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熱】

觀後感3.14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熱】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

這是一個美麗而又傷感的故事,除去這些帶給人更多感覺的能夠歸結爲一個“謎”字,到處充滿着不解。這是一個屬於他的故事。用黑白鍵譜寫了他人生的序曲,靜靜的海上奏響只爲獻給那些能夠讀懂它的人。海上鋼琴師一部傷感的電影。

一段輕快的薩克斯結束帶出的是冒着黑煙的巨大的遠洋輪船。先前的寂靜瞬間被轟鳴般的歡呼聲所代替,遠處的自由女神靜靜的矗立着,看着向她揮動手臂的人羣,人們即將踏上陸地或者是踏上他們的另一個未知的旅程。

1900一個特殊的名字,不經意的被添煤工人發此刻鋼琴架下,沒有過多的懸念,就是一個被拋棄了的孩子。然而這個小插曲卻能夠看做是一場特意的安排,一個預示着成爲鋼琴天才的鋪墊。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愛1900,他教他讀書,像對待親生的兒子一樣照顧他,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會離去,一個人也必定會經受一些磨難纔會更加成長。Dannyboodman的死訊是1900成長的有一個契機。影片中失去親人的1900靜靜地靠在窗邊看着眼前翻滾的大海,這也似乎預示着他一生將於大海牽扯不清。

1900是個天生的鋼琴師,沒有別人的指導卻能無師自通的彈奏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他從沒踏上過陸地卻透過收音機瞭解各地的風俗人情,以至於把剛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在船上的他更懂得如何去享受音樂,在影片開場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領着吐得一塌糊塗的進入大廳,搖搖晃晃的船上他卻走的如平地一般的穩當,出人意外的主意卻給人帶來了莫大的快樂,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鋼琴隨着大海的翻滾在大廳中無拘無束的遊離,滑行。差點砸到腦袋的大吊燈,被破門而入氣的吹鬍子瞪眼的船長,一切的一切那麼的似真似幻。倒在煤礦堆上還是依舊的談笑風生,這是否就是真實的1900。他遇到過真愛,想要爲此付諸行動開始他的另一個生活,但是故事往往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完美,或許到此刻我還在疑惑爲什麼下船對他來說是如此的可怕,記得他以前在甲板上站了很久,原以爲他會帶着對那個女孩的愛而去找他,但是他的腳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彷彿站了一個世紀,一個足矣讓他思考完善的時間,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吹着康恩牌小號的max也就是整個影片的線索,他引導着我們進入1900的世界,用他的眼睛看着1900傳奇的一身,新的出發,他用他的小號成功的在船上謀得了職位,暈船讓他偶遇了1900,最後的賣小號讓他重新找到了他的朋友,一切的一切,似乎就在冥冥之中。讓他跟1900有牽扯不斷的聯繫。

有時候故事中的天才也能成爲吸引我們眼球的一個賣點,正是因爲天才的隕落才讓我們感到扼腕嘆息,一個小小的孩子在沒有理解專業訓練前就能演奏出令人陶醉的音樂。這個在影片中仍然是一個謎,或許正是因爲導演的沒有直接點出我們才能更加的迷戀這個彈奏着一首好琴的1900,激烈的比賽又一個成爲我們瞭解他技藝的媒介,與鋼琴大師的比試,雖然一開始就明白故事的大概發展走向,但是令我驚歎的是影片中的演員竟然能如此出神入化的將鋼琴演奏的如此之極致,或許是作爲一個鋼琴的外行人來評價海上鋼琴師這個場景的演出。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在這一段也十分緊張,會讓看的人一時喘但是起來,似乎到處都瀰漫着令人窒息的氛圍一種從兩個比賽者身上散發出來逼人的氣場,他們那時候是強大的,個性是1900的表現,就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

輪船是整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而整個影片也是在一艘遠洋輪船上發生的人們因踏上陸地而興奮,而他電影的主人公1900卻選取永遠的留在船上,等着時間流逝等着船漸漸老化,等着人們漸漸遺忘,在爆炸的前一刻他遇到了好友,原本想靜靜的消失,就像他靜靜的躲藏在廢棄的遊輪中等待毀滅,在油輪中成長,在遊輪中度過他的歡樂時光,海是寂靜的又是波濤洶涌的,他是屬於大海的,輾轉於各個國家,卻從未離開船一步,那最漫長的等待也是在下船間的停頓,陸地上的世界是精彩的,但是就像中國的浮萍一樣,離開了船離開了海他就沒有了根,在期間也有動搖是不是他的膽量不夠,沒有人清楚,也沒有人會理解,在影片的開始他了句話是從他的好友口中道出的“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也不會被人忘記”。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

伴隨着低沉悠揚的音樂,影片拉開序幕,幽暗的樓梯綿延不絕的伸展開來。潮溼而又逼仄的水汽瀰漫在空氣裏,這多像一個悲涼而又巨大的隱喻。麥克斯好像預言家一樣的聲音振盪着呼嘯在你我的耳畔。

導演將麥克斯的回憶與一九零零真實的生活穿插交錯,得以重現天才傳奇的一生。

這個被遺棄在頭等艙鋼琴上的孩子,世上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正如麥克斯所說,沒有一個城市,一個教會,一個醫院,監獄或棒球隊知道他的名字,他沒有國籍,沒有生日,沒有家人。他在一個像船一樣大的搖籃裏成長,在歐洲和美國之間旅行。在舷窗裏看到的一切,就是他童年的世界,一望無際的海平面和洶涌的波濤。他的名字,丹尼勃曼TD雷蒙一九零零,是對整個世紀的眺望。

他推開那扇鏽色的鐵門,剎那間,音樂的泉水汩汩而來,沁入他的心靈,他的目光在光影交錯的朦朧中游離,最終,停在那架鋼琴上……

這是電影中最有傳奇色彩的一筆,無師自通的一九零零彈奏着美妙的音樂,並這樣,與音樂一起成長。

暈船的麥克斯託尼在大廳遇見穿着燕尾服紳士一樣的一九零零,他神情自若,如履平地的穿行在搖晃的船上。作爲以視覺藝術爲核心的電影,在導演託納多雷的這部作品中,畫面具有強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隨着船身搖晃而滑行的鋼琴以及流動的音樂,劃過天際的滾滾驚雷,怒吼的海洋,無不爲這經典的橋段添上濃墨重彩浪漫的一筆。大海咆哮着爲他伴奏,海浪與音符融合……

他是嚮往人間溫情的,他用船上的無線電與陸地上的人們交流,甚至可以想象出一個他從沒去過的城市的樣子:冬天的時候,漂亮極了,三月份你總能遇到那樣的午後,至少可以想象一下,濃霧滑入,就像白色的柵欄,漂浮在街燈下,淹沒了萬物,就像白色的刀,太神奇了,看不見房頂,看不見樹枝,看不見聖路易斯教堂的尖塔,人們擦肩而過卻互不相見……

他從不墨守成規,他的手指跟隨思維跳躍,他說:“去他的規則!”他伴奏的舞會總是歡快並奇異的。他可以用音樂描繪每一個人的思想。他在三等艙爲窮人彈琴。螞蟻般的人羣圍繞着他的琴音起舞。他的思維在不停遊曳,在火山的邊緣,美麗的村莊,在聖索菲亞大教堂……他的手指簇擁着他的思想,一朵朵奇葩在黑白琴鍵上綻放。他的塔郎泰莎,人們從他身邊散開,去追尋各自的幸福。他的孤獨暈染開來,在冷寂的空氣裏散發着清冽的香氣,是他靈魂的味道。

他說,我相信陸地上的人們浪費了太多時間在爲什麼上,冬天害怕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又將至,這就是爲什麼你不會厭倦永遠在追尋着,哪裏一直是夏天。我——並不羨慕。他一語成讖,更像是一位鋼琴詩人。

鏡頭交錯,在荒涼廢棄的弗吉尼亞號上,麥克斯在尋找着他最好的朋友。他深信一九零零不會離開這裏。

生於斯止於斯。這是他的信仰。

與爵士樂鼻祖傑裏羅的鋼琴對決是電影裏最精彩的橋段之一。兩位鋼琴家都展示了他們高超的演奏技藝。與充滿挑釁的傑裏相比,不卑不亢自信的一九零零顯然更甚一籌。他的名氣也達到了頂峯。這個時候,他與他的愛情不期而遇。然而,即使是愛情,也沒有讓他放棄自己的追求。

他拒絕錄製唱片。

因爲,我和我的音樂不容分割。

蒼老的弗吉尼亞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當麥克斯在腐朽的船艙裏播放着一九零零曾經爲自己的愛情彈奏的音樂時,他找到了他,這裏誕生了哲理的一段對話,是整部電影的靈魂所在。

在人類的城市裏,無窮無盡的是慾望。對於一九零零來說,城市是一架無邊無際的鋼琴,在這裏,演奏不了他靈魂的音樂,他寧願,退出生命的舞臺。

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用簡單的故事情節構建了他心中的藝術理念,他的人文追求。這在他的“時空三部曲”中的另兩部《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都有所體現。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更像是導演思想的凝結,一九零零,是真正藝術形象的化身。這是一部藝術悲劇,更是一部蕩氣迴腸的詩意旅程電影。整部影片沉浸在悲愴唯美的背景音樂中。作爲託納多雷的配樂老搭檔,埃里奧莫里克奈再一次征服了觀衆,並由此榮獲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弗吉尼亞號停泊的時候,巨大的陰影覆蓋了熙熙攘攘的人羣,覆蓋了慾望,追求和一切。整部影片都在渲染,都在對比,導演不惜用大量全景鏡頭表現無邊無際的人羣:晨曦,自由女神在濃霧中浮現,繁華的城市在人們的瞳孔裏放大,所有人都高喊着America!這是一種象徵,與一九零零的信仰相悖。他的孤獨是因爲與世人精神追求的距離,沒有人可以理解他,他的超然,成就了他的藝術,也是他的幸福所在。他不屬於這個物質的世界。

