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5篇

教育1.12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5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

帶着一份憧憬,帶着一份喜悅,帶着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遠程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訓,不僅有理論的學習,充實我們的大腦,同時還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參觀學習和調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感受一:認識心理健康重要,促發展。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 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質,助成長

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 、行爲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 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 、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總之,在這次的培訓的鍛鍊中,我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在業務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努力,將所見 、所學根據實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爲學校工作盡己所能!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2

心理障礙是越來越沉重的話題,新時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近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一組沉甸甸的數字表明:全世界範圍內患有心理障礙的人數占人口的12%更有上升的趨勢,那麼,處在新時期的護士羣體,尤其是精神科的護士長期處在焦慮、抑鬱、偏執、疑慮、憤怒的環境氛圍中,如何做到不被不良環境同化,保持自身的健康心理,更好地服務於精神疾病患者,也是精神科護士必須學習的內容。

1、正確認識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一般是指沒有能力按社會認爲適宜的方式行動,以至其行爲後果對本人或社會是不適宜的。一般人認爲心理障礙是對刺激反應的一種異常表現。

2、掌握維護健康心理的要素

隨着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有了新的概念。世界衛生組織自信對健康的定義爲:健康是指不但沒有軀體上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即是,心理的健康和身體的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有如下要求:

2.1智力正常

2.2自我安全感

2.3切合實際

2.4樂觀的生活態度

2.5和諧的人際關係

2.6思想與行動協調統一

3、注意給健康心理添加“營養素”

現代物質文明的進步,人們十分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以吸取各種營養素,而卻忽略了心理健康其實也需要添加“營養素”。

3.1自信:自信可使我們變得堅強,不懼困難、積極向上,有勇氣接受挑戰和解決問題。護理事業的迅猛發展,許多護理工作方法函待改革、更新,社會對精神科醫護人員不理解,甚至對其懷有歧視,造成從事精神科的醫護人員有心理壓力,得不到社會和家人的支持,但只要我們有信心,就有勇氣和能力面對挑戰......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3

在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這門課程幫助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它教會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過自我剖析我發現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課上,通過老師的教導和書本的指導,我慢慢的開始正視自己。

這門課程幫助我規劃人生,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人生的確需要規劃,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準備做些什麼樣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踏實的人生目標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永遠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些時候,理想也等同於我們的目標,但只是有了理想卻沒有認真規劃,在實現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計劃往往趕不上改變,到頭來感嘆行路難,安慰自己已經追求了過程就不要太再意結果。這是理想與現實出入太大不得不給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確認真規劃了你的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標,如果過程出現了偏差就及時改正,始終讓自己的目標在現實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緊咬目標,你會發現你有戰無不勝的力量,而且會努力爲自己的最終理想而奮鬥不已。目標清晰與昏昏噩噩根本就是兩種不同人生的選擇,規劃好你的人生,你會奮不顧身地爲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動的動力,也是你每一個階段不同的規劃目標。所以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太重要了,而這門課就很好的幫助了我。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爲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爲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4

以心理健康教育爲切入點促進班級管理工作上水平。

我校全體班主任聆聽觀摩了李曉軍老師組織的九年級一班心裏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期間李老師引導全班同學分組進行了合作交流和激烈的爭辯,同學們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議和看法,最後李老師做了簡要的小結,爲本節主題班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聽完本節班會課,本人感受頗深,下面我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角度入手,談談自己對班級管理工作的幾個粗淺認識。

一、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健康修養,讓健康的心理成爲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石。

教師職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職業。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的樂觀、豁達、寬容、富有同情心等情緒特徵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心理健康,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頭,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綻開笑臉,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擁有平和的心態……相反,教師遇事急躁,學生情緒就不穩定。教師心裏不健康,會把不良情緒帶到教室,甚至採取不正當的方式懲罰學生。鑑於此,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爲我今年做好班級工作的起點,首先,不斷要求自己學會解除或緩解高壓心態,不再主要以學生分數論成敗;第二,努力培養自己高尚的愛生情懷,時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面對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第三,學習先進的教育藝術,掌握先進的適合當代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第四,學會把辦公室當作“教師心理健康成長的工作坊”,經常把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與其他同事討論。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識的積累使自己的心裏有了與以往不同的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我適時地運用這些理念和方法在班級工作中取的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將學生心理負擔降到最低很顯然,民主型的教師比較順應學生的心理,有利於學生情感與個性的發展。

