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關於歷史典故【精】

歷史2.62W

關於歷史典故1

李白的歷史典故

關於歷史典故【精】

李白的一生多姿多彩,相比起很多人平淡甚至平庸的一生來說,李白這個大詩人有着太多的趣事可以講述,這裏小編就介紹其中的幾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裏就不說了,下面主要來說說他“謫仙人”和“有景道不得”的趣事。

據說當年李白從24歲的時候就出門遊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30歲的時候他來到了當時的政治中心長安,他從小就有着匡扶社稷的理想,所以到了長安之後拜訪了很多的達官顯貴,但是沒人願意推薦他。直到有一天李白和朋友一起去到紫極宮遊玩,碰上了當時的文壇領袖賀知章,賀知章對於這個名聲漸起的小輩也比較重視,再看到李白儀表不凡,風姿卓越,所以就邀請他一起來喝酒。結果買酒的時候發現身上沒錢,賀知章有點尷尬就把自己衣帶上的金龜給取了下來,拿它去換錢,李白還勸阻他:“這是朝廷給的,怎麼好拿去換酒呢?”但是幾人都沒有帶錢,所以只好這樣。之後李白拿出自己的詩歌請賀知章指點,賀知章讀完《蜀道難》頓時覺得李白的這首詩實在太好了,等到讀完《烏棲曲》賀知章不禁感嘆李白是天上的謫仙人啊,才華不是凡人可以比擬的。因此李白的“謫仙”之名就傳開去了。

後來李白依舊不得重用就離開長安繼續遊山玩水,有一次就和幾個好友一起來到了黃鶴樓,一般來說來到這種名勝古蹟文人墨客總是會在上面題詩,但是到了這兒李白麪對着無限的風光,剛想提筆作詩就看到了當年崔顥留下的那首《黃鶴樓》,讀罷此詩,李白就把筆給放下了,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孟浩然和李白的故事

孟浩然和李白都是唐朝有名的詩人,不過要論成就李白這個後輩要比孟浩然這個前輩強多了。李白,唐朝有名的詩人,號“青蓮居士”,有“詩仙”的稱號,他的詩即使是現在,仍被許多學者爭相研讀。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歲,兩人認識前,孟浩然的名字已經被許多人熟知,李白就一直很仰慕他,渴望跟“偶像”見一面。有一次李白在黃鶴樓上喝酒,聽說孟浩然就在附近飛襄陽隱居,便立馬去拜訪他。孟浩然也早就聽說李白的大名,衣服都還來不及整理就出門迎接李白,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成爲了好朋友,經常在一起飲酒、作詩、談人生、談抱負,人生好不快活。

但是好景不長,孟浩然不久後便要去遠遊,李白有事在身不同同去,不然照李白熱愛遊歷山河的性格,鐵定會和孟浩然作伴。臨別前,李白在黃鶴樓爲孟浩然設宴踐行,酒過三巡,站在高樓上眺望遠處漸行漸遠的帆船,李白內心百感交集,寫下了一首後世傳誦千年的千古名句送別孟浩然。

郭子儀和李白的故事

郭子儀一生經歷豐富,他和李白之間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據說兩人都救過對方的命。根據史書記載,當年郭子儀名聲不顯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小的士卒,不知道犯了什麼事,他的上司就要處死他,恰好碰上了當時正受寵的李白路過,看郭子儀威武大氣是個人才就一番周旋勸告哥舒翰,免了郭子儀的刑責。

李白雖然是史上少有的大才子,但是其實在政治上的才能還是很渣的,並沒有什麼傑出的才能,而且爲人狂妄不拘小節,得罪了很多皇帝身邊的近臣、親信,受到了很多人的誹謗,到了後來的時候更是失誤的跟着永王造反,結果兵敗,郭子儀念及李白當年對自己的恩德就力保李白,最後李白得以免去死刑。郭子儀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完人”,可以說遍觀整個政治史像他這樣的都很少見,他的一生經歷了很多的波折,但是始終保持着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得志的時候精忠報國,失勢的時候也不埋怨什麼,這其中還有他屏退侍女免遭禍患和不設門牆透明公開的小故事,最精彩的是他和李白之間的那段往事。

關於歷史典故2

東窗事發(秦檜)

宋代大奸臣秦檜,爲降金國,嘗與其妻王氏,於東窗下密謀定計,以害民族英雄岳飛。據傳,檜先於帝前誣飛謀反。時有幾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輔、樞密使韓世忠,皆爲飛鳴冤,使之有所顧忌。一日,檜獨坐於東窗之下,爲害飛之事,躊躇不定,委決不下。王氏適至,問曰:“夫君爲何事愁眉苦臉,猶豫不決?”檜遂告以此事,並與之商議。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將一半遞與檜,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難哉?君不聞古語云:‘縱虎易兮擒虎難’乎?”檜一聞此言,其意遂決。不久,岳飛父子便遇害矣。後檜卒,未幾其子熺亦死。王氏請道士爲其招魂。道士作法時,見熺與檜偕已故諫議大夫万俟卨,均戴鐵枷,在地獄中備受諸苦。檜猶語道士曰::“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矣!”