正如他所說,我是生在這艘船上的,我已經和這個世界擦身而過了。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3

是一個虛幻的奇蹟,一個傷感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他的傳奇。大海、輪船、鋼琴、陸地、孤獨、友情與天才交織的故事。一部蕩氣迴腸的詩意旅程電影——《海上鋼琴師》。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觀衆帶入1900的心靈深處。

和衆多歐片一樣,這部片子也充滿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這名出生在輪船上的孤兒,是天生的鋼琴大師,他一生從來沒有下過船,能夠在別人因暈船而吐得一踏糊塗的時候閒庭信步。他生世淒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卻不以爲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爲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託納託雷想通過他暗示什麼呢?“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選擇。人的一生實際上每時每刻都在面臨選擇,每一個細小或者重大的選擇決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選擇了留在船上,他無法邁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爲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愛。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頭。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那個吹康牌樂器的胖子,上船掙錢的時候只有一把小號,到影片最後還是靠別人施捨才繼續擁有這把小號,人生,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循環,周而復始的循環,我們都在循環中消耗生命的時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個發現自由女神的人,他們縱聲高呼,爲了一個不知道結果的目標而激動,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還有爵士樂本身似乎也暗示着那種自以爲是的人,“什麼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來理解大師。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觀衆的,《海上鋼琴師》的情節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風暴雨中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自稱“爵士樂祖師”的謝利上船與1900比賽鋼琴,激動人心的程度簡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槍戰相媲美。美國的西部片中,快槍手一對一的較量很是惹眼,但歐洲人可以用鋼琴當武器。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鋼琴比賽才結束,1900第一眼就愛上的女人出現在了舷窗外,他彈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內,柔情似水。這一幕,必將成爲電影史上的浪漫經典,這一曲,也必將成爲傳世之音。

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雅的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來體現人物,用音樂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講述人生,他用音符來代替語言來觸及人們的心靈,聽着他的音樂,就像是聽着人生的經歷,聽着人生總總,他的手在鍵上,但是心如癡迷的樂者一樣隨着自己的音樂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麼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麼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識。

其實與俗世的生活來對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實的地方。比如,他從未接觸過鋼琴和音樂,但當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鍵上的時候,那些動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瀉而出;他從未受過正統的教育,卻能說出那麼詩意而蘊涵豐富的語言;甚至最後,當朋友邁克斯在那條殘破不堪的,顯然已廢棄很久的遊船上找到他時,1900哪來的食物維持生命?

還有的就是影片最後的結局—1900和麥克斯的談話!我喜歡這個情節的原因不是因爲1900怎樣選擇他的生活,怎樣選擇他的死!相反我很不贊同他不下船的解釋!因爲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對生活不積極的看法!但是最後1900跟麥克斯開的玩笑才真正讓我明白1900爲什麼這樣選擇,因爲他死後到天堂還是想彈鋼琴,彈只屬於自己的曲子,因爲沒人能用兩隻右手彈琴!如果1900下船估計他會和傑裏一樣,不再會爲自己喜歡而彈琴,而是爲了別人或錢而彈琴,那是1900不想看到的,甚至1900如果下船再也沒有靈感彈出屬於他自己的曲子了!簡單說1900爲音樂而生,爲音樂而死!不簡單啊!

影片採用最極端的浪漫主義風格,引起兩極反應:有人視之爲傑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爛片”。影片的缺憾在於人物刻畫,主角太過神祕,讓人無法洞察他的內心世界,因而就很難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態調離憤青階段,該片則有打動人心的浪漫魔力。

我想,也只能以一顆詩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開物質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靈魂與音樂的交融,同時引導觀衆與片中或精彩絕倫,或妙趣橫生的音樂達到共鳴。

我們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想劃定自己安全的範圍,都想過自己所謂的“生活”。但是,那真的是我們能夠掌握和控制的嗎,會不會因爲太貪心而不快樂。1900把自己的生活縮小到鋼琴這頭到那頭的距離,又放大到88顆琴鍵上能夠演奏出的音符排列組合的矩陣裏,他用自己的尺度取捨,懂得人生的自由是無限的,而自己能享受到的又何其有限。於是他總是快樂的,嘴角微微上翹,於是他總是思索的,觀察着人們眉梢眼角一絲細紋的變換,於是他是註定不能留給這個世界任何痕跡的,過於純淨的生命是沒有抵抗力的。他說,至少我可以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語氣是心甘情願的放棄。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

他的一生是無根的,終生都在飄泊的維珍尼亞號上,至死也沒有踏足陸地,他的一生就是一艘船與音符所組成。與他最不可分隔的就是音樂,他用率性而爲的靈感,譜出最有情的音樂去解讀人生。

他有驚人的音樂天賦,那是一種超忽常規的能量,是一種超敏銳的洞察力,與靈歌之王雷·查爾斯不同,雷·查爾斯是用音樂來完成對生命的依託,而他卻是用音樂去解讀生活,感悟人生,雖然他們對音樂都有異乎常人的感悟力,但卻有着不一樣的執着,雷·查爾斯將一生都放在了音樂這個精神生活上,而對於1900來說,音樂就是他的語言。他用心靈演繹融入了世間百態的樂曲。

他是音樂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僅僅是音符,而是對生活的真誠。深情飄逸的曲風,唯美、優雅的飛揚,他的音樂時而精巧,時而大氣,時而細膩,時而磅礴,時而小心,時而大膽,時而激情,時而委婉。他以音樂來體現人物,用音樂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講述人生,他用音符來代替語言來觸及人們的心靈,聽着他的音樂,就像是聽着人生的經歷,聽着人生總總,他的手在鍵上,但是心如癡迷的樂者一樣隨着自已的音樂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麼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麼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於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識。

孤獨的寂寞與他的海上宿命

他一生都在海上,那艘客輪就是他的家,他的執着就是對海的依戀,海是他的宿命。

周而復始的人來人往、悲歡離合、人間萬象,一幕一幕的在他面前上演,他似乎已看盡了人間的繁華、冷漠、淒涼與虛僞,也看盡了人生。

“我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爲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在陸地上,他掌握不了自已的命運,他也無法操縱那幺多的選擇,他的能力僅限於用88個鍵子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他選擇了不變。船就是他保護自已,囚禁自已的地方,同時也是他與紅塵隔離的地方。沒有身份證,沒有出生證明,這些都不是阻止他去陸地的牢籠,真正是牢寵卻是他的心,是一個在他的心中永遠的家。對於外界的不可知與不確定,他只有幻想、好奇與極大的恐懼。而維珍尼亞號纔是他唯一的方向,在這裏,他有時像個頑皮自在的孩子,有時卻又孤獨的叫人心酸,孤獨的藝術人生與無盡的大海也就是他的宿命。

我本不信宿命,命由人改,但深思後醒悟,性格豈非宿命,決定人一生,性格就是宿命,而對於1900,他宿命的一生豈非正是他的性格所定。

他是純粹的天才,他的個性是天才與幻想交融,他沒有下船,他選擇了他的幻想世界,他的懦弱似乎有些不正常,有些不可思議,但什幺是正常的?最起碼,他選擇了自已的路,爲自已而活,而我們是不是還在爲了一些遙不可及的所謂理想而奮鬥,是不是還在爲了壓力、爲了別人而活,對一些唾手可得的卻沒有珍惜,對這些身邊的美好都沒有觸摸過。這豈非也同樣不正常。

友情是世間賜予他的唯一的溫暖。

自從出現了光影的留念後,影片裏就從來就不缺愛情,但偏偏這個海上鋼琴師卻沒有這樣的好運,對海的依戀,對選擇的恐懼,使他錯過唯一一次去愛的機會,他掰碎了那張記錄了初戀的唱片,他也掰碎了那段沒有結果的回憶。

還好,宿命在剝奪了他愛情的權力後,又給了他一段難得的友情。

這也是一個沒有女主角的電影,影片就是隨着胖子麥克斯的旁白開始,麥克斯也成了他主動與社會相關聯的唯一鈕帶,而與胖子麥克斯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與音樂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託,也正是由於這個老友的存在,我們纔會覺得他這孤獨的一生有了些許的溫暖。

當胖子抱着唱機,播放着柔情似水的無名樂曲在即將炸燬的維珍尼亞號上尋找他時,隨着影片的剪輯,胖子與柔情的音樂出現在了船上的一些舊地,這時與其說他的行爲是尋找,倒不如說是緬懷,緬懷與1900一起走過的日子,緬懷對過去光影的留念。

你爲什麼暈船浪?這是兩人多年後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話,這也是他們友情最開始的記憶。

胖子最終沒有勸阻1900的最後決定,理解的面對他不歸之路的選擇,這是一種什幺深度的感情,換了是你,你會怎幺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還是放手讓他達到靈魂的升化。當麥克斯默默地含淚離開即將炸燬的維珍尼亞號時,1900叫住了他,給他講了一個不好笑、但動人的笑話,我也發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傾訴竟也感性、如此動人,也如此傷感,這時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悲傷,是一種孤獨的傷感。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

這是一個美麗而又傷感的故事,除去這些帶給人更多感覺的可以歸結爲一個“謎”字,到處充滿着不解。這是一個屬於他的故事。用黑白鍵譜寫了他人生的序曲,靜靜的海上奏響只爲獻給那些能夠讀懂它的人。海上鋼琴師一部傷感的電影。

一段輕快的薩克斯結束帶出的是冒着黑煙的巨大的遠洋輪船。先前的寂靜瞬間被轟鳴般的歡呼聲所代替,遠處的自由女神靜靜的矗立着,看着向她揮動手臂的人羣,人們即將踏上陸地或者是踏上他們的另一個未知的旅程。

