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手工DIY

淺析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論文

手工DIY1.84W

中國古代的手工業技術具有顯著的封閉性特徵。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創造主體是一些富有經驗的、心靈手巧的工匠,而這些工匠存在自身的弱點與缺陷,這本身就限制了手工業技術的傳播;我國曆史上工匠技術具有非常嚴格的傳承製度,工匠技術只傳於家族內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這無疑限制了手工業技術的傳播與發展;唐宋以來行會的出現與發展,爲手工業技術的傳播又添一道枷鎖,以上三個方面共同構成了手工業技術封閉性的原因。

技術作爲人類的存在方式,與人類的發展一樣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非常緩慢的自我積累過程,它是在沒有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影響的環境中相對獨立地發展起來,並達到相當發達的地步,很多領域居世界領先水平。因此關於我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發展演變的研究歷來比較多,但對手工業技術的發展特點的研究卻一直比較少。

在2010年的選修課上受董老師的指導,我初步瞭解了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幾大顯著特點,其中主要包括其大一統性、工藝化、封閉性與勞動密集性,現在我就在課上所學的一些知識,以及所查閱到的有限資料簡單地談一下我對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這一特點的認識。

一、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工匠

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首先表現在其創新主體的有限性上。中國古代的手工業技術主要是由一批富有經驗的、心靈手巧的人掌握的,而這一批人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都充當了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這一批人指的就是工匠。工匠是隨着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而產生的,農業與手工業的分工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造就了古代技術發明的主體——工匠。

在古代社會,工匠作爲一種獨立的社會職業,承擔着技術發明、創新和推廣的重要職責,成爲古代手工業技術發展的基本力量。古代重要的技術創新,如青銅器、鐵器等生產工具的製造和改進,製陶、制酒、榨油、造紙、印刷等工藝的完善,建築的進步及其材料的改進,交通工具的製作及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進,等等,都是工匠們經驗的結晶。印刷術的創新——活字印刷術,就是由工匠畢?N發明的。工匠們不僅參與新產品、新工藝的構思、製作、商品化的全過程,而且不少工匠有了品牌意識,很注重廣告效應,這一些都處處體現着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和技術主體作用。

古人認爲,技術即工匠的技藝、技能和方法,它們的產生是靠人類自己。能工巧匠在這一時期是受勞動人民尊重的,所謂“行行出狀元”這句話也反映了工匠的地位。

然而由於剝削階級鄙視體力勞動,在對待工匠的態度上便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工匠基本上屬於體力勞動者,因而受到他們的歧視,“他們的社會地位前後並不完全一致,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百工並非‘良民’”[1]。尤其是在中唐以前,“工匠的地位較一般個體小生產者要低”[2],在大多數時期,統治者只有出於軍事征戰、階級私慾的需要時,才招募天下“百工”爲自己服務。

從數量上看,古代工匠們的技術創新也許比工業革命時還要多,但個體工匠的技術創新活動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工匠們“基本上處在先製作、實踐,然後再去理解的階段,他們用‘試試看’的辦法”[3]。工匠們一般沒有文化,更是缺少現在的科學理論,他們的技術主要來自於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摸索和經驗積累。古代澆鑄青銅器的火候(溫度)至爲關鍵,決定着鑄造的成功與否。

我們現在可知,青銅(如銅、錫、鋅各佔88%、10%、2%)的澆注需要在1200攝氏度左右,可用光學高溫計來測量。但對於古人來說,他們沒有任何的儀器,只能靠有經驗憑肉眼觀察融化合金的顏色來判斷,這一合適溫度就是“爐火純青”。這種技術知識無法準確表達,屬於難言知識,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以上所講的工匠的幾個特點,包括其靈活性、社會地位的低下,以及其知識的不可傳遞性都多多少少了造成了,也體現了其所創造的手工業技術並非是大衆的、普遍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封閉性的。

淺析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論文

二、工匠技術的傳承

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這一特點最重要的表現便是在技術傳承方面。不論是在任何時代或是任何行業,技術的獲得和傳承都是非常複雜和重要的。在信息相對閉塞的傳統社會,一項比較複雜的工藝往往需要若干年乃至若干代的摸索和積累才能獲得,因此其成本是非常高的。

儘管“不恥相師”是我國曆史上工匠的一個優良傳統,但是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我國曆史上工匠的生產具有非常嚴格的傳承製度,“城鄉各種手工業者通常是父子相承,職業世襲”[1],民間工匠技術只傳於家族內是比較普遍的現象,防止技術外傳是普遍遵循的一個原則。

個體工匠,尤其是身懷絕技的工匠,爲了世守家業,也爲了保持比較長的競爭優勢,往往將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技藝在本家庭成員內部傳授,儘量不公開工藝祕方。“中國古時有許多家庭手工業,往往保守祕密,不使外人知道製造方法;有時世代相傳,延長到幾百年,例如:‘宣州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軍以來,事其業。……政和後,諸葛氏之名於是頓息焉。……流傳將七百年’。(《鐵圍山叢談》卷六)”[4]另唐代還有書中講到:“《廣異記》載青州北海人李清‘世傳染業’,‘富於財,素爲州里之豪氓,子孫及內外姻族近百數家’(《太平廣記》卷36《李清》),這是世襲染家。