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創造一種民主氛圍,讓學生釋放“能量”。這“能量”,不管是建議還是意見,是牢騷還是委屈,不斷地宣泄,對於化解矛盾、保持心態平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建立申訴制度,讓學生直接在大家面前傾訴心聲,每日下午的值日班長彙報會,都有一些學生在爲自己當天的行爲申訴,有的合理,值日班長就免去給他的扣分,有的不合理,大家就舉手表示意見,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定論;有一些學生感到委屈時,可以在放學時和他們及時交流。交流後,學生都能較好的認識到問題的不足,及時去幫助;爲了加深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同時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我給學生又介紹了一首詩:《攙扶》你的腳陷進泥淖,攙你一把就會走上來;我的身體失去平衡,扶我一把就會站穩。生活中,你我—需要攙扶!//攙扶,一種心靈的撫慰,一種友誼的閃爍,有時就這麼平易的舉動,就能幫你擺脫困境的苦惱,能爲我綻開信心的花蕾。無需躲避直率的目光,這是發自心靈的呼喚。攙扶的力量在你我之間架起了橋樑,還懼怕什麼山川溝壑?來,伸出你的手吧,伸出我的手吧,讓我們用心緊緊相握,共同攙扶着跋涉人生"。心與心的交流,讓學生更體會到了自己與集體的不可分割性,也加深了學生對“班榮我榮,我恥班恥”的認識。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充分藉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一些案例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給我帶來了很多便利,也進一步推動了班級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與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

20xx年8月23日“有幸”參加了3013年江蘇省高校新任輔導員崗前培訓班,“走運”聆聽了江蘇省委教育紀工委蔣書記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報告。受益匪淺,體會頗多。

一、重新認識了“健康”、“心理健康”

蔣書記在報告開始前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麼是健康?”培訓班的老師們踊躍發言,各抒己見。我也思量着健康的標準:應該是一種積極且持續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表現爲身心無恙、品行端正,情緒穩定,意志堅強,人際和諧……但是聽了蔣書記轉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健康的定義: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還是讓我自慚形穢。這也讓我覺得在以後的工作中不能僅停留在關心學生的“身”“心”方面,還應該在大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去引導、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當然在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如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顯然是一門龐大複雜的系統學問,不可能緊靠輔導員一人之力就能解決,它需要學生本人、學生家庭、任課老師、輔導員老師……各方的合力纔有可能解決。作爲學生的引路人之一,在倍感榮幸之餘也有些許壓力,擔心自己能力有限,誤人子弟,雖然這份擔心有點誇張,但是作爲輔導員老師還是應該力求盡善盡美,嚴格要求自己,在輔導學生前捫心問一下,自己憑什麼去輔導學生,這樣纔會更加有責任使命。讓學生接受高質量的輔導同時,自己也快快的成長起來。當然短時間內成長的快,也就意味着成長伴隨的“痛苦”來的也越加猛烈,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應該做好吃苦的準備,多學習,多鍛鍊,爭取讓自己有能力、有方法去爲學生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與學生共同成長和進步。

我在做兼職輔導員老師前,在學生工作崗位歷經班長、協會主席、學工處助理,加起來已經4年多了,也一直認爲自己是個積極肯幹、身心健康的人,卻一直沒能有機會系統的學習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遺憾之餘多了一份慶幸,慶幸的是接下來我將擔任學院心理自助中心的指導老師,對於這份熟悉但並不擅長的工作,相信我還有很長的學習之路要走,因此肩負重任,所以更需加倍努力,在這裏也悄悄許下一個願望,爭取在未來的時間裏通過三級心理諮詢師的資質,能夠更加專業的去解決學生遇到的心理方面的困難之餘也多學習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回到報告來,其實聽了蔣書記的報告,我還是體會頗多,輔導員老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之一,想要成爲一名成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育人技能外,更需要的是輔導員老師本身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輔導員老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剛剛入學的新生同學們眼中,輔導員老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權威者--甚至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因此輔導員老師的言談風度、待人接物……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所以,輔導員老師更需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這也是不久的將來和新生同學們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同時也是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發點,包括我在內,期許每一位輔導員老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更好的去“輔導”學生。假如有一天學生和輔導員老師在一起有如沐春風,輕鬆愉快的感覺,而不是一種緊張、如坐鍼氈的感覺,我想這應該是一名合格的輔導員老師了。

二、誘發學生心理波動的原因

正如報告中蔣書記所說,我們的學生目前正處於一個“高壓”社會,來自競爭、評獎、評優、升學、就業,甚至是家庭、戀愛……各方面的壓力,學生在大學校園裏面會遇到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問題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是啊,我也是親身經歷過的人,身邊也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同學讓我意識到這一點,在大學校園裏面正是這些不可測的變數是誘發學生心理波動的主要原因,在報告現場淮海工學院的輔導員老師分享的兩個案例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我個人也是存在着些許不足,還是剛纔說的那句話,讓自己快快成長起來,吃點苦、受點累不要緊,不能因爲個人原因“誤人子弟”。所以輔導員老師們,我們應該更加努力了。

