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教師教育感悟彙編【15篇】

教育1.68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因不同的人和事內心會有所觸動,產生不同的想法,這個時候,可以寫篇感悟的文章將其記錄下來。但是,你知道要怎麼寫感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教育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育感悟彙編【15篇】

教師教育感悟1

願意學習,願意一路跟隨。這屆年會學習機會,對我,異常珍貴。我願意追隨新教育,源於那份讀書的靜好,那一份執着追求的美好。源於20xx年海門新教育學習帶給我的震撼,驚喜與收穫,纔有了以後校園裏的晨誦、午讀、暮省,詮釋了新教育的六大行動。我努力的在校園裏推行着,實踐着,校園裏一切的行爲方式也在改變着。

渴望學習,總怕那曾經沸騰的熱血冷卻,曾經澎湃的激情被平庸的日子消磨殆盡,所以總願在我們滑縣教育的領路人張局的帶領下,爲飛揚的夢想增加核動力!與志趣相投,尺碼相同的人一起前行,能更加堅定自己的腳步。

新教育年會最期待的是朱永新老師的主報告。今年的主題是共話家校合作,隨着朱老師的富有磁性的聲音“浩浩揚子江,巍巍中山陵,靜謐玄武湖……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與山水氣場,涵養出棲霞教育的唯美與靈秀。20xx年7月,棲霞加盟新教育實驗,四年來,獲得蓬勃發展……”進入到對棲霞區新教育、對家校合作的認知中。

“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棲霞曉莊創辦了第一所學校:曉莊學校,努力實踐他的生活教育理論。棲霞是行知教育思想的發源地。同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與實踐,也是新教育實驗的重要思想源泉。新教育是發源於歐洲、後來又影響到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當年陶行知先生深受影響,曾經把他發起的生活教育運動也命名爲“新教育”。1919年7月22日,他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發表了著名的講演,題目就叫《新教育》。他還親自擔任了《新教育》雜誌的主編,是中國新教育運動的重要領導人。所以,“新教育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是延續了陶行知先生等倡導的新教育運動,我從內心深處也把陶行知先生視爲自己的精神導師。”

行知思想也是棲霞教育的“根”和“魂”,是棲霞教育的生命底色。棲霞加盟新教育實驗,是以今天的行動延續昨天的探索,以共同的追求創造明天的未來,註定是一次行與知都讓人喝彩的相遇。棲霞特色的家校合作共育行動理念:知己知彼、亦師亦友、家校互動。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行動上,百花齊放:建立新父母學校、成立家委會、成立新父母志願者聯盟、構築新父母課堂、建設數碼社區、開展親子閱讀、聆聽窗外聲音等,在家校合作共育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創新突破。

在棲霞,在這方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的沃土上,召開第十七屆新教育年會,既是對過去一年研究探索的總結,也是新教育實驗以十七年行動向行知先生致敬。

棲霞新教育實驗堅持“以特色求發展、以特色創名校”的內涵發展之路,通過“一校一品,一生一長”特色學校創建活動與“三特”評比活動,以及“內培、外引、借智”策略,整體優化區域師資隊伍建設,中國小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顯著提高,在教育大區向教育強區的奮力前行中,棲霞新教育人跨出了至關重要的一大步。

瞭解了棲霞特色的家校合作共育行動理念:知己知彼、亦師亦友、家校互動。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行動上,百花齊放:建立新父母學校、成立家委會、成立新父母志願者聯盟、構築新父母課堂、建設數碼社區、開展親子閱讀、聆聽窗外聲音等,在家校合作共育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創新突破。

時刻感受着新教育人的責任與使命!仰慕的望着領獎臺,頒獎盛典上卓越課程、完美教室、智慧校長、榜樣教師、年度人物五個獎項的踐行者,領着屬於辛勤奮鬥者的榮耀!感受着他們的驕傲,爲他們幾年如一日不懈的堅持而激勵着。我們滑縣的驕傲—段雲飛校長出場了,立刻我們滑縣人也驕傲着,雲飛的踐行精神也沸騰在滑縣教育人心中!

晚上的分論壇讓輪廓更明朗,在仙林附中國小部和太陽城國小承辦的節目彙報,又一次近距離的見證棲霞新教育人辛勤耕耘的成果,見證棲霞新教育的精彩。

理解了家校合作共育的意義與價值,瞭解了共育原則,也堅定了自己學校家校共育的方向。以前不清楚家校共育的內涵,總嫌麻煩,總怕出現安全問題,只有一學期兩次的家長會,沒有實質性的發揮家長的作用,沒有深層次的搭建家校共育的平臺。今後有了清晰的方向,構建完善的機制,創新家校共育平臺,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發揮好學校、校長、老師、班主任的主角角色。

希望我校的家校共育,爲孩子撐起一方晴空,滋養孩子稚嫩的心靈。願一路學習,和孩子一路成長,願與同行攜手並進,研發家校共育課程,讓家校共育成爲抒寫孩子心靈深處的碧水藍天。讓牛屯的新教育之路上加入更多尺碼相同的人——老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士,讓新教育之花早日豐碩綻放。

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纔有奇蹟!

