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書籍

學習心理健康書籍心得體會範文

書籍6.6K

內容摘要: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樹立現代的兒童觀和教育觀、促進國小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要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促進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國小生日常生活中,促進國小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要開展心理輔導;家園要密切配合,鞏固發展國小生的健康心理。

學習心理健康書籍心得體會範文

關鍵詞:兒童觀 教育觀 教育 環境滲透 心理輔導 家校配合

現代國小心理專家認爲:國小階段必須把保護國小生的生命和促進國小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國小生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重視國小生的心理健康。

一、樹立現代兒童觀和教育觀

兒童觀是對兒童的總的認識,即各種看待兒童觀點的總和;教育觀是在一定的兒童觀指導下,對兒童的態度和所實施的教育思想。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是教師開展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

(愛是相互的,只有教師給予孩子們愛,孩子們纔會去愛別人。)

二、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

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

1、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

如校園的戶外場地富有變化,則具有激發國小生多種經驗,誘發國小多種活動行爲的功能。

在活動場內,我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設備和材料,使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活動室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穩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我們還創設了科學遊戲室,國小生獲得許多感性經驗。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

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爲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

2、創設民主和諧的精神環境

校園的精神環境是指校園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國小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教師是精神環境的核心因素。良好的精神環境依賴於教師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對教育事業執着的追求。( )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質,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給國小生以積極的感染。(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應該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即使是自己非常生氣時也應該有所剋制,不能夠說一些傷害孩子們自尊的話,也許自己無意間的一句話,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在國小生提供精神環境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國小生的心理活動和身心發展。教師不僅是環境的創設者,還要做國小生的觀察者和引路人,國小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同伴關係,引導國小生形成奮力向上、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促進國小生心理健康成長。

三、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日常活動中

遊戲是校園的基本活動,是國小生身心發展的搖籃,是開啓心靈的鑰匙。(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這種形式更適合他們,也有利於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國小生日常活動中蘊藏着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周教育目標和教學計劃。如通過語言領域《打電話》的教學活動,豐富了國小生的社會經驗,培養國小生樂於與人交往的性格。通過社會領域《我不怕,我勇敢》的教學活動,國小生懂得生活中什麼是勇敢,學做勇敢的孩子,培養國小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遊戲是校園的基本活動,是國小生身心發展的搖籃,是開啓心靈的鑰匙。如學生通過玩方法“學做解放軍”、“過家家”、“超市”、“兒童醫院”等角色遊戲,培養了 學生之間的友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國小生的交往能力。玩“插塑”遊戲時,教師提出具體要求,要求學生收拾玩具,玩過的東西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培養了國小生的責任感。

在生活活動中,通過洗手、穿衣、做值日、整理衣物等活動,不僅培養了國小生的良好衛生習慣,而且也培養了國小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增強了國小生的自信心。

四、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差異,沒有一勞永逸的教育方法。)

心理輔導是指根據國小生心理髮展特點與規律,由教育者設計和組織,以活動爲基本方式,引發國小生的主觀體驗和感受,從而國小生的心理狀況產生積極的影響,達到形成和改善國小生心理的一種方法。學生心理輔導的內容包括人格輔導、學習輔導和生存輔導三個方面。如

國小生感受愛、接受愛的情緒體驗,在和同伴、老師交往時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則,對尊重、合作、幫助等良好交往品質有初步的體驗;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來衡量別人和自己的行爲;培養國小生初步的學習能力,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培養國小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主意識等。

五、家 校 配 合

家長是兒童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家校達成共識,協調教育方法,統一教育要求是促進國小生心理髮展的重要保證。(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小視。

我們通過“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對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開辦家長學校,邀請專家做有關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使家長對其有更深的認識。通過家校聯繫欄向家長介紹近段各平行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內容與操作方法,使他們主動地配合學校的教育。通過家訪,瞭解國小生在家的真實表現,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指導家長掌握教育國小生的科學方法。教師與家長通過面對面的有針對性的探討,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鞏固和促進了國小生健康心理的發展。

有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膽子特別小,不敢與同伴交往,不願參加活動,有時甚至上課想小便時都不敢說。我分析了孩子內向的原因,並指導家長平時多帶孩子出去遊玩,有意識地接觸鄰居家的小夥伴。帶孩子上超市,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校園,教師更是關注這個孩子,多爲他提供參加活動的機會,找性格外向的孩子與他親近。稍有進步,我就給予鼓勵和表揚。經過兩個學期的密切配合,孩子進步很快,能主動與教師說話,和其他孩子一起遊戲,“六一”還參加了校組織的文藝演出。

以上是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體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地探索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有效地促進國小生的心理健康,並帶動他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