三、輔導員要有“品”:謙虛、隨和、公平……

不管是處理好輔導員老師與學生的師生關係,還是處理好學校事務、學生之間的關係來說,都必須謙虛、隨和、公平又不失嚴格……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其他問題時,要有平等、共同學習的意識,遇事多一些商量、多一些溝通,或者和學生經常性的多一些交流思想、交換意見。輔導員老師更需要心胸寬廣一些,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胸懷,甚至要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學生的批評,寬以待人,多一些理解、關懷和友愛之心。這樣在給學生做好示範的同時也會使做人做事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育人同時自己也要學會減壓

輔導員老師在大學校園裏面似乎是一個超級忙碌的角色,正如一位老師舉得一個例子:“千根線下面只有一根針。”學生黨建工作,學校的組織部要給輔導員安排工作;學生團建、校園活動,學校的校團委要給輔導員安排工作;學生資助、學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業……學校的學生處要給輔導員安排工作;甚至學生在課堂上遲到、早退、曠課,學校的任課老師也會找輔導員老師;每年的新生入學就更是忙上加忙了。輔導員的工作苦、累、壓力大。儘管如此,我們周圍還是有很多輔導員老師愛着這份職業,因爲輔導員老師這個職業賦予了我們太多的讚美,但同時也給輔導員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正是如此有時會感覺有些許的的壓力,因此輔導員老師在育人的同時也要學會自己減壓的方式,心情鬱悶的時候,打個球,出身汗,吃點零食,看個電影。找個知心的領導也好、朋友也好、家人也好聊聊天,心情自然會好了。正如報告中蔣書記所說鬱悶的時候誰都會遇到,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鬱悶和抑鬱症的最大區別就是,鬱悶找個合適的方式讓自己的心情變好,抑鬱症就是鬱悶的持續了,當然說這些並不是說我或者輔導員容易出現鬱悶,同時也是號召大家生活中多一些觀察、多一些細緻,很多同學、朋友誘發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往往是缺乏早期的關注、關心和正確的疏導。

最後想說的是,高校的最大功能就是教書育人、爲社會培養“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才。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輔導員老師更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風趣的談吐、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品德將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育。希望每一名輔導員老師都能夠真正作到爲人師表,將來桃李滿天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6

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這次能夠參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學習。我感到非常的榮幸。經歷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等內容的學習。經過一天的學習,使自己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是人的各種行爲的準則,是個體進行的社會活動思想基礎”。從這個定義上我們就不難看出認知對於人的心理的影響。通過本次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研修班的學習,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從曲連坤老師所講的(心理教師的職責和定位)中我認爲,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爲,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三、通過閆淑賢老師主講的(教師心靈探索工作坊)的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7

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自我調節的關鍵。因此,學校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智力,而且要進行專門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其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斷正確地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爲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特總結中學生心理特點如下:

1。情緒。包括焦慮、強迫、抑鬱、煩躁。具體表現爲:厭惡學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乏力,聽課不認真,不認真做作業,但又想把學習成績提上去,產生了焦慮;有些同學害怕或迴避上學,或有恐懼反應;有些同學有矛盾觀念和憤怒反應,易激怒,依賴性增強。

2。行爲。學習不太好的學生大多都有行爲問題,主要表現爲:

第一,自控能力差。以前學習良好,成績不錯,後來受心理成長因素的影響,學習中表現爲學習困難,上課無法集中精力,記憶力下降,複雜的題目無法集中精神解決等;因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續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終止作業或看書,上課擺弄物品或發呆、思想不集中等。

第二,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性格變得孤僻,不願與同學交往,學習、生活缺乏積極性,上課不願回答問題,身體睏乏,不能積極參與集體活動。

第三,品德標準不明。現今社會中青少年犯罪率不斷升高,與品行標準不明有很大的關係。行爲違反無法控制,思慮不周,如說髒話、打架、說謊、偷東西、抽菸、喝酒、離家出走等現象均有可能出現。

3。生理。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也是人生身體發育的第二個高峯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無論在身體的形態上、機能上,在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上,還是在肌肉力量上和運動能力上,都發生着急劇的變化,生理上的這些發展又爲他們的心理髮展提供了基礎。

