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暑假讀書心得(合集15篇)

觀後感1.29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暑假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暑假讀書心得(合集15篇)

暑假讀書心得1

一、做一個真實坦誠的老師

無論一個多麼優秀的老師,和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由於傳統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顯露缺點,這是一個誤區。在學生眼裏老師無所不知,但是孩子們現在接觸的事務我們卻不一定理解,不一定會。比如孩子們玩溜溜球玩得特別棒,但是我就不會。於是在孩子們玩的時候,偶爾我也會虛心地向他們求教,興致高的時候,還會上去笨手笨腳地轉幾下。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着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哼唱一首歌曲,聲情並茂地朗誦一首詩,不經意間很專業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麼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劇增。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熱忱而又智慧的老師,

作爲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缺少了熱情,對待學生們總是抱着一種冷淡的態度,那麼他是不適合做老師的。正如“教師不能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如何去接近學生,學會去關心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家庭以及他們的課餘生活,一步一步走進他們的心靈,取得他們的信任,要讓學生就像待知心朋友一樣的對待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使學生“敬而遠之”,要做學生的大朋友,只有全身心的融入到學生中間,才能成爲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

三、做一個善於反思的老師

中國人都知道反省自己,因爲我們只有在反思中思辨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是啊,作爲一名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沒有較深的教育理論素養,如何勝任自己的工作呢?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做得不夠。

作爲一名教師需要不斷地終身地學習。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是說要加強自己的業務與政治學習,而實際上往往成爲一種泛泛而談的“學習”。我們教師離不開終身的學習,一旦自己停止了學習,那麼工作如同機械的運作,便毫無意義,沒有活力。現在,我正在閱讀《教育心理學》、《學習論》等理論書籍。

因爲我們是教育人的,所以,我們的思想境界必須要有一定的高度。因爲我們是爲人師的,所以我們的精神世界必須格外豐富。作爲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進行必要的反思,要善於反思,勇於反思。

教學是教師的基本功,反思同樣也是教師的基本功,大凡有所作爲的教師都善於反思自己,通過反思最終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反思使我們走向未來,反思讓教育走出一片新天地。

暑假讀書心得2

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幾本精彩的課外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叫《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本書裏講了一隻貓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了一隻長着斑點的貓,它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這隻貓跟了很多的`主人,比如:國王、水手、魔術師、老奶奶、小偷、小女孩,它很討厭自己的主人,不喜歡被別人使喚,每次死了之後又活了過來。最後,這隻貓變成了一隻野貓,在漫長的日子裏,它遇見了一隻白貓,它很喜歡這隻白貓,之後它們兩個幸福的在一起了,還養了很多小貓。有一天,白貓躺在這隻長着斑點的貓身上,白貓死去了,這隻死了一百萬次的貓以前從沒有哭過,最後這隻貓哭了很長時間,白天哭完,晚上哭。最後它醒悟過來,心中沒有了愛,活着就沒什麼意義了。

同學們,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認真對待每一天,不要像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一樣,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後悔,到那時一切都來不及了,可千萬不能像那句詩裏寫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所以,同學們,趁現在我們還小,快快行動起來,好好珍惜時光,努力學習,不斷用知識來充實自己,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暑假讀書心得3

1.教師在工作中要樹立科學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和獨立個性,老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對犯錯誤的學生,教師一定要避免採用體罰的'教育方式,在情緒衝動時可遠離學生,做到“無冷靜,不教育。”

3.爲了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教師可以依法行使教育懲戒權,但要注意把握好懲戒的時機、場合、方式和強度,防止過度懲戒而構成變相體罰。

4.在課堂中(從上課到下課),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任課教師都不要撇下學生離開課堂而讓學生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確因情況特殊須離開課堂的,任課教師應當事先徵得學校領導的同意,並由學校安排其他教師代課。

5.教師要嚴格遵守學校的規定,按時上下課,特別是不要讓學生提前下課。因故需要提前下課的,在宣佈下課至下課鈴響這段時間內,任課教師仍應對學生進行監管,不要自行離開。