1900一個特殊的名字,不經意的被添煤工人發現在鋼琴架下,沒有過多的懸念,就是一個被拋棄了的孩子。然而這個小插曲卻可以看做是一場特意的安排,一個預示着成爲鋼琴天才的鋪墊。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愛1900,他教他讀書,像對待親生的兒子一樣照顧他,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會離去,一個人也必定會經受一些磨難纔會更加成長。Dannyboodman的死訊是1900成長的有一個契機。影片中失去親人的1900靜靜地靠在窗邊看着眼前翻滾的大海,這也似乎預示着他一生將於大海牽扯不清。

1900是個天生的鋼琴師,沒有別人的指導卻能無師自通的彈奏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他從沒踏上過陸地卻通過收音機瞭解各地的風俗人情,以至於把剛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在船上的他更懂得如何去享受音樂,在影片開場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領着吐得一塌糊塗的進入大廳,搖搖晃晃的船上他卻走的如平地一般的穩當,出人意外的主意卻給人帶來了莫大的快樂,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鋼琴隨着大海的翻滾在大廳中無拘無束的遊離,滑行。差點砸到腦袋的大吊燈,被破門而入氣的吹鬍子瞪眼的船長,一切的一切那麼的似真似幻。倒在煤礦堆上還是依舊的談笑風生,這是否就是真實的1900。他遇到過真愛,想要爲此付諸行動開始他的另一個生活,但是故事往往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完美,或許到現在我還在疑惑爲什麼下船對他來說是如此的可怕,記得他曾經在甲板上站了很久,原以爲他會帶着對那個女孩的愛而去找他,但是他的腳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彷彿站了一個世紀,一個足矣讓他思考完善的時間,他說陸地沒有盡頭。”這種沒有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覺得安穩。

吹着康恩牌小號的max也就是整個影片的線索,他引導着我們進入1900的世界,用他的眼睛看着1900傳奇的一身,新的出發,他用他的小號成功的在船上謀得了職位,暈船讓他偶遇了1900,最後的賣小號讓他重新找到了他的朋友,一切的一切,似乎就在冥冥之中。讓他跟1900有牽扯不斷的聯繫。

有時候故事中的天才也能成爲吸引我們眼球的一個賣點,正是因爲天才的隕落才讓我們感到扼腕嘆息,一個小小的孩子在沒有接受專業訓練前就能演奏出令人陶醉的音樂。這個在影片中仍然是一個謎,或許正是因爲導演的沒有直接點出我們才能更加的迷戀這個彈奏着一首好琴的1900,激烈的比賽又一個成爲我們瞭解他技藝的媒介,與鋼琴大師的比試,雖然一開始就知道故事的大概發展走向,但是令我驚歎的是影片中的演員竟然能如此出神入化的將鋼琴演奏的如此之極致,或許是作爲一個鋼琴的外行人來評價海上鋼琴師這個場景的演出。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在這一段也非常緊張,會讓看的人一時喘不過起來,似乎到處都瀰漫着令人窒息的氛圍一種從兩個比賽者身上散發出來逼人的氣場,他們那時候是強大的,特別是1900的表現,就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

輪船是整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而整個影片也是在一艘遠洋輪船上發生的人們因踏上陸地而興奮,而他電影的主人公1900卻選擇永遠的留在船上,等着時間流逝等着船漸漸老化,等着人們漸漸遺忘,在爆炸的前一刻他遇到了好友,原本想靜靜的消失,就像他靜靜的躲藏在廢棄的遊輪中等待毀滅,在油輪中成長,在遊輪中度過他的歡樂時光,海是寂靜的又是波濤洶涌的,他是屬於大海的,輾轉於各個國家,卻從未離開船一步,那最漫長的等待也是在下船間的停頓,陸地上的世界是精彩的,但是就像中國的浮萍一樣,離開了船離開了海他就沒有了根,在期間也有動搖是不是他的膽量不夠,沒有人清楚,也沒有人會理解,在影片的開始他了句話是從他的好友口中道出的“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也不會被人忘記”。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6

這是一個漂亮而又傷感的故事,除去這部分帶給人更多感覺的可以歸結爲一個“謎”字,到處充滿着不解。這是一個是他的故事。用黑白鍵譜寫了他生活的序曲,靜靜的海上奏響只爲獻給那些可以讀懂它的人。海上鋼琴師一部傷感的電影。

一段輕快的薩克斯結束帶出的是冒着黑煙的巨大的遠洋輪船。先前的寂靜瞬間被轟鳴般的歡呼聲所代替,遠處的自由女神靜靜的矗立着,看着向她揮動手臂的人羣,大家馬上踏上陸地或者是踏上他們的另一個未知的旅程。

1900一個特殊的名字,不經意的被添煤工人發此刻鋼琴架下,沒過多的懸念,就是一個被拋棄了的小孩。然而這個小插曲卻可以看做是一場特意的安排,一個預示着成爲鋼琴天才的鋪墊。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愛1900,他教他念書,像對待親生的兒子一樣照顧他,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會離去,一個人也一定會經受一些磨難纔會愈加成長。Dannyboodman的死訊是1900成長的有一個契機。影片中失去親人的1900靜靜地靠在窗邊看着眼前翻滾的大海,這也好像預示着他一生將於大海牽扯不清。

1900是個天生的鋼琴師,沒其他人的指導卻可以無師自通的彈奏出這樣美妙的音樂。他從沒踏上過陸地卻透過收音機知道各地的風俗人情,以至於把剛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我們的追求,他有我們的生活習慣,在船上的他更瞭解怎麼樣去享受音樂,在影片開場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領着吐得亂七八糟的進入大廳,搖搖晃晃的船上他卻走的如平地普通的穩當,出人意料之外的主意卻給人帶來了莫大的快樂,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鋼琴伴隨大海的翻滾在大廳中無拘無束的遊離,滑行。差點砸到腦袋的大吊燈,被破門而入氣的吹鬍子瞪眼的船長,所有的所有那樣的似真似幻。倒在煤礦堆上還是依然的談笑風生,這是不是就是真實的1900。他遇見過真愛,想要爲此付諸行動開始他的另一個生活,但故事總是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完美,可能到此刻我還在疑惑爲何下船對他來講是這樣的可怕,記得他以前在甲板上站了很長時間,原以爲他會攜帶對那個女生的愛而去找他,但他的腳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彷彿站了一個世紀,一個就夠了讓他考慮健全的時間,他說陸地沒盡頭。”這種沒盡頭的感覺讓他害怕,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這讓他感覺安穩。

吹着康恩牌小號的max也就是整個影片的線索,他引導着大家進入1900的世界,用他的雙眼看着1900傳奇的一身,新的出發,他用他的小號成功的在船上謀得了職位,暈船讓他偶遇了1900,最後的賣小號讓他重新找到了他的朋友,所有的所有,好像就在冥冥之中。讓他跟1900有牽扯持續的聯繫。

有時故事中的天才也能成爲吸引大家眼球的一個賣點,正是由於天才的隕落才讓大家感到扼腕嘆息,一個小小的小孩在沒理解專業練習前就能演奏出讓人陶醉的音樂。這個在影片中仍然是一個謎,可能正是由於導演的沒直接點出大家才能愈加的迷戀這個彈奏着一首好琴的1900,激烈的比賽又一個成爲大家知道他技藝的媒介,與鋼琴大師的比試,雖然剛開始就瞭解故事的大概進步走向,但令我驚歎的是影片中的演員居然能這樣出神入化的將鋼琴演奏的這樣之極致,可能是作爲一個鋼琴的外行人來評價海上鋼琴師這個場景的演出。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在這一段也十分緊張,會讓看的人一時喘但起來,好像到處都瀰漫着讓人窒息的環境一種從兩個比賽者身上散發出來逼人的氣場,他們那時候是強大的,個性是1900的表現,就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

輪船是整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而整個影片也是在一艘遠洋輪船上發生的大家因踏上陸地而興奮,而他電影的主人公1900卻選取永遠的留在船上,等着時間流逝等着船日漸老化,等着大家日漸遺忘,在爆炸的前一刻他遇見了好友,原本想靜靜的消失,就像他靜靜的躲藏在廢棄的遊輪中等待毀滅,在油輪中成長,在遊輪中度過他的歡樂時光,海是寂靜的又是波濤洶涌的,他是是大海的,輾轉於各個國家,卻從未離開船一步,那最漫長的等待也是在下船間的停頓,陸地上的世界是精彩的,但就像中國的浮萍一樣,離開了船離開了海他就沒了根,在期間也有動搖是否他的膽量不夠,無人瞭解,也無人會理解,在影片的開始他了句話是從他的好友口中道出的“只須你有一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也不會讓人忘記”。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7

今天下午,太陽正盛,疲倦地窩在家裏。躲在房間看完了《海上鋼琴師》,深深地被打動了。

1900這個人物身上有許多動人之處。一出生就被父母拋棄在一艘船上,躺在船上的一架鋼琴上面。他出生在二十世紀初,但是,無論生在哪一個時代在那個時刻他就只是一個孩子,一個應該是被媽媽疼惜爸爸愛護的小寶貝。從那時起,他就註定不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樣長大成人。

從某個壞的角度來說,1900是一個棄嬰,但從某個好的角度看,他雖被拋棄,至少沒有被扔在荒郊野嶺裏等死,沒有被一個壞人抓去當一個小壞人,而是被善良的工人丹尼收養了,並取名爲1900.但沒過多少年,丹尼就死於一場意外。

我不禁思索,1900從小過着一種怎樣的生活。他從小就生活在陰暗潮溼的船的最底層,身體方面會不會有什麼不適呢?他從小都沒有爸爸媽媽,都是跟着幹活的大叔們一起生活,會不會感到傷心難過呢?他從小就沒上過學,沒有踏進過學堂半步,沒有和同學一起玩耍的經歷,會不會感到不甘和寂寞呢?當他遇到問題煩惱的時候卻無人訴說,是否會感到深深地孤獨呢?他從來沒有離開過船半步,有沒有過想要去看看更遠方的世界呢?

