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父親的藤條箱作文

其他2.33W

父親留給我的唯一財富就是我參加工作時他送給我的一口藤條箱子。幾十年了,我搬家遷址許多次,家裏的傢什多多少少都會丟掉一些,再去添置一些。唯獨這口藤條箱,我不敢丟棄,始終小心翼翼地保留着。

父親的藤條箱作文

每次看到這口藤條箱時,我的心痠痛痠痛的。

從記事起,我就記得,父親常年在外工作,離家上百里,還隔着幾座大山、幾條河流,一年到頭纔回來一次。在我們兄弟姊妹小時候,父親從不打過罵過,甚至連一句狠話都沒有說過,即使做錯了事,也會慢慢地講道理給我們聽。不是因爲家境太好,也不是因爲家境太壞,生活本來就是平平淡淡,沒有太多的感動,也沒有太多的憂傷。

那時,我每年最高興的事就是盼望着父親回家過年。後來長大了,才知道,父親因爲工作忙才很少回家,甚至連大年三十也很少在家裏過,他將自己的假期給了別人。母親常對我們說,不要怪父親,父親是國家的人。所以,在父親常年不在家的時光裏,母親很要強,領着我們兄弟姐妹,有事就自己撐着,也不去找父親,爲的是不給父親添麻煩。父親真正算得上是一個以單位爲家的人。

父親出生在鄂西北一個窮苦人家,在沒有歡樂的童年時代,勉勉強強在牛背上唸完了幾年書;沒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沒吃過一頓飽奢華飯;苦苦掙扎着度過了苦難的少年,然後就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家人,十幾歲就投身到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的運動中,從此便踏上了人生旅程。在鄂西北的大山裏,風餐露宿,四處奔波,想象不出,那是多麼的艱苦!

後來父親的工作,隨着我們搬遷,也幾經輾轉到了鄂東南。儘管舉目無親,但四海爲家已習以爲常了。那時,全家人的生計就只靠父親一人來養活,還要供我們兄弟姐妹上學。父親只有靠勤儉的生活來點滴節約。父親的`生活是勤儉到了再也不能勤儉了,一件灰色中山裝要穿上多少年,不知道,我只知道縫了又補,補了又縫;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常年累月還要像老黃牛那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血和牛奶。

父親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我小時候還記得,家裏經常會有白色的喝茶的手瓷杯,上面還印着幾個紅字先進、模範......不知多少次,我翻看着屬於父親的那些發黃的榮譽證書,心底裏在問:它到底記載着父親多少無私的奉獻?父親從事的是經濟工作,也許就是這工作特性,養成了他一絲不苟的性格。小時候,我去過父親的單位幾次,七十年代,父親已經是一個單位的領導了,一把算盤在他手裏盤來盤去,都已經磨光滑了,還是捨不得離手。就是那把算盤,父親將工作盤算的井然有序,賬目明白,從不允許自己和部下多花國家一分錢。

父親與人爲善,遵循孝道。父親兄弟姊妹八人,他是老大。那時,父親參加工作後,還要接濟和提攜幾個叔叔和姑姑,還要侍奉祖父祖母。在我成年以後,有一次大年三十的年飯桌上,望着一大桌菜,看着兒女們都長大成人,理應趕到欣慰纔是。但沒想到。父親卻眼淚刷刷地直流。我當時還有些莫名其妙,就問母親,母親說:父親是想你爺爺奶奶了。我從來沒看見過父親流淚,大年三十那次,我看見了一個大孝子的眼淚!那是因爲,父親僅與三叔,我們兩家搬遷到鄂東南,祖父祖母,二叔,四叔,大姑,二姑,三姑,小姑,全都還在老家鄂西北,可能是因爲再也照顧不上了而傷心。

父親在單位工作,一直住在單位。但退休後,單位上不能住了,父親只好回到鄉下與我們住在一起。那時母親還在。直到母親去世,我已參加工作,兩個妹妹相繼成家,離開了父親的大家。雖說兒孫滿堂,但我感覺出,從那時起,父親已經很孤獨了。後來,我成了家,在城裏過着蝸居的生活,將父親接來居住,幫着照看孫女,沒兩年,最後他老人家還是住不習慣,要回鄉下哥哥家去住。在鄉下住些時日後,又到我這裏住。就這樣,父親經常在我和哥哥家之間來來去去地住,那就像一個沒家的流浪者一樣,瓢泊不定。那時,我真真感覺到,父親好像沒有家了。有人說,人的幸福只看晚年,只有晚年幸福才叫幸福。是的,父親的晚年不幸福。只怪我沒能耐,住房太窄。堂堂七尺男兒,沒能讓一生勞碌奔波的父親過上好日子,我怎能不讓自己抱憾終生!現如今,我換了新房,遷進了四室兩廳的新居,要是父親還在,將他接來住,真夠他老人家享用的。

自懂事起,我就想,將來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好好報答他老人家,讓父親吃想吃的,讓父親穿想穿的,讓父親住想住的,讓老人家頤享天年。可是,還沒等我報答,父親已經不在了,僅剩下父親的那口藤條箱!

原來,那藤條箱裏裝滿了父親的人生。

標籤:藤條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