風聲鶴唳(苻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爲大將,謝玄爲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苻堅認爲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爲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爲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衆將領都認爲,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衆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衝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爲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倖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爲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口蜜腹劍(李林甫)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的人,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想方設法給以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諂媚逢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並且採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妃嬪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裏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陰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採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

李適之以爲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採。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麼可以隨便開採呢?別人勸您開採,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爲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對他疏遠了。

就這樣,李林甫憑藉這套特殊“本領”,他一直做了十幾年宰相。

雞犬升天(劉安)

西漢時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名叫劉安。繼承了父親的封位爲淮南王。

淮南王劉安看了許多書,偏偏對道教的書籍入了迷。產生了煉丹成仙的念頭。於是他四處去尋訪有仙方神術的道人。

有一天,他聽說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煉製仙丹的祕方,但是從不傳給別人,於是就去尋找八公。沒想到八公四處雲遊,劉安吃盡苦頭也沒能找到八公。可是劉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尋訪,劉安的誠心感動了八公。一日,八公來到劉安家,把煉製仙丹的方法傳授給他,並告訴他,仙丹煉成,吃下後就可昇天成仙了。

劉安每天都虔誠的靜心修煉,後來他“真的”煉出了仙丹。這時他覺得身體輕盈,飄飄欲仙。那些仙丹,晶瑩剔透。他知道昇天成仙的時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禱告,然後把仙丹吃了下去……劉安覺的身體輕飄飄的,低頭一看,原來自己早已站在雲端了。

劉安成仙后,灑落在院子裏的仙丹被雞和狗吃了,它們也都飄然升空,成了神仙。劉安在雞和狗簇擁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高山流水(俞伯牙)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岩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鍾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讚賞。

俞伯牙聽到讚語,趕緊起身和鍾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鍾子期在一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鍾子期聽後,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鍾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着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瞭,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於是結爲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鍾子期時,得知鍾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韋編三絕(孔子)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爲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爲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着,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爲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爲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破釜沉舟(項羽)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爲上,項羽爲副將率軍救援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爲上。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鉅鹿外圍,幷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的通道。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爲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病入膏肓(蔡桓公)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關於歷史典故3

中華上下五千年,產生了無數歷史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酒的歷史典故,歡迎閱讀!

1、醉打金枝

醉打金枝是“酒壯慫人膽”的典型例子。與醉打金枝相關的酒局實際上是一次家宴。醉打金枝的故事講的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在家宴後,借酒壯膽而痛打老婆昇平公主的故事。

且說昇平公主嫁到郭家後,不改往日金枝玉葉的做派,動不動對丈夫和公婆發脾氣。一般說來,中國傳統社會裏媳婦見了公婆是要行大禮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兒,是君,公婆雖是長輩也是臣,所以那時郭子儀夫婦反過來要向公主下跪。

郭曖對此十分不滿,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禮,自己豈非矮了兩輩下去?平日在頤指氣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這天,郭曖心裏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幾杯。當即要求昇平公主應該遵守婦道,給郭子儀夫婦行下跪禮,結果被昇平公主嚴詞拒絕並遭到當面訓斥。此時,這酒是壯膽藥,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曖藉着酒勁,也不顧昔日情分,把公主拖回臥室飽以一頓老拳,打的公主滿臉開桃花。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孃家皇宮大院裏找自己的爹爹代宗皇帝去哭訴。郭子儀連忙把兒子捆起來送到皇宮請罪。最後,在皇帝和郭子儀的調停下,小夫妻才和好如初。

這個郭曖爲天下所有懼內男人出了口惡氣。俗話說,小夫妻打架不記仇。儘管這場家庭糾紛鬧騰的動靜兒挺大,結果卻皆大歡喜,郭曖和昇平公主的感情從此反而加深不少,天天共效于飛。這昇平公主從此變得賢淑無比,有不少世人稱讚的事蹟流傳下來。仔細思量,要不是那場家庭酒局,要不是那頓老拳,怎會有這樣歡天喜地的大結局?我們要堅決反對家庭暴力,但有時也不得不承認拳頭的教育作用啊。所以建議袞袞諸公,家中若有河東獅吼,不妨領貴夫人去老舍茶館看場京戲《打金枝》,當然,不要忘了掂瓶二鍋頭壯行。

因爲是戲說,大路談及的上述酒局,未必都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其實歷史上的著名酒局還有很多,如秦趙澠池之會、東晉蘭亭會、韓熙載夜宴、關雲長的單刀會、初唐騰王閣壽筵、明朝五女拜壽家宴、座山雕的百雞宴等等等等,這篇文字尚不及萬一。酒後塗鴉,各位原不必當真。自古以來,不可因酒廢事,纔是正途。

2、九匠起源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禹奉舜之命率領民衆,利用聰明才智,耗盡心血與體力,完成治水大業,隨後舜禪位於禹,大禹將全國分爲九州,並選用能工巧匠鑄造九鼎,問鼎中原,隨有了大禹治水分九州,九州定天下的美談。

大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爲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用於祭祀盛典,期間,儀狄奉大禹之命,在九州遍尋天下最美之酒,而終不可得,於是儀狄在九個州各選擇一位最優秀的釀酒匠師,九位匠師獨具匠心,九匠之心於一心,終釀造出一款絕世美酒,進獻給禹品嚐,禹飲用之後,備感味道甚是甘甜醇美,大悅,隨賜封這款酒爲“九匠酒”。

啓建立夏朝後,九匠酒獨特而複雜的釀造工藝開始流傳於民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九匠酒獨特的釀造工藝逐漸失傳。

1996年,金醬酒業傳承中國匠人精神,探訪華夏各處釀酒聖地,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追尋九匠酒獨特的釀造工藝與方法,運用傳統釀酒工藝,結合現代技術,古法今用,匠法傳承,經過多位釀酒師的匠心釀造和調酒師的反覆勾調,最終追本溯源地恢復了歷史上失傳已久的“九匠醬酒”。