每天早晨伴着第一縷從海平面升起的陽光睜開雙眼,夜晚隨着最亮的月光進入夢鄉。千千萬萬個日子就這樣反反覆覆,任誰都會受不了的吧。但是,1900有音樂作伴。他是一個極具音樂天賦的音樂家,是船上最優秀的鋼琴家。

從小便被視爲音樂神童,長大後更是名聲大噪。無論是船上本身的人還是船上的遊客都願意做一個合格的聆聽者。突然有一天,一名世界著名的鋼琴家親自來到這艘船,爲的就是親自和1900較量一番。而此時的1900還一副狀況外的表情,彷彿在問:“音樂是用來比賽的嗎?”比賽一共三局,前兩局1900完全就是隨便應付,直到麥克斯(他的好朋友)十分氣憤地說全船的兄弟都把賭注壓在他身上啦,結果他卻不好好應戰,這才彷彿一下驚醒了1900:原來這場比賽不止關乎他一個人啊。隨即找麥克斯要了一支菸放在鋼琴上,雖然他不吸菸,然後又轉過頭對他的對手狠狠地說了一句:“這都是你逼我的。”(聽這語氣好像大Boss哦。)然後就開始了一場視覺與聽覺齊飛的盛宴。觀衆們都已目瞪口呆,那位大名鼎鼎的對手也露出慍色。瘋狂的音符在1900的手指間狂舞着,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打擾到他,細細密密的汗液從額頭流至下巴。終於,曲畢,可衆人仍處於某種呆滯狀態,久久不能回神。

1900此時露出了一抹微笑,拿起那隻放在鋼琴上的煙,翻起鋼琴的後蓋,將菸頭與琴絃接觸,然後,菸頭竟然燒着了。這也許就是他對於勝利的宣告,一種無聲的宣告。

再來說說1900和他的朋友麥克斯。麥克斯剛來到這艘船上當小號手時很不習慣,半夜裏暈船,一直吐。1900看見他後便開始彈鋼琴,讓麥克斯跟上他,慢慢的,麥克斯竟然好了(忒神奇)。

這兩人既是音樂上的夥伴,又是生活中的摯友。

我一直覺得1900骨子裏有一種灑脫,爲人不拘。他敢在共同演奏時突然任性地改變曲目,讓指揮措手不及;他敢一邊彈鋼琴一邊橫衝直撞,撞碎了整面玻璃也毫不在乎,最後又撞開了船長的房門;他敢在受罰時大膽地將鐵鍬扔進熊熊燃燒的大火中,然後優哉遊哉地躺下休息。這一切的一切,在我看來,還是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從小沒有人親力親爲地教導,犯了錯也不一定能及時改錯,因爲也許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他。所以他對聽話沒什麼概念,最嚮往自由,音樂。

1900每一次演奏似乎都是即興創作。因爲連續數次我都沒有在他的鋼琴架上看見任何譜子,這不禁讓我好奇,他每次演奏的時候都在想什麼呢?麥克斯替我問了這個問題,原來,每次彈奏時他都會觀察觀衆的神情。看到某一個觀衆沮喪,就彈奏憂傷的曲子;看到某一個觀衆高興,就彈奏歡快的曲子。曲風就在他的手中這樣變幻自如,讓我不得不歎服的技巧和能力。

最令我可惜的是與1900擦肩而過的愛情。1900在船上錄製自己的第一張唱片時,突然在窗外看見了一位妙齡女郎,他的目光被吸引住了,手中的音符也有了細微的變化。也許,1900對這個姑娘一見鍾情了,他不斷找尋姑娘的蹤跡,甚至悄悄潛入女寢,他想把自己的第一張音樂唱片送給這位姑娘。但最後,1900還是錯過了這位有可能成爲自己初戀的女孩,自己的唱片也還沒有送出去,他想踏入陸地的願望最終也未能實現。令人惋惜至極。

最後的最後。時間在推移,歷史在前進。這艘船免不了被炸燬的命運,可是1900寧死不下。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而陸地,船除外的地方也許也是世界,但是於他,真是太過於龐大,他根本無法掌控,只有深深地恐懼,還不如去天堂繼續做一名快樂的鋼琴手。但是,1900是沒有身份的,在船上生,在船上死,人間沒有他存在的確切記錄,那天堂也不會有,他只能以一個無身份的人生活。不過,他已經無所謂了。

“砰!”船碎了,人死了,靈魂飄向天堂去了。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8

近兩個月看了許多電影,最入我眼並耐得住咀嚼的就是這部《海上鋼琴師》。

置身互聯網2.0時代,也許片子太多和看得太容易的緣故,許多影像只是匆匆而過,留不下什麼痕跡。然而這部片子卻以質樸的情感和極具浪漫的氣息達至不凡的境界,創作者用心之深值得留意。

爲了解“1900”這個時間座標在一位歐洲導演(準確地說是意大利導演)心目中的位置,我特意下載了《一口氣讀完歐洲史》和《一口氣讀完美國史》,重溫了世紀之初的時代背景,當然收穫頗豐,不過許多感想並不能通過本文表達出來。

作爲與一部電影有關的文字,還是儘量簡捷一些吧,讓我們拋卻章法,但求寫意。

影片的劇情背景,創作團隊就不說了,只用一句話概括:非常夠量級並且堪稱完美!看過並喜歡該片的朋友一定做過相關功課。我們只談影片象徵什麼或在表達什麼。

一個出生在海上的棄嬰,被維吉尼亞號黑人輪機工收養,7歲時又再次成爲孤兒,在葬禮上初聞有如天籟的音樂,隨後就能在鋼琴上隨心所欲了……

沒有學習的過程,可稱爲天才。

描寫天才的故事,可稱爲傳奇。

傳奇超越普通現實,表達另一層真實,是爲隱喻。

《海上鋼琴師》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傳奇與隱喻的故事結構。“1900”是新世紀的時間座標,“維吉尼亞”是美國開國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移民船號,“1900”還是“爵士樂”的誕生年代,標誌新大陸獨立靈魂與自我意識的完成。不過就音樂來說,這一過程經由“貓王”達到頂峯,此後便被源於英國的“搖滾樂”——“披頭四”樂隊取代,象徵舊大陸(歐洲)的復興。

《海上鋼琴師》所表達的,是“自由女神精神”如日中天時期蓬勃的美洲新大陸(美國)所透露的衰敗氣息——而這一點是非明眼人不足以捕捉更不足以表現的。因而,該片也可以說是對20世紀以美國文化爲標誌的人類文明頂峯進行的一次另類檢討,視角高超,飽含禪意。

影片的情節鋪陳有那麼幾處比較關鍵:與“爵士樂”創始人的鬥琴;即興灌錄唯一的唱片;與維吉尼亞號共沉的獨白……

其全部精髓都在結尾的那段獨白中,其實單看文字可能更好,對於影片要表達的核心來說,那已足矣。

這裏我不想引用全文,也不想做過多詮釋,我只能說我完全領會主人公的意思——甚至他的每一個字。

對於“鬥琴”這場戲我提供兩個視角供參考:第一,想象金庸武俠小說的情節,一個人舞劍,劍可殺人於無形;另一個人舞劍,可把劍摧毀於無形……何者功力更高不言自明。第二,可以拿科學奇人尼古拉·特斯拉與科學匠器愛迪生來比照,前者視科學研究如生命,陶醉其中,自得其樂,可完全拋開世俗功利;後者骨子裏是追求功利的商人、政客兼投機者,只把科學研究當成謀取個人利益的手段,兩者自然有天壤之別。

無論編劇有多少杜撰,就特定情境的表達來說,“爵士樂”創始人鋼琴彈得固然超凡脫俗,但“1900”出手,一曲過後,鋼琴的金屬部分竟炙熱如焚,足以點燃一顆菸頭……兩者高下立判。古語有言:功夫在詩外。絕頂高手比賽技藝,定非就藝論藝,一定比的是功力和境界。

就此情節的塑造來說,導演深諳藝術的虛實之法,以虛擬實,頗得藝術表現的妙諦。

如果說以上情節成功表現了主人公琴技功力的話,那麼,即興灌錄唱片一段則足以表現主人公的琴技境界。他有一句經典的話:“決不讓我的音樂離我而去”,這是他對待唱片的態度。何意也?這恰是自古以來藝道傳承的精髓!藝,非人而不可爲,要在真實、原發、鮮活、隨機。

他的話對今日“複製爲王”時代的娛樂和唱片工業來說可謂振聾發聵。

該段情節的表現,編導演三者各皆精彩,甚爲出色。一個面對弦窗整理儀容的少女,被弦窗內正要灌錄唱片的“鋼琴師”所見,於是琴鍵下的感覺頓然不同,琴隨心動,當即彈奏了一曲足以流傳後世的即興音樂……當然,此情景乃虛構,但虛構中表達了藝術的真諦。

中國有句話叫“藝道相通”,那麼,這位有如此功力和境界的“鋼琴師”對人生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注意,我們面前的劇中人是一位沒有父母、沒有家庭、沒有任何國籍和身份的“海上鋼琴師”,甚至終生沒有踏足陸地……

確實很反常,不是說他的行爲,而是說他的存在——堪稱人類的特例!

