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實用)班主任教育故事

教育2.55W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1

舞動心靈

(實用)班主任教育故事

吃過晚飯出去散步,老遠就聽到了秧歌曲。近了,發現僅有一位年邁的老人在揮舞着手中的紅綢子,旁邊雖然站着一羣老老小小,卻全是看客。好奇心作怪,我也不由得駐足觀望起來。邊看邊琢磨:這老人自己怎麼能跳得這麼起勁呢?

瞧他神采飛揚的樣子,那慈祥的面容刻滿歲月的滄桑,而幸福的光芒一直在臉上閃爍。他的十字步無疑是歡快的,富有彈性的,但舞姿着實不敢恭維,節奏也不很合拍。可是他根本不在乎,他敢跳,而且看上去大有帶動觀衆與他共舞的`雄心。

果然,老人的熱情逐漸感染了周圍的人們,好多人開始躍躍欲試,老人趁機把音樂換好,散發早已準備好的綢帶,並且給幾個調皮的小孩子排起了隊型。很快,一支小型秧歌隊成立了。小小的廣場剎那間變成歡樂的海洋。

從心底裏佩服這位老人。自信,樂觀,耐心,熱情,終於達成願望。不由聯想起平日的課堂教學。課堂之上,教師與學生不也是互相感染,互相帶動嗎?特別是老師,是不是更應該具備這種超強的感染調動能力?有時候,孩子們會跟自己步伐一致,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可也有很多時候,孩子會啓而不發,久久進入不了狀態。這時,老師一定不能輕易沮喪,不能輕言放棄,就像這位老人,用始終不變的熱情來打動周圍的觀衆一樣,用我們的積極情緒來感染學生,相信學生也一定會在你的調動下漸入佳境。

感謝跳舞的老人,感謝他帶給我的教學感悟。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好:

從教8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有辛酸,有喜悅,有成功,有失敗,有諸多說不完的故事。

在我眼裏,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爲班主任,我有責任讓他們都絢麗的綻放,其中有一個故事給了我永遠的鞭策和啓迪。剛參加工作接任的是高一3班。常言道'棍棒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我必須嚴厲點,要鎮住他們。當時班裏有一個出了名的'搗蛋大王“叫王彪,他學_成績差,經常欺負同學,全班同學都懼怕他。暗地裏還給他起了個綽號:王搗蛋。一次,他又揍了同學,我一把揪他到辦公室,上來就是一頓訓斥。您猜怎麼着,他不但不服氣,還理直氣壯地頂撞我,罵罵咧咧地衝出了辦公室。當時我蒙了,感到自己受了奇恥大辱。

事後,我對他冷若冰霜。他呢,上課經常變着花樣給我搗亂,下課,變本加厲地欺負同學,我對這個孩子既恨之入骨,又無計可施。

可後來的.故事卻改變了他,那次,我打開抽屜,發現抽屜裏有一張字條,上面寫道:'老師,你一定非常非常地討厭我、恨我吧,但我不討厭你,因爲我知道你恨鐵成鋼,可我討厭你對我毫不留情的訓斥“。我內心深處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該是我好好反省的時候了。我決定找他好好談談。

我和他進行了一次和顏悅色的談話,這是我第一次非常親切的和他說話。我首先向他道歉,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點受寵若驚,一改往日那副蠻橫的樣子,向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說自己搗亂、欺負同學都是故意的,原因就是對我不滿,想對我報復。他很真誠地表示以後不會這樣了。還十分誠懇地對我說:'老師,我喜歡今天的你,相信我也會喜歡以後的你。“最後還問到:'老師,我給你惹了那麼多麻煩,你還會喜歡我嗎?“我當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我會把你看成我最好的朋友“。

這件事一直珍藏在我心底。這張紙條我也一直珍貴的保存着,它時刻鞭策着我以後的班主任工作,時時提醒我每個孩子都是鮮活、靈動的個體,有着各自獨特的性格。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去尊重和熱愛自己的學生。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3

美麗的歧視

大學聯考落榜,對於一個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輕人,無疑是一個打擊。8年前,我的同學大偉就正處於這種境地。而我剛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學。

當我進入大學三年級時,有一日大偉忽然在校園裏尋到了我,原來,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的一員了。

“祝賀你——”我說。

“是該祝賀。你知道嗎?兩年前我一直認爲自己完了,沒什麼出息了,可父母對我抱有很大的希望,我被迫去復讀——你知道‘被迫’是一種什麼滋味嗎?在復讀班,我的成績是倒數第五……”

“可你現在……”我迷惑了。

“你接着聽我說。有一次那個教英語的張老師讓我在課堂上背單詞。那會兒我正讀一本武俠小說。張老師很生氣,說:‘大偉,你真是沒出息,你不僅糟蹋爹孃的錢還耗費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學,全世界就沒有文盲了。’我當時彷彿要炸開了,我噌地跳離座位,跨到講臺上指着老師說:‘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學。’說着我把那本武俠小說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大學聯考我分數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7分,今年大學聯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張老師,告訴他我不是孬種……”

3年後,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訴我:教英語的張老師得了骨癌。

我去看他,他興致很高,其間,我忍不住提起了大偉的事……

張老師突然老淚縱橫。過了一會兒,他讓老伴取來了一幀舊照片,照片上,一位書生正在巴黎的艾菲兒鐵塔下微笑。

張老師說:“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個班裏最聰明也最不用功的學生。有一次,我在課堂上講:‘像你這樣的學生,如果考上大學,我頭朝地向下轉三圈……’”

“後來呢?”我問。

“後來同大偉一樣,”張老師言語哽咽着說,“對有的學生,一般的鼓勵是沒有用的',關鍵是要用鋒利的刀子去做他們心靈的手術——你相信嗎?很多時候,別人的歧視能使我們激發出心底最堅強的力量。”

兩個月後,張老師離開了人世。

又過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偉,讀博士的他正攜了女友悠閒地購物。我給大偉講了張老師地那席話……