中學時代是人由兒童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此時的人既有別於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頑童,其最大特點就是身體、心理的迅速成長和發展。中學生的生長髮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其中既有積極、進步的變化又有消極的變化。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在身體形態和技能上,在急速的發展中往往會產生不平衡,引發各種矛盾和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便會產生不良後果。這一時期被德國心理學家稱爲“暴風雨時期”,美日心理學家稱之爲“危險期”。

1。行爲。中學生行爲觀察的目的性、自覺性提高了,思維已由形象思維發展到邏輯思維爲主,並由經驗轉向理論,表現在邏輯思維的組織性、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的發展上;在面臨問題時能夠較快地從根本上抓住矛盾焦點,能夠獨立、批判地思考,對同學、老師、家長、書本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喜歡爭論和懷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不迷信權威。

2。情感。中學生的情感豐富,高亢而熱烈,富有朝氣,容易動感情,也容易激怒,情感體驗比國小生深刻;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幻想,具有活潑愉快的心境;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提高了,情感有時帶有矛盾性和兩極性;由於性發育和對未來的嚮往,在異性交往中有時會遇到困惑。

3。意志。中學生意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目的性、果斷性、自制力幾個心理品質上,能夠有目的、自覺地做出意志決定和努力;在果斷性上有了顯著發展,自控能力不斷增強。

4。人生觀、價值觀。年齡的增長、視野的開闊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長,使中學生開始對人生及世界進行思考和探索。

5。道德品質。學生的品德有一個完整的結構,即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爲,它們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繫,密不可分。道德認知表現在道德思維的發展和道德觀念的建立上;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實現而引起的主觀的內心體驗,它伴隨着道德認知的發展而加深;道德意志表現爲戰勝非道德的動機、排除困難的決心。

依據我國教育指導思想和方針,堅持育人爲本,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8

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因此,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生”。這次我有機會參加心理健康學習,真實感受頗深!

  一、教師自己保持樂觀的心態

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

(一)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四)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

(五)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

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態感染學生

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狀態和較強的感染力,要以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對學生的一片愛心、對所任學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響學生。努力做到教態親切、熱情、和藹可親,教學語言要生動活潑、富有幽默感。教學方式、方法要直觀、形象、豐富多樣,富有趣味性。要創設一個團結互助、好學上進的集體風氣,使每一個同學在良好的集體環境裏成長。

當然,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我們的教育教學與應試教育思想的碰撞,產生了不少問題,問題的出現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解決,如教師採用怎樣的教學方式;選擇怎樣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學習評價難以操作等,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如果能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最終一定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學生總有一些不良的現象,如逃學、早退、遲到、作業不按時完成、上課搞小動作、做鬼臉等現象,無時不展現在你面前。此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氣憤、激怒、傷心,非想揍他一頓,還是用樂觀的心態來教育他,我想,教育學生需要耐心和寬容,用真誠的愛心去感化學生,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去對待學生的錯誤。讓學生靜心去尋找自己錯誤的原因,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錯誤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有多深,我想這樣的耐心和寬容教育學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何償不用呢?

最近參加了肥城市中國小教師健康教育培訓,受益匪淺, 感受頗多。先聽了劉老師的《師德修養》楊老師的發展心理學,周老師的社會心理學。她們都通過不同案例結合理論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過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變得眉目疏朗了許多 。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教師首先要具備健康的心理。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他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很神聖的。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讓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爲重要的影響。我們常常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殺的事例,有學習方面,也有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因素。這表明,當代青少年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這些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教師應力求“對症下藥”,給予學生鼓勵,幫他們重拾信心。要對學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學校因素,還是家庭或社會因素。當我們感覺無力擺脫社會風氣的困擾,就要會同學生家長採取較爲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

例如,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將其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我們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是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體實施者。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還要針對學生關鍵時期的心理變化進行教育。才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這是我們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學習,無論在理論知識還是方法技巧上我對心理教育有了進一步瞭解爲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好後面的培訓課程,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優良的心理素質在大學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21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爲大學生,首先應該具備這種優良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爲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爲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象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儘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爲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爲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爲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認爲,心理健康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妥善處理同學、師生間關係,積極融入集體,熱愛並勤奮學習,更好的適應新環境。

大學生活與中學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學中仍需要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職慾望。學習是大學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創新大賽,這樣及開發思維的多向性又鍛鍊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更值得重視的是英語方面,現代社會中英語已經成爲了一種趨勢,也可以說是每個人必備的素養之一,這樣看來口語更顯得尤爲重要。

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積極加入學生會、分團委等,如此既豐富了大學生活又鍛鍊了自己能力。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自己成爲一個閃光點。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然而,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

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對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訓練,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使我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9