對此我們只能用“天生隱者”一詞來形容。是的,他是非常獨特的存在,但他更不凡之處是,雖不涉人世,卻對人世有着卓然的洞察……

其實維吉尼亞號所展現的衆生百態,已足以令我們的主人公對人間洞若觀火。

當他最後走下舷梯,絕然將帽子甩給陸上的世界時,他已做好跟隨那份洞察的決定。

這是最後的決定。

包含大智慧。

令他成爲真正的隱者。

正像蘇格拉底當年從容飲下毒酒一樣,“海上鋼琴師”亦自在地退出舞臺……

他們都明白自己有選擇權,都看清了物質和人性的陷阱,都能像不曾擁有一樣失去——或者說獲得終極:死亡。

他的大段獨白這裏一句也不要重複,因爲除非你擁有他那樣的洞察,否則那些話與你無關。

《海上鋼琴師》並不是一個悲切的故事,不妨說它是一個智者與隱士的比喻。

那個高樓摩天、街道無窮錯落的恐怖之城紐約,就是今天整個現代世界的縮影,麻煩的是,人們已迷失其中,找不到歸途。

“1900” 就像流星劃過這個世界的天際,留下世人無窮的思緒……

正如所有偉大的智者與隱士一樣,他們雖然不在此世,但精神和故事卻總能以某種方式被世界銘記,並在人們心中一直傳誦下去。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9

很久沒有一部電影讓我有那麼多感觸了,它就彷彿是個持續發酵的麪包,不斷填充着我疑惑的思緒。對於這部傳聞中被譽爲經典的影片,我在看它前並未查看相關的簡介和影評,因爲沒有比帶着幾分好奇走入一個故事更有趣了。

我想這部片子每個人看時都會有許多不同感觸,不得不說在故事開端的一段時間,我都以爲它是略帶黑色幽默的喜劇,雖然講述故事的MAX看起來有些落魄,但從他的描述中,無論是那些第一個在船上看到自由女神大喊“America!”的人,還是收養1900的.善良黑人船工Danny,都展現出了一種充滿希望的樂觀精神。幼年的1900也着實是個讓人喜愛而心疼的孩子,船上的人們微笑着去包容愛護他,給了他如同家人的溫暖,但隨着1900慢慢長大,故事在他的養父Danny遭遇意外後,漸漸透露出其中深藏的陰雲,我想1900那幼小的心一定覺得上帝給他開了個很大的玩笑,同時也賜予了他異於常人的天賦。

當他在寂靜深夜彈奏出動人的曲子時,我和故事中的人們一樣感動,而那說話古板刻薄的船長,也讓人漸漸感到他其實是個內心溫柔卻不善表達的人,因爲故事雖然沒說接下來1900到成年這十幾年中的事,但不難推測,船長一定也給予了他許多幫助。

這部影片中最讓我喜愛的一段就是MAX和1900的相遇,導演的鏡頭在展現MAX爲了應聘入樂隊賣力表演時,掃到那高高站在船的圍欄邊,合着MAX的曲子用手指敲擊節奏的修長背影,相信此時所有觀者一定和我一樣期待他是否就是成年後的1900。

於是,故事彷彿突然又充滿了快樂的元素,帶我走入了MAX上船後遭遇的第一個暴風雨夜,那時的MAX就像喜劇演員一般可愛,當他感覺自己就像只快死的老鼠時,1900淡定的出現在他面前,說能治好他的暈船病,就這樣MAX在糾結和懷疑中,隨着1900的音樂,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雖然我很質疑他們坐着的椅子沒和鋼琴固定,如何能隨着鋼琴同步遊走而不跑偏,但導演此刻展現給觀衆的無疑是最優美的視聽感受,所以還是不要想太多了,單純的享受吧,就像MAX在回憶中的自述,他感覺當時的自己像在和大海跳華爾茲,多麼奇妙!

故事另一個精彩部分是1900和當時著名的爵士鋼琴演奏家JellyRollMorton的鬥琴,善良的1900甚至在起初根本沒理解這決鬥背後暗藏的惡意,並不是所有演奏家都是像他那樣單純的,那自稱是爵士樂發明者的人,最終變成了自己導演劇目中的小丑,而這角色他本來是想留給1900的,當他灰溜溜的下船時,在旁人看來已毫無起初的光彩,這個被世俗物慾名利等纏繞的靈魂,此刻竟是如此醜陋。看到這,我不免想起老子說過:“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一個人如果忘記謙遜而自大,是難免失敗的。大道無邊,學無止境。

在MAX講述之後的故事中,對於1900始終都不願下船這個問題,我也感到很糾結,1900說“陸地上的人們浪費了太多時間去問爲什麼”,他不想過那樣的生活。看到這我突然覺得他這句話,和以前我認爲人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單純的活着一樣,是想讓心靈不要被太多世俗的表象迷惑。所以,在1900時不時冒出的哲理性話語中,我覺得他是個人生的頓悟者,雖然他從未下船去看看真實的陸地世界,但在過往無數的人羣中,他能很透徹的去觀察到細微的變化,這種間接經驗彷彿是給他展現了很大的視野,卻也成了束縛他的圍欄。我有些理解爲什麼MAX在知道1900放棄下船後會爲他落淚,也許有些選擇真的是一旦放棄就很難再拾起了,我很想假設如果1900當時走下船,是否會遇到那可愛的初戀女孩,過着像MAX給他形容的快樂日子,或者是成爲享譽歐洲的著名鋼琴家?但對於放棄的1900來說,這些假設已不可能存在,他的觀點的確也有他的道理,一個不知道自己從哪來又要到哪去的人,站在那看不到盡頭的陸地世界中,的確是充滿疑惑恐懼的。現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總會爲許多未知的事而煩惱,1900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想讓心靈被束縛,所以作爲觀者,如果站在他朋友MAX的角度去看,是無法認爲1900懦弱或固執不願改變的,在他樂觀的背後,那依舊如孩子般寂寞缺乏安全感的心,也許真的只有大海和音樂才能填補。

再美好的故事都會有結束的時候,1900將一生都留在了這艘生養他的船上,二戰摧毀了許多人的信念,曾經豪華的郵輪已變成一艘破舊的醫療船,1900在船上用樂曲來減輕傷兵們的痛苦,在這樣的環境和過程中,他應該是早已看透了生死。當他作出那個決定時,我和MAX一樣難過,我甚至希望MAX能夠打暈他,帶他離開,讓他重新找到希望,但故事中的MAX並沒有那樣做,的確作爲1900的知己,他不能也無法那樣做,因爲窮苦潦倒的他幾乎連夢想都失去了,戰爭的折磨讓他無法給一生的摯友更真實的希望,只能聽着1900最後一個有些自嘲的笑話,悲傷離去,祝福他找尋到屬於自己的天堂,淚奔~~~

我想如果1900沒有經歷過二戰,是不是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人生中還有一個像MAX這樣的知己好友會爲他悲傷落淚,還有聽到他曲子而感動不已的陌生人,一切都是有新的轉折點的,傳奇的句號不該就這樣畫下啊!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

身爲一個很少看電影的人,把一部幾十年前的片《海上鋼琴師》翻出來還在半個月內看了兩遍對我來說的算是很嚴重的事情了,而且兩次看都讓我潸然淚下,想想我這輩子似乎還沒這麼丟臉過。

沒辦法,從男主角身上看到了太多的東西,那些從沒付諸行動的理想,那些自由自在飄飛的思緒,那些彷彿從沒存在過,又好像永遠都不會死去的心情。我想如果要定位,我更像故事裏的胖子MAX,對美有着無盡的嚮往和滿腔的憧憬,然而依舊要踏上陸地,然而那些在海上漂泊的日子就那樣揮之不去,隨着年華的逝去反而愈加鮮明,總有些旋律在難眠的深夜忽然在耳畔迴響,總有些面孔揮之不去,在歲月的打磨中愈加清晰可見。

1900讓我想起了很多人,甚至包括年輕時的我自己,他讓我看見了許多人的影子,然而定睛一看,他又誰都不是。他的眼神好奇而清澈,他的微笑憂傷而靦腆,他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童,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善意,他用孩童特有的善良和溫柔去解讀這個世界,用指尖的語言表達。他當然有些淘氣,在暴風雨來臨的夜晚鬆開鋼琴的鎖釦跟大海一同舞蹈,演奏那種空靈而優雅的樂曲;他在孤獨的夜晚一個人偷偷溜進船上的電話間打電話,然後被人追的滿世界亂跑;他在合奏的時候常常頑皮地忽然開始彈奏即興的曲子,弄得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又無可奈何……

然而那種無從安放的孤獨呢?在孤獨的夜晚一個人偷偷溜到電話間裏,隨便選一個號碼撥打;在大雨中遠遠凝視着那個喜歡的女孩,在寂靜的夜裏偷偷溜進去,輕輕印下一個吻;在三等艙裏一個人敲打着同樣寂寞的琴鍵……直到踏上最終的那段旅程,他還是在輕輕彈奏着那已經不再存在的鋼琴,一個人,安靜而優雅地等待着生命的盡頭。

衆人叫他天才。衆人爲他瘋狂。1900從擁有這個不平凡的名字起,就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人。目光、掌聲和榮耀,平凡人可能終其一生都得不到的東西,對於天才的1900就像空氣一樣稀鬆平常。但是目光、掌聲和榮耀並不能令人幸福,也不長久。電影裏有一個鏡頭讓我特別難受:人們圍繞在1900身邊爲音樂起舞的時候,有人看見了自由女神,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鳥獸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再多的榮耀也挽救不了孤獨,此刻他非天才,是個可憐的被遺棄者。

天才其實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有的天才都是異類。而再體面的異類都不會被人真正地愛。那些爲1900的琴聲瞠目結舌的人,在琴聲終結的時候,他們也就咂巴着嘴散去。1900這樣的天才更像是個寵物。人們會喜歡它、呵護它、癡迷它,但它跑到馬路中間迎面馳來飛車,誰也不會撲過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

大概只有小號手是願意聆聽1900的內心而非琴聲的人,他不理解他,但是他尊重他。他用尊重成全了1900完整的獨立。我看到有人說如果他是那胖子他就會把1900敲昏然後拖下船。我想這樣的想法也就註定他成不了那個胖子,成不了1900唯一的真正的朋友。如果我們較真一點,假設小號手真的把1900弄下船了,故事將怎樣延伸?我們都知道,落魄的小號手沒有能力去爲朋友找一艘新的船,找88個琴鍵和盡頭。1900將無可避免被磨去棱角和平庸,落入紅塵變成一個凡人。