3、長安酒會

冠軍酒局讓政治走開,讓殺伐走開,讓一切不痛快消失,讓所有快樂降臨。這就是大路爲什麼評選盛唐飲中八仙長安酒會爲第一名的原因。

當年讀杜甫的詩,最喜歡的一首就是《飲中八仙歌》。爲什麼在杜甫那麼多的詩裏獨獨最喜歡這一首?原因只有兩個字:熱鬧。這首詩十分熱鬧而有趣,把“飲中八仙”描繪的姿態各異,活靈活現。古人說“二士共談,必說妙法”,這“飲中八仙”齊聚,會是怎樣的一種盛況?我們只能從杜甫的詩裏來揣摩體會了。這“飲中八仙”分別是詩人賀知章、汝陽王李璡、左相李適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義者蘇晉、詩仙李白、書法家張旭、辯論高手焦遂等八人。

雖然歷史上沒有這“飲中八仙”齊聚一堂的明確記載,但盛唐時各種酒會盛行一時,參與者甚衆。這“飲中八仙”,都是當時的名人,或同朝爲官,或詩文相交,或意氣相投,我們知道,名人一向喜歡扎堆,他們八個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堅信他們必聚在一起飲過酒,而且還不只一次,當然參與者可能還有些其他人。這種聚會,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綿綿中舉杯把盞,也可能在春雷陣陣裏開懷痛飲。總之,如果你不能證明他們沒在一起過,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說法,曾經有過這麼一次瀟灑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詩把這種場面記錄下來並傳於後世。

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滿座;你來我往,舉杯豪飲;觥籌交錯,滿座盡歡;酒色齊聚,且飲且賞;坐而論道,醉而忘憂;以文會友,以詩下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裏挑燈,燈下尋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爲聖,酒濁爲賢;酒亂汝性,酒壯我膽;酒林高手,飲壇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飲驢飲;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過,還有六圈;六圈結束,再來十壇…… (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況描述)

這麼喝下去就是神仙也會醉倒啊,於是乎,於是乎,就有了: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4、煮酒論英雄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裏最爲精彩的內容之一,曹操劉備二人此次雙龍會,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劉備歸附曹操後,每日在許昌的府邸裏種菜,以爲韜晦。用張飛這個粗人的話講,就是“行小人事”。劉備乃當時豪傑,雖手下將不過關張,兵不過三千(當時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裏說劉備“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與劉邦類似,天生就有領袖氣概。劉備和劉邦一樣,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將兵之才,而是領袖羣倫的將將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識天下英雄,當然對劉備有很透徹的瞭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豐滿,劉備將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對手。

這場酒局,遠不是那種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歡聚,分明是一場政治試探和政治表態的會面。一見面曹操就問劉備:“你在家做的好事!” 劉備當時已經暗受衣帶詔,當即嚇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着劉備的手走到後院,說:“玄德學圃不易。”劉備才放下心來。曹操的耳目遍佈朝野,劉備每天做些什麼他當然清清楚楚。這兩位,一個暗地裏參加了反曹地下組織,另一個則派人每天監視對方行蹤,都是權謀機變之輩。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時,天邊黑雲壓城,忽卷忽舒,有若龍隱龍現。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爲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曹操實乃不世出的絕頂人物,這一番話,看似描述龍之變化,目的是說“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顯然,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詠志。當然他也下了一個套,試探在劉備眼裏,什麼人能縱橫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劉備接連指出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和劉璋等地方豪強,都被曹操一一否決。劉備這個回答應該給滿分,因爲當時是個人都會如此回答。這樣曹操也就認爲劉備見識一般,和常人無異。接着曹操給出了當世英雄的標準,他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劉備繼續裝傻,問:“誰能當之?” 曹操指了指劉備,後指了下自己,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當時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裝作受了驚嚇的樣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曹操笑着說:“丈夫亦畏雷乎?”劉備說:“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內心的驚惶,巧妙的掩飾過去了。

此次酒局堪稱雙龍聚會。從曹操的“說破英雄驚殺人”到劉備“隨機應變信如神”,可謂步步玄機。曹操的睥睨羣雄之態,雄霸天下之志表露無疑。而劉備隨機應變,進退自如,也表現出了一世豪傑所應有的技巧和城府。這一場政治交心,雙方都是贏家。

5、鴻門宴

話說項羽不喜劉邦先佔關中,又聽說劉邦欲在關中稱王后,更是大怒。謀士范增識見不凡,他對項羽說,劉邦早年在山東一帶時,“貪於財貨,好美姬”,活脫脫一暴發戶的形象,不足爲慮。而目前在關中,劉邦“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認爲劉邦已有“天子氣”,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則後患無窮。

在張良和項莊的暗地斡旋下,項羽沒有立即攻打劉邦,而是擺下了一桌酒席宴請劉邦。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這是另一場雙龍會,但參與者卻比煮酒論英雄那場酒局要多,發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強強對話,一時風雲際會,楚漢羣雄龍驤虎步,聚於新豐鴻門。

這鴻門宴簡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絃的現代電影。太史公就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的《史記》在細節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從項羽和劉邦的出場、退場,到席間各種人物的對話、神情、動作,甚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個鴻門宴的過程,跌宕起伏,險象環生,劉邦屢屢處於危局,卻次次能化險爲夷。歷史上對鴻門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說。

第一起,是“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連暗示項羽下令殺劉邦,氣氛極爲緊張。結果“項王默然不應”。二起是范增見原定計劃無法執行,於是叫項莊舞劍助興,伺機刺殺劉邦,空氣再一次緊張起來。三起是樊噲撞倒守門衛士而入帳,“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這樊噲簡直就是一巨靈神模樣,樊噲闖帳要比戲裏的春草闖堂可要生猛太多。樊噲後來說了番慷慨激昂的話,對項羽予以斥責,說的項羽“未有以應”。這時情節發展到高潮,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有三起,必有三落。劉邦的絕處逢生,全在這三落之中。一落是項莊舞劍,本來意在沛公,不想項伯出面與之對舞,救了劉邦。二落是項羽對樊噲闖帳,不僅不怒,反而稱爲“壯士”,這個時候項羽還“英雄識英雄,猛將愛猛將”呢。項羽讓樊噲喝酒、賜生彘肩,被他斥責一頓之後心裏慚愧,還給樊噲賜了坐。三落是劉邦以“如廁”爲名而逃席而遠遁。

如果歷史真是一場戲,如果大路是這場戲的導演,大路寧願在這場酒局的結尾處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雙姝對舞,必然美不勝收。然而,成王敗寇這種政治博弈向來兇險無比,再美的歌舞昇平也不過是假象而已。

6、羣英會

朋友們還記得中學課本里學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羣英會蔣幹中計”一文吧?