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大偉突然淚流滿面。

在那以後的時光裏,我一直回味着大偉所遭遇的滿含愛意卻又非常殘酷的歧視。我感到,那“歧視”蘊含着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對大偉和那位艾菲兒鐵塔下留影的學生來說,在他們的人生征途中,張老師的歧視肯定是最美麗最寶貴的。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4

塵土飛揚的小鎮街道上,正午的陽光斜斜地照進一間狹窄的文具店裏,暖暖地照在一個坐在小凳子上靜靜地讀書的男孩身上。男孩捲髮黑臉,時而凝思,時而忍俊不禁地笑出聲來,常常引得店裏進進出出的人們好奇地打量了又打量,可他卻渾然不覺,照讀不誤。

這是男孩鋒給予我的至今也揮之不去的記憶。

鋒是隨附近村小的撤併而轉到我班的。一到上課,他不是呼呼睡大覺,就是把書翻得稀里嘩啦響,要不就玩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有時玩開心了,他會突然自顧自地嬉笑幾聲,或是哼唱幾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讓我哭笑不得。

向原任班主任老師打聽得知,鋒是一個隨班就讀生,二年級時經過智商測試,被認定爲弱智兒童。讀了四五年國小,成績特別差,數學總是一位數,語文也好不到哪裏去,每次也就二三十分而已。怎麼辦呢?有老師給我支了一個招兒:反正學校不考覈隨班就讀生的考試成績,隨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吧,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影響別的孩子學習就行。

想着自己一時也拿鋒沒辦法,於是照同事的建議做,任憑鋒若有若無地呆在班裏。一個月過去了,倒也平安無事。可是看着一個活潑潑的生命在自己的課堂上渾渾噩噩地捱時間,我心裏並不太好受。我想爲鋒做點什麼,卻不知道做什麼好。

有一天上語文課,我發現鋒把同桌擺在桌上的那本厚厚的《現代漢語詞典》抓過來嘩啦啦翻看着,一邊看,一邊還唸唸有詞。當我叫孩子們用一個成語概括課文內容而無人作答時,他竟然冷不丁冒出一個準確的成語來。驚詫之餘,我好像忽然明白自己應該爲鋒做點兒什麼了。

下課後,我把鋒叫進了辦公室。我們聊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我發現鋒有些與衆不同:一般孩子也就是記住幾個人物名字而已,他不但能說出主要人物,還能說出主要故事情節,甚至是一些臺詞兒來。問他可喜歡讀書,他回答說特別喜歡看故事書,看過《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還有很多神話故事。

鋒的話讓我猛然驚醒。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在所剩不多的國小日子裏,我也許不能爲鋒打開智慧之門,但我可以讓他和別的孩子一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繼續在渾渾噩噩中走向國小畢業。因爲我已經發現,雖然讓他和正常孩子一樣聽說讀寫不太可能,但我至少可以讓他閱讀,當然,這是一種與考試無關的閱讀。

此後每次帶孩子們去圖書室看書,我都不忘帶上鋒。我還建議其他老師,准許他在課堂上隨便看故事書,而不用聽講或參與其他學習活動。在以後的日子裏,像青少年版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之類的小說和《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之類的童話,鋒看了不少,儘管他不怎麼讀得懂,但是他對閱讀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

那時候,爲了提高班裏孩子的閱讀與作文能力,我每天課前都安排了孩子誦讀美文。最初,鋒總是不理不睬。後來我對他說他可以不用誦讀,而只講故事。他猶豫了好幾次,最後終於肯參與進來,爲同學們講了他看來的三國故事,雖然講得並不完整,卻贏得了我和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不僅如此,有時候他甚至會主動做一點兒生字詞抄寫之類的簡單作業交給我看,儘管字寫得歪歪扭扭,錯誤百出,但看得出來,他寫得很用心。

一天中午,我走進前文所說的那個小文具店,意外地發現鋒正捧着一本書看得出神,連我站在他身邊也不知道。我心裏一動,趕緊拜託與我相熟的店主多多關照一下這個孩子,即使他只看不買,也允許他在店裏看看書,好心的店主滿口答應了。於是,每天中午路過小文具店,我常常會看見鋒一個人默默地坐在店裏看書。次數多了,就定格成了我腦海裏至今也揮之不去的畫面,讓我時時感覺心裏暖暖的。

國小畢業,鋒進了鎮上的國中。學校管理嚴格,學生中午不能出校門,但早上上學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偶爾還能看見他逗留於那個小文具店。愉快地翻一翻架上的圖書。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爲自己,更爲鋒感到欣慰。

真希望鋒能一直閱讀下去。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5

給孩子搭一個凱旋門

昨天在雜誌上瀏覽到這樣一個故事:美國的家長們都很喜歡送孩子去參加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種運動隊是一鼓勵爲主,以參與爲目的的。某年的一個賽季,第一場球打完後,教練就讓家長們面對面地排成兩隊,然後家長們都把手舉起來,各自與對面的家長手握手,排成一個長長的“凱旋門”。孩子們歡笑着一個個從“門”下跑過去。後來,無論輸贏,家長們都照搭“凱旋門”不誤。結果這支球技並不怎樣的球隊,竟然一直打到了社區的冠軍決賽。

讀了這個故事,我聯想到自己作爲教師爲學生搭造的“凱旋門”太少了。我一直用“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全體學生。當學生有成績時,當學生表現出色或進步時,我都會及時給予熱情的表揚、鼓勵,熱烈地宣傳優秀學生的事蹟,讓全班同學都來向他們學習。對於學習、品德不好的學生“盡職”地耐心教育--指出他們的缺點。看到一個成績和品德都不好的學生從班上轉走,我曾經欣喜過,心想,我的負擔減輕了,從此可以不磨嘴皮了。現在想想,對他們而言,我所給予的機會是不平等的`,待遇是不平等的,對他們的評價也是片面的。