其實我不太樂意用天才這個詞兒來定義1900。天才已經被用濫了。我更願意說1900是個ET。我們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人,想表達就開口說話。這是人類的方式。但是1900不屬於人類範疇。他的手指是他的發聲器官,連着他的心和眼睛。他的身體機能是人類的,他的感知和內心是ET的。

其實從一開始就相信他不會離開這艘船,這是他的靈感,是他的幸福,是他賴以生存的天賦。如果上了岸,就不是他了——正如藝術也許顛沛流離,也許面臨死亡,卻從來不肯屈尊獻媚,不肯出賣靈魂。如我所料,他從來不曾踏上這個太紛亂也太複雜的陸地。他拒絕了那裏的一切,安定的生活,無可比擬的名望,唾手可得的金錢;他甚至不同意錄音,不肯讓自己的音樂離開自己,他只願意彈給自己聽,彈給自己愛的人聽。他所要的一切,在一艘船上都有了——能夠陪着自己的音樂,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生活,關心自己的朋友。終其一生,只有音樂,然而只有音樂就夠了——我們的人生太短暫,我們的幸福,如此簡單。

我是最不喜歡過度解讀藝術作品的人,可是當影片的最後他仰起頭給朋友講那個不好笑的笑話的時候,當他說出希望天堂有一架鋼琴給我的時候,當他揮手告別這個塵世的時候,當他聽到炸彈點燃的聲音,露出最後一絲笑容的時候——我忽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忽然想到了好多好多事情,我忽然隱隱綽綽地看到了當年的信仰。

我想1900並不僅僅是一個人,他是藝術的化身。沒有形體,沒有國籍,也許從來不能證明他的存在,但是真的曾經有過。他是一個調皮叛逆的孩童,是一個無可比擬的天才,是一個憂鬱的青年,是一個優雅的美男子,這些角色在他身上完美的融成一體;他永遠沒有辦法理解這個世界,永遠沒有辦法放棄自己的藝術,因而永遠沒有辦法融入其中。藝術從來沒有故鄉,它孤獨地飄零,它只是在某些人的心裏留下深深淺淺的影子,揮之不去。永遠無關金錢和名利,歡欣,溫柔,然而永遠帶着宿命淡淡的哀愁。他什麼都懂,可是又偏偏單純;它包羅萬象,可是又偏偏簡單。那些空靈的音符,那些淡淡的淡淡的目光,那一抹如斯的笑容——如果這種東西還不值得信仰,我也許真的不知道應該歸於何方。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1

這是一部讓人靜下來的電影,不是嗎?一個與鋼琴與海上與自己執着死去的一個故事。

這一次走進電影院觀看,給我的視覺衝擊和聽覺衝擊都是非常大的。我還是建議大家去電影院看,真的音效很好。

這部《海上鋼琴師》的配樂我是真心的喜歡,特別是1900他演奏的時候我就在想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天才嗎?這音樂真的厲害。但是電影裏面沒有明確的交代1900爲什麼彈奏鋼琴這麼厲害。嗯,你要知道1900是一位孤兒,被一名鍋爐工收養了。可以說他是船上最低階層的人了。怎麼可能會如此的神奇技術,沒有名師的指導,沒有練習,只是聽了人家一小段的鋼琴演奏,1900就可以在深夜裏彈奏屬於自己的鋼琴曲呢。或許我真的要相信有天才的誕生。

回到電影來,1900在8歲那年他的養父意外去世了,我猜正因爲是養父的去世,他的世界觀有了不一樣的變化,沒有了國籍沒有朋友沒有可依靠的人,在船上最低層的生活可想而知,是多麼的慘。但故事就轉折了,他誤打誤撞地走上了船上的舞會廳。正因爲這次的誤入,他看到了鋼琴也知道了鋼琴,而且他的鋼琴技術真的是牛啊。正因爲鋼琴演奏,從此1900就在這船上生存了下來。1900的琴技有多厲害呢,他可以用鋼琴把場上幾個人的動作形態和內心活動,用鋼琴演奏表達出來,惟妙惟肖。當我在看到這片段時候我就在想,原來這就是音樂,其實音樂表現形式很多,音樂也可以表現出人的一種神情,人的一種狀態,彷彿音樂在演話劇。也因爲鋼琴1900才認識他一生的摯友小號手。

小號手早就聽說船上有這麼一個神奇的人物,鋼琴彈得非常的厲害,二十幾年來沒有下過船。小號手是整部電影的串講人,正因爲他的回憶與進行時,才把1900的故事給講完整了。最終1900還是選擇了與船一起毀滅,小號手萬般的惋惜。小號手是個好人,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他與1900的初相遇就收穫了1900的信任,最後也是他找到1900,做出了最後的告別。其實小號手下船後的生活也過得不怎麼樣,小號不演了,生活所迫,他要拿出他自己最心愛的小號拿出來賣,這個場景一開頭真的是令人唏噓啊。

嗯,我在想1900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有沒有想過離開船而到大陸?我認爲他是認真的想過去陸地的,而且電影裏面也有描述他想去陸地的原因。但是他還是選擇了回船上。他爲什麼不讓自己的音樂發行唱片呢?我認爲他怕自己應付不來名利,你可知道他打敗了發明爵士音樂的人,他的名聲早已在外,但也無所謂。船隻能裝20xx人,他是在一個很小的世界裏面生活生存,他可能只想在自己的可控世界裏面得到尊重就可以。1900到底多喜歡那個女孩?我認爲他對她的喜歡說不上什麼偉大的愛情,我認爲就是一個單純的喜歡,那種愛意,是沒有動機,沒有太多的佔有慾,她就是美,1900就在此時此刻把最美好的曲子刻錄了,1900也想把這個刻錄好的唱片送給那女孩但是沒有送成功,後來1900去偷偷的親了那個女孩,當1900知道那個女孩是那個農夫的女兒時候,他其實已經知道命運的安排了。那個女孩最終還是會下船的,還是會回到大陸上,而1900他沒有很強烈要跟那個女孩走,他還是在跟自己內心做鬥爭,最後留在船上。

1900沒有下船,其實就是他的一個選擇。電影面最後的時刻,1900與小號手對白其實也給出了答案了。我更喜歡的是:我想看看海,不是從船上看,而是在陸地上看,我在船上不能感受到海。嗯,你所生所處的生活就是一片小地方,就是一小羣人在做事,你的觀點你的感受,就是那一片的那一羣人的想法。就是那一個農夫所講的意思一樣,那個農夫也受到很多挫折1900聽了後都感到十分的爲他惋惜。1900聽了太多關於陸地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對他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呢?

1900最後選擇的還是對還是錯呢?我認爲這個不是對錯問題,而是對自己內心價值觀的問題,1900不是沒有想過下船,只是他想到下船後他找不到自己的“故土”,生於船上活於船上,他看到過了無數的人對新大陸的好奇,期待,而1900的眼裏他們只是不過一羣有目的的過客而已,那些來搭船的人總是要離別的。這個船隻是他們的工具,而這個船對1900來說就是他的世界啊。

最後的時刻小號手見到了1900,1900還是找到一些安慰的,有這麼一個親愛的摯友,最後來看他了,最後還講了一個關於天堂的故事,讓小號手說開心了一下。這個場面真的很耐人尋味,本來兩個人就是要隔世相望了,還要講一個笑話證明自己已經淡化了死亡,1900更願意與自己的故土一起沉睡。

最後電影十幾分鍾,看到1900與小號手的對白,我的眼淚真的是嘩嘩流下來,活下去可能是容易的,但不容易的是你要堅持自己的世界觀去活下去。你所在的世界不復存在了,活在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2

他有個好長的名字叫丹尼·伯特曼·T·D·雷蒙·1900。

他有種超強的天賦是對音樂的隨心而動信手拈來。

他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仍然不能邁下舷梯。

他遇見了一個一生相伴的朋友,還是沒有選着離開。

他是鋼琴曲演繹的天才,輕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過琴鍵。

他是旅途中漂泊的天使,靈動的琴曲響雷般的震撼心房。

這是一部蕩氣迴腸的詩意旅程電影,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我帶入1900的心靈深處。這也是一個沒有女主角的電影,影片就是隨着max的旁白開始,max也成了他主動與社會相關聯的唯一紐帶,而與max的友情也是1900在影片中除了大海與音樂外的最重要的感情寄託,也正是由於這個老友的存在,我纔會覺得1900這孤獨的一生有了些許的的溫暖。

當max抱着留聲機,播放着柔情似水的無名樂曲在即將炸燬的維珍尼亞號上尋找1900時,隨着影片的剪輯,max與柔情的音樂出現在了船上的一些舊地,這時與其說他的行爲是尋找,倒不如說是緬懷,緬懷與1900一起走過的日子,緬懷對過去光影的留念。

“你爲什麼暈船浪?”這是兩人多年後再次重逢的第一句話,這也是他們友情最開始的記憶。max最終沒有勸阻1900的最後決定,理解的面對他不歸之路的選擇,這是一種什麼深度的感情,換了是你,你會怎麼做,是自私的拉他下船還是放手讓他達到靈魂的昇華。當max默默地含淚離開即將炸燬的維珍尼亞號時,1900叫住了他,給他講了一個不好笑、但動人的笑話,這使得我發覺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傾訴竟也如此感性,如此動人,如此傷感,這時我有了一種莫名的悲傷,是一種孤獨的傷感。想到自己一個人看完的電影,一個人寫完的日記。人生難得一知己。和我比起來,1900或許幸運得多。