教師教育感悟2

近期我閱讀到了一本書,閱讀後,我感觸頗深。書中不僅僅講述了作爲一名普通教師的一些煩惱和和困惑,並且我尤其喜歡書中的幾位幼兒教師的感慨,他們真心的表達出了自己的所感,說出可自己的所想。

在當今的社會裏,大部分的人都處在了亞健康的狀態,作爲教師,我們的心理問題也已經被提上了日程,我們是教書育人的先行者,我們必須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們遠離心理問題的干擾。也許有人會說,你們作爲幼兒園的老師,你們會有什麼樣的心理問題呀,你們天天和天真無暇的孩子在一起,他們的思想簡單而單純,就算你們因爲某種原因而出現了不適當的心理問題,可是你們所面對的孩子們又會有什麼樣的心理問題呢?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似乎一直都是這樣被人定位的,我們是孩子王,我們不應該有煩惱,我們應該是世界上生活的最愉快的人,可是,在書中我聽到了作爲幼兒教師的苦衷,我理解他們所說的每一個自己遇到的問題,在此,我也想說說我對自己的幼教行業的感受。

我們的社會賦予了教師極其崇高的地位,諸如“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春蠶”“園丁”“蠟燭”等美譽。然而,社會在賦予教師們神聖的光環的同時,卻往往忽視了我們教師們內心的需要。在所有的教師羣體中,幼兒教師又是特殊的一羣。他們的收入沒有國小教師高,他們的社會聲望也沒有中學、大學老師高,他們通常被稱爲“孩子王”,是帶着孩子玩的“高級保姆”。社會對幼兒教師們其實是頗爲不公的!而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量、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所要掌握的教育技能都是國小、中學、大學教師所無法比擬的,可比起他們的付出,社會回報於他們的實在少之又少。作爲社會職業羣體中的一類,教師們活得很累,幼兒教師們更是需要社會的關懷。他們的社會付出和社會報償是不平等的,違背了社會交換理論的公平、互惠原則。社會需要給幼兒教師們所付出的艱辛勞動以一個合理的報酬,滿足幼兒教師們作爲一個普通人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新生代的兒童是獨生子女的一代,是自我意識極強的一代,他們並不甘於聽任教師對他們的塑造。他們也在以這樣那樣的方式顯示自己的力量,對教師實施着反饋性的改造。在學校生態中兒童對教師的文化改造主要表現在物質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和意識形態文化方面。如兒童讓幼教工作者認識到必須設計和他們身高相適宜的桌椅,制定和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相匹配的一日常規,形成能促進他們和諧、完整發展的兒童觀和教育觀等。

兒童對教師的文化改造是通過兒童直接的反饋強化和間接的質疑詰難方式進行的。教師通過對兒童所反饋的信息的接收、編碼、意義解釋,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爲,接受兒童實施的文化改造。

幼兒教師在現實社會中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消解了其作爲一名幼兒教師的職業自毫感,泯滅了其對自我實現的終極價值的追求。我們常說對兒童要有一顆人文關懷的心,同樣對教師我們也需要有一顆人文關懷的心。

在肯定幼兒教師的教育者角色的前提下,我們首先應想到幼兒教師也是普通人,他們就生活在我們中間。作爲普通人,幼兒教師也是一個需要繼續社會化的成人,而不是什麼所謂的“完人”,他們同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當認識到幼兒教師也是一個普通人時,我們的社會、家長、管理者、幼教培訓者就不會過多地苛求他們的幼兒教師、埋怨他們的幼兒教師,而會更多地寬容、理解、傾聽幼兒教師的心聲,關心幼兒教師的情感需要,更多地支持、幫助他們。

在幼教這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還是可以尋找到很多很多的美好的東西,當我們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出現問題時,當我們碰到無理取鬧的家長時,我們可以這樣想一想,幸好我們班只有這樣一位家長,那樣你就會讓自己在與這位家長的交流、溝通中,可以平心靜氣的好好談一談了。

當你和自己的同事因爲某些很小的原因而意見不一時,你也可以這樣想,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和我一起探討,切磋幼教理念的人,這樣我就可以成長的更快了嗎!解決幼兒教師的心理問題,就要求我們的社會要關注我們新時代的幼兒教師,要對他們有一個新的定位,不能在將他們定位在“孩子王”“保姆”等這樣的字眼上,要全方位的支持我們的幼兒教師,讓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幼教崗位,更好的爲我們的孩子服務.

教師教育感悟3

作爲一名青年教師,任教一年來,感受很多,也做了一些積累,藉此機會整理一下,分以下三個方面。

教學上:站穩講臺態度上重視行動中落實

教學工作、教學成績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尤其是青年教師應該把教學放在第一位。進入高二以來,我擔任年級部幹事,工作較瑣碎,但堅持在級部工作之外,投入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中,用心備好課堂上的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學生會注意到的細節。通過這一階段的努力,我覺得受益匪淺,原來枯燥簡單的課本內容原來可以加工得如此非富多彩。備課充分了,課堂的容量也就增大了,效率跟着提高了。原來的自己疲於整理知識點,無心設計課堂教學,現在我的教學中心已逐漸向教學設計偏移。

班級管理上:積極參與班級管理

對於每一個班級量化怎樣班主任負責,但班級的成績關係到每一個任課教師,這裏面就存在作爲任課老師如何參與班級管理。尤其作爲青年教師要過的無關就包括教育管理關,教育管理關分:班主任工作、班級考試成績、評教、教案等,總分70分以上的認可過關。擔任班主任的老師已經佔據了優勢,那麼沒有擔任班主任的老師,是否做好了過關的`準備,如果現在給我們一個班,我們會帶成什麼樣?

在高一的教育管理過關考覈時,我的成績是79。5,不是最高,但也不低,過關。但是我覺得在高一做班主任很失敗,頭腦中可用的材料太少,作爲班主任會轉的詞太少,自己帶班的理念不夠系統。我覺得現在有這樣的優勢,我可以接觸每一位班主任,瞭解他們的帶班理念。例如:那位班主任善於親情渲染,那位班主任教育學生春風細雨,潤物無聲,那位班主任善於總結歸納。當然,只要夠細心,時時都有我們學習的地方。而且現在我仍堅持蒐集積累班會的各種材料,作爲班會自願整合放在自己的電腦裏,並堅持聽每週每位班主任的班會,積累好的做法,好的言語,記在自己的班主任筆記本上,現在已經積累了好多,其中不乏老班主任們積累多年的材料。

