們需要大家來討論一下。(讓幼兒分組表演)

師:在我們沒有正式練好之前,先來空手練習一下,有沒有發現一有小錯誤出現就是什麼拿錯了?

幼兒:鈴鼓

師:哪隻手拿鈴鼓?

幼兒:右手

師:鈴鼓(右手)放腿上,鼓面朝上,左手拍。老師唱歌普,幼兒打節拍。然後用鈴鼓演奏。

6、放音樂,幼兒用鈴鼓完整的演奏。(合作的時候要聽準音樂的節拍)

7、讓幼兒圍城一個圓形,讓每個幼兒都能拍到。聽音樂演奏。

8、複習剛剛學過的舞

《木瓜恰恰恰》不僅可以來玩打擊樂,還可以跳一跳好看的舞蹈《恰恰恰》放鬆一下。

放音樂,老師幼兒一起舞蹈。

活動結束

標籤:教案 木瓜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