班級設有語文數學各小組的小組長,負責保管作業,收發作業。教這個半兩學期了,兩學期都是我安排人員,這些小組長都是乖乖仔,作業優秀書寫工整、遵守紀律、身上的毛病特別少,我一直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一天收到小成的日記,上面只有你幾行;老師你太偏心了,爲什麼我們不能當小組長,李月他們成績好,愛發言,經常受到鍛鍊,能力、學習自然越來越好了。而我們常常受到訓斥,自信心逐漸下降,自然不行了。其實我真想試一試當一回組長,我能做好,我們需要自信。多麼可愛的孩子,多麼自信的孩子,我爲什麼就因爲他學習和行爲的不好而冷落他,從來沒爲他搭一座“凱旋門”。我臉發燙了,很多孩子在成長路上會收穫許多成功,也會遭到許多磕磕碰碰,還會犯下許多小小的錯誤。我們教育者不僅要爲成功的孩子搭起“凱旋門”,祝賀他們,鼓勵他們不斷追求新的成績,也要爲失敗的孩子、犯錯的孩子搭好“凱旋門”,給予溫暖的撫愛,熱切的期待,相信孩子能成功。讓孩子更健康、更自信地成長。明天我要讓孩子自願申請各科小組長,我會在黑板上大大的寫上“自願申請各科小組長”。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值得我們感動和驚訝的一面,只是作爲教師的我們總是喜歡憑自己的喜好和學生的表現,給他們加上一個一成不變的框框,開啓着大小不同的凱旋門,給予他們的只是片面的,不公平的評價,最後留下的只有遺憾。作爲老師的我對學生的關注與愛應該是平等的,應該學會激勵每一個孩子,爲他們搭一個合適的,使他們快樂的“凱旋門”,讓他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至少有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6

下午放學時分,我從辦公室出來準備去佈置作業。擡望眼,但見潔白典雅的校園此時正沐浴在夕陽的餘輝中,說不出的柔媚,瞬間只覺有微微的醉意襲來。 走進教室,程宇立刻站起來,對我說:“老師,我的25元錢不見了!”是的,的確有這回事。中午他帶來100元錢,訂閱《課堂內外》花去了75元,我找給他25元,而且叮囑他一定要把錢裝好。怎麼說不見就不見了呢?

聽到程宇這樣說,教室的氣氛驟然變得緊張起來。大家開始竊竊私語,臉上都是一副無辜的表情。

因爲下午沒課,我一直在辦公室忙於批改作業。

我問他:“你什麼時候發現錢丟了?”

“下了第二節課後發現的。” 程宇清晰地回答。

“你的意思是第一節課的時候還在嗎?”我鎮定地追問了一句。

“是的,第一節課下課後還在。”他的回答肯定而乾脆。

我知道我又遇到了棘手的問題。錢,必定是在教室所丟,而且就是在下課的十分鐘之內,我的腦子迅速地思考着。但是讓這些已經11歲的孩子誠實地說出誰拿去了程宇的錢,絕不是一件像背誦一篇篇幅很長而且晦澀難懂的文章那麼容易。

“老師,今天這件事一定要查清楚!”有同學提出了建議。

我只能選擇查清事實真相,而在心底,我知道我好像沒有這個把握。

時間在一點點地流逝,來接孩子的家長已經站滿了走廊。窗外,天空中投下的浪漫與教室內的凝重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讓這些家長耐心地等待我“審判”這樣一個25元錢的“案子”,不是一個理智的決定。

我只能採取縮小範圍的辦法,把第一節課下課後還在教室裏逗留的孩子留了下來。

依然是毫無收穫毫無結果的談話,我突然感到,在這場我和孩子的較量中,我好像是處於弱勢地位。那個拿走程宇錢的孩子,此時,一定在內心竊笑老師的無能吧?

真的底氣不足,真的不願繼續!只是因爲,我是一個寧願相信真善美而不願相信假醜惡的理想主義者!何況,我真的多麼不想、多麼不願在自己的班上真的出現拿別人錢的學生啊,我甚至不願相信世界上有“小偷”這樣的.稱呼。如果結果出來了,這個孩子將在六十多個學生面前永遠擡不起頭,甚至在他的一生中,心靈從此永遠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我不想,我的學生這樣艱難地蹣跚地走在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上!

孩子們離去了,教室裏只剩下我一個人。這時,有兩個孩子蜇回教室對我說:班上的子棟(化名)下午和六年級的幾個非常調皮的學生在我們教室外嘀嘀咕咕,子棟好像是給了六年級的學生什麼東西,然後他們就走了。

這條線索很重要!但是我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這個子棟,因爲調皮名而轉到我校我班,不愛做作業,而且滿口謊言。但他的家境不錯啊!難道他是受到了某種威脅嗎,因爲上網,亦或被擂肥?

第二天早上,同學們還在議論着昨天的那件事,但態度似乎明朗了很多,大家不是一副明哲保身的模樣,好像都有了一個共同的焦點。再看看那個叫子棟的男孩正滿臉委屈地哭喪着臉,一副欲哭無淚的樣子。

我來到他面前,他彷彿更加委屈,更加沉重,一副等待着老師來判定的絕望模樣。我知道,他還有表演的天才。如果我問他:爲什麼不寫作業?他會理直氣壯地說:我寫了!只有當我把空空的作業本遞到他面前時,他才肯低下高傲的頭。

我說:子棟,你出來!

窗外陽光明媚,天空浩瀚無垠。我真誠地說道:“子棟,老師很需要一個小助手。你很聰明,老師今天就任命你爲班上的“神探”,守護我們班以後的安全。”

他的臉一下子陰轉多雲,眨着一雙明亮的眼睛,不相信地望着我,“老師,是真的嗎?”

是真的!?!連我當時也震驚了自己的這個決定!當我在班上宣佈這樣的結果,同學們發出了一片怎麼也無法相信的“噓”聲。

“老師,我聽別人說,是子棟把錢拿去了,你爲什麼還這麼信任他?”

