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大唐玄奘電影觀後感600

觀後感7.45K
  大唐玄奘電影觀後感600一

儘管風評很一般,還是去看了《大唐玄奘》——畢竟這是一個我比較感興趣的題材。

大唐玄奘電影觀後感600

由於把海淀工人文化宮當成了五道口工人文化宮,所以前十分鐘耽誤了,沒看到。我到影院的時候,玄奘已經離開長安了……

該劇幾乎可以算是黃曉明的獨角戲,其他配角均算客串。而黃曉明的演技恰好又退步到了《中國合夥人》之前的水準……考慮到現有的大陸演員中,能表現玄奘這樣一位同時代最偉大僧人(沒有之一)精神境界的基本沒有,所以選個帥而有名的倒也正常。

但黃曉明不能正確地表達玄奘的堅韌不拔。很多地方在刻意地煽情甚至咆哮,那是不對的。玄奘是“堅韌”“堅強”,而不是“堅硬”。

關於其他演員,我最不解的是,爲什麼從長安向西的人,說話非得都帶個羊肉串味呢(尤其那個一點氣質也沒有的伊吾王李大嘴)……徐崢、羅晉,一個個都沒有貞觀時期創業之臣上報天子下安庶民的感覺,要麼是公子哥範兒(尤其一代名將李大亮),要麼是裝深沉。倒是譚凱演的那位武將還可以——看來呀,還是不能要太出名的演員。

石磐陀、高昌王麴文泰兩處情節都不出彩,戲劇衝突沒能展開。尤其蒲巴甲演的石磐陀——表達“心魔”也不能走精神病路線啊。而麴文泰和玄奘之間很深厚的感情也幾乎是一筆帶過,沒能表現出來。

印度演員,尤其女演員,都真漂亮。

整部戲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不過既然是講“理想”和“信念”,情節大概也不重要了吧……那個到恆河裏撈經文的故事,不知道是來自《大唐西域記》還是原創劇情,反正有點令人想到《孔子》裏面下河撈書的顏回……

臺詞也不怎麼行,有點TVB感,有點《讀者》感,宗教感反而不足。

人物、劇情不出彩,看看視覺效果也行。花了那麼多錢做特效,至少長安城、大漠、敦煌石窟寺都還像那麼回事。印度的很多佛教遺址也是實景拍攝,頗爲滄桑。

但最後出現的長安城夜景不好,尤其過橋的那個鏡頭,感覺不像長安,倒像安倍晴明的平安京,缺乏莊嚴宏大的空間感。

玄奘在伊吾國看的那段樂舞有點意思。話說敦煌藝術大可以成爲這部電影的一個重大表現點,應該多砸點錢。

而無遮大會上的舞蹈就沒法說了,能體現出這是一部中印合拍的電影吧……反正天知道那時候印度的佛教樂舞到底什麼樣。

下面主要吐槽。

唐太宗的聖旨,既然文字都已經出現“門下”,那結尾就別來個明清風的“欽此”了。

玄奘在烽燧的那場戲,飯桌上居然又出現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玉米。

莫賀延磧的英文字幕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這是個地理知識的錯誤……那裏是哈順戈壁。

高昌國是漢族政權,高昌王麴文泰是漢人,該國的服飾習俗至少也該胡漢參半,而不應該全是胡人的樣子。

印度老僧留那麼大一把鬍子……但是佛經中不少記載都表明印度佛教也反對僧人蓄鬚,至少不能一把大鬍子,可能是要與婆羅門教的瑜伽師相區別。實際上,玄奘西行之處,在當時是佛教與外道(婆羅門教、祆教、耆那教、摩尼教)共存的——當然,電影不必表現出這些。

無遮大會上的貝葉經不知道哪裏來的,我覺得上面寫的不像是梵文……至少不是天城體,倒像老撾文或者泰文。

製作方花了那麼多錢,但是小處依然不用心。

題外話:中國佛道兩教的偉大故事,適合拍成“大片”的,不止玄奘。以後如果有條件,鑑真東渡、法顯航海、慧能頓悟,都是很好的題材。道教方面,丘處機西行止殺的故事沒拍好,但張魯安漢、重陽立教、明成祖營修武當山、王常月中興龍門幾乎無人問津。這一塊,其實是富礦。

  大唐玄奘電影觀後感600二

五四青年節那天,我趕上末班車,邀友人到電影院看大唐玄奘。

走進電影院,空曠的大廳,除了我們一行4人,其他觀影人寥寥無幾。我想一部與宗教有關的電影,在缺乏信仰的社會裏,問津者少是不足爲奇的。但作爲一個對佛學越來越感興趣的人,我卻是帶着無比景仰的心態走進電影院的,期待一代偉大僧人的生平事蹟,去頂禮他的光輝人格,並增進對佛學的領悟力。

影片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講述了玄奘法師,西出長安歷經艱難險阻到達天竺國,取回真經,並帶回長安翻譯傳播的故事。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我沒有激情澎湃,更沒有被點燃智慧思緒紛飛的情況,連準備好的紙巾也未派上用場。走出電影院,我有一種落寞的感覺。爲什麼如此好的題材卻拍不出我心目中的味道?