卻說周瑜在帳中正與衆將議事,聞蔣幹來訪。當即命衆將依計行事。蔣幹打扮得象個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一見面,蔣幹問道:“公瑾別來無恙!”這一句既是問候,又道出蔣幹與周瑜原有一番舊誼。周瑜直接了當:“子翼辛苦,難道是爲曹操做說客嗎?”蔣幹立刻裝作很“愕然”的樣子,說:“你我分別那麼久,我特來和你來敘舊,怎麼能說是當說客呢?”周瑜笑着說:“雖然比不上師曠那麼聰慧,但聞絃歌而知雅意啊。”蔣幹裝作很惱怒的樣子,說:“閣下待故人若此,我當告退!”蔣幹心說,老同學了你還跟我來這一套,於是他裝作很有性格的樣子,轉身就要走,被周瑜攔住。

之後周瑜大擺筵席,並禁止在席間談論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當飲一醉。”說罷,大笑暢飲。座上觥籌交錯。接着周瑜領蔣幹參觀了東吳軍營的精兵強將。周瑜裝醉大笑道:“想周瑜與子翼同學業時,不曾望有今日。”蔣幹說:“以老兄高才,實不爲過。”瑜拉着蔣幹的手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言罷大笑。蔣幹面如土色。飲至天晚,點上燈燭,周瑜舞劍作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歇罷,滿座歡笑。

蔣幹被老同學今日的NB哄哄和功成名就刺激的夠嗆,倒也絲毫不敢提及遊說周瑜投降曹操的事。這時他忽然擔心起來,責備自己當時怎麼在曹丞相面前把話說的那麼滿,現在回去怎麼也得有個交代呀。管不了那麼多了,總得有點收穫回去。於是他劍走偏鋒,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宵小行爲。後來曹操果然中計,斬了水軍首領蔡瑁、張允。

說到底蔣幹原本想拉老同學下水,想踩着老同學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昇,沒想到反過來讓老同學周瑜給自己放了把鴿子。商場裏還有個說法就是“殺熟”,你總是老同學長老同學短的掛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滅你一道也說不過去。於是乎,一個勸降不成,便試圖以雞鳴狗盜之術盜取敵方機密。另一個則將計就計請君入甕。這赤壁之戰,蔣幹也算爲東吳立了件大功。

本來長相有點仙風道骨的蔣幹,後來在戲裏成了鼻樑上貼了塊白膏藥的角色,人也變得鼠裏鼠氣的。這一切,都是讓他那個老同學害的。反過來,他的老同學周瑜,在酒局中表現出非凡的氣魄、風度和智謀,這次羣英會酒局,也就成爲千古佳話。

關於歷史典故4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則成語典故,也可以簡說成“成敗蕭何”。它講的是蕭何與韓信的故事。

據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少讀兵書,好帶刀劍,然而貧窮不能自養,曾以乞討爲生,也曾受過胯下之辱。當項梁響應陳勝、吳廣起義渡過淮河的時候,韓信便投奔了項梁。項梁戰死,韓信又歸項羽領導,也僅爲“郎中”小官而已。當時他屢屢進策,項羽都沒有采納。

西漢元年,漢王劉邦率部隊入漢中,韓信棄楚歸漢。本想出人頭地,但歸漢以後也僅爲“連敖”這種有職無權的小官。後來韓信又因與十三人犯法被判斬首。非常幸運的是,在行刑時,被滕公夏侯嬰保釋。經滕公推薦,劉邦讓韓信當管理糧草的軍官,這樣便有了接觸總後勤官蕭何的機會。蕭何聽韓信談兵,頭頭是道,極爲讚賞。到了漢中首府南鄭,韓信見自己仍然未得提拔,便不辭而別。蕭何聞訊,連夜追趕,這便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由於蕭何極力推薦,漢王劉邦拜韓信爲大將。此後三年,韓信發揮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協助劉邦,戰勝項羽,取得楚漢相爭的勝利。因此,韓信被加封爲齊王、楚王。後來又有人告發韓信要謀反,就把他降爲淮陰侯。

漢高帝十一年,劉邦還在前線討伐陳希,有人密告韓信與陳希通謀,要殺呂后和太子。隨後,呂后與蕭何相謀,由蕭何出面對韓信說,陳希已被擊敗,讓韓信立即入朝相賀。韓信相信蕭何,便入了宮。呂后就命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不經審訊,就斬首了。 韓信受蕭何推薦而拜爲大將,又因蕭何設計而掉了腦袋。

人們哀嘆韓信之死,並且偏重於外部因素,所以就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加以總結。一“成”一“敗”繫於一人,看起來扯平了,其實,功過、是非、利害、得失,誰又算得清?況且,韓信的“成”與“敗”,根本原因還是主觀因素,個人行爲。 江蘇省沛縣漢城裏,漢九年級傑的塑像同立於劉邦像旁邊。張良,智者,功成身退,因而保全了生命;蕭何,忠厚,功高馴良,於是終老天年;韓信,雄傑,失職殃殃,這才招致大禍。