“同學們,我不相信我們班上有你們所說的小偷,我相信當你們以後長大成人,在你們中間,也絕對不會出現拿走別人錢的人。大家退一步想,即使真是我們班的同學拿走的,說不定他是一時糊塗,說不定他有難言之隱,我想他現在肯定也在受着良心的譴責。如果是你,你希望老師當着這麼多同學的面叫出你的名字嗎?學會原諒別人,學會包容別人一次吧!”

下午放學了,我留在教室,子棟也留了下來,他怯生生地走到我面前,不好意思地對我說“老師,我可以要你的QQ嗎?”

“可以的。”我輕聲地回答。

我把QQ號寫在了一張紙上,遞給他。我知道,他一定懂得這個號碼的意義。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7

走進教室時,我發現黑板上有一行陌生的筆跡:高中生活從高二開始。

“好像要換班主任了。”有消息靈通人士四處散播着不知打哪兒聽來的傳聞,“甄老師去外地進修了,以後就不教咱們了。”從竊竊私語到高聲議論,同學們羣情激昂,神情裏透着對新生活的無限嚮往。

說起甄老師這個人,班裏同學個個有一肚子委屈。她整天擺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你湊過去和她說話,她總是習慣性地向後撤一步,刻意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她不苟言笑,即便是笑,也是那種非常職業的標準化微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兩顆若隱若現的門牙,肌肉僵硬,看不出任何情緒。她加倍嚴格執行學校各項規定——學校要求早上7點半到校,她一定會在班級範圍內把這個時間提前到7點20,無論寒暑,無論風雨;學校要求女生不許留長髮,她一定會在班會上強調劉海兒決不能長過眉毛。

她是那種讓人挑不出任何硬傷的老師——大到學生成績、班級紀律,小到教室衛生、穿沒穿校服、桌椅排得整齊不整齊,事無鉅細,她都嚴格要求,鐵面無私。但作爲班主任,她卻讓班裏的每一個學生都感受不到絲毫溫暖。

比如,要是誰哪天忘帶作業了,甄老師一準兒板起臉來:別上課了,回家去取。我就真的回去取過一次,那時候住得離學校很遠,一來一回路上花掉兩個半小時,等我拿着作業第二次趕到學校,上午3節課已經過去了。

再比如,你剛剛被早高峯的.車流堵得心煩意亂,急吼吼衝進校門時又恰好錯過了上課鈴聲,等在教室門口的一定是甄老師的一張臭臉:怎麼不知道早出來會兒,門口站一節課吧。

高一一年就是這樣在煎熬中度過,爲了儘量減少和甄老師的接觸,我乾脆辭掉了宣傳委員的職務,安心做個平頭百姓。

新來的班主任姓陳,一個胖胖的男老師,教語文。

陳老師站在講臺上環顧四周,開始了第一次班會。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他已經能叫出班裏所有同學的名字,一看就是提前拿着每個人的照片做足了功課。從他的自我介紹中我們甚至瞭解到,他大學時的外號叫“胖陳”,還有,那會兒他曾經和某位著名搖滾歌手同一間宿舍。

班會最後,陳老師再次環顧四周:“今天的座位順序是大家自己隨便選的,如果沒有什麼異議,以後就這麼坐吧。”

哇,太好了!教室裏爆發出一聲驚歎。要知道,排座位這件事在過去甄老師的眼裏,可是要命的大事,成績好的、上課愛說話的、視力有問題的、男生女生、班幹部和一般羣衆,都要均勻分佈合理安排,每學期的座位表,可都是她反覆斟酌的結果啊。

很快,新班主任陳老師就被同學們當成了自己人。

他從不要求值日生一定要把教室收拾得一塵不染:“有擦三遍窗臺的工夫,我寧肯你們去多讀幾遍課文。”

他很少批評人,最多就是說一句“以後別再這樣了”。他說,做錯事的人自己已經覺得內疚了,我再訓人家一頓,除了讓他心情更不好之外,也沒什麼別的用處。

有次我上課遲到,因爲早上沒聽見鬧鐘。到學校的時候,第一節課已經開始了,恰好是陳老師的課。進門時我剛想解釋,陳老師先說話了:“今天下雨車不好坐吧?快進來,彆着急,把書翻到第27頁。”

一邊從書包裏往外掏課本,我一邊在心裏大發感慨:前幾天黑板上的那句話說得對,我美好的高中生活,真的從高二開始了。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人們都說,國小是人生的基礎,那麼,班主任就是奠基人。我們在一個個細節中培養習慣,在一聲聲教誨中點化思想,在一件件瑣事中引領成長。沒有催人淚下的事蹟可供效仿,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值得宣揚,但我們是在用人格魅力感染教化,用一言一行潤物無聲,就是這種日復一日的堅持,就是這份承載生命的責任,讓班主任的肩膀扛起了人生的山;讓班主任的愛撐成了一把傘;讓班主任的言行樹成燈塔,指引前程無限!

我想,我和學生宋偉東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證明。十三年前,那時的宋偉東剛上一年級,小得可憐,自理能力差得可憐。冬天的時候,常常急着上廁所卻不會解棉褲的.釦子。沒辦法,我只好領着他到廁所門口,解開了釦子再讓他進去,出來再給他繫上。國小班主任不就是這樣嗎,既當老師又當媽媽,用母愛的情懷呵護一顆顆幼苗,用喜愛和讚賞給予他們力量,播下的是關愛,收穫的是信賴;播下的是柔軟,收穫的是堅強!

漸漸地,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他自理能力不斷地增強,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有一次語文考試,他得了一百分!捲紙上沒有一個錯別字,好完美的答卷啊!他沾沾自喜,家長樂得合不攏嘴,我心裏也充滿了成就感。可是後來知道,他偷偷照書抄了一個字。雖然只是一個字,孩子啊,這怎麼可以!我鄭重地和他談話,告訴他,一百分的品德,比一百分的分數更重要!在面對孩子的每一天,我踐行着“教書育人率先垂範”的誓言,遵守着這樣的育人原則:播種行爲,才能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才能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才能收穫命運!

