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黑板報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黑板報5.34K

導讀:防震減災就是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主要的解法是設計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築,防震減災的主要內容有防震減災規劃、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等方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512防震減災黑板報,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2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3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4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5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6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7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8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9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10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11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12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13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14張

512防震減災黑板報 第15張

篇一:地震防範小知識

1.什麼是室內的避震空間?

由於預警時間畢竟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爲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於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

——炕沿下,結實牢固的傢俱附近;

——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牆根、牆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

室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

——附近沒有支撐物的牀上、炕上;

——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上

——外牆邊、窗戶房。

2.避震時須把握什麼原則?

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規 震時,每個人的處境千差萬別,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還是在室內避震,就要看客觀條件:住平房還是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要行動果斷,不要猶豫不決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髮之間,容不得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有的人跑出危房後又轉身回去救人,結果自己也被埋壓。記住,只有保存自己,纔有可能救助別人。

在公共場所要聽從指揮,不要擅自行動 擅自行動,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3.避震時應怎樣保護自己?

採取有利於避震的姿勢

——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

——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4.家住樓房怎樣避震?

室內較安全的避震地點

——堅固的桌下或牀下;

——低矮、堅固的傢俱邊;

——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衛生間;

——內承重牆牆角;

——震前準備的避震空間。

震時要注意

——千萬不要滯留在牀上;

——千萬不能跳下樓去;

——不要到陽臺上去;

——不要到外牆邊或窗邊去;

——不要到樓梯去;

——不要去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裏,應儘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扶手。

5.家住平房怎樣避震?

有條件時儘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場地開闊,發現預警現象早,可儘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內避震較安全的地點

——炕沿下或低矮、堅固的傢俱邊;

——堅固的桌子下(旁)或牀下(旁)。

震時不可取的行爲

——滯留在牀(炕)上;

——躲在房樑下;

——躲在窗戶邊;

——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傷或摔傷)。

6.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在影劇院、體育場館,觀衆可趴在座椅旁、舞臺腳下,震後在工作人員組織下有秩序地疏散;

——正在上課的學生,迅速在課桌下躲避,震後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撤離教室,就近在開闊地帶避震;

——在商場、飯店等處,要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避開玻璃門窗、櫥窗和櫃檯;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避震時用雙手、書包或其他物品保護頭部;

——震後疏散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擁擠,儘量避開人流;如被擠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雙手交叉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解開領釦,保持呼吸暢通。

7.在戶外怎樣避震?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等。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杆、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牆;

——女兒牆、高門臉、雨棚;

——危險品如易燃、易爆品倉庫等。

8.在野外怎樣避震?

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

——不要在山腳下、陡崖邊停留;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着滾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溝坎下;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

避開水邊的危險環境

——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庫坍塌下游漲水,或出現海嘯;

——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發生洪水

—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樑坍塌時受傷。

9.遇到次生災害怎麼辦?

在室內遇到火災

——趴在地上,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必要時要匍匐前行;

——設法隔斷火源。

在野外遇到水災

——如果江河湖海漲水,要向高處跑;

——迅速離開橋面。

遇到毒氣泄漏

——遇到化工廠等着火,並有毒氣泄漏,不要朝順風的方向跑,要儘量繞到上風方向去;

——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不要使用明火。

10.被困在室內應如何保護自己?

震後餘震不斷髮生,你的環境可能進一步惡化,等待救援要有一定時間,因此,你要儘量保護自己。

① 沉住氣,樹立生存的信心,要相信一定會有人來救你。

② 保持呼吸暢通,儘量挪開臉前、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

③ 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

④ 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溼衣物捂住口、鼻

⑤ 搬開身邊可移動的雜物,擴大生存空間。

⑥ 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進一步被埋壓。

11.在廢墟中如何設法逃生?

①設法與外界聯繫。仔細聽聽周圍有沒有人,聽到人聲時敲擊鐵管、牆壁,以發出求救信號。

②與外界聯繫不上時可試着尋找通道。觀察四周有沒有通道或光亮;分析、判斷自己所處的位置,從哪兒有可能脫險;試着排開障礙,開闢通道。

③若開闢通道費時過長、費力過大或不安全時,應立即停止,以保存體力

12、暫時不能脫險應怎樣保護自己?

①保存體力。不要大聲哭喊,不要勉強行動。

②延緩生命。尋找食物和水;食物和水要節約使用;無飲用水時,可用尿液解渴。

③如果受傷,想辦法包紮;儘量少活動。

篇二:防震減災產生背景

地震,俗稱地動。它像平常的颳風下雨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即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生地震大約500萬次。其中,絕大多數地震很小,不用靈敏儀器便覺察不到,約佔地震總數的99%,其餘的1%,約5萬次,纔會被人們感覺出來。一般情況下,5級以上地震就能夠造成破壞,習慣上稱爲破壞性地震,平均每年發生約1000次;7級以上強震平均每年18次;8級以上大震每年發生1-2次。

地球時時刻刻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地球的運動變化產生許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殼運動所產生的力。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地下的岩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當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岩層構造比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斷層處就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層斷裂之處就是震源,岩層斷裂所產生的振動就是地震。

地球上90%的地震都是由於地殼的斷裂造成的,這類地震稱之爲構造地震。此外,火山爆發可造成火山地震;洞穴坍塌可造成塌陷地震;水庫蓄水可造成水庫地震;人工爆破也可造成人工爆破地震,由於這些類型的地震數量少、能量小,形成的破壞程度也小,因此,我們要預防的主要是構造地震。

篇三:地震前兆

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爲地震前兆。

一般我們將地震儀器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場、化學場和微小地形變異常稱爲微觀前兆,而將動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現出的異常,稱爲宏觀異常。

大地震前多有小地震發生,不僅次數逐漸增多,而且震級逐漸增大,然後出現一個相對的平靜期,大地震常常發生在這個平靜期後小震活動次數增加之時。用小震報大震是我國海城地震預報成功的經驗。然而,以"小震鬧"作爲"大震到"的根據,理由不是十分充分的。事實表明,至少存在三種情況:

①小震鬧大震到。

②小震不鬧大震也不到。

③小震鬧大震沒有到。

利用小地震活動的頻度、分佈及活動序列特徵預報地震,是地震分析預報的一種方法,在當前的情況下,依震報震還是預報地震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