”[1]“亳州出輕紗,舉之若無,裁以爲衣,真若煙霧。一州惟兩家能織,相與世世爲婚姻,懼他人家得其法也。雲:‘自唐以來名家,今三百餘年矣。’”[5]像這樣的記載,在史書上可謂數不勝數。上面所引的幾則史料顯示出,個體工匠爲了使若干年乃至若干代積累起來的一技之長,成爲自己在社會中競爭立足的本錢,是不會輕易地對外泄漏家技的。技藝不僅不傳外,而且不傳女,以防女兒出嫁後帶至夫家,如果女兒掌握了技術訣竅,那就不準其出嫁。唐代元稹《織婦詞》中有“目擊貢綾戶,有終老不嫁之女”,“東家白頭雙女兒,爲解挑紋嫁不得”[6],說的就是爲了不泄露“挑紋”絕活,竟然發生了使兩個女兒終老於家不得嫁人的悲劇。

這樣的傳承製度就往往使個體工匠尤其身懷精湛技藝的工匠家庭的婚姻,被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選擇配偶的餘地比較小,嚴重影響了這類工匠家庭人口的再生產,長此以往必然會使這樣的手工業家庭出現萎縮。這樣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技術在家族內部的傳承,但另一方面也不利於技術的傳播,造成了手工業技術傳播的封閉性。我國曆史上一些手工業技術的失傳,與此也有一定的關係。

這種失傳一般由兩種情況所致,其一是工匠還沒有來得及傳授技術便因身體等變故而使技術中斷;其二是在男性爲中心的社會,高超的技術對於未成年的女子是保密的,主要害怕一旦女子外嫁後技術會外傳,從而對本家庭造成一定的.競爭,有的工匠家因沒有符合傳授家傳技術的男性人選而導致技術失傳。

除家庭式的“父兄之教”和“子弟之學”外,古代宮廷、官府手工業作坊中的學徒制也是重要的技術傳授和訓練方式。古代統治者爲滿足軍事征戰或享樂私慾,常常要徵召天下百工,由官府直接差遣,使喚。這些工匠在宮廷、官府手工業作坊裏製作各種用品,在建築工地上修築各種工程。新招來的工匠和學徒都要進行訓練,由官府指派技術高超的藝人傳授技術,提高技能。

到唐代,這種技術訓練方式趨於完善,出現了“技工學校”。唐朝的官府手工業場集中學徒工,讓知名匠師傳授技術。視工種不同,培訓時間不等,每季由官府考試一次,年終大考一次。學徒制有利於培養更多的工匠,但是師傅傳授給徒弟的多是一般技術,而技術訣竅即技術的關鍵部分、核心內容則輕易不外傳。因此也造成了技術傳播的封閉性。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不管是家庭手工業還是官府手工業,手工業技術的傳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從主要方面上構成了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

三、手工業行會對技術傳播的影響

“行會”的起源也許很早,不過我們還不能尋得足夠的資料,來說明最早的行會制度。但是至少在隋唐時期,手工業與商業的行會已經存在,而且可能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行”的名稱見於隋代,“唐韋述《兩京新記》雲:‘東都豐都市,東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四面各開三門,邸凡三百一十二區,資貨一百行。’”“唐代的工商業越發複雜化,同時在分工上亦更爲精密化,所以由隋代洛陽各市的‘六十六行’、‘一百行’、‘一百二十行’、一躍而變爲‘二百二十行’。”[7]“‘行’在宋代得到空前的發展,幾乎在各個地方都有設置,種類也日趨複雜化。”[7]到了明清時期,各個地區的手工業行會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例如,“據調查,明清時期的蘇州手工商業行會大約在一百六十個左右,見於碑刻資料的有九十多個”[8]。

由上面的介紹可以瞭解到,自隋唐以來,行會一直作爲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存在於手工業的發展之中。那麼行會是怎樣進行組織和運作的呢?行會設有行頭行首,有記載說:“諸行設行頭、行首,至遲在唐高宗永徽年間業已存在。”[1]“行會內部保持着尊卑長幼的師徒關係,存在行東、行會師傅、幫工以至學徒一類的階梯。”[1]行會的教育主要是通過學徒制進行的。按照行會制度,想從事某種行業的人必須加入某一行會,先充當學徒。學徒期滿後,才能出師。

由學徒到出師的過程也就是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過程,一般是由行會主持,制定師徒合同,規定職業技術要求。一般合同規定,師傅應訓練學徒掌握某種職業技術要求,徒弟應遵從師傅的指教,保守本行業的機密,恪守行會的道德規範,等等。學徒期滿,由師傅發給證書,可以自由尋找工作。優異者也可成爲師傅,有權開設作坊,經營某些手工業和培養學徒。

行會是爲了消除行業內部的競爭,保護本行業的發展,以及適應封建統治者的需要而建立的。行會對於技術嚴格控制,爲了保持自身的壟斷地位和競爭力,行會往往強制本行業的匠師入會,把行業技術控制在自己手裏。因此,行會內部的手工業生產技術是禁止外傳的,爲了防止技術外傳,“各行有各行的隱語,非外間人所能知曉”[7]。

這無疑限制了手工業技術的廣泛傳播,使手工業技術成爲行會所獨有的壟斷品。另外,“行會爲免除自由競爭,對於本行的工商業有一致的限定,凡物品的質料、格式都有公共的規定。違背這種規定的同業者是受不到行會保護的”[7]。這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手工業技術的創新。行會制度的建立,在初期有它一定的積極意義與進步作用,保護了城市手工業的存在與發展。但行會手工業是小生產,在嚴格的章程限制下只能墨守成規,生產的技術分工難以發展,逐漸成爲技術進步的阻力和生產發展的障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手工業技術創造主題自身的封閉性;手工業技術傳承的封閉性,以及行會這一手工業組織對技術傳播的限制。手工業技術的封閉性作爲我國古代手工業技術所表現出的特徵之一,其表現遠不止此,在此我僅就所瞭解的有限史料作了初步的分析,還望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