總以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態放正,身體健康而已。卻不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對於人們如此重要,特別是做老師工作的。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懂得了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不斷地釋放自己,從而去了解對方的心理,協調自己的人際關係,是自己得到身心的正常健康發展。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是我覺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必須從學校入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老師不僅是學科的學員,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這樣一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老師的心理健康要保證。其中,老師的心理健康標準必須具備一是熱愛教育事業,勝任教學工作;二是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三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四是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有和諧的人際關係。老師的心理健康影響着學生的心理健康,還影響着自己扮演的角色。職業的特殊性要求老師的心裏健康必須處於較高的水平。

而且,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是正確的選擇,但是要落實到實處。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的選擇和佈置,學校的心理健康老師的專業化水平,不能表面化。學校的成人教育應定期培訓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做好學生生活、學習的心理健康保障。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我明白了老師的心理健康有雙重方面的.影響。老師的心理健康不但對老師的自身有影響,對學生的影響更大,直接影響着學生性格的發展。老師的情緒不好,就會影響課堂效果;老師的失誤判斷,學生會產生對抗和偏激的習慣,形成心理障礙。

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我也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是帶有的指示性說教,而是強調學生的體會和交流,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常抓不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其他學科之中。只有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證了,才能改善家庭關係,提高師生和諧的關係,從而促進學生的其他知識和技能的發展。

我作爲一名老師,我慶幸自己學習了《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及時的提高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識。本人真的是受益匪淺啊!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0

第一次發現在班會上還能學到這麼多東西。

對於心理健康,不的不說,現在的大學生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夠,從表層意義上來講,我們錯誤的認爲有心理疾病是類似於有精神病一樣的。但是這一次,我有幸坐在操場上,感受一次全新的心理班會。大家圍成圓圈,席地而坐,一起來聆聽心裏部部員講解有關心裏方面的常識、知識。這讓我拋棄了很多錯誤的看法和認識,受益頗多。戶外形式的班會,使人眼前一亮,經歷了太多次讓我們只在室內團團坐好後,聽導員和班委的講解與指點的古板形式的班會,戶外形式的班會使我有了新的體驗。與其說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不如說是身心靈的一次重塑,在玩耍和交談之中,相互瞭解,相互學習,我覺得具有別樣的風采。

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我們太過於看重成績的分量,導致對心理認識太過淺薄,也太過表面化。我雖然沒有聽到太多專業化的知識,但是聽到了很多讓我有益匪淺的內容。

遊戲環節也讓我玩兒得很開心,擊鼓傳花,雖然這是一個比較經典古老的項目,但是在舊遊戲中還是玩兒出了新花樣,相互傳遞,隔空拋物,反方向回傳等翻新花樣更是爲遊戲增添了更多的樂趣。那些被選中的“幸運兒們”有才藝展示,她們有的唱歌又跳舞,有的念繞口令,真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當我看到有異國的留學生站在圓圈中央,努力地用中文唱着周杰倫的《告白氣球》時,我才領悟到音樂無國界的真實內涵。

班會的全新體驗,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講道理,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重視自己的身體素質,從而達到一個身心全面健康的局面。以前,我就很喜歡心理學。一切的效果都是由心發出的,心理班會的開展,讓我對心理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開班會之後我不由得開始對下一次心理班會有所期待,也有所憧憬。對心理認識程度也在逐步加深。我們的心理班會與衆不同,讓我們在活動中更加真切的感悟到屬於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心裏健康教育原來就是一門藝術,探究這門藝術,可以開啓我們的心靈之鎖。社會往往重視教師和教育質量,而很少關注教師的生活質量。班會結束後很多同學都紛紛表示在此次活動中的收穫頗多,大家不光相互幫助,共同的爲一個目標努力而奮鬥,還可以在認真玩耍中感受到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此次班會應該說達到了舉辦本身的意義。終究讓我相信:原來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就是可以做到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1

一、軍旅生活與艱苦相伴

環境的艱苦。在我們軍隊中,真正駐守在富裕繁華地區的部隊是少數,絕大多數軍人工作生活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內地鄉村、偏遠荒涼的邊疆海防。千里冰封的雪原、遠離陸地的海島、人跡罕見的弋壁,往往就是軍人活動的場所,這是許多其他社會職業所不能比擬的。

任務的艱苦。軍旅生活的艱苦,不僅受物質條件所制約,更是由軍隊擔負的使命決定的。戰爭年代,軍人的艱苦程度常人難以想象的。即便是在和平時期軍人同艱苦打交道也是常事。

生活的艱苦。艱苦的環境,任務相聯繫,軍營的日常生活往往也是清苦、艱辛的。對於軍人來說,行軍打仗,吃不上飯,睡不着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平時訓練,泥裏爬、水裏淌,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也並不乏見。儘管近年來部隊的物質文化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是軍人就不可能在“酒綠燈紅”中安逸享樂,吃大苦、耐大勞依然是軍旅生活中的獨特色彩。