我們升入高年級了。我引領他們把視野從課本中延伸出來,閱讀名著,暢談未來,交流思想。教科書上的內容只是一扇窗,閱讀和生活會爲我們打開更多的寶庫之門。每當我講起這樣的話,宋偉東的眼睛裏就會閃閃發亮,他如魚得水地投入到各種學習活動中去,我知道,他的手中,已經握緊了那把打開知識寶庫之門的鑰匙。這更是班主任應該做的啊!不要只盯幾道題的對錯,要把教育的內涵擴得寬些,再寬些,給孩子裝上熱愛學習的馬達,插上扶搖直上的翅膀,孩子纔會在你放手的那一刻,向着高空飛翔!

宋偉東國小畢業了。上中學了,考高中了,再後來,我失去了他的消息。我呢,仍舊守着三尺講臺,帶着另一羣小孩子,日復一日,學知識,學做人……

去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原來是他,費盡周折找到了我的郵箱地址。信中有這樣一段:……不知道是不是您的形象感染了我,讓我走進了哈爾濱師範大學: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敦品勵學,弘毅志遠。也許將來我也會走上教師這個崗位,有你的樣子,相信我也能成爲一名好老師,即使不做老師,也已學會做人,請老師放心……我欣慰,當年的棵棵幼苗終成大樹,我滿足,我的育人準則終能影響孩子的人生之路;我幸福,因爲今天和明天,我還在從事着這樣偉大的事業!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沒有什麼比學生的進步更讓我們滿足,沒有什麼比學生的成長更值得我們歡笑,沒有什麼比奠定一個孩子的人生更能引發一位老師的驕傲和自豪!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我願播種下平凡的點滴,收穫孩子不凡的人生!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9

下課了,孩子們就像一羣可愛的小鳥飛出了教室,我站在教室的窗前看着生龍活虎的學生,內心被快樂包圍着。突然,我發現涼亭一角有一羣學生在打架,仔細一看,不禁火冒三丈,那個正在推別人的學生不就是我班的淘氣大王嗎!爲了轉化他,我真是想方設法,煞費苦心,可他卻總是軟硬不吃,以不變應萬變。一想起這些,我更氣不打一處來,三步並兩步衝出教室來到涼亭,不容分說就狠狠地批評了他:“你這孩子怎麼越來越不像話,竟然打起同學來”!我越說越氣,越氣越說,根本沒有理會他欲言又止的表情。這時,一個學生站出來說:“老師,不怨孫祥偉。”周圍的同學也都你一言我一語地向我講述起剛纔發生的事。

原來,是羅中一和幾個同學捅螞蟻窩,把幾隻小螞蟻捅死了,孫祥偉同學制止他們,雙方發生了爭執,打起來了,一時間我被驚呆了。原來是我錯怪了這麼一顆善良、純淨、美好的童心。我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動情地說:好孩子,是老師錯怪了你,這時,他努力含在眼中不肯落下的淚珠奪眶而出,“老師,是我錯了,我不該打同學,可是看到那麼小的螞蟻被捅死,看到小螞蟻的家被捅壞,我心裏很難受”,說着說着,一向頑皮的他竟嗚嗚地哭了起來。“別說了,你做得對,你是一個好孩子,老師爲你而驕傲”。我的話音剛落,他突然仰起頭看着我,眼中閃着奇異的目光——這是平時課堂中從未見過的光彩,稚氣的眼神流露出從未有過的自信,晶瑩的淚珠折射出任何人都懂的希望……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我很慶幸,沒有讓這個學生得到不公平的批判和冷遇,試想如果當時我沒有弄清事情的真相,結果會怎樣呢?這顆幼小的心靈能經受得住這不白之冤和無情的指責嗎?他可能和老師感情對立,產生敵觸情緒,進而厭學;他可能從此自抱自棄,破罐破摔;他可能產生理解偏差,善惡不分,影響到將來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而作爲老師的'我,可能就在這不經意之間挫傷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傷害了一顆純潔善良的童心啊!

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它使我懂得了:一個教師絕不能帶着偏見去看待學生。其實每個學生都是一張純潔的白紙,等待我們去描繪美麗的藍圖,而容不得半點瑕疵;每個學生都是一株幼苗,只有適宜的土壤,陽光雨露的滋潤,纔會健康、茁壯的成長;每個學生都是一棵小樹,需要剪枝整形,更需要精心培護,才能保證其長成參天大樹、棟樑之材!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10

1、鍾

一口鐘,無論你敲那一邊,它總是整體作響。人們聽到鐘聲,只知道鐘聲洪亮悠長,從來也不注意敲的是那一邊。經常被敲的那一邊就不服氣,它總想告訴世人,主人敲的是我,是我在響。爲了證明這一點,在一個晚上它努力掙碎了鐘體,讓其他三面都落在了地上,只有它仍懸掛着,它想讓人們聽到它的聲音。但它沒有想到,碎了鍾片,任你如何敲打,也敲不出洪亮的聲音。主人只得把地上的碎片收到一起,準備再鑄一口新鍾。寒風中,只有它孤獨地掛地樹上,沒有人去理它,顯得格外冷清。

啓示:鐘聲洪亮悠長,是各個部分共同起作用的結果,離開鐘體的鐘片就不具有鐘體的功能,要想擁有,只有與其他碎片在一起,接受烈火考驗,重新做“鍾”才行。

2、如此差異

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有一年他們對即將從哈佛大學畢業的一羣學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這羣學生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調查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27%的人,沒有目標。

2年後,合佛對這羣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2年間他們朝着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爲社會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實現,成爲了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他們安逸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特別的成績,恢復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的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給他們機會”的世界。

啓示:理想是指路明星,沒有理想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3、不要報酬的農夫獲得的報酬