心態上:定位要高重心要低保持平和心態,穩步前進

有位IT行業的精英曾這樣形容創業中的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紙保可能我們這一代人很多都有過這樣的感慨。年輕人“心比天高”,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很正常,但是不滿現狀而抱怨就不對了。這個矛盾其實是可以轉化的,對自己由一個較高的定位,對待每一件事情,把自己放在一個較高的位置去考慮。任課教師,我們可以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去考慮班級成績,各位老師互相理解、幫助,何愁班級成績不好提。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情的時候,同樣可以把自己放在年級的角度去權衡,這也是郭春雨老師經常提到的越位意識。

重心要低,真正做事情的時候,從最基礎的做起,上屆高三宣誓的時候就提到了:降低重心,負重前行,對我們青年教師,一無所有,所以我們更要先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能力越大,責任纔會越大”,只有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承擔較大的責任。

在競爭中保持平和的心態。有一次在聽班會時,姜向超老師在386班曾這樣描述“競爭”:人與人之間都存在競爭,每個班級之間存在競爭,東區和西區存在競爭,衡中和其他學校也存在競爭,競爭無處不在,不敢競爭的人是懦夫。這是姜向超老師的話,是的,我們和同學科老師之間同樣存在着競爭,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同我們競爭的老師,大多是上過高三的極優秀的老教師,所以與他們競爭,不管勝利或是失敗,我們都是贏家,我們都在進步,所以我們應該放寬了心,勇於競爭,敢於進步。

教師教育感悟4

又是一個萬衆歡騰的時候,又是一個舉國同慶的節日,我們同全國千千萬萬老師們一樣,挽豔陽盈門,邀清風入座,讓如期而至的亢奮匯合成一個由衷而誠摯的祝福——熱烈慶祝第__個教師節,我們的老師無尚光榮,萬般辛苦!

情切切,大海揚波歌盛世,意綿綿,平川涌瀾唱新歌。而今的九月,金鳳習習拂大地;而今的九月,豔陽普照暖神州;而今的九月,人民歡歌吐笑靨;而今的九月,華夏飛騰世界妒。我們置身這撩人心魄的場景,誰不在胸中激盪起千尺巨濤!我們置身這催人激越的氛圍,誰不翻涌起心靈的感觸!因爲,多少年寰宇之中傳響着一個不衰的名字;因爲,多少年人民教師無私的傳道授業解惑;因爲,多少年古老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續傳誦;因爲,多少年教育的繼往開來托起了一個騰飛的中國!

是啊!一條神聖而文明之路在腳下延伸,一條探索而創新之路在眼前鋪就。我們的心應和着時代的脈搏而跳動,我們的腳步傳承着華夏的印跡而前進。我們因此而驕傲,因此而自豪。因爲我們是教師,我們選擇了教育,我們選擇了平凡。我們是一首詩,含蓄而不晦澀。我們是一幅畫,清新而不粗俗。我們讀李白,也讀瓊瑤。我們讀《論語》,也讀愛因斯坦。我們喜歡老莊,也喜歡哈姆雷特、瑪麗蓮夢露。我們愛幻想,而不異想天開。我們愛回憶,而不沉湎於泥潭。我們哼流行歌曲,也聽柴可夫斯基。我們愛老人,也愛孩子。我們純潔善良,而不貪婪自私;我們信奉勤勞,而不看輕回報。我們熱愛生活,而無懼艱難坎坷。我們熱愛事業,而熱情執著。三尺講臺有我們傾心授課的身影,一方課堂有我們循循善誘的笑靨,平凡人生有我們無私奉獻的品質,宜人校園有我們熱戀教壇的執著。儘管窮經皓首染白髮,儘管年紀輕輕早衰竭,儘管做了“老九”仍清貧,儘管矢志教育還不富,可回味這“逝者如斯”的從教人生,可目睹這華夏教育的日新月異,可領略那一片金甌般的空前璀璨,可遙望那祖國的`航船乘風劈波,我們的心中就沒有了遺憾、沒有了苦惱,我們的精神就爲之而斑斕、因之而鼓舞。

值此第*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要牢記史命,爲人師表,揮筆描春圖;精心耕耘,除草育苗,汗滴禾下土。我們要用知識的鑰匙去開啓學生的心扉,我們要用智慧的犁鏵去雕琢一個全新的人才。我們要以夸父逐日的精神去鑄煉人的氣質,昇華人的品格,豐富人的才智,塑造人的靈魂,在神往而沉迷的教育事業中,譜寫那創造創新的樂章,繪就那絢麗迷人的畫圖!

教師教育感悟5

根據自治區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培訓活動工作安排,近一段時間我在本校認真開展了進班聽課、相互評課活動。下面,我談談自己的聽課心得感悟與同行們分享。

一堂課,其結構的合理性、完美性至關重要,對學生來說影響很大。合理完美的課堂結構給學生帶來的是收穫、是進步、是快樂、是成長,其教育影響作用和薰染效果,不亞於美妙神奇的電影、戲劇和音樂,其感染力、影響力和震撼力十足。當然,要讓課堂教學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用40或45分鐘的有限時間在三尺講臺演繹出一場美妙絕倫的“戲劇”來,鑿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名教師要鍛鍊成長成爲一名業務精湛的優秀教師,需要做各方面的努力,而單就課堂教學而言,我認爲教學中處理好以下幾對關係至關重要。

一、處理好放與收的關係至關重要

放,指的是開頭。授課伊始,開頭要好,導言要精到,若忽視了這“開場鑼鼓”,常常會使人興趣不興、意向不定,有的甚至還會使整堂課因此而黯然失色。

那麼,這“開頭鑼鼓”究竟該怎麼敲好呢?在評課活動中老師們衆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竊以爲,這開頭鑼鼓還是要因人而宜、因課而宜、因情而宜爲好。回想起前段時間老師們的教學引入,有的生動有趣,有的言簡意賅,有的懸而不玄,有的若即若離,有的開宗明義、單刀直入,有的巧設比喻,故佈疑陣,激發想象,用一兩分鐘便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進而長驅直入,步入新知,效果非常好。