二、吃大苦,耐大勞是軍人必備的素質

1、革命軍人履行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的神聖職責,本身就是一個吃大苦、耐大勞的過程。戰爭年代,打勝仗多的部隊,往往就是最能吃得苦中苦的部隊。一項重要作戰任務下來,大家都能爭着上;誰能吃得苦中苦,誰就有可能爭得啃“硬骨頭”的光榮。現在也是如此,平時練就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關鍵時刻方能顯出英雄本色,圓滿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任務。

2、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也是軍人在日常工作中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有了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才能不屈不撓、銳意進取;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的壓力,才能寧折不彎勇往直前;面對愛情上的波折、家庭中的不幸、身體上的傷殘等種種“不順”,才能勇敢地向命運挑戰,做生活中的強者,進而爲成就事業奠定基礎。

3、吃大苦,耐大勞是革命事業和我軍的光榮傳統所在。我們所說的吃大苦,耐大勞,既不是單純字面意義上的吃苦受累,也不同於宗教中的所謂“寡慾”修行,而是指在爲崇高理想和美好事業的奮鬥中,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英雄氣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三、我軍是人民的軍隊,以人民的幸福爲幸福,以人民的痛苦爲痛苦。

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吃大苦、耐大勞的意志品格,意味着革命軍人並不是單純地爲吃苦而吃苦,而是爲爭取人民的解決和幸福而自覺自願地吃苦。“一人吃苦萬人甜”,正是這種吃大苦、耐大勞意志品格所蘊含的思想境界的生動寫照。回顧我軍走過的征程,當民族危難深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際,在黨的領導下,前輩們不惜吃盡人間苦中苦,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同國內外反動派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與全國人民一道,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全國解放後,爲人民的幸福安寧,全軍官兵守衛在祖國的邊防、海島,紮根在巍巍大山,莽莽林海、茫茫戈壁,默默地與艱苦爲伴,甘願比一般公民承擔更多的艱辛。可以說,一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就是一部革命軍從爲祖國和人民的繁榮幸福而甘心情願地吃大苦、耐大勞的壯麗史詩。在革命軍人看來,吉祥的源泉在於吃苦奉獻,爲人民幸福勇於吃苦,樂於吃苦,最值得引以驕傲和自豪。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2

王校長名師工作室申報的省規劃課題《國小各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使我有機會涉獵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今年過年,有幸拜讀了《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一書,更是受益匪淺,它促使我對自己的過去教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一書主要寫中國小生年齡和心理特徵。這本書對我感受頗深,我能深深地感悟到,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態的家庭環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如:自卑、厭學、缺乏同情心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剖析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採用適當的教育方法,創設有利的外界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矯治,促使他們的心理活動向有益的方向轉化。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清楚地瞭解了作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要有寬容的愛心。教師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很正常,但對學困生,更應多給點關愛,因爲愛是開啓孩子心靈之門的金鑰匙。作爲教師應摘下有色眼鏡,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地捕捉並加倍地呵護他們,我相信每一個學困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內在的潛力,都有可塑性,我們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我教的班上有好幾個學困生,他們不愛學習,貪玩調皮,惹事生非,讓各位任課老師都很頭疼。怎麼辦了?

首先,用愛心點燃希望!

作爲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要多關愛學困生。然而,事實上教師的愛往往灑向那些聰明的、成績好的學生,而對學習成績差、行爲規範差的學生往往關心不夠。在犯同樣錯誤時,對班幹部、學習好的學生可能只是輕描淡寫地批評一下就過去了,而對差生則可能變得非常嚴厲,甚至惡語相加。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級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我教的班級裏,有一個調皮鬼劉XX,他學習不專心,上課不認真聽講,拖欠作業甚至不交作業,有時還不聽從教導,甚至有時候還煽動其他孩子逃課。有一天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喜歡老師表揚,連續幾天一上課我就表揚他,看某某同學坐的多好,看他回答問題回答的多棒!每節課我就獎勵他一枚星星獎章。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對於學困生,我認爲最重要的是理解他們,尊重他們,賞識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尤其對那些學習較差的學困生。比如在他們的生活上、其他學習方面進行表揚。。在我任教過程中,我儘量做到賞識每一個孩子,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其次,成功喚起學困生的自信