弗萊明是一個窮苦的蘇格蘭農民。一天他在田間勞作時,聽到附近傳來哭喊聲。他放下農具跑過去,發現是一個小孩掉到了糞坑裏。弗來明忙把這個小孩從死亡邊緣救了起來。第二天一輛嶄新的馬車停在農夫家門口,車上走下來一位優雅的紳士,他自我介紹是那個被救小孩的父親。紳士說:“我要報答你,是你救了我孩子的性命。”農夫說:“我不願意因此接受到什麼報酬。”就在這時候,農夫的兒子從茅屋裏走過來,紳士問:“這是你的兒子嗎?”農夫說:“是。”紳士說:“我們來一個協議。讓我帶他走,並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他能像他父親一樣,將來一定會成爲一位令你驕傲的人。”農夫答應了。後來,農夫的兒子從英國的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成爲舉世聞名的弗萊明?亞歷山大爵士,他就是盤尼西林(青黴素)的發明者。數年後,紳士的兒子染上了肺炎,是什麼救活了他呢?是盤尼西林。那紳士是誰?英國上議院議員丘吉爾。他的兒子是誰?英國“二戰”時的首相丘吉爾爵士。

啓示:樸實善良的蘇格蘭農夫救人之急,不求厚報,憑着做人的本能做了一件好事,竟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又由於自己孩子的成就,醫治了紳士的兒子即後來成爲“二戰”首相的丘吉爾爵士;一個普通農夫的一點點善良,竟然能給世界帶來如此重大的變化,善莫大焉。

4、費米的計算尺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政道做研究生時,導師是理論物理和實驗方面的大師、美國第一座原子反應堆的設計者費米。費米每星期都要花上半天和李政道單獨地一對一地討論。討論時,他讓李政道所有的物理問題都要獨立思考,提出看法。據李政道回憶說,有一天他問我,太陽中間的溫度是多少?我說大概是1000萬度。他問我怎麼知道的?我說是看文獻知道的。他問我自己計算過嗎?我說沒有。他說,這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思考與計算過,而不能接受別人的'東西。爲此,費米花了兩天時間幫我做了一把特製的很大的計算尺,有了這把尺子,一拉就能很方便地計算出太陽中心的溫度,差不多就是1000萬度。這把尺子,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專門用來計算太陽溫度的計算尺。李政道認爲,當時費米做的,是電子和中子實驗,和太陽溫度一點關係都沒有,他自己也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但是爲了讓學生理解不能盲目接受別人的結論這一點,費米竟然親自做了這把大計算尺,從而給他樹立了一個腳踏實地的榜樣,使他一生受益非常之濘深。

啓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先人而言,應大膽求證,不能盲從。古人好學的精神值得學習,但是對他的具體做法不能以訛傳訛,同時也說明我們要辯證地對待間接經驗。

5、任其掙扎

有一個人得到一個蝴蝶的繭。據說這隻繭不久之後就會變成一隻紫色的美麗蝴蝶。一天,繭的皮被咬破了一個小口。這個人坐在桌子前,仔細地看着蝴蝶寶寶費力地掙扎,好像母親分娩一樣。那個看不清形狀的小生命折騰了好幾個小時,還是沒有什麼進展。又過了一會兒,它好像筋疲力盡,停了下來。這個人決定幫它一把,於是把繭皮的口弄大了一點,小蝴蝶終於完全出來了。然而沒有像人們預料的那樣展翅飛翔,它戰戰兢兢地拉動着一對皺巴巴的翅膀,身體還像一隻臃腫的小蟲,它始終沒有飛起來,它一直在桌子上,帶着那對紫色的萎縮的翅膀和一個腫脹的身體哆嗦地蠕動着,直到死亡的來臨。

其實,正是那人好心和性急斷送了蝴蝶的生命。因此,大自然設計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在蝴蝶痛苦的掙扎中,它會把身體裏多餘的水分擠到翅膀裏,這樣,當它終於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擁有輕盈的身體和豐盈的翅膀。

啓示:關愛和傷害是一對矛盾,輕盈和臃腫也是一對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沒有任何人的幫忙,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衝破繭皮的蝴蝶雖然當時很痛苦,但能擁有輕盈的翅膀,從而能夠自由地飛翔在藍天;有了那個人不當的關愛,小蝴蝶少了一些痛苦,但是,得到的是臃腫的翅膀,無法展翅飛翔直到死亡,關愛變成了傷害。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11

他是班裏有名的“危害分子”,他的“罪狀”幾乎每一個老師都能羅列一大堆。可他的成績極差,基礎不好又不肯努力學習,也許“無事生非”便一天也不肯本分,自己不讀書還攪得“左鄰右舍”不得安生,他會抓住前排女生的頭髮用打火機點,把後排男生的書悄悄扔在座位底下,他甚至還用粉筆頭把數學老師上國小的小姑娘打哭!……

經常有任課老師對我反映他的劣跡,還有家長也找到我,要我懲罰這個老欺負他家孩子的小混混。

每到此時,我總叫他到辦公室,厲聲喝斥甚至會在氣極的當頭給他兩個響亮的耳光,他不多辯解,也不吭聲,雖然“點頭認罪”,保證金盆洗手,但一出門,劣行不減,依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這天晚自習,任課老師找到我,說班上缺了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就是他——砸不爛,嚼不碎的豌豆!

我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這小羊羔子,又野到哪兒去了?

當然,心底裏有一絲擔憂,我想起了校長的那句話:安全爲天……

我決定出去找找,剛到樓道口,他就呼哧呼哧地跑來了,說老師小元頭疼,我和他出了大門買礦泉水,又被校長擋門口了,我跑回來了!

我頓時火冒三丈,什麼騙人的鬼話,頭疼就要喝礦泉水?誰讓你出校門的?老師辦公室就沒水?雷聲雨點齊下,我的手掌在他頭上虎虎生威,震得我手心都疼。

我不知道自己那當兒像個潑婦還是像頭獅子,或者像一座爆發的火山,而那樣的氣勢不知能否調教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處處給我添亂的刁羊羔子!