整部影片的氣氛都是由這個男人來營造的,從來沒有看過蒂姆·羅思這樣的儒雅,表演是那麼的不着痕跡,洗盡鉛華、渾若天成,驕而不躁。在他的演繹下,這個海之子,就像是一個惹人憐愛、頑皮反叛、隨性而爲的孩童,卻又有着叫人傷感的孤獨宿命。這會是一個不朽的角色,這會是一個真正的演者,至少是在我的心中是的。

這幾年我看了不少電影,但是從來沒有這樣一部片子能帶給我這樣的感傷,我想把文字寫的更加傷感,更加細膩,更加動人,更加真實一些,只嘆我生硬的文筆還無法達到這個境界。

1900是一個被人遺棄在維吉尼亞號蒸氣船上的孤兒,一位善良的黑人燒爐工收養了他。那天,正好是1900年元旦,於是燒爐工給孩子取名爲1900。然而燒爐工在一次爐房的意外事故中喪生,只有8歲大的1900再度成爲了孤兒。

1900無意間鬼使神差地來到一等艙舞廳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見到了與他一生命運交織在一起的樂器——鋼琴。從此,維吉尼亞號載着他用心靈演繹出的樂曲在歐美大陸間往返航行。

1900成長爲一個優雅的男人。絲紋不亂的深金頭髮,纖塵不染的衣帽領結,風度翩翩的舉手投足,才華出衆的自信風采。他的鋼琴前曾有多少美女爲他傾情?他一定是沉浸於自己的音樂而無暇爲琴音外的事物分心。(要是有這樣的邂逅我是做不到)

1900是感情細緻而深邃的人,他的精神和才情都傾注在鋼琴的八十八個琴鍵上。誰能理解他的心聲,誰能讀懂他憂鬱而溫柔的眼神,誰是他不離不棄的愛人?誰是他相伴一生的朋友?

1900的生活單純但不乏人性之美。與養父間短暫的親情,與偶遇的少女瞬息即逝的愛情,以及陪伴他最長時間的邁克斯的友情,都曾滋潤過1900孤寂落寞的心。

1900這個角色,因爲孤寂落寞的經歷,使其更能敏銳的看透人心,並藉此彈奏、創作出感動人心的樂曲。但一生面對海洋、面對鋼琴,陸地上的一切,對他來說有着太多的不確定性,使他一直對陸地躑躇不前。正如他所說:“我看不到陸地的盡頭”,或許對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緻看得到地平線,往返多地的郵輪也有靠港停泊的時候,八十八個琴鍵是有限的,他可以據以創作無限的樂章,然而陸地上綿延不絕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無法掌握的。就像我面對如今的日子,如今的大學我也茫然,也看不清楚。我不奢求掌握能順勢而爲就已經足夠了。上帝是公平的。1900的人生偉大而有意義。哪怕這有可能只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就像樂器店老闆在片尾說的:“別擔心,不要錢。一個精彩的故事比這個舊小號值錢多了。”片尾:max的身影漸行漸遠,消失在青瓦石路的街道盡頭。我積壓着的情緒再也忍不住了,來了不該來的地方。好好的分數再高一些就好了,當初不拼一拼,沒有賭一把,來到這裏,錄取老師說:“你的分數報這裏虧了哦。”我傻傻的踩着二本線進來的。來到一條破船上,我不會鋼琴,也還沒有max一樣摯友。孤單的開始,但願不要孤單的結束。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除了埋怨一下下,我也還在奮鬥。今後求學的路上還要面對更多更大的堅持。而在淚水中換來的堅持總有一天會隨時間消逝。

孤獨,自從他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開始就註定了他一生的不完整。

音樂,自從他在養父海葬聽到音樂時就註定與音樂一生的不分離。

傳奇,自從他無師自通流出的第一首曲就註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

親情,我明白是血濃於水。

友情,我明白是值得珍惜。

愛情,我明白是可遇不可求。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3

生於船,死於船,1900是他獨有的名字,鋼琴是他終生的伴侶,大海是他靈感的源泉,寬廣的大海賦予了他活力、生命,以及如同海一般透徹的心靈,他的手隨着波濤的搖曳盡情演奏,心卻神遊大地,無所不往,他便是這樣一位特殊而又神祕的海上鋼琴師。1997年導演朱塞佩·多納託雷將這位賦予傳奇色彩的鋼琴師的一生搬上了電影熒幕,也造就了一段電影史上的經典,傳奇的海上鋼琴師有太多的別於常人的地方,這也讓觀者能夠無限的思索、探尋,以至於反思人生應該如何生活。

人生應該如何棲居?人應該如何存在呢?亦或是人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影片《海上鋼琴師》沒有給我們最終的答案,儘管如此,它卻指引我們去思考這一切。1900的人生是一場喜劇,也是一場悲劇,上帝賜予了他天才的靈感以及一雙無可媲美的靈巧雙手,大海與他融爲一體,使得他足以在有限的琴鍵上馳騁,演奏出無限的樂曲,你會認爲他是上天的寵兒,但他卻是一名社會的棄兒,從小成長與船上,養父丹尼因他沒有任何出生證明文件,害怕被人搶走,以至於不允許他離開船半步,他沒有做爲社會存在的證明,船上的旅客只是他人生的匆匆過客,1900僅是他們記憶中的一瞬,隨着他們的遠行而淡忘,1900僅有一位朋友小號手麥可斯,在船上同甘共苦的歲月使得他們互相依存,但這微薄的依存是無法證明1900的存在的,以至於與世界隔閡,這正是他的可悲之。,他曾試圖下船,卻又退卻了,理由很簡單,卻很真實,因爲那無限蔓延的城市讓他看不到盡頭,下船之後他不知該走向何方,這種茫然的恐懼圍繞着他,終究釀成與弗吉尼亞號共赴大海的慘劇。

1900的樂曲不應在凡世,應該留於天堂,他的音樂才華不僅使他的名字流傳於弗吉尼亞號上,也驚動了當時物慾橫流的世界,爵士樂的始祖慕名向他挑戰,在波濤洶涌的郵輪上,一場較量無可避免,這不僅是名利之心與純淨心靈的較量,還是凡世樂音向天堂之聲的衝擊,事實證明,純潔的心靈才能譜寫動人音符,挑戰者在嘲諷聲中狼狽地逃離,1900的音樂也因此爲世人所追捧,名利、金錢的誘惑也隨之而來,然而正如1900能在樂隊演出中將規定拋之於腦後,面對社會的誘惑,他只回應了一句:“音樂是不能和演奏者分離的”,將已將錄製好的樂曲奪走,選擇了孤獨的音樂,放棄了名利的世界,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回答,他鞭笞了當時的拜金主義思想和對權勢的狂熱,引出了埋藏於人內心深處的吶喊,純淨的心靈容不得玷污!

麥克斯曾試圖用財富以及名利勸說1900下船,而1900做了真實的回答:“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這是何等淡然的心態,以至於不由得拷問自己,當我面臨如此抉擇之時,是否能這樣取捨,存在於社會聯繫之中的我們有多少不願爲而又不得不爲之的東西,驅使着這一切的終究是我們內心的觀念,坦然承認,我們無法做到像1900那般的豁達,因爲我們始終被社會這個大鏈子所牽引着,這是無法迴避的,儘管我們無法拋棄一切的世俗觀念,但我們還是能做到守住內心的那一份淨土的,我認同理解1900的人生觀、價值觀,但這一切並不是屬於我的,因爲我們在生活之中有着太多的不同點,追求名利而不狂熱,嚮往財富而不癡迷,永遠也不要做權勢的奴僕,我想這樣纔會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觀念吧。

我與1900不同,我自小不具備音樂才華,唯有對繪畫情有獨鍾,對藝術的認同感或許是我們的共通之處。我憧憬過用藝術改變我的人生,我知道1900不會如此,儘管他的才華足以讓他的人生轉變,在他眼中的人生不過是走一條路,住一棟房子,一塊地,選擇一道風景欣賞,選擇一種方法死去,然而對我而言,這種觀念過於消極,人生是有所選擇的,也是絢麗多彩的,每一片家園,每一處風景都值得我們寄予感情,有所流連,人生有其理想,儘管來去匆匆,但充滿意義,以至於在我們離開人世時,也能看到那一道道真摯的淚痕。

1900是社會的棄兒,但他也有過家,弗吉尼亞號就是他溫暖的家,而大海,則代表了他的生命的歸屬,他沒有家庭,但不足以讓他失去愛情,丟掉愛的資格,世界不曾證明他來過人世,但這又何妨呢?他只要能活在麥克斯的記憶之中就足夠了,因爲友誼是能夠跨越生死的鴻溝的。在火光之中,弗吉尼亞號沉沒於大海,伴隨着1900內心深處的琴絃聲,天堂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應該會有琴聲吧。沒關係的,只要有鋼琴就好,一場生離死別,不屬於社會的天堂之聲終究魂歸天堂。

一切都已經結束,但一切又都沒開始過,因爲1900不曾屬於這個世界,琴聲停止響動,他走得不留痕跡,但“天堂之音”卻曾響徹過。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4

深邃的大海猶如一盤永遠沒有勝負的棋局那樣的撲朔迷離,更孕育了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也孕育了一個海的孩子爲海而演奏的鋼琴師。電影《海上鋼琴手》講述的就是這個海上的生命平凡又不失傳奇的一生。

電影的導演是來自意大利的託納·託雷,他創作的三步曲,另包括《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堪稱經典。

《海上鋼琴師》的故事發生在一艘往返於美國與其他大陸的輪船上,而故事的男主人公的一生也就是在這艘船上度過的。更確切的是在這片時而寧靜時而澎湃的大海上,從出生到生命的結束。

