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5篇

其他2.74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評課稿來輔助教學,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5篇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1

爲進一步推進國中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教學研究工作,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20xx年4月27日上午,由行唐縣文教局教研室組織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活動在行唐縣第一中學國中部進行,活動由教研室道德與法治教研員陳蓮英主持,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教研活動,首先是由七年級教師盧成成執教七年級下冊《憧憬美好的集體》一課。執教老師學科知識紮實,她在課堂上用新穎有趣的教學環節吸引孩子們,課堂上氣氛活躍、親切,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及老師們的肯定。

課後,大家對此課進行了集體教研。盧老師先談了本課的.教學設計思路,預設所要達成的教學目的,課後的感受等。大家本着科學嚴謹的態度,圍繞課程改革主題進行思考,各抒己見。大家經過一起探討研究,對本課的教學有了更深入更清晰地解讀。 最後教研員陳蓮英結合本課,就新教材使用和課堂常見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並就教學中從學生實際出發,實施整合式教學策略,建設有效課堂進行了主旨發言。

此次教研活動,給老師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達到了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是一種有效的教研方式。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效性,對自己以後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選手、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綠樹成蔭、你追我趕的火紅季節,酉陽縣第三屆國小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優質課競賽活動,經過三天緊張精彩的角逐,即將在這裏落下帷幕。藉此機會,我代表本次賽課的評委,對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平臺和爲本次活動提供優質服務的甘溪教管中心,甘溪國小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向參與本次活動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老師們,本次品生、品社優質課競賽活動是又一次成功的、影響廣泛、意義深遠的賽課活動。這次賽課活動旨在“轉變教學行爲,促進內涵發展,打造卓越高效課堂。”

三天來,我們有幸見證了13位教師在講臺上的教學風采。雖然每一節課只是品生、品社課堂教學浩瀚天空中的一顆星星。但是,由於凝聚了太多的呵護,太多的心血,太多的關注。因此,有許多風起雲涌的景色可以回味,也有許多精彩紛呈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受教科所領導的安排和評委會的委託,根據本次賽課的思想,下面我對這次品生、品社賽課活動從“總的感受”、“課堂中的亮點”和“存在的不足”及“教學建議”四個方面做如下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轉變教學行爲,打造卓越高效課堂,成就師生精彩。

一、總的感受

1.課程標準深入教師之心。

從這十三節課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教師注重孩子的行爲習慣、道德品質的養成,更好地落實以德樹人的育人目標。教學流程由單一的學習到多維的`轉化,通過情境創設、獨立探究和思考、小組合作、拓展延伸等多種形式展開教學。

2.課程意識深入教師之心。

教師們已經確立了生成、整合、實踐的課程觀,在孩子認知的基礎上促進經驗的提升。課堂上貫穿了“一條主線”,或“三條主線”。品社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爲主線。品生以“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爲主線。

3.信息價值深入教師之心。

課堂上大量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課程資源,彌補了教材的侷限性、滯後性。

二、課堂中的亮點

1.緊扣課程性質,突出學科特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應給予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比如桃花源國小-老師的“議一議”教學環節,五福國小-老師的“現場採訪”環節,龍潭希望國小-老師設計的“合作交流,解決困難”這一教學環節,還有-校-老師設計的小組討論“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心情爲何不一樣?”這一教學環節,-國小-老師設計的“討論表演”這一教學環節,-國小-老師的整節課,教師們都把學生推向前臺,讓學生充分交流與展示,很好地體現了主體性原則。

2.關注生活體驗,突出學科意識。

品社課的學習與孩子的生活是緊緊相連的。課標中明確指出,突出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培養道德認知。比如-老師的課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道德意識。-老師、-老師的課,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懂得了“做人要誠實”的道理。-老師的課,讓學生親身體驗了愉快生活每一天。

3.關注教學策略,突出創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敢於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取捨,將自主開發的課程資源與教材內容優化整合。比如可大國小-老師的“過橋米線”的故事延伸,-老師的“現場採訪”,-老師的“怎樣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老師的整節課等等,都很好地將自主開發課程與教材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豐富,突出創新新意識。

4.關注學習方式,突出人文意識。

“體驗學習”關注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爲能力的原動力。比如:-老師的課,整節課都讓學生在活動中愉悅的學習,體現了品生課“活動性”這一基本特徵,在活動中讓學生真實的感受道:做人要誠實。而“小組學習”則是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學習,培養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識的途徑。比如:白賢彪老師的“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土地沙漠化的原因”都很好地利用了小組學習模式。