有放必有收。爲要“收”而不“敗”,“收”而不“散”,收出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味道來,最常用的招數有兩條:一是收成橫斷面,二是挽成一條線。所謂橫斷面,就是教學進行到恰當處,要如同關閘截流,快鋸斷木,明快作結,讓教與學均顯現出階段性,使每節課各自“獨立成章”。所謂一條線,就是要“收”中寓展,隱線纖纖,在你利落剎車時,學生思前,深感與上一節課縫榫緊依。學生顧後,感覺餘音未了,急盼下回精彩,願意更上一層樓。

放如此,收如彼,收放互應,一幅可觀的課堂結構圖便依稀在目,整堂課自然就顯得流暢自如,脈絡清晰,邏輯嚴謹,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得出結論的過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教學效果非常好。實踐證明,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放與收管用、美妙、效果好。

二、處理好疏與密的關係至關重要

安排設計好每堂課的教學密度和容量,是優化教學過程、確保教學質量、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一堂課,開了頭,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突破重點,攻破難點。課堂上,或講或辯,或議或練,求索探究,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教學內容大部分完成於此,強化於此,關鍵也在於此,因此負荷重,密度大。

然而,在前幾天的聽課活動中,我總能聽見有人在竊竊議論:一堂課是不是始終處於大容量、高密度、快速度狀態就是好課?我不這麼認爲,我覺得課堂教學宜疏密相間,張弛有度,這樣的課才美。

古人云,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興奮與抑制,各有其轉換變化的規律。一個高調拉到底,必然搞得人困馬乏。因此,大密度之後定要繼之以小舒疏。舒以品味,疏以潤神邇慮暇思,寬轉悠遊,快樂就必在其中了。舒疏得體,鬆弛有法,學生大腦皮層的緊張狀態就將在教師的“微調”中得到“緩衝”,孩子們思維的亮潔度就將因“塘水清淺”而更顯晶瑩清澈。

三、處理好濃與淡的關係至關重要

新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塑造和發展。一堂課,教師的教學狀態、情緒結構如何,常常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影響很大,有的影響甚至是刻骨銘心的。因此,教師控制好課堂情緒的濃與淡,處理好聲、神、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所謂聲,指的是教師教學活動中的語氣、語調。教師講課,既有別於開會作報告,又不同於說書講故事;既不能板着面孔訓人,又不可戲謔庸俗。一般來說,課堂語言宜高低適度,既有抑揚頓挫,又有輕重緩急;既有教師藝術處理之功,又無人工雕琢之痕;既有生動活潑之長,又無輕狂漂浮之短。比如語文課上,描述英雄形象,語調宜莊重沉穩,鏗鏘有力;抒發幽懷深情,語調宜舒緩婉轉;敘述灰濛濛、陰森森,音律應低沉;說天蒼蒼、地茫茫,語氣應重濁。教師寓情於言,學生必爲其情所動。

接下來再說說“神”和“行”。優秀教師的`神行,往往磁場強大,他們的感染力、穿透力極強,其潛在的內隱的作用力不可小覷。我在剛剛結束的聽課評課活動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師們或慈祥、恬靜、雍容、莊重、灑脫,或豪放、爽利、聰潁、敏捷。有的有氣吞山河之概,有的有滿面含春之雅,有的有拔地而起之動,有的有寒塘映月之靜,舉手投足,都恰到好處。

四、處理好俗與雅的關係至關重要

大家知道,藝術活動有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之分,所以,評價課堂結構,自然也有難易、雅俗之別。

授課之雅,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教態上。作爲教師,一旦進入課堂,或講或做,或書或畫,或議或讀,就得乾淨利落,欣然瀟灑。然而,一味的“高雅”其詞,過分故作姿態,並非雅之真諦。試想,面對正在求知的青少年,你講、書、議,你做、畫、讀,若少了那通俗易懂,少了那明白曉暢,少了那生活氣息,少了那泥土的芳香,能行嗎?所以,正確的態度只能是:重在通俗,貴在明達,化雅爲俗,俗之顯雅。

XX中學XX

  XX年XX月XX日

教師教育感悟6

昨天晚上接到通知:緊急通知:各中國小校長,中心校全體人員,明天上午8點半到鄉政府會議室參加緊急會議,另各中國小校長通知本校50歲以下老師參加本次會議,不準請假。另各中國小校長(今天晚上9點之前)把明天參會人員名單發送到校長微信羣,收到請回復。而且校長怕週末沒空看手機,特意打了電話。

不知是何事,也不管是什麼事情,既然是緊急會議,我想沒有會無辜請假的。我今天一早吃飯,按時趕到鄉會議室開會。進去時看到已經沒有座位,還有後面站着的許多教師。不過前幾排還有座位,我不怕領導看到我,就坐前邊了。

看看主席臺,上邊領導有鄉吳書記和抓教育的鄉長,當然缺不了我們的中心校張校長。看來是讓我們做一些緊急的事情,開會就知道了,我不再多想,耐心等待就好了。原來是貧困戶的教育扶貧工作的清查,要求應補必補。這次工作就是查以前工作是否落實,還有不管在什麼樣的學校和幼兒園,都要清查到位,應補必補。

看來國家對於貧困戶的幫扶真的.是動了真情,也從更長遠考慮了。輸血不如造血。我們全鄉教師今天,就是這樣任務。下午兩點前把貧困戶有無學生情況摸清,詢問是否進行了教育補助金。若沒有補助,這次一定要做到信息不漏,要登記監護人銀行卡賬號,落實政策。

我們一戶一戶的落實,家家到,家家詢問。儘管瞭解一些家裏沒有學生,我們也要到家去。實際詢問本人,做到情況千真萬確。

方便羣衆,不是停留在口頭上。儘管村委有貧困戶的信息,我們沒有打電話,讓他們到村委落實情況。我們確實跑了不少路,因爲不熟悉情況,還找了親戚幫忙帶我們去。我們到了貧困戶家裏,都受到熱情的接待,因爲我們講明瞭來意。對於我們詢問,都是積極配合。端茶倒水,感覺就是不一樣。這恐怕是電話招來,享受不到的!這讓我想到了焦裕祿,爲什麼深得人民愛戴?就是和人民一條心,方便於民。