故事是由一個綽號爲“康牌”的小號演奏手講述。“康牌”是他心愛的小號的牌子,由於貧苦潦倒,他不得不忍痛去賣他相依爲命的小號。然而在這家收購各種樂器的店裏卻發現了一件他朋友的物品一張鋼琴曲的唱片。這張曾被創造者捏碎又被店主復原的唱片傳出優美的鋼琴曲,這首沒有名字的鋼琴曲和無名的創作者的故事開始向我們娓娓道來了。

在一艘輪船上,一名船工在空蕩蕩的頭等艙發現了一個原本該放檸檬的箱子,令他驚訝的是裏面竟然是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他意外地成爲了一名父親,並且爲這個孩子取了個異常的名字叫1900。這便是我們的主角可。由於1900在海上出生且由這名黑人船工收養,爲了留住孩子,每次應對船上檢查時都不得不把他藏在別人發現不了的地方。這樣的一個他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存在記錄。這樣的日子並不能影響他什麼。然而在1900還是個孩子時候,這位好心的父親卻因爲一次意外喪失了生命。1900便真的以海爲生了。也許是註定,鋼琴的優美樂聲吸引了這個普通孩子的目光,卻也告訴我們,他對於鋼琴的天分。十歲不到的他便能莫名地演奏出令人讚賞的鋼琴曲。

1900與“康牌‘的初次相遇也是與鋼琴有關。當時康剛到船上工作,還不適應海上生活的他在一個大海咆哮的夜晚在船上步履爲艱的走着。從小在海上生活的900卻行如平地。兩人在頭等艙的大廳相遇。1900習慣地坐在鋼琴前,讓康解開系鋼琴的搭扣。康瞭解解開搭扣的後果,但他事實聽從了19900的要求。以下的這段是我最喜歡的情節。鋼琴和坐在椅子上的他以相對靜止的狀態隨着搖晃的船來回移動,竟也是那麼的自然。他還邀康一齊坐上他的“船”。起初驚慌的盎也逐漸安心的坐着。1900彈着悠揚的樂曲彷彿在海上起舞,音樂是那樣的切合情境。他不僅僅爲海而生,更是爲鋼琴而生。相信僅有親眼看到的人才能感受到他與海共舞的酣暢淋漓。

1900同時也是個奇妙的鋼琴師。他能夠用心去觀察每個人並且能又鋼琴表達人們的內心世界。琴聲彷彿在敘述人們的喜怒哀樂,彷彿在傳遞人們的行動。每當他爲不一樣的人彈奏出屬於他們自我的心靈之曲時,我的心中都會有莫名的感動。這種個人的心靈觸動是他人不能體會的。1900的每一場演出都會隨心地彈奏樂曲,雖然這令樂團的團長無可奈何,卻能令全場的人盡情的在音樂中舞蹈,好象各個都是舞林高手。

他與另一個知名鋼琴家鬥琴的那段也是著名的橋段,他也所以成爲知名人物。也許以上的一切都只能向我們展示一位鋼琴師的才華,可是接下來的卻讓我對他的人生和自我的生活產生了思考。

1900是平凡人中鶴立雞羣的那一個,也是茫茫人海中最不起眼的那一個。他有個異常之處,那就是他從出生到死亡從未走下這艘船,從未踏上過人類的大陸。以往一次他也差點就要踏上結實的土地了,卻在船與陸地連接的梯子上停下,拋開帽子,還是走回去了,並且再也沒有下船的衝動了。他爲什麼不願去更廣闊的空間開拓自我更豐富的人生呢我也認爲船禁錮了他的人生,他應對鋼琴和大海是勇敢的,應對未知卻恐懼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廣闊,他能夠將鋼琴才華與更多的人分享,並且大展鴻圖,拓展這光輝的一生。然而他卻只甘願留在船上,留在海上。即使是之後這艘船以爲老舊需要炸燬,他還是寧願與船共存亡而不肯下船。而我只能試着理解這個人的一生。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截然不一樣的,有許多的選擇。可能你眼中不起眼的石頭在別人眼中卻是光彩奪目的鑽石。1900僅有在海上才能彈奏出一曲又一曲令人驚歎的樂曲。他的生命就是大海,你又怎能讓他離開自我的生命呢無疑生命是不斷前進的車輪,我們要在能夠前行的道路上滾滾向前,選擇適合自我的生活。有教師說一類人只屬於一類人。也許一類生活也只屬於一類人的吧。

有人愛聽搖滾,有愛下雨的季節;有人不愛說話,有人不愛平淡的生活。生活的密碼總是需要自我去解答,將自我的生命賦予同樣有生命力的生活應當就是歡樂的吧。感動與感受不僅僅需要自我去體驗,它們的來去更加悄無聲息,珍惜就是最好的答案。

海依舊,一萬年,一億年的生動着……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

深邃的大海猶如一盤永遠沒有勝負的棋局那樣的撲朔迷離,更孕育了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也孕育了一個海的孩子爲海而演奏的鋼琴師。電影《海上鋼琴手》講述的就是這個海上的生命平凡又不失傳奇的一生。

電影的導演是來自意大利的託納·託雷,他創作的三步曲,另包括《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堪稱經典。

《海上鋼琴師》的故事發生在一艘往返於美國與其他大陸的輪船上,而故事的男主人公的一生也就是在這艘船上度過的。更確切的是在這片時而寧靜時而澎湃的大海上,從出生到生命的結束。

故事是由一個綽號爲“康牌”的小號演奏手講述。“康牌”是他心愛的小號的牌子,由於貧苦潦倒,他不得不忍痛去賣他相依爲命的小號。然而在這家收購各種樂器的店裏卻發現了一件他朋友的物品一張鋼琴曲的唱片。這張曾被創造者捏碎又被店主復原的唱片傳出優美的鋼琴曲,這首沒有名字的鋼琴曲和無名的創作者的故事開始向我們娓娓道來了。

在一艘輪船上,一名船工在空蕩蕩的頭等艙發現了一個原本該放檸檬的箱子,令他驚訝的是裏面竟然是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他意外地成爲了一名父親,並且爲這個孩子取了個特別的名字叫1900。這便是我們的主角可。由於1900在海上出生且由這名黑人船工收養,爲了留住孩子,每次面對船上檢查時都不得不把他藏在別人發現不了的地方。這樣的一個他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存在記錄。這樣的日子並不能影響他什麼。然而在1900還是個孩子時候,這位好心的父親卻因爲一次意外喪失了生命。1900便真的以海爲生了。也許是註定,鋼琴的優美樂聲吸引了這個普通孩子的目光,卻也告訴我們,他對於鋼琴的天分。十歲不到的他便能莫名地演奏出令人讚賞的鋼琴曲。

1900與“康牌‘的初次相遇也是與鋼琴有關。當時康剛到船上工作,還不適應海上生活的他在一個大海咆哮的夜晚在船上步履爲艱的走着。從小在海上生活的900卻行如平地。兩人在頭等艙的大廳相遇。1900習慣地坐在鋼琴前,讓康解開系鋼琴的搭扣。康瞭解解開搭扣的後果,但他事實聽從了19900的要求。以下的這段是我最喜歡的情節。鋼琴和坐在椅子上的他以相對靜止的狀態隨着搖晃的船來回移動,竟也是那麼的自然。他還邀康一起坐上他的“船”。起初驚慌的盎也逐漸安心的坐着。1900彈着悠揚的樂曲彷彿在海上起舞,音樂是那樣的切合情境。他不僅爲海而生,更是爲鋼琴而生。相信只有親眼看到的人才能感受到他與海共舞的酣暢淋漓。

1900同時也是個奇妙的鋼琴師。他能夠用心去觀察每個人並且能又鋼琴表達人們的內心世界。琴聲彷彿在敘述人們的喜怒哀樂,彷彿在傳遞人們的行動。每當他爲不同的人彈奏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心靈之曲時,我的心中都會有莫名的感動。這種個人的心靈觸動是他人不能體會的。1900的每一場演出都會隨心地彈奏樂曲,雖然這令樂團的團長無可奈何,卻能令全場的人盡情的在音樂中舞蹈,好象各個都是舞林高手。

他與另一個知名鋼琴家鬥琴的那段也是著名的橋段,他也因此成爲知名人物。也許以上的一切都只能向我們展示一位鋼琴師的才華,但是接下來的卻讓我對他的人生和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思考。

1900是平凡人中鶴立雞羣的那一個,也是茫茫人海中最不起眼的那一個。他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他從出生到死亡從未走下這艘船,從未踏上過人類的大陸。曾經一次他也差點就要踏上結實的土地了,卻在船與陸地連接的梯子上停下,拋開帽子,還是走回去了,並且再也沒有下船的衝動了。他爲什麼不願去更廣闊的空間開拓自己更豐富的人生呢?我也認爲船禁錮了他的人生,他面對鋼琴和大海是勇敢的,面對未知卻恐懼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廣闊,他可以將鋼琴才華與更多的人分享,並且大展鴻圖,拓展這光輝的一生。然而他卻只甘願留在船上,留在海上。即使是後來這艘船以爲老舊需要炸燬,他還是寧願與船共存亡而不肯下船。而我只能試着理解這個人的一生。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截然不同的,有許多的選擇。可能你眼中不起眼的石頭在別人眼中卻是光彩奪目的鑽石。1900只有在海上才能彈奏出一曲又一曲令人驚歎的樂曲。他的生命就是大海,你又怎能讓他離開自己的生命呢?無疑生命是不斷前進的車輪,我們要在能夠前行的道路上滾滾向前,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有老師說一類人只屬於一類人。也許一類生活也只屬於一類人的吧。

有人愛聽搖滾,有愛下雨的季節;有人不愛說話,有人不愛平淡的生活。生活的密碼總是需要自己去解答,將自己的生命賦予同樣有生命力的生活應該就是快樂的吧。感動與感受不僅需要自己去體驗,它們的來去更加悄無聲息,珍惜就是最好的答案。

海依舊,一萬年,一億年的生動着……

標籤:觀後感 鋼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