5.關注課堂評價,突出育人意識。

品社課評價的核心是“幫助”。而品生課評價的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每個兒童的品德發展和生活能力提升。本次賽課中,教師評價的方式多樣。比如:有描述性評價、達成水平評價、作品評價、師生互評等多種形式。總之,評價必須恰如其分,以激勵爲主。

三、存在的不足

課堂教學是一種缺憾的“藝術”。即便是一堂十分精彩、令人稱羨的優質課,也仍然存在可以考慮或需改進之處。本次參賽的課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3

xx老師執教的《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不亂扔垃圾》;《遠離危險》幾節課。下面我就說一下觀看這幾節課後的一些小感想。首先,《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這一節課,這一節教師準備充分,形式多樣。學生學有所得,受益匪淺,既提高了認識,又學會了技能。整個教學設計很有特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創造性地得用教師本身,效地開發和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提高了教學效益。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啓發引導到位,課堂十分活躍,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學得輕鬆愉快,真正做到感情真、體驗深、目標明。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爲主體、以生活爲基礎、以科學爲依據、以活動爲主線的教學特徵,突出了新課程的理念,讓人耳目一新。

活動目標在整個活動中體現得很好,全部活動都圍繞着目標在開展,每個小活動的目標都清楚、明確,且相互銜接得十分流暢,力圖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科學的.用眼方法,糾正不良的用眼習慣等;在活動過程中,開放性地利用教材,並有針對性地將之與有關資料結合,擴展了教學內容。如將教材與反映全國、全省和東營市的中國小生視力情況的數據結合,與班上視力不良學生的人數結合,有利於拉近視力問題和學生的距離,加深教學內容的現實感、緊迫感;注意歸納學生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能夠掌握要領。如在和學生談論了預防近視的話題後,用一首朗朗上口、容易記憶的兒歌巧妙地把要點加以總結;重視實際地提高學生必要的技能,而不是停留於口頭議論。如別開生面地和學生共同動現場面對面地指導,讓學生明確了做眼保健操的程序和動作要求;注意把課上課下連接起來,而不是認爲上完課就是活動的終結。

其次,《不亂扔垃圾》一些想法。聽了張老師的這節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乾淨、利落、有趣。首先在導入上張老師利用自己的家鄉榮成的美麗風光帶給大家一種精神享受,然後又利用被污染後的畫面讓大家通過對比的方法來感受垃圾帶來的危害;繼而讓學生思考應怎樣處理垃圾/處理垃圾的方式可分爲三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隨後在生活廷伸這一環節中,張老師讓學生把生活中的垃圾分類,送回各自的家,調動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在活動中對於有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及時點撥,讓學生輕鬆學會了新知.在談論了以上話題後張老師 也用一首兒歌把重點加以總結;讓學生更容易讓住亂扔垃圾的危害和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本節課李老師通過新的授課方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後,自己研究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的新型教學理念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遇到危險時應怎樣遠離如果在避免不了時應如何自救,這節課合理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4

這學年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爲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 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爲,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爲引導者,學生成爲教學過程的主體。在開學初的第一節思品上進行了班委幹部改選。我選擇了真真正正地進行一次學生自己選舉班委會的活動,教師只對選舉程序做說明和解釋,然後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並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課稿範文5

王老師執教的是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不屈的中國人》中的第一個主題《不能忘記的屈辱》。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經歷了哪些屈辱,激發起學生的愛國之情。通過王老師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心靈的震撼,進行了一次無聲的愛國主義教育。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王老師的這節課。

一、教學目標明確,教學設計思路清楚王老師的設計從山河如何破碎,到最後國寶是如何被拍賣,是一環緊扣一環,學生的情感被層層推進,激情效果明顯。

二、教學資源的利用,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這節課無論是課本資源,還是一些圖片,視頻的運用,都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尤其是火燒圓明園的片段,從視覺、聽覺,多方位的讓學生感受到中國的屈辱史,激起學生的情感。

三、注重換位思考,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在課堂上,當出示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園”的圖片後,王老師設計了一個問題,如果是你站在公園門口,你有什麼感受?讓學生能身臨其境地去感受當時中國人受到的屈辱。

四、準備充分,課件製作精美,有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五、教學五環節的過渡與銜接比較流暢,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最後,提一個小小的建議,能不能把火燒圓明園的片段在導入階段播放,讓學生上課伊始就感受到民族的恥辱,創設學習本課的情感氛圍。 以上都只是我個人的一孔之見,說的不到和不對之處,還望各位專家多多包涵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