領導通知讓我去領人,真有點從看管所領自己犯了罪的`兒子的那種感覺……

“就站在這兒,別動!”我氣呼呼地扔下一句話,轉頭就走,這是我第一次讓學生站在教室外頭,因爲以前我總覺得那樣太丟人現眼。

樓道口下去是個樓梯,燈是感應燈,我跺腳,讓燈亮。

然而那燈似乎在和我作對,任我怎樣跺腳卻都無動於衷,我自信我用的勁比剛纔掄耳光的力氣要多出三成來。

然而它卻默默地站在頭頂,冷冷地看着我暴跳如雷……

我終於偃旗息鼓,決定摸黑下樓。

突然聽身後輕輕一響,是他——剛剛捱打的學生在跺腳。

只一下,燈亮了……

陰暗的樓梯頓時亮堂起來,而一種異樣的感覺突然如電流佈遍全身

他是我剛剛扇過耳光的學生!是他,給我點亮的燈,頭頂的心上的燈!

我從來沒有好好和他說過一句話,更沒有表揚過他,每次都是在他犯了錯誤之後,厲聲呵斥暴怒如雷,甚至會和剛纔一樣,武力征討。

我想他在捱打又被罰站之後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站在我身後看我如八十老太顫巍巍地摸索下樓而幸災樂禍,最起碼是冷眼旁觀——他有這個權利。

可是,他卻沒有!

一種感動在心中涌動,我沒吭聲,沒回頭,似乎很漠然地下了樓梯。

我心平氣和地從領導那兒帶回了自己的學生,帶回那個“倒黴蛋”。

第二天,我在班裏說起這件事,我不知道是想向他誠心地道歉,還是想表述我的感動,只是當站在講臺上我說完那一幕時已經淚流滿面!

同學們聽得很認真,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動一下。而他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微微一笑,靦腆地低下了頭,那樣子,好像一隻聽話的小羊羔。

我忽然想起一句話,“離羣的羔羊才更需要牧羊人的呵護。”這句話就像那盞燈,在我看不到方向的時候,指引我前行。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12

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幾個年頭了,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常常捫心自問:對那些家境貧寒的孩子,有沒有表現出冷淡?對成績暫時落後的孩子,有沒有失去信心?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有沒有怒目圓睜?對性格孤僻的孩子,有沒有另眼相看……記得以前在鄉下學校時,每接手一個班,我都要更全面深入地瞭解學生,常常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挨家挨戶的家訪與聯繫,特別是後幾年,對那些留守學生,更得上心,這讓我與家長、學生的心貼得更近了。山村孩子的生活條件遠比不上城裏孩子,有的學生因家裏條件不好,曠課、遲到、不來上學是常有的事。有一年,我接手一個新班,一位叫張秀秀的'三年級學生,剛開學,每天下午總遲到,得到第二節纔到校,批評幾次也不見效果,後來乾脆就不來了。是什麼原因呢?我就來到她家,低矮的舊房,屋內亂糟糟,一看,她父親是個五十出頭的大老實人,母親又是個神經病患者,衝着自己的男人叫爸爸,生活不能自理,再看看兩個孩子,一副邋遢相,秀秀的弟弟四歲還不會下地走路,聽說是患了先天性心臟病。看到這種情形,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原來是我錯怪了秀秀同學,不是她不想上學,實在是這個特殊的家庭沒這條件。於是我擦乾眼淚,對她父親說:“今天,我是來動員秀秀到學校繼續讀書的,你看行嗎?”她父親搓着雙手爲難地說:“家裏困難啊,不讀了,正好給我做個幫手,家裏一日三餐還得靠她煮呢。”我耐心地說:“你家是很困難,但不能只顧眼前,現在講究科學種田,要有文化,沒有文化,孩子長大了也沒有出路,只能更窮,希望你能克服一下,讓孩子去上學,以後晚點不要緊,落下的功課我找時間給她補上。”他父親猶豫不決地說:“讓老師這麼費心,這哪成啊!”我說:“你就放心吧,孩子沒有文化不行啊。”在我再三地勸說下,孩子總算回到學校學習了。可是有一天,她又沒來學校,我以爲她病了,第二天又也沒來。一打聽,原來沒錢買本子、鉛筆之類的文具,家裏人又不好再麻煩老師。我又一次來到她家,順便還帶了些吃的東西和衣服給她家,對她父親說:“學習用品我包了,你讓她回學校上學吧。”孩子這才又回到學校。同時,我在班上組織一個紅領巾小組幫助她。三九寒天,發現她還穿着破舊的涼鞋和單薄的舊衣服,凍得直打抖擻,我就給她買新的鞋子和衣物。這個平時不愛說話的孩子深情地對我說:“老師,您對我這麼好,我不努力學習,對不起您啊!”.後來秀秀同學克服家庭困難,堅持讀完國中。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13

參加工作兩年多,對於國中數學知識,我認爲:基礎知識即國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學生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國中代數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二次函數圖形與x軸交點之間的關係,是會考常常涉及的內容,在複習時,應從整體上理解這部分內容,從結構上把握教材,達到熟練地將這兩部分知識相互轉化。

但在實際教學中,在對學生訓練過程中,總會發現有些知識學生還沒掌握好,解題還沒有思路,因此指導把這些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後再找類似的題給學生做一做,直到學生真正弄懂會做爲止,讓學生學會思考是從根本上提高成績,解決問題的良方,使學生處於“聽得懂,做得來”的狀態,而且我對基礎很差的學生也很有信心,相信他們能夠學好數學,我對學生的信心通過上課及課後交流自然地感染學生,使他們樹立起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自然地培養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師還要充分留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教學,學生才能夠放飛思維,張楊個性。我們的教學中只有給學生自由的時間,學生才能擁有更大的創造性。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裏寂靜,學生集中思索,要珍惜這樣的時刻。教學中多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學習,哪怕有時有些嘗試可能是錯誤的,但也能通過學生之間按照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相互質疑,相互補充使之完善。