6.學校對課堂活動要加強監督和管理,確保每一節課的每一時刻都有老師在組織和安排。

暑假讀書心得4

早上聽書,有一段話深深打動了我:我是一棵秋天的樹。我出生在秋天,秋天發芽長大。在秋天裏開始我的生命。我在秋天,把春天裝在心裏。我在秋天,平靜而愉悅地守望春天。立秋之後,天氣微涼,卻是一個靜下心來,讀書思考的好機會。回想上班時,總有忙不完的事情,忙着備課,忙着批作業,忙着各種班級瑣碎的事,忙於應付工作的我沒時間讀書,或許這只是爲自己的懶惰找了一個藉口,可不知道怎的,總覺得心裏空蕩蕩的,也缺少了快樂。放假前,從鄧老師手中爭來了我跟葉子都想擁有的這本劉墉的《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完讓我感覺自己身上都有種香味,快樂也回來了。很愛這樣的文字,與其說這是一本書,其實它只是劉墉寫給他女兒的一封封信,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高深的修辭,卻字斟字酌的深入人心。正如作者在前言中說到的那樣:“這本書寫得非常平實而生活,沒什麼專有名詞,所以即使不加註音,也能讓十歲的孩子看懂。”在自己讀過之後,我便有了開學後一定要八班孩子再一起好好讀讀的念頭。

書中是由一篇篇生活中發生的小故事組成的,每一段故事都能引申出一段道理。書的主題就是一位慈父對成長中的小女兒進行教育的點滴。過程是充實而快樂的,而結果卻是事半功倍的。劉墉與女兒之間從來都沒有正面衝突,對於自己女兒,他採取的不是責怪、嘮叨和叮囑的方式,而是選擇“旁敲側擊”,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讀完整本書,能夠深深地體會到父親對女兒的良苦用心,並且深深地羨慕這位女兒的成長環境,更想好好學學這種輕鬆有效的教育模式。

本書開篇的第一封書信《說到心靈的深處》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劉墉一開始就指出很多年輕人身上的通病:“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毛病——他說了,也不管別人聽到沒有;他打了電話,也不管有沒有接通;他讀了書,也不管是不是讀進去了。”就像噴水澆菜,當表層地面被噴溼的時候,裏面的土可能還是乾乾的,所以要不停地一次次噴,一直到裏面的'泥土得到滋潤才成。讓表面的水珠慢慢滲透下去,滲到泥土的深處,菜才能長得好。這一切都起源於鄰居秦阿姨送給女兒小帆一掛項鍊。劉墉爲女兒戴起項鍊,吩咐女兒去向和媽媽說話的秦阿姨說聲謝謝。聽話的女兒乖乖向秦阿姨致謝,但忙於說話的秦阿姨卻沒有聽到,自然面部表情沒有任何反應,而女兒也沒有再繼續致謝,這細小的一幕被爸爸劉墉捕捉到了,於是,就有了這第一封信。

劉墉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告訴自己的女兒自己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說教,這的確更令人容易接受。看到這裏,讓我不得不反思,每當我因爲學生在同一個問題上不斷犯錯,沒有聽取老師意見而大發雷霆時,是不是該換一種方式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或者更樂意接受呢?每個人都有交流的慾望,別人之所以對你關閉心門,那是因爲你所說的話語沒有觸及他的心靈深處。學生聽不進老師的勸告、教育,孩子對家長頻頻撒謊,甚至出現叛逆,這都是同樣的道理。該如何真正打動孩子,敲開他們的心門,這的確需要好好思考。我想,只有真正關愛孩子心靈,設身處地地爲孩子着想,才能觸動他們的心靈,有效溝通。話要說到心靈深處,沒有觸及心靈的溝通,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發生。

我想,只有用動聽的言語來激勵引導孩子的方法纔是最有效的。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肯挖掘,孩子更是創造出奇蹟來。書中還有更多的故事和道理,每一篇都是精美絕倫,讓人快樂讓人回味無窮。

如果三班孩子也能快樂地讀書,那麼我會更加享受到這份教育工作帶來的滿滿愉悅感。

暑假讀書心得5

不管怎麼說我還是比較幸運的,xx年畢業隨之考上特崗,然後被分配到了希望國小,因爲離家比較遠,一直也是想着能夠調到離家近的學校,其實當時就想着如果復興學校今年招老師的話,我一定要來參加招聘。半年後偶然得知復興學校需要一名語文教師,當時就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來面試,心裏想着總歸要來,如果當時就算不過也當是一次鍛鍊,不行的話就今年暑假再戰一次。我萬萬沒想到自己有如此幸運,我竟然通過了,所以復興之路開始得比我計劃中提前了至少半年的時間。我感謝在希望國小度過的半年,讓我體會到了當前農村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對比也體會到了咱們學校的工作環境有多麼的優越。最重要的是,在大學裏學到的東西在這裏可以學以致用。