在學習中,學生會遇到很多“攔路虎”,而對於學困生可能對於他們來說,學習更是“艱難”,這樣他就會輕易放棄,怎麼辦了?針對這種情況,對學困生我堅持做到勤誘導、勤溝通、勤發現、勤鼓勵。開課時注意有簡單的問題就提問學困生,而當學困生回答問題不好時或膚淺時,我從不指責,當他們答到點子上時,我大加讚賞。幫助學困生打開了自信之門,使他們能擡起頭來學習。學困生渴望表揚,表揚能使他們看到了成績,看到了光明,提高學習的勇氣,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學困生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最不滿意老師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學困生基礎知識較差。有的學困生雖有學好的願望,但學習基礎差,往往老師講課不能完全聽懂,解題不會思考。教師除了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之外,還應依靠班集體的力量來縮小落後面,讓學習好的與學困生“結對子”,在教學過程中隨時穿插討論、同桌交流,使中優生加深理解,並讓學困生得到再學習的機會。更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通過閱讀《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心理健康的內涵和標準,掌握了國小生心理問題的具體表現、形成原因、解決策略,改變了我的教育教學理念,促使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具有一雙慧眼,關注少年兒童的心理狀況,尤其是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依託學科特點,多角度多層面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滲透方法,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3

我認爲作爲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羣衆;能很好的適應環境…心理諮詢,是指諮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透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諮詢事實上是幫忙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爲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諮詢的觀念是不對的。

總之,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帶給心理援助的過程。透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必須的瞭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必須瞭解,然後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並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參與到了羣衆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羣衆的力量…在心理諮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我們的心理諮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忙別人的喜悅。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途徑。它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到達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必須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啓迪,促進知行的結合。

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構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爲他們帶給展現自己行爲的機會和場所。這學期我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這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齊共同努力,不僅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爲其他同學帶給心理方面的服務。

個性是今年的525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那裏我能夠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完成了大學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後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忙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能夠用到這方面的知識。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後的職業沒有什麼很大的聯繫,但是心理學知識對於我的幫忙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4

9月21日,在區教師進修學校的精心安排下,20__江寧區中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第二次培訓在江寧實驗國小順利展開,300餘名學員有幸聆聽了南京曉莊學院的陶勑恆教授及金陵中學的蘇華特級教師的兩場精彩講座。

上午,陶勑恆教授就《如何建立良好關係與談話、溝通技巧》爲主題,結合自己數十年的工作經歷,對學生的心理工作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整個講座在極其獨特、輕鬆的談話形式中娓娓道來。陶教授認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良好關係是產生效能的前提,而良好關係需具備真心、愛心、虛心和平常心。早就耳聞“陶老師”,有幸目睹其真面目,被他詼諧幽默卻又飽含睿智的教育思想所感染、折服。他能夠將哲理性的話語通過輕鬆、幽默的話語惹得大家會心一笑,笑後留下更多的則是對自己教育工作的思考。

下午,特級教師蘇華作了題爲《中國小生心理問題的識別與輔導》的講座。蘇老師語言溫婉,極具親和力,在細緻的講座內容中穿插着與學員間的互動活動,運用心理測試、提問、表演等多種形式將學員們引入情境進行換位思考,在講座中整合了大量工作案例,將心理學理論結合工作實踐,使概念化的理論更易被吸收、消化,聆聽之時亦能與自身實踐相聯繫,邊學習邊進行反思。

此次培訓使我們學員收穫頗豐,作爲一線的中國小教師,我們對孩子的內心有了更深層的認識,這給我們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搭建了一條心靈的紐帶。通過培訓,我們將會把學習所得科學、合理地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更好地促進班級管理工作和學生髮展。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5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神。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信息的來源渠道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不良信息正悄然影響着中國小生,由此造成的不良後果已經逐步顯現出來。在當代各種文化的衝擊和影響下,中國小校如何利用結合各地實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切入點是什麼呢?我認爲萬事心生,中華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社會發展中積累了極爲豐富的內涵,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因此,應深入挖掘其中的寶貴資源,與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開展具有國中生特色的、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以推進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國中生心理分析

如何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我們首先要對現在國中生的心理進行分析,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怎麼想,想怎樣。那麼國中生心理特點是什麼呢?歸納起來有一下三點:

1、自我意識高度膨脹

少年期是人類第二個自我意識發展高峯,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希望能儘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儘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行爲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人際交往慾望強烈,此時學校和同伴的影響超過家庭和父母的影響。

2、性意識的驟然增長

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對異性神祕並好奇,表現出更多的關注,樂於接近異性,甚至對某一個異性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這種關切若得不到控制將引發早戀,造成對學習沒有興趣(厭學)、上課走神,精神恍惚。