關於歷史典故5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源自漢中城固"昇仙村"昇仙村,伴隨它有一段古老傳說:東漢王莽二年,山口村有一位名叫唐公,既學道又酷愛柑桔。他所務桔園,繞河之水,沐山神風,質量上乘。秋高氣爽,滿園星辰,常有神仙路過,討要品嚐。一天早晨,山口處萬道霞光,唐公方一家人連同他的房舍果園,冉冉飛昇上天,若干年後,尚聞雞鳴九宵,犬吠雲中,爲了紀念這一段美麗的傳說,山口處村莊便稱作“昇仙村”。

伴隨着改革開放,城固人民培育出了新的系列換代產品——昇仙蜜桔。它處具有昇仙村丹桔全部優點特點,還個兒碩大,薄皮無核,更兼樹型矮化,最高畝產可達萬斤。

近年來發展沿秦嶺南麓八萬畝產業林帶,形成了秋風十里柑桔香的桔園秋色。值此金秋十月柑桔飄香之際,特推出桔鄉秋色一日遊。

關於歷史典故6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是崔護寫的《題都城南莊》詩,流傳甚廣,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誦。然而知詩者並非盡知這首詩中還隱藏着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中飽含着才子佳人的純真之情,情節曲折神奇,人們稱之爲“桃花緣”,也稱桃花運。

崔護是唐德宗貞年間博陵縣的一位書生,出身於書香世家,天資純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頭寒窗,極少與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閒出遊,也喜歡獨來獨往。這一年的清明時節,正逢一個難得的晴朗天氣,屋外桃紅柳綠、蝶舞蜂飛、清風微拂、春意襲人。午後春日暖照,苦讀了一上午的崔護深爲春的氣息所感染,決心去郊外好好體味一下春的盛情。於是放下書本,興致勃勃地獨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楊柳花飛、鶯燕啁鳴、暖陽和風、瑞氣宜人。苦讀不知春已濃的他頓覺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盡的紅花綠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渾然不知道路的遠近。不知不覺離城已遠,他忽然覺得有些腿痠口渴,尋思着找一處鄉野農家歇歇腳、討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趕回城去。這裏已是僻野,農家住得極爲零落,他舉目四眺,望見不遠山坳處,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於是加快腳步朝山坳走去。臨近山腳,在遠處能望見的茅屋這時反而全部被桃樹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綴滿枝椏,微風吹來,清香繞人,讓人疑是誤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間的曲徑往裏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籬圍成的小院,院落簡樸雅潔。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簡陋卻整齊異常。崔護心想:“何方高人,隱居在如此別緻的地方。”

走近柴門,他叩門高呼道:“小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一邊叫門,他一邊猜想,出來開門的必然是一位白髮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談吐風雅的老翁。吱呀一聲,房門敞開,不料走出的卻是一位妙齡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卻透出一股清雅脫俗的氣韻,使崔護甚感驚訝。他再次說明來意,少女明眸凝視,覺得來者並無惡意,就殷勤地將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廚下張羅茶水。崔護打量着四周,只見室內窗明几淨,一塵不染,靠牆放着一排書架,架上置滿詩書,桌上筆硯羅列,牆壁正中懸掛着一副對聯,聯文是:“幾多柳絮風翻雪,無數桃花水浸霞。”語句雅緻,情趣不俗,絕不同於一般鄉野農家的風格。臨窗的書桌上正擱着一幀墨漬未乾的詩箋,上面寫着一首“詠梅”五言絕句:

  素豔明寒雪,清香任曉風;

  可憐渾似我,零落此山中。

詩句一定是這裏的主人所書,似乎是在借梅花來感嘆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這樣充滿着蕭索與無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隱居在這裏?又是何等心情與遭際而衍出如此無奈的文字呢?一連串的問號浮起在崔護腦際,使得他對這桃花環繞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興趣,一心想要探個究竟。

這時,少女託着茶盤從廚房中出來,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護,見對方正凝視着牆上的對聯似乎在品味,她會心地嫣然一笑,輕輕地喚一聲:“相公,請用茶。”崔護從思索中轉過神來,見少女正向自己走來,粉白透紅的臉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淨的布衣,更加襯托出少女的純真和靈秀,宛如一朵春風中的桃花,向人們展示着生命的風采。一時間,崔護竟然有些看得發怔,少女似乎察覺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簾,一份嬌羞把她點綴得更加動人,崔護不由得心旌搖曳,險些兒難以自恃。

但畢竟是飽讀詩書,通情識禮的書生,崔護努力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致於在少女面前失態。他禮貌地接過茶杯,輕輕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鎮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鄉里,接着又十分客氣地叩問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願多提這些,只是淡淡地說:“小字絳娘,隨父親蟄居在此。”並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崔護自然也就不便多問了。

然而牆上的聯句、桌上的詩句、以及眼前的人物,這一切所透露出來的,都強烈地暗示着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來歷。崔護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團迷霧,但既然人家不願多談,他也就只好擱在一邊了。兩人在屋中靜默了一會兒,崔護將話題轉到景物上.他大讚此地景色宜人,猶同仙境,是遊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聽他高談闊論,含笑頷首似是贊同,卻並不說話。說到春天,崔護詩情大發,又對古今著名的遊春詩詞品評了一番,最後說道:“花開堪摘直須摘,莫待無花空折枝”。說完,他意味深長地望着絳娘,等着她的反應。靈慧的絳娘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節,面對着這樣一位風華正茂、氣宇軒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竇初開的心中春意盪漾呢?但知書識禮的少女怎敢在一個陌生男子面前敞開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裏含羞不語,兩片紅霞染上了面頰,偶爾用含情脈脈的目光向崔護一瞥,一碰到崔護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腳尖,益顯出一副楚楚動人的模樣來。面對少女的無措,崔護也不知如何是好,飽讀聖賢書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熱烈、更輕浮的舉動來。