是的,咱做咱自己,有領導帶隊看着,如何去做不是我管的事情。否則會有狗抓耗子多管閒事之閒。

教師教育感悟7

文中提到:“幼兒學習效果的變化正是來自於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根據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應,不斷地細化和調整着教學目標,不斷地給幼兒創造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而不斷地調整着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節奏,以使教師教的速度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學的速度。”的確,每一個活動結束後,我們教師都應反思和總結,哪些方面是好的,我們以後再上這個內容時可以採用的,哪些方面不好的我們要去掉,或加以調整,這樣日積月累下來,相信孩子會得到最好的發展,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也會得到較快的發展。

就拿今天我執教的健康活動《送菜忙》來說,這個活動主要是通過走跑等基本動作的練習發展動作的平衡性,以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發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活動中我以幼兒爲主體,幼兒在走走、鑽鑽、跑跑的輕鬆氣氛中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針對幼兒以過程體驗爲主的特點,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如讓幼兒自願選擇幫助的對象,使幼兒覺得我是主動爲小動物做事的,而不是老師指定的,成爲活動的主動參與者獲得快樂的體驗。本次活動也有不少可以修改的地方,如活動中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自行設計鑽山洞、過橋的方法,然後討論出最理想的方法,給足幼兒時間,讓孩子們充分體驗樂趣,體驗如何開車既快又穩當。下次如果再上這個內容,我有信心一定會上得更好,孩子們也會更開心。

教師教育感悟8

盡你的能力,影響身邊的孩子,先喚醒沉睡在他們身上的自尊自重自愛,纔可能讓他們的心觸摸到“陽光”“感恩”“寬容”等等美好的詞兒,而只有他們懷揣這些詞兒了,纔會萌發出對自己對生活蓬勃的熱愛!

從教二十多年,突然覺得,知識的講授似乎不那麼重要了,必須馬上進行“喚醒”教育:喚醒孩子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及悲憫心腸感恩情懷。這種很強烈的感覺源於一件事——

一個孩子,將班主任老師遺忘在講桌上的手套扔在地上使勁踩,還賄賂讓別的孩子也踩……有孩子看不過眼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問他時,他高昂着頭歪着脖子道,“我就是踩了,咋哩”。別的同事轉述給我時,我只有揪心地疼:那個孩子真可憐啊,用那種惡行將自己作踐成那樣了還不知悔改?

我找到了那個孩子:“班主任傷害了你,你恨她?”沒有。他回答得很乾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或惡,總得事出有因吧?我追問,“跟老師有點小矛盾?”沒事幹,好玩。他一副敢作敢當的凜然,將我的心又狠狠地砸了一個坑,比聽同事轉述時更厲害。

我努力使自己平復下來,繼續跟他溝通。“你那樣對待老師的手套,看起來是手套,其實傷害的是老師的感情……如果你一進教室,發現自己的書包公然被同學們踢來踢去,甚至踩得髒兮兮,你會怎麼樣?你可能會很傷心甚至很憤怒,就像踢你自己一樣。”他低下了頭,用腳在地上劃拉着。我繼續說,“你的書包跟老師的手套從根本上講是一樣的'……因爲你的那個舉動,老師批評你甚至打你倆耳光,都是正常的,那就叫‘自取其辱’,——你不尊重別人,自然得不到對方的尊重……”

後來事情發展得有點狗血,家長死死抓住“打了孩子一巴掌”這一點大鬧,並要求處分老師。不難想象,那孩子被我苦口婆心說得低下去的頭又會高昂起來。

我知道,我無力改變社會的種種畸形,無法影響有些孩子身後的家庭,只能拼力來喚醒孩子自身沉睡着的美好。我也知道自己沒有金剛鑽,卻還是見瓷器活就想試試。我堅信,沒有孩子生來就是破罐子,也一定還有些孩子在危機四伏的原生家庭裏很小心地保護着自己的潔淨與良善,等着自己有能力了儘快逃離。

“老師”這個身份很沉重,教書育人不能只劃定在自己所帶的班級裏。盡你的能力,影響身邊的孩子,先喚醒沉睡在他們身上的自尊自重自愛,纔可能讓他們的心觸摸到“陽光”“感恩”“寬容”等等美好的詞兒,而只有他們懷揣這些詞兒了,纔會萌發出對自己對生活蓬勃的熱愛!

教師教育感悟9

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開篇第一條建議。對這本被奉爲教育經典的書籍,我是懷着神聖而崇高的心情來讀的,滿滿的期待,小心翼翼地,字斟句酌。這不,看到“抽象的學生”一詞,我疑惑了,哎,才疏學淺哪。於是,趕緊翻開字典。字典中這樣解釋:從諸多事物中,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捨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抽象就是將內心的感受用一種特定的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抽象的學生”也就可以理解爲,把所有的學生的抽象爲一個學生符號,而這個學生的智商、情商、性格、體力、愛好等因素可以代表所有的學生。這當然是不現實的,不科學的。我們會發現“抽象”這個詞運用得實在是太精當了!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說,對於教師來說,可以把教學和教育的所有規律性,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

蘇霍姆林斯基認識到,每個孩子由於受到認知水平、學習能力、自身素質,以及家庭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我們所採取的教育措施與手段應有所不同,應該個別對待。這與我們的先賢“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謀而合。

在學校裏,我們經常會聽到老師的抱怨:“哎,這孩子上課連課本都不拿,作業也不寫,有時,拿出課本來也是裝裝樣子;再不然,就是一會兒和這個學生說說話,一會兒向那個學生借支筆,一會兒自己哼起小曲來,真是氣人!”表面上,是這個學生思想有問題,不愛學習,不守紀律,甚至是多動症。深層原因,應該是這些學生的知識出現了斷層,老師現在講授的知識他們根本聽不懂,他們掌握的知識不足以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這時,老師沒有給予理解、關係,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相反,他們聽到是大聲的呵斥與批評,看到的是冷冰冰的甚至是憤怒的眼神,孩子們會怎樣想呢?又會怎樣做呢?力求上進的勇氣與信心恐怕會慢慢地消耗殆盡,如果沒有及時地鼓勵與幫助。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老師的失望越來越大。孩子們在課堂上與知識也就越來越生疏,甚至一竅不通。那麼,在日復一日的課堂上,他們會多麼枯燥,多麼無趣呀!而他們卻正處在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年齡,對他們的調皮、頑劣的行爲,我們或許是否會多一些理解呢?