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沒有資格對電影製作提出專業意見。但作爲普通觀衆,我應該有資格問問導演這部電影到底想要表現什麼?突出什麼?既然是一部人物傳記類型的電影,刻畫人物的個性品質就應該是這部電影重中之重。歷史上的玄奘法師,不畏艱難險阻,跨越千山萬水求取真經。毫無疑問,他除了是一個意志堅強、堅韌不拔之人,更應該是一個有堅定信仰,心懷天下大慈大悲之人。

在創作的時候,我想導演必定也應思考諸如以下的問題:法師他獨自一路西行,都遭遇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化解?內心又有什麼樣的情感變化?他遇見了哪些人,他們各自的命運是否因爲這樣的交集而產生過影響?他可曾遇到過意志動搖之時?又是什麼支撐着他繼續前行?這樣的經歷對他關於佛學、人生的理解又有什麼樣的幫助?一個好的導演,電影就是他內心世界在幕布上的投射。他一定會精心挑選素材,努力向觀衆傳達他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與見地。

可縱觀全片,說實在的,《大唐玄奘》的導演讓我十分懷疑它的立意和取材能力。導演花了很多時長交代法師經過的路線,並用許多筆墨描繪法師在途中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們.透過這些表層的故事線索,我理解到取經確實不易,不易來自於人爲的阻撓。而法師如何感化這些阻撓的人們放他西行,影片處理得有些含糊不清,前後對照變化有些更是生硬突兀。對於人物設定方面,除了一個戌衛將軍以及小國國王,我看不出其它人物對突顯主角的個性有什麼助益。

再比如穿越沙漠這一幕,本應該是全片的亮點,而導演的處理卻令人大失所望。乾裂的嘴脣——抱着拋灑的水袋無聲哭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恍惚中見到母親,昏迷——被馬兒叫醒——馱到飲馬泉。導演這樣的取材,真是讓我啼笑皆非。儘管演員極力表現,但我也只讀到 了人類在對大自然時的無助與悲傷,沒有其它。似乎這場穿越生死的考驗與信仰的力量無關,無夢想無關,只是一場僥倖。

  大唐玄奘電影觀後感600三

很早前知道要拍這個電影,也是不看好,這種電影多半會迫於各方面的壓力而難以拍得成功。迫於投資和回收肯定要拍得商業一些,這樣多半會加入很多傳奇戲劇乃至情愛等元素;迫於宗教壓力,自然要拍得宗教一點,但是這樣就無法獲得大量的認可;迫於歷史的壓力,電影團隊歷史知識貧乏,也難以認真地請教歷史專家而在服裝、語言、道具等等方面盡如史實。而拍攝在真俗二界皆有名聲的大師傳記,人們的預期必然又高,這也算一種壓力。如此壓力下,能拍可算勇氣,但的確難以拍好,只是算一次勇敢的嘗試,其中必定有各方各種妥協。

真的拍出來後,徘徊了一陣子,還是看了,也是沒忍住。看到有差評,也看到哄擡的。可能自己想看看到底是怎麼樣。可是電影就是這樣,一次嘗試就是消費了。

  一、劇情

傳記很難拍,因爲要尊重事實的時候,就難以剪裁出劇情,尤其是傳主沒有什麼傳奇性,戲劇性的生平時。玄奘大師的生平是有傳奇性的,但時間漫長,難以剪裁。況且,涉及到很多佛理內容,無法深入,只能就淺層的西行求法經歷而描繪。於此如果就此途中某一次經歷而描繪,可能會具體而有深度,但深入就會觸及佛理,故而難以深入,也只能整體地描繪西行全程,如此大而泛,勢必難以集中,這是取捨中難點。實際電影中沙漠中尋找野馬湖一段可看作爲高潮,也頗感人。後那爛陀學習階段頗簡略,周遊印度段詳略難以抉擇,回國後的情況是帶過的。重點是西行經歷。此個人色彩濃,難拍,實際拍的效果也不佳。將來是不是考慮從公路片中借鑑、存在主義電影中借鑑一些拍攝技巧,或許有用。但是存在主義電影和公路片等對人物精神狀態的認定難以和佛教求法志士的精神契合。