平時極少接觸女孩的崔護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見少女長久不語,還以爲自己得罪了她。於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覺便在言語上有了一些收斂。

那時講究“男女授受不親”,一對未婚男女能夠端茶遞水,獨處一室,已屬破格之舉。在鄉村僻野尚且說得過去,若在城裏則是大逆不道的了。兩顆年輕而摯熱的心,在春日午後的暖陽中激盪着,彼此都被對方深深吸引着,然而“發乎情,止乎禮”,兩個飽受禮節教育的年輕人並沒有再進一步的越軌行爲。眼看着太陽已經偏入西邊的山坳,崔護只好起身,懇切地道謝後,戀戀不捨地向少女辭別。少女把他送出院門,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着崔護漸漸走遠。崔護也不時地回過頭來張望,只見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門前豔麗的桃花,一同在春風中搖盪,心中暗歎:真是一副絕妙的春景圖啊!但少女眼中無限的眷戀他卻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裏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護和絳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愛的漣漪。然而,男女之情,對男性來說是生活中的一些點綴,在女性卻是生命的全部。自從崔護離開以後,絳娘對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盤桓在她腦海中,讓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縈,但這一切她又不能對任何人提起。而崔護回到家中,隨即就埋頭於繁重的功課中,日夜苦讀,心思不復他顧;尋春巧遇絳娘一事只能暫擱腦後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馬而荒廢了學業。

時光如流,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晴日,崔護望着城中綻開的桃花不由地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春天的城南舊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騰,在無法壓抑的衝動中,崔護抱着興奮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來到城外尋找往日的舊夢。一路上花開如舊,瑞氣依然宜人,但這一些景物都已喚不起崔護的興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燦燦的桃花中的伊人。尋尋覓覓,終於讓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見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豔遇就是發生在昨天。走近院落,裏面寂靜無聲。他隔着竹籬高呼道:“小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他重複着去年的語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許久都不見少女出來開門,他喚了幾聲:“絳娘!絳娘!”除了些許微弱的迴音外,並無應答之聲。再定睛一看,茅舍門上靜靜地掛着一把銅鎖,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頓時,崔護覺得如一瓢冷水澆頭,火熱的心涼了大半。推開柴門,枯坐在院中桃花樹下.

繽紛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見少女歸來。又是夕陽西斜的時候了,他訕訕地從窗櫺中取出筆墨,悵然地在房門上寫下七絕一首,這就是開頭提到的那首“題都城南莊”。題罷,他仍覺意猶未盡,沉吟兩遍,想改第三句爲“人面只今何處去?”轉念又想,一首七言絕句中用兩個“今”字,不甚妥當,於是仍依原句。再看詩中兩次提到“桃花”一詞,卻並不嫌重複,反而更突出了主題,渲染了氣氛。

崔護城南訪舊,沒能見到絳娘,回家後心裏一直放不下來,腦子裏不斷地問:伊人究竟到哪裏去了呢?——掃墓?探親?郊遊?甚至是出嫁了?他想來想去,絳孃的倩影時常縈繞在心頭。這樣一來,他根本無法用心讀書,甚至連茶飯也難以下嚥。於是,數日之後,他再度往城南尋訪。

這次,他熟練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遠遠地就聽到茅舍中傳出了陣陣蒼老的哭聲,崔護心中一緊,連忙加快腳步趕到茅舍前高聲詢問究竟。片刻之後,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漢,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淚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護問道:“你是崔護吧?”

對老漢知道自己的名姓,崔護有些訝異,他點頭稱:“晚生是崔護。”老漢一聽,悲從中來,哭着說:“你殺了我的女兒啊!”崔護驚詫莫名,急忙詢問:“敢請老丈說明原委!”

老漢涕淚橫流,硬嚥地述說道:“愛女絳娘,年方十八,知書達禮,待字閨中,自從去年清明見了你,日夜牽腸掛肚,只說你若有情,必定再度來訪。她等過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來,總不見你的'蹤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時過一年,本已將絕望,前幾天到親戚家小住,歸來見到門上你所題的詩,痛恨自己錯失良機,以爲今生不能再見到你,因此不食不語,愁腸百結,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這個女兒相依爲命,之所以遲遲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讓我們父女有所依靠。現在絳娘卻先我而去了,難道不是你殺了她嗎?”

聽了這番哭訴,崔護彷彿橫遭雷擊,一時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癡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讓崔護心痛欲碎呢!他嗚咽道:“去年路經貴宅,口渴求飲,承蒙小姐賜茶,日前再來尋訪不遇,悵然題詩而返,不料竟意出這樣的變故,絳娘若死,晚生也不願偷生了!”他邊說邊奔入內室,抱住斷氣不久的絳娘聲嘶力竭地呼喊:“絳娘慢走一步,崔護隨你而來呀!”

崔護一邊搖晃着絳娘,一邊大聲哭喊,淚水流滿了絳孃的面龐。也許是他的精誠感動了蒼天,也許是他的真情喚醒了絳孃的心,總之,這時絳娘竟然悠悠地甦醒過來。一開始是呼出一絲綿綿的鼻息,接着雙目微啓,然後脣角微動,似乎認出了崔護,自己把臉深深埋進崔護的懷裏。老漢見了驚喜萬分,急忙備好薑湯米漿,慢慢給絳娘灌下。就這樣,多情的絳娘居然從黃泉路上又走了回來。

隨後,崔護回家把情況稟明父母,父母十分體諒他們的一片真情,於是依禮行聘,擇一吉日將絳娘娶進門來。絳孃的父親也經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頤養天年。但這父女始終不願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個難解之謎。也許老漢曾經在朝中爲官,因故獲罪,於是隱姓埋名,蟄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顧忌,崔護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護娶了絳娘這麼一位情深意厚、賢淑美慧的嬌妻,心中自是美不勝收。絳娘殷勤執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夜來紅袖添香,爲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於功課,學業日益精進。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趕會士,獲進士及第,外放爲官,仕途一帆風順,官到嶺南節度使。在絳孃的佐助下,他爲官清正,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