孩子們表面的無所謂,甚至嬉皮笑臉,我想他們內心一定也有發自靈魂深處的自卑與痛苦,他們也肯定希望像優秀的孩子那樣幸福快樂。 我們老師在批評指責的時候,肯定也在苦苦思索教育的策略與方法。我想,或許,蘇霍姆林斯基的“個別對待”就是一劑良方。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的樂趣。這就是說,在學習中,無論腦力勞動的內容(作業的性質),還是就所需的時間,都應當採取個別的對待。

比如,我們在教學中通過幾次測驗,掌握學生的知識狀況與水平,我們也完全可以效仿帕夫雷什中學的做法,把學生分組,給他們佈置不同難度的作業。這樣,就可以把孩子們都引進一種力所能及的、向他們預示着並且使他們得到成功的腦力勞動中去,連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也能多麼勤奮地、專心致志地學。我在教學六年級語文的時候,就進行過這樣的嘗試。例如,我在教學《山中訪友》這一課時,我就給不同的學生設置了不同的作業。講完第一課時,我讓A、B、C組的學生在識記生字詞的同時,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在講完第二課時後,全部背誦課文。D組的學生則只要識記生字詞即可,在第二課時講完後,背誦第三、四自然段,一週內把課文背會即可。這樣, D組的學生因爲任務較小,都很高興,也都努力去完成。A、B、C組的學生或許因爲我們是A、B、C組,有一種優秀感,而他們的任務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樣努力去做。這次同學們都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尤其D組的學生更爲明顯。

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取得進步,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個人的、人格上的歡樂。這樣,才能幫他們重新燃起希望之光,重新鼓起奮進的勇氣和信心,逐步把落下的成績趕上來。

只是,教育教學是一項極爲複雜的工作,尤其像這樣對孩子個別對待,需要我們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與汗水。不過,當我們從兒童的眼光裏,看到那緊張地、專心致志的神色,閃耀着快樂的光芒的時候,我們的疲憊恐怕早已無影無蹤啦!

教師教育感悟10

我是一名年輕的教師,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由鄉村一名稚嫩的孩童成長爲今天三尺講臺上的“孩子王”。改革開放30年也給家鄉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先低矮陰暗的教室已被寬敞明亮的高樓所取代;教室裏現代化教學設備一應俱全;早先操着淳樸的博山方音爲我們講課的老師許多已經退休,安享晚年,課堂上更多的是用純正標準的普通話爲孩子們講課的年輕老師……今天作爲一名年輕的教師,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開放給家鄉帶來的鉅變,也更深深地感受到改革開放給自己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教師是神聖的職業,而做一個好老師必須嚴格要求自身,具備高尚師德。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教育實踐中,已經形成了優良的師德,如 “爲人師表,教學相長”;“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提高師德是青年教師成長的主要因素。執教十年多來,我尋找到的答案便是“愛”。愛學生,愛崗位,愛學習等等。無數個“愛”便能築成高尚的師德,也只有擁有這無數的“愛”才能築起師德光環!

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師心靈美的體現,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爲準則,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育的全部奧祕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要想成爲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教師只有在寬容、尊重、賞識、接納、平等的基礎上,喚醒、激發起學生的自主性、致力於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學生才能拋棄膽怯和害羞而自信、自尊、自強地健康成長。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頓、你的諷刺中有愛迪生。” 教育能培養出人才,也能壓抑人才,成就一個學生要付出很多,毀掉一個學生也許僅僅是一句話而已。所以我們要時時處處謹慎從事,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愛崗位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是春蠶,索取的是樹葉,奉獻的是生絲。沒有教師的.貢獻,就沒有教育,就沒有全人類的文明。因此教師必須具備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身體力行,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實幹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許多的老師爲了備好一節課,夜深了,依然在燈下查閱資料,腰痠背痛,頭腦發脹,苦不堪言,但他們沒有叫一聲苦;許多老師爲了教好別人家的孩子,放棄了自己躺在醫院病牀上的孩子,當看到自己昏迷中的孩子痛苦的表情,只能任愧疚的淚水在面頰流淌,而不能自已;更有許多的老師爲了教育事業辛苦操勞,積勞成疾,過早衰老。這就是教師無私的奉獻精神。

無阻礙的路程是不具挑戰,不促成長的。要做到真正愛崗,就要抱着十二分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斷髮掘三尺講臺路上的絆腳石,並將其完美克服。

愛學習

作爲青年教師難免存在組織教學能力不強,課堂紀律鬆懈,實施教學工作不盡合理等不足。要儘快徹底地克服這些問題就要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在自身建設上愛學習,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教學精益求精。在對待教學工作時深思極慮,探索方法,敢取敢舍,以便讓學生更易於掌握,更樂於接受。記得有句形容教師的話:要學生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須是一條長流長新的小溪。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師德的魅力是無窮的,正如詩中形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爲師者,應知任重道遠,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給學生做出榜樣,還要對每一個學生傾注深深的情和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永遠不要吝嗇關心表揚學生的話語和動作,事實上,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平平常常的小事架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樑。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對教師來說,修養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自有偉大;教師的工作是艱苦的,但苦中有樂,其樂無窮!

