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寄語

生活寄語:秋日遐想

寄語8.3K

生活寄語:秋日遐想

生活寄語:秋日遐想

連日的秋雨讓一個老人只好在家做“宅男”,準確一點應該是做“宅爺”。老人宅在家裏,自然就漫無邊際地遐想。

老人有點喜歡唐詩宋詞,他想起了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觀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被貶謫於郴州,苦悶之中寫下了這首詞:“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你看:濃霧重重,月光迷離,樓臺渡口隱隱約約。多美的桃源啊,可是我看不見呵。料峭春寒把我獨自鎖在旅館。斜陽下暮色中卻又聽到杜鵑聲聲:“不如歸去!”書信不通,本已心煩意亂,眺目遠望,卻見郴江繞着郴山流啊流,突然流向遠方流向湘江。真是令人愁恨無比。

老人很喜歡《踏莎行?郴州旅舍》,喜歡這首詞的意境,特別喜歡後面兩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幾年前老人因公幹去郴州,專程去“郴州旅舍”所在地蘇仙嶺走了一趟,也算是發思古之幽情吧!今天又想起了這首詞,是因爲秋雨,還是因爲寂寞?不得而知。

終於天放晴了,老人下去散步。走在小區的路上,老人想起還有十來天就要過中秋了。想想家裏至今未見一個月餅。今年的中秋靜悄悄啊!老人退休幾年了,已經習慣於寧靜的生活了,如此才能內心平靜啊!中秋節能吃幾個月餅呢,到時買幾個豆沙豆蓉就行了嘛!

老人想到了月餅的來歷。據說,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傳說在唐初,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胡餅,是楊貴妃中秋吃胡餅看到月亮時,心血來潮說就把胡餅叫做月餅吧,於是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楊貴妃了。當然這只是民間的演繹。其實,我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又有傳說,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關於月餅來歷的傳說很多,我覺得沒有必要去做學術上的考證,我們只要知道吃月餅的習慣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已成爲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了。中秋節到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那是多麼開心的事啊!

老人想着想着就形成了這些文字。不知這樣的寫法算不算是散文

標籤:寄語 秋日 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