關於歷史典故7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關於歷史典故8

漢朝有個劉姓書生,上京趕考的時候路過華山,準備登山一遊。山上有一座神廟,廟裏供奉的是一位美麗善良的神女-華嶽三娘。

三娘被王母派遣到此地一直孤獨寂寞,這一日有人路過當然喜不自勝。化成一尊塑像。劉書生進入神廟大殿,看到神女塑像,立即被深深吸引住了,暗想如果能取到這樣的妻子改多好。想到此處百感交集,提筆在牆上作詩一首。三娘見書生清秀俊朗文采斐然,心裏也特別喜歡。雖然也知道這是違反天條的事情,但是她還是抑制不住自己心中噴涌而出的愛情。

終於化成了凡人,追上劉書生,與其結爲夫妻,自是恩愛無比。後來三娘懷孕,而書生還要去考試,只能暫時分別,書生送給三娘一塊祖傳沉香,要三娘以此給孩子命名。後來三孃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這件事,將三娘壓在華山下的黑雲洞中。而神物寶蓮燈也落入二郎神的手中。

後來產下了沉香,託人送到了劉書生手中。等到沉香十六歲的時候,劉書生將整件事情說給他聽。沉香決定上天救母。

關於歷史典故9

塞翁:邊塞的老頭兒。失馬:丟失馬。焉知非福:怎麼知道不是好事兒呢?

《淮南子 人間訓》裏說:古時候塞上有個老頭兒,丟了一匹馬,人家來安慰他,老頭兒說:“怎麼知道不是好事呢?”後來這匹馬居然又帶了一匹好馬回來。比喻雖然受到暫時的損失,卻因此得到了好處。也指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關於歷史典故10

《孟母三遷》

孟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孟母很有教養,非常重視對孟子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送葬的隊伍經常從他家門前走過。孟子經常模仿隊伍中吹鼓手和婦女哭啼的樣子,還不時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戲,在地上挖一個坑,把朽木或腐草當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對兒子這樣玩耍很生氣,認爲不利於他讀書,便把家遷到了城裏。

到了城裏孟母要兒子熟讀《論語》,像孔子那樣做人。可是他家處於鬧市中,打鐵聲、殺豬聲、叫賣聲終日不斷,聽着聽着,他就讀不下去了。接着,他就和鄰居家的孩子玩起了做買賣的遊戲,孟母覺得這個地方,確實很難集中心思讀書,便再次搬遷到城東的學宮對面居住。學宮那裏的環境很好,書聲琅琅,讀書的氛圍很濃。孟子很快的安下心來讀書。有時,他還向學宮裏張望,觀看裏面的學生是怎樣讀書,又是怎樣跟隨老師演習周禮的,回到家裏,也模仿起來。一天,孟母發現兒子在磕頭跪拜,以爲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把戲了,心裏很難,在聽兒子說是在演習周禮後,就又高興起來。

後來孟母把孟子送進了學宮,學習《詩經》、《尚書》。“孟母三遷”教子的故事流傳至今。

《斷機教子》

“斷機教子”,講的是孟母鼓勵孟子讀書不要半途而廢的故事。孟子少年讀書時,開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學回家,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她問兒子:“《論語》的《學而》篇會背誦了嗎?”孟子回答說:“會背誦了,”孟母高興地說:“你背給我聽聽。”可是孟子總是翻來覆去地背誦這麼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母聽了又生氣又傷心,舉起一把刀,“嘶”地一聲,一下就把剛剛織好的布割斷了,麻線紛紛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親把辛辛苦苦才織好的布割斷了,心裏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問母親出了什麼事。孟母教訓兒子說:“學習就像織布一樣,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布斷了再也接不起來了。學習如果不時時努力,常常溫故而知新,就永遠也學不到本領。”說到傷心處,孟母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孟子很受觸動,從此以後,他牢牢地記住母親的話,起早貪晚,刻苦讀書。

孟母施教的種種作法,對於孟子的成長及其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良好的環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禮儀風習的薰陶,並養成了誠實不欺的品德和堅韌刻苦的求學精神,爲他以後致力於儒家思想的研究和發展打下了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還有一個版本: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選自《列女傳》

《買肉啖子》

原文: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爲?”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買東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譯文:

孟子少年時,有一次東家鄰居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東家爲什麼殺豬?"孟母說:"要給你吃肉。"孟母后來後悔了,說:"我懷着這個孩子時,席子擺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這都是對他(孟子)的胎教,現在他剛剛懂事而我卻欺騙他,這是在教他不講信用啊。"於是買了東家的豬肉給孟子吃,以證明她沒有欺騙.

孟母不僅重視客觀環境對少年孟子的影響,而且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啓發教育孟子。“買肉啖子”的故事,講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對孟子施以誠實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關於歷史典故11

官渡之戰

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地區展開了爭奪中原的官渡大戰。

袁紹率十萬大軍駐守在黃河北岸,兵強馬壯,糧草已基本用完。

謀士田豐勸袁紹打持久戰。消耗曹軍實力。袁紹不聽,反將田豐關進監獄。另一位謀士許攸建議袁紹乘機偷襲許昌,卻被袁紹懷疑爲曹操的奸細,想調開前線兵力。許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營。