教師教育感悟11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僅教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就應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到達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能夠幫忙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教師的,教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完美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情緒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務必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就應學會的`,更就應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向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首先務必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教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帶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您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能夠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取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持續一顆好奇心,想一想這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這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您力所能及的事時,您也必然有進步。

教師教育感悟12

水,自古以來都被賦予特殊的含義,尤其是以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最富盛名。從教二十多年來,越來越感覺做老師就應該像水一樣。

教師要像水一樣,寬容博愛。師不在名,有愛則靈。教師應有博愛的胸懷,容納一切學生,容納學生的一切。每個人都是江岸的一顆沙粒,教師應讓自己愛的陽光照耀在每個孩子的身上,儘量讓每個孩子發光。博愛,是爲師的必備條件。

教師要像水一樣,和順溫柔。抽刀斷水水更流,教師以至柔爲上,溫柔動人。面對個性極強的學生,硬碰硬常常適得其反,容易更加激化矛盾。如果像水一樣以柔克剛,如太極四兩撥千斤,以柔順的心感化,常常事半功倍。

教師要像水一樣,水滴石穿。耐心是最大的愛心。每個孩子都是別具特色的生命,教師要靜待每個孩子成長,做一個教育麥田的守望者,不辜負一雙雙渴求的眼睛,不打擊一顆顆稚嫩的心靈。學生有出錯的`權利,教室是允許出錯的地方。學生錯了一百次,教師需要第一百零一次的幫助。只要功夫深,即使鐵杵沒有磨成針,也讓鐵杵走向良性的改變。

教師要像水一樣,隨物賦形。水無定形,放方即方,入圓即圓。

教無定法,尊重生命,因材施教。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相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生,今天重複昨天的故事,就是在輕視學生的求知心。每天都是新的起點,每天都有新的創造,學生每天都樂學,學生每天都樂享。教育因適合變得美麗!

教師要像水一樣,善待時機。水遇熱成氣,遇冷結冰,遇風起浪,遇水相融。課堂教學也需要因地而變,水到渠成,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良好的預設,只爲精彩的生成。抓住學生綻放的一刻,成就學生求知道路上的精彩。

教師要像水一樣,靈活自在。水時而細膩,時而粗獷,時而嫵媚,時而奔放。教師應多些感性和靈動,多些清明和可愛,用儀表的多姿、語言的多彩,高超的教學,深深的吸引學生。教師應讓自己的全部都成爲良好的教育素材,讓學生無時無處都受到薰陶。

教師要像水一樣,公正無私。容器歪斜,水依然端正。水從不因富貴而多些滋潤,也從不因貧賤少些甘甜。教師要像水一樣公正的對待每一個莘莘學子,不戴着有色眼鏡看待學生的是非長短。

教師要像水一樣,心如止水。靜水深流,波瀾不興。心如止水,不是一潭死水。教師應堅守平凡,淡泊名利,以真正的熱愛蕩起教育的雙槳,成就學生成就自己。

教師要像水一樣,海納百川。教師要具備高遠的視野,博大的胸懷,自強不息,博覽羣書,躬身勤耕,厚德載物。

教師要像水一樣,流向低處。當我們“流向低處”,纔會真心傾聽學生成長的聲音,纔會去仰視學生的發現,從容的和學生一起行走。

哲人曾語:“宇宙有多高?只有五尺高。”六尺之高的我們要在五尺高的宇宙裏生存,就必須低頭。師不必賢於弟子,老師善於低頭,學生才能自信的擡頭。

我想,做水一樣的教師,其教育人生就像一副畫卷,時時都有精彩,處處都有幸福。所以,我們都來做水一樣的教師吧!

教師教育感悟13

一、班級管理要有愛心。

我覺得要公正地愛每一個孩子,要學會常常蹲下身與孩子說話,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去交流,讓孩子對我充滿信任感和依賴感,特別是小班剛入園的時候。(孩子們剛離開父母懷抱,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老師的愛撫,每天給他們一個擁抱,每天微笑迎接他們,關注每個孩子的情緒,對於一些依賴性強的孩子可以請他父母帶一些家裏的東西)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我們要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二、班級管理工作要愛中有嚴。

我們班對培養幼兒常規比較嚴格,而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是規範班級常規的`前提。我們運用多種方法,來促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1、榜樣示範

小班以教師主體以身作則給幼兒樹立正面榜樣。中大班孩子可以以同伴爲榜樣。

2、適時獎勵

在班級中創設評比欄。我們中班時候的評比欄分爲三方面“睡覺”、“吃飯”、“上課”,師幼共同討論相應的獎勵條件,就可以得到蘋果貼花,集滿十個就能贏得小獎品一份,每週固定時間我們就會公佈一次並及時表揚贏得獎品的幼兒,鼓勵沒有得到的幼兒繼續努力。評比欄需要通過老師的重視與堅持,才能讓幼兒重視,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和規範常規起到重要的作用。

2、圖示標記

小班教幼兒洗手時,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記憶洗手步驟,在洗手池上貼上洗手步驟圖示,培養幼兒正確的洗手習慣。自由活動時,用地上的小腳印來提示幼兒玩的項目。(喝水、建構角)

5、家園合作

及時發校訊通和家長取得聯繫,讓家長知道最近階段幼兒的表現及班級的管理理念。比如剛上小班不僅要求幼兒在園自己吃飯,還要同家長溝通好,在家也要鼓勵幼兒自己吃。評比欄小獎品由家長提供,得到獎勵的幼兒拍集體照傳至QQ羣。

三、班級管理工作要細心

我和趙老師、王阿姨,三位一體,保教結合分工明確。我們發現幼兒不良情況會及時溝通,共同尋找解決的方案。

我們細心地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及時發現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比如走樓梯是有的孩子會邊走邊說,甚至眼睛看着後面的孩子,其實這樣很危險。我們就會通過集體活動(安全上下樓梯),通過與孩子們的討論讓他們知道危險性以及正確的走樓梯方法,平時走樓梯時要求先提出,阿姨在後面注意個別平時比較活潑的孩子,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上下樓梯習慣。