 二、精神和表情

要表現佛教僧人之精神狀態,也很難。如果說以前從動作片上來表現僧人和倫理善惡上是一個創造的話,那麼關於佛教的影片除此之外,還沒有更好的創新呢。除了從動作片打鬥上來表現外,還有一些影片從神通上表現,這也是許可的。但這對於玄奘而言,又不太適合,因爲他是一個義學僧,少顯神通。而《大唐西域記》中記載風土人情和佛教傳說是多,但關於其個人的經歷和精神狀態幾乎沒有。要憑空地增加故事,如同創造公案,很難,弄不好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影片選擇的是從表情上來表達,而表情的豐富往往是沒有修行的表現,但過於冷漠無情無表情,卻又難以拍成電影。實際影片中主演是糾結於這兩種表情之中的,要麼僵硬地表現不動心之堅定,要麼是稍稍誇張地表現凡夫情感,如哭泣、顫抖等。名演員的'選擇也是雙刃劍,其名氣是可以帶來一定上座率,但其熟悉的名人面孔必定與傳主作爲高僧的形象造成違和感。所以從表演上看,電影並沒有找到一個特別的表現手段來表現佛家僧人的精神狀態,這本來也是難以表現的,因爲修行本是內心感受,實難從外表顯明地發現和表現。於此電影還可以從另外兩個手段來增強表現:語言和事件。

 三、語言

顯明的語言形式是獨白。這是彌補外在表情和事情無法完全突出傳主內在精神的缺乏,故而直接從內心獨白出發。關鍵的問題是內心獨白的取向是什麼?這是現代人難以理解的地方,尤其是當傳主是一個具有特別精神狀態的人,他是僧人、有堅強的意志和信仰,有複雜的佛教修學,這些內容是很多人無法理解和體驗到的,所以也難以表演出,即便是書面的寫作,也難以從主觀的角度表現出。更何況,電影的製作要求短時間內從製作到利潤的獲取,就更加難以讓製作人員體驗並創作出此種內在精神狀態。所以電影的獨白內容是從一個旅行求學的普通人的角度來創作的,如思念母親,祖國;感恩自然上天恩賜等,其餘並沒有更多的內涵指示。

對白上來看,主要想表現的是傳主弘法利生的情況。涉及到一些佛教義理,沒有特別的深入,就通俗電影來看,已經足夠了,也不必過於譴責,畢竟有很多壓力。有很多批評已經揭示出衆多的錯誤,如在印度時,說梵語慢慢變成印地語,此於事實不合;又電影中所展示食物,有很多在唐時並無,此與事實不合;再者,所懸掛經卷似爲法華經,而非玄奘所譯,此爲粗糙。最後,當時梵語字體非天城體,與事實不合。此等皆是做電影的人事傲慢不肯請教於專家的表現,要麼是其不知之過。當然也不必過於深究。佛教信徒也未必熟悉於此。此常爲部分歷史專家之事,而且很多也並不確定,尚在討論中。

就對白本身而言,也是難以表現的,言爲心聲,何況人們對於佛教徒多有拔高之見,聖俗不辯,以爲只要是出家僧人就一定已經是不染塵俗,這是誤解。演員的對白,總的來說,並不太佛教味,有點僵硬,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路前行中遇到一些人,隨時開示的對白,第一烽燧中的對白,似乎並沒有特別說明問題;四法印之說,可以,通常說三法印;與戒賢的對話尚可吧,有人對證所說梵語確是《瑜伽師地論》中開始部分。與勝軍論師的對話,有人指出討論請教剎那問題過於淺顯,但這裏也難說,如果僅僅是隨意交談也未必不可,或者請教南印度度量衡問題也是可以。反正是沒有深入討論隨勝軍論師所學的獨特內容。又有關於和婆羅門教的部分對話,說天意的部分,和上面一樣都是劇本創作者自己弄出來的,難免出錯,但是隨順婆羅門而言,也可以說天意,也無不可。總的來說,這幾個有對話的故事構造的具體情況都是新的創造,希望以細節豐富歷史,但難免以今人度古人。

四、事件

上已經說明,很多事件是出於豐富細節的想法創作出來了。但也有幾個事件是從史實出發的,如高昌王之事,如曲女城之事,如從勝軍學之事,如沙漠中行走之事。高昌王之事,發揮並不多,主要是絕食表決心,到結拜兄弟之事件,這中間到底要表現什麼呢?是求法之堅定,還是弘法之方便,可能主要還是前者吧。所以這一節除了坐姿醜陋、定力不足等矮化法師之外,並無過多不足。曲女城之處,本也是雞肋,是大事,卻難以拍攝,因爲說是辯論,其實並不曾有辯論,根本拍不出來,於是只能拍幾個風土場景,騎大象和歌舞等等。從勝軍學之處,也沒有特別的說明,晚餐一說,可能是錯誤,當有持午的,但我沒有考證,也不好說,說不定當時南印度是特別的開許。最後就是與婆羅門教交涉的事情,好像也是創造出來的,我沒有詳細考察各種傳記,是否有此事。但經論落到水中倒是在部分傳記中見過。南印度當時咒術興盛,這是事實,且密教金剛乘已經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