許攸建議曹操出奇兵突襲袁紹糧草供應的大本營——烏巢。曹操採納了許攸的獻策,親自率領精兵強將,夜襲烏巢,一把火將袁軍的糧草燒個精光。

袁紹部將曾經主張全力增援烏巢,袁紹卻堅持要與曹軍正面決戰:結果,既攻不破曹軍大營,又損失了烏巢的糧草,軍心大亂。

曹操乘勢大舉進攻,揚言直取袁紹的老巢 郡合黎陽。袁紹從河北官渡前線分兵趕去久遠,曹軍尾隨追殺,袁軍無心戀戰,紛紛丟盔棄甲,四處逃竄,損失足有七八萬人。

官渡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範例,體現了曹操的指揮才能。

關於歷史典故12

王維是哪個朝代的

王維的出生日期存在爭議,有人說是699年,也有人說是701年,而他的離世時間是761年。所以,王維所處的朝代是可以確定的,他是唐朝的人。

699年是聖歷二年,而701年是武則天大足元年或長安元年,所以無論他的出生日期是其中的哪一年,他都出生於武則天執政時期。而武則天是李治的皇后,我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761年是唐肅宗李亨執政時期,而唐肅宗是唐朝的皇帝,唐玄宗的繼位者。所以,從王維出生,到王維死亡,他所處的年代都是唐朝時期。

王維經歷了開元盛世的景象,也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元氣大傷。安史之亂後,唐朝逐漸開始衰落,政局不穩。也正是政局的動盪,使原本壯志凌雲的王維漸漸變得心灰意冷了。消沉以後的王維,開始過着半隱的生活,他將名利看得很淡,悠閒自然地過着自己的生活。在隱居期間,他寫下了不少的詩作,其中不少詩句都體現了他淡薄的心態。

王維出生於武則天執政時期,卒於李亨執政時期。所以,王維是唐代的人,而他的詩在唐代的詩壇中有着十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力。

王維和太平公主

王維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有傳言他中狀元是走了太平公主的後門。王維與貴族交好。 一天,一位王爺看到王維很煩惱,於是上前詢問以示關心。在知道他是在擔心科舉考試的事後,便拍着胸脯告訴王維這件事他可以幫忙。

這個王爺是太平的侄子 ,他讓王維準備幾首詩,並帶着他去了公主府。對於這位公主,王維是有所而聞的。王爺把他介紹給了太平,太平表示她很欣賞王維的詩才。王維明白這個公主是看上自己了。可王維畢竟是流傳千古的大詩人,如果沒有點節操,他也就不會被後世推崇了。王維不想靠色相取得官職 ,便想要告辭了。但好色的公主哪裏會放過這樣一塊美玉。她腦子一轉,要換一種方式拿下他。他不是喜歡做詩嗎,好,就用詩打動你。公主給王維講了個故事, 一個貴族子弟搶了一個美貌的燒餅店老闆娘,可她終日不開口說話,那位貴公子就把她的燒餅老公叫來,她一見到她老公,就不說話,開始哭,場面非常動人。公主讓王維以這個故事爲主題賦詩一首。王維不慌不忙寫了五言絕句,並對太平講訴了楚國息夫人與這個老闆娘同樣的遭遇。聰明的太平聽出了弦外之音,問王維是否有舊情,王維大大方方地承認了。公主還是不死心,給王維看畫在名貴紙張上的宮圖,可王維仍然不爲所動。公主對於崇高的王維漸漸開始欣賞起來,可恨自己怎麼不早點遇到這樣的人物。

後來,太平見王維意志堅決,實在打動不了他,又不想逼迫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就放他離開了。

關於歷史典故13

春秋時期的郯子,生性至孝,歷來爲人所稱道,被視爲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國曆史上盛傳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視爲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體衰,都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雙親的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羣中。獵人誤認其爲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

《弟子規》中說:“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命令,要趕快行動,不應該拖拉,這也是孝敬父母的舉動。從小若有孝的理念,那麼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會去孝養。

關於歷史典故14

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將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着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爲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 ,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纔有用,纔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以後怎能成才呢?”孟子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爲“亞聖“。

《弟子規》中說:“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應順承。”對父母長輩的責備,理應樂於聽受,也要視爲一種教誨。

關於歷史典故15

風箏的歷史典故

墨子(墨翟)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魯班(也稱公輸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爲「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最早的風箏並不是以紙製作,而是木製的。傳說中第一個風箏爲“魯班”製作,稱之爲“木鳶”,《渚宮舊事》記載魯班“嘗爲木鳶,乘之以窺宋城”。而以《呂氏春秋·愛類》記載“公輸般爲高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荊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聞大王將攻宋,信有之乎?’”說明魯班當時造的是“高雲梯”而不是木鳶。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樑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臺城即遭攻陷,樑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纔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風箏是一種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着系在上面的長線,趁着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是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風箏源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相傳“墨子爲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爲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爲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裏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當今,中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風箏是世界上最早的重於空氣的飛行器。本質上風箏的飛行原理和現代飛機很相似,繩子的拉力,使其與空氣產生相對運動,從而獲得向上的升力。在一些國家的博物館中至今還展示有中國風箏,如美國國家博物館中的一塊牌

子醒目的寫着:“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英國博物館也把中國的風箏稱之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風箏大約在14世紀傳入歐洲,這對後來的滑翔機和飛機的發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十三世紀時,意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回歐洲後,始傳到世界各地。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爲戲,後於鳶首以竹爲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風箏的介紹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xx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纔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爲”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爲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爲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裏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傳到了歐洲。

與風箏有關的傳說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四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四是李鄴說。

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爲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繫繩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繫繩。恰巧這繫繩很長,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樹葉說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們對風捲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着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臺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用麪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帆船、帳篷說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xx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遊樂活動。

飛鳥說

從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啓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風箏起源於中國,這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爲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第四種說法是:風箏由五代時期的李鄴發明的。所見文著有明代陳沂在《詢芻錄·風箏》中這樣寫道: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後於鳶首,以竹爲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

標籤: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