教師教育感悟14

蒙特梭利語錄:“我聽了,但隨後就忘了;我看了,也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我也深切地體會到:在做中才能真正的學習、運用和總結。

在代班過程中,我有三點強烈的感悟。

一、工作既要講求質量又要講求效率

以前我學習或做事重在質量,要做到自己比較滿意,對時間和效率看的比較淡,認爲“自己勤奮點,多花點時間也可以把作業做的比較滿意。”現在我覺得勤奮要和效率並重。記得有句話說,老是加班的人,說明你的工作能力不強。所以我要告訴自己,做事要質量效率並重,接受第一遍多花點時間去做中學習,下次再做同樣的工作時就要提供效率。

二、作爲一名教師既要有母親的慈愛,又要有父親的威嚴。

母親的慈愛是使幼兒喜歡你,產生對你的依戀和安全感,但是作爲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只有慈愛是不夠的。每個幼兒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都順着幼兒的想法,那集體的'教學就幾乎沒有了。作爲一個班級組織者,需要在幼兒的心理建立威嚴的形象,這樣教學工作才能比較順利的完成。

三、外在的教育經驗理論需要自己在操作中實踐。

外在的教育經驗理論很多很多,只有結合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得來的纔是屬於自己的。教育有法,而無定法,教育方法也和個人的氣質性格有關。當在教育中遇到困難問題時,首先是要搜尋一下方法,通過自己思考,向他人請教、網絡或書本等多種途徑。

何老師是我各方面學習的楷模,她的聲音和形象一直激勵我!何老師正如她的一篇文章中所寫“學做快樂人”。我也會經常提醒自己做一個快樂的人!

教師教育感悟15

20xx年7月13日,在教體局張局長帶領下,我們40多位滑縣教育管理者和部分中國小校長來到了鍾靈毓秀的南京市,參加了第xx屆新教育年會。

本次年會活動的主題是新教育十大行動之一的“家校合作共育”。7月14日,我們首先在金陵國小參加了“20xx中美教育論壇”,吳重涵博士、洪明博士等從理論的角度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來自美國的嚴文蕃教授和他的團隊交流了美國教育在家校合作領域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經驗。

7月15日上午,進行的是智慧校長、榜樣教師、卓越課程、完美教室、年度人物的頒獎活動。通過一個個獲獎人雖簡短的頒獎詞,可以感受的到他們對教育的.情懷,對學生的熱愛,對新教育的踐行。下午,是十位新教育人的敘事,共寫親子日記、建立教育同盟、1236家校共育模式……每一個教育故事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啓發,讓我們學到了許多好方法、好經驗。特別是我們滑縣新城國小段雲飛校長《推動家校共育,實現共同成長》的報告,展示了滑縣新城國小的新教育行動與成果,獲得了嚴文蕃教授等專家的高度評價。

7月16日上午,我們參觀了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國中部,他們的辦學特色星光校本課程、藝體拓展、社團選修、特色活動等'開發卓有成效。下午,朱永新教授的主題報告【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場-新教育實驗‘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論與實踐】,呼喚家校合作共育,剖析家校合作共育的內涵和特徵,梳理、總結家校共育的路徑和方法,正是希望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通過家校合作共育,通過定位家庭和學校,進而重建家庭和學校,以每個人的自我成長、自我前行,推動教育乃至社會的改良。

作爲教育管理工作者,我在想如何提高我縣學校的校園文化底蘊和內涵,通過校園文化與綠化環境的提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品格,強化品質。通過參觀南師大仙林國中,使我感受很深,我縣的學校是否也能從中根據自己實際借鑑呢?

東啓明,西長庚,南箕北斗。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

這幅對聯就是仙林國中校園文化環境的寫照,其中,上聯切合仙林國中的文化理念:有差異,無差生人人皆明星;下聯體現了學校綠化環境:春有花,下有蔭,秋有果,東有青。

南師大仙林國中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人文環境優雅,校園佔地面積50891平方米,建築面積19141平方米,綠化率達到35.2,綠化覆蓋率接近40,校園內一年四季芳草茵茵,通透式的建築格局,錯落有致的整體佈局,功能各異的分佈佈局,使整個校園美輪美奐。另一方面,學校推進星光計劃,開設面向師生、校友、家長、學者的星光論壇,架構量身打造、滿足學生共需發展的“私人訂製”的星光課程,完善自然、生動、和諧的智慧星光課堂,讓不一樣的教育成就不一樣的人生,共創師生髮展的廣闊星空。另一方面,以“綠化、美化、智化、文化”爲園林式校園創建的目標,圍繞“五本”“六園”“七星”“十八景”的主線,打造星光校園。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一個充滿文化氣息,令人流連忘返的校園已然呈現在我們眼前。

校訓:嚼得菜根,做的大事

校風:誠樸

教育理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每一位學生充分發展----讓優秀者更優秀,讓平常者不平常。

培養目標:培養有愛心、負責任、會生活的一代新人。

教育文化:給你一部歷史,讓你去翻閱

給你一種文化,讓你去感受

給你一些時間,讓你去安排

給你一個舞臺,讓你去表演

給你一些機會,讓你去創造

給你一個期待,讓你去成長

星光計劃

開設星光論壇,力求資源共享、共同成長

打造星光課堂,關注情智共生、教學相長

架構星光課程,滿足私人訂製、個性發展

開展星光交流,旨在優勢互補、攜手共進

五本:校訓石、校風石、菜根居主體教育餐廳、本部院士牆、本部名家雕塑

六園:百草園、書香園、蘋果園、寰宇園、九州園、故鄉園

七星:星光標識、星光導視、星光漂流書吧、星光樓宇、星光道路、星光廣場、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