3、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記憶能力增強。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理解能力不斷提高,但尚不成熟,缺乏社會經驗,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自我意識的高度膨脹、性意識的增長、智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孩子本來並不成熟的心理變得十分脆弱,導致孩子們情緒波動起伏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心理。

  二、傳統文化對於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

傳統文化主張修身養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孔子積極主張修身養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強調“心正而後身修”,進而達到“德潤身,心廣體胖”。就是說人只要具備了較高的修養,就能心懷善,心無愧怍,進而感到舒泰寬闊。孔子還提出:“所謂修身養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進一步闡述了修身養性與心理平衡的關係。此外,《論語》中還描述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徵,認爲“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也就是說,作爲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對外界各種刺激隨時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體驗,時刻使內心世界居於適中狀態。即保持心理的平衡。適度的自信,既不自負、也不自卑,是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面對挫折,過於悲觀沮喪會喪失意志,而毫無所謂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爲前進的真正動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到“中”,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狀態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

增強適應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孟子》強調“人皆有仁、義、禮、智之心”。所謂知天命,就是能理解並實踐仁、義、禮、智,做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以禮義適應社會,適應自然。強調“君子不器”。孔子十分欽佩顏回,曾說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不僅如此,儒家還認爲耐挫是一種美德,《論語·述而》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強調面對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於懷。《孟子》中的“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現於世。窮則獨普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反映的是儒家的積極入世的人生理念,表達了得志則造福於黎民蒼生,不得志也要潔身自好積極豁達的態度。不僅如此,還要能“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時,還強調“小不忍則亂大謀”,對一些不順利、小挫折要善於忍讓、忍耐,以顧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態,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奪志”、“自強不息”等人格品質。當前國中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良是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國中生的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儒家思想強調的困而彌堅、挫而愈奮、百折不撓、追求進取的精神對國中生來講,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思想對促進國中生增進心理健康、增強適應社會的良好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此外,自強不息,追求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實現自我價值。自強不息、積極進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的運行,是剛勁強健的,有道德的人應當效法天道,自強不息。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要想戰勝別人,首先要戰勝自己的一切弱點。只有堅忍不拔、強力而行的人,纔是一個有志氣的人。“自強不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獨立自主、奮發圖強、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些品質,無論對國中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還是對他們日常的學習、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啓迪作用。

知足常樂,順其自然的樂觀心態。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人生不要刻意去強求不現實的功利或物質需求,而要重視心理的滿足。在獲得這種心理滿足的基礎上實現“常樂”,由此可以看到國人樂觀的生活態度。無論多麼辛勞,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樂乃至以苦爲樂。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主張“順其自然”,提出人類要“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認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做人的德行要重視“自然之德”。老子強調“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倡導人不要勉強去做有悖於自然規律的事情,要順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曠達,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於不扼殺事物自由發展的可能性。莊子主張不刻意追求個人生活中現實的東西,而應順其自然,強調“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祿,做到“無功”;忘記一切榮辱譭譽等虛名,做到“無名”。“無爲”而最終“無不爲”,從而實現“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的境界,儘管樂觀知足的心態可能會影響人的上進與追求;但從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樂”與“順其自然”卻是國中生自我保護、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爲的反映。

  三、如何將傳統文化與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相結合

(1)用傳統文化對國中生教育的過程當中,學校老師應當身體力行,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特別是對傳統文化思想的學習,爲國中生作出示範和榜樣,此外,學校老師在對國中生日常教育中應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實際行動教育鼓勵國中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高道德素養。

(2)教育內容上。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充分考慮國中生的文化水平,儘可能通俗易懂,並貼近國中生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比如《弟子規》《論語》《孝經》《中庸》,以及《道德經》《逍遙遊》。

(3)教育方法上。注重國中生學習傳統文化體驗心得,加強互動交流,啓發國中生“開悟”,注重在改造實踐中落實道德細節,形式應豐富多樣,切勿“紙上談兵”。比如可以按學員的興趣將學員分爲三個興趣小組:儒家學派、道家學派以及佛學派,定期開展辯論賽,並談談學習心得,各抒己見,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4)與心理諮詢矯治部門緊密聯繫。傳統文化教育與心理諮詢矯治工作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彼此手段不同,可以互通有無,雙管齊下,以傳統文化教育引發國中生內心震撼、反思,以心理諮詢矯治爲渠道抒發感受,力爭良性工作效能。

可見,倡導傳統文化教育,有利於國中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瞭解自己、悅納自己,增強自信,並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發展自我,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因此,要結合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廣泛及時開展具有校園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促進國中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斷適應社會發展。

標籤:心理健康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