記得在教學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表面積後,我和學生們正在學習“體積與表面積的對比”這一知識,通過討論,得出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和麪積不但計算方法不同,而且計量的單位也不同。看學生們像都明白了,心想下面就來做個練習吧:一個正方體,棱長6分米,問它的體積和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列式做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6×6×6=216立方分米,表面積=棱長×棱長×6=6×6×6=216平方米。題目同學們都做對了,但他們是否真的理解了正方體體積和表面積的不同呢?我靈機一動,給學生們設下了一個“圈套”:“同學們,你們比比看,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大還是表面積大?”原以爲這個問題很簡單,同學們肯定會踊躍發言,達成共識,不料,真是讓我始料未及, 我的問話剛落,孩子們便開始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很多同學都不假思索的說:“一樣大。”也有的`說:“表面積大。”還有少數說:“體積大”。此時學生的表現學生的心情以及他們的心理我都盡收眼底。我咕噥着說:“哎呀,只爭不行,請講出你的理由來。”“你看,都是6×6×6=216,當然一樣大了。”“不對不對,立方米要比平方米大得多,當然是體積大。”兩派學生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相持不下。我暗暗搖頭:“唉!這幫孩子,概念教學時那麼強調,還是沒有明白體積與表面積的含義。難道我還要再泛泛地跟他們重複強調嗎?我耐心的等待着,期待着。

正在這時,同學大聲說:“體積和表面積根本不能比,就像周長和麪積一樣。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表面積是一個物體表面的大小,而體積是這個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所以它們不能比!雖然結果看起來都是216,可是一個是體積,一個是表面積。就像人和狗一樣。”好一個人和狗的比喻!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不約鼓起掌來,同時個個都仿若恍然大悟的樣子,更有甚者錘足頓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一點想到... ...

班主任教育故事 篇14

人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應有收穫。然而,班主任工作卻是這常理的意外,徒勞無功並不稀奇。道理原來簡單,人的靈魂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改變的。

多元文化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中學生,視界相對開闊,對生活和社會有獨特的見解,自我保護意識強烈,習慣於封閉內心,極難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如果有人傷害了我,我只有把他殺了,至少也是同歸於盡。”

“社會就是這麼殘酷,我從小就知道要比別人強,把所有人都踩在腳下。”

“座位只有一個,大家都要去搶。”

20xx年10月20日《南方週末》記者採訪上海某中學時,一名八年級的學生說了上面這些話。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多少有些讓人吃驚,但更讓人震驚的是這種想法並不是“極少數”、“極個別”。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有3000萬青少年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其中中國小生的心理行爲障礙率佔21。6%至32%,並且這個數字一直在上升。

誰該爲此負責,誰該解決這些問題?公衆的目標會準確聚焦於學校,作爲青少年成長階段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學校的職能和責任異常敏感。然而,學校不是真空,學校教育難抵洶涌澎湃的經濟大潮和紛繁複雜的社會現實,很難用一元化的道德標準“填充”學生的心靈。他們有眼去看,有耳去聽,有頭腦去辨別,思考。道德在慾望面前永遠脆弱。

班主任工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開展,難度可想而知。班主任工作不是花架子,需要你一步步走近學生的心靈,而一旦接近,你會發現一片片荒瘠的.土地,一望無際。開墾,只有一個人。老子說“無爲而無不爲”,孔子講“知不可爲而爲”,萬般無奈之下,我什麼樣的招數都使過,收效甚微。於是懷疑,我的工作方向是不是一開始就錯了,真正走近學生了沒有,或者根本不需要陷入學生的情感旋渦,只要使學生威服即可?沒有答案。回首往昔,自己作學生的時候,只要老師博學幽默,平等待人,就會獲得學生的尊重,班級工作自然能得以順利開展。等到自己作了班主任,才發現時代真的變了,我根本不瞭解學生,也讀不懂學生。

課上,你若表揚一個學生,班級四角就會射來如電的冰寒目光,倘若這學生下次答錯,那目光就會由冰寒轉成辛辣。課下,你若批評過一個行爲習慣差的學生後,與他交好的學生就會將其圍攏,不停安慰。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浮華時尚的學生纔是衆人追捧的對象,班幹部維持紀律竟會招致一小撮學生“圍攻”,而大多數人則用沉默表明態度。班會課上,紀律委員的眼淚打動不了孩子們“冷酷”的心,有熱情有幹勁的紀律委員越來越沉默寡言,無聲地對抗着股股暗流。是我把她推到這個位置,我對不起她。要有信心,要看到希望,我一再鼓勵承受過太多傷害的班幹部,他們先前的牢騷逐漸化做迷離的眼神,象在質問:“老師,你看到希望了麼?”是啊,快三年了,個別教育加班級教育不知搞過多少次,舉事例,析問題,讀報刊,看電影,只希望用活生生的材料從情感上“軟化”學生。當我以“別樣的人生”爲題介紹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堅守信念,戰天鬥地的感人故事時,學生哈欠連天;當我講到十七歲少年揹負100公斤煤炭往返2公里只爲一塊錢時,有人笑逐顏開;當討論進行了一半,將要下課時,已有不少人悄悄收拾書包,只等老師說下課了。“形式”,是他們對班級活動的理解;“反擊”,是他們保護個人權益的唯一手段。

問題是要靠人來解決的,牢騷之餘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作家王躍文說:“人性相當脆弱,現實生活強大的邏輯力量逼迫或者引誘着人們把生存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多人明白道理,卻不講道理。他們清楚,現實利益比道理實惠得多。”明白了這個最基本的法則,班主任就可以更加理性地工作。短暫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意識到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但學生背後有個可怕的敵人,那便是世俗。這場不對稱拉鋸戰,我們反覆爭奪着學生的靈魂,仗打得很艱苦。蘇軾有詩:“人生天地間,一蟻寄大磨。區區欲右行,不救風輪左。” 班主任要逆其道而行之,勇於面對強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