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觀後感800字

觀後感1.48W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於春節期間開播以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節目中多位具有深厚古詩詞素養的年輕學生更是實力“圈粉”,被網友稱讚“腹有詩書氣自華”。學者表示,兼具典雅韻律與人文精神的古詩詞在現代社會仍能引發情感共鳴,要加強古詩詞的審美教育,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不靠顏值靠才情 年輕學子頻獲贊“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念出《詩經七月》中這句名句的,不是學者教授,而是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16歲高一女生武亦姝。她在2月1日《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戰勝北京大學博士生陳更,成爲新擂主。詩詞量2000首,答題時氣定神閒,還有高顏值,有網友感嘆武亦姝“滿足了自己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觀後感800字

這位把陸游、蘇軾、李白封爲自己“三大偶像”的“00後”說:“喜歡詩詞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現代語言中很難找到。”而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像武亦姝這樣的高手還有很多13歲的七年級學生葉飛,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上海文來中學學生侯尤雯,2歲開始讀詩,曾獲上海市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一等獎,爲本屆詩詞大會從百人團刷入挑戰賽的最小年齡選手;北大博士生陳更,工科出身,卻滿腹文才,是連續多場的擂主……

此外,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等學者,也因爲在節目中對古詩詞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的`精彩點評,受到網友熱捧。網民“月亮abby”說:“看了節目,體會到詩詞的意境美,和詩人的胸懷,原來中國古詩文這麼有趣。”除了擂臺上那些“行走的詩詞庫”,節目中的“百人團”也值得尊敬。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李定廣說,“百人團”選手絕大部分是年輕學生和各行業的普通人,年齡上以“90後”“00後”爲主,有些是父母比賽子女看,有些是子女比賽父母看。“古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古詩詞能與年輕人情感共鳴武亦姝在接受採訪時說,通過讀《放翁詞》,她能夠感知陸游性情中可愛有趣的一面,他的作品有一種很特殊的溫柔和深情,有時候也可以很明快、很清新;而蘇軾“可以根據人生境遇調整心態”,讀東坡詞讓人有好心情,不知不覺中,蘇軾豁達的人生觀也讓她有勇氣笑對各種人生挑戰。“儘管時空相隔,但古詩文中蘊含的情感是貼近當下的。”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峯說,詩文是古代文人墨客基於對心態、社會的理解進行的創作,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共同體驗。“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對美好的事物有嚮往之情,當人們遇到挫折和煩惱時,心靈也同樣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李定廣說,中國古詩詞韻律齊整,用語凝練,有音樂性又給人留下想象空間,是爲“天然美”,常讀常背古詩詞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感和美感。

此外中國古詩詞還具有“內涵美”,體現在情感充沛,具有人格力量。在《中國詩詞大會》近日一場比賽中,選手王軼隆身患癌症的母親病情出現反覆,王軼隆決心暫別賽場爲母親盡孝。李定廣認爲,學習古詩詞不僅是學知識,更是傳承品德與精神。“愛國、愛家、愛生活是古詩詞的重要題材,這些共通的個人情感和人性思考,可以在年輕人中間引起共鳴。”

專家還表示,雅與俗此消彼長,在網絡文化流行的今天,學習古詩文也能夠讓年輕人提升審美素養,提高語言表達層次,對抵禦粗鄙的網絡語言發揮積極作用。今天該如何學習古詩詞?公衆對中華古詩詞的日漸關注和喜愛,讓李定廣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學習古詩詞還是基於實用主義,儘管中國小教材中古詩詞比重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學仍以應試爲主,老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體會不到詩詞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腦子裏的不過是文字符號而已,且只會讓學生覺得“好難”“沒意思”。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申小龍說,不能像教外語一樣,去精確分析一首詩詞每個字、句的意思,或是用現代漢語把詩詞解釋得太直白。“每一首古詩詞,不同人應該有不同的體驗,而不是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加強古詩詞的審美教育。李定廣說,教師應更多闡釋詩詞的美妙之處,從藝術和情感兩方面講明其美在何處、妙在何處,引導學生自然地、自發地體會詩詞中的溫暖和情意。專家表示,公衆關注詩詞大會,其實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近。傳統文化教育需進一步切合時代,精心選擇內容,並利用現代傳媒方式進行傳播,也不排斥健康的娛樂化形式。

從社會角度而言,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