來到之後,忙碌並快樂着,一開始田校長和幾位主任經常會問我,感覺怎麼樣習不習慣,讓我覺得非常親切,田主任甚至叮囑孫晶老師要對我多加幫助,不要讓我感覺無助,這讓我感覺特別溫暖。各位同事對我也非常照顧,我們組尹老師,劉芳老師、羅磊老師一直以來對我也是各種幫助各種指導,讓我在復興這塊沃土迅速成長,所以在這裏要感謝你們。

言歸正傳,假期裏我讀的教育專著是《有效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之所以選這本書是覺得作爲新教師,我在教師基本功方面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學然後知不足,讀完這本書之後感覺自己不足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接下來是我讀這本書比較有感觸的幾個方面。

首先是備課方面,之前我所瞭解的備課不過是備教材,備學生,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備教材方面,看的多是別人的優秀教案,名師教案,總感覺人家的肯定比自己的好,現在看來,“拿來主義”要不得。書中有一段話:“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做到與時俱進,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還要進行教育理論學習,除此之外,一個好老師最重要是要將教學知識與教學情境融爲一體,“拿來”的東西固然很好,但是適用到教師個人卻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學作爲一種技能,肯定會隨着教師在教齡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努力才能更加精湛,簡單說,教學技能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好的東西需要時間和思想來轉化它們,不然是體現不出它的價值的,捫心自問,我經驗尚淺,資歷不深,因此就更需要努力,還沒有具備拿來一本好教案就能運用自如的能力,因此,在以後的備課環節,我要多動腦,多思考,多學習專業知識,理論知識,先學習如何備課,從研讀課標開始,潛心鑽研教材,用心去了解學生之後,再試着自己撰寫教案,再通過不斷與優秀教案作對比找差距,我相信,我一定會進步的。

接下來是上課方面,在書中上課這一節裏面,我對於傾聽的技能有了全新的.瞭解,教師在教學生的同時,還要學會聽學生,聽是瞭解學生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正如李鎮西老師說的:“課堂上,沒有比傾聽孩子們心靈的聲音更幸福的了。”而傾聽也是有技巧的,並不只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教師在傾聽時,需要伴隨着觀察、辨別、選擇的過程,要聽他們發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用耳朵聽,更要用心去聽。只有用心,才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捕捉他們思維的火花。在之前的上課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在傾聽這一方面做的不好,課堂設計中經常會讓學生模仿課本中精彩的句子來仿造,或者運用特定的寫作手法來寫小語段。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的小腦瓜總是可以給我們很多驚喜,可是每當課堂中有好句子好段落出現的時候,我總是會帶頭給他們鼓掌,然後全班一起爲這位同學鼓掌。看起來特別和諧,被誇獎的同學也非常高興。其實現在想想,我失去了很多教育機會,這種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其實只是這個學生個人的東西,可能就反映了她的某種經歷或者經驗,它能夠運用到課堂上,這就是一種能力,我沒有注重到這一點,只是一味的誇獎和鼓勵。如果稍加分析的話,可能會激發其他同學把經歷和當下所學東西結合到一起的這種能力,這樣,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優美的句型,而是一種好的方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我之前就相當於給了他們一條魚,卻忘記了給他們加上三點水。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注重傾聽,注重分析,爭取教給學生好的方法。

暑假讀書心得6

這一本書講了一羣樹精靈住在森林裏,一場大雪後,它們堆了一個非常高大的雪人,其中一個樹精靈和他成爲了好朋友,幾個晚上的聊天后,樹精靈送給它一個禮物,還說自己想看大海。最後,雪人融化了,自己成爲了海,滿足了樹精靈。

這本書的作者是魏曉曦。其實,愛就像一朵花,雖然它枯死了,但是它的`根還在,被留在這裏。裏面的雪人給我很大的啓示,它完全可以生活下去,但樹精靈卻很想看海,所以就融化了自己,雖然雪人融化了,但愛還永遠流淌在那片海里。這個讓我想起現實中的愛,老師對我們辛辛苦苦的講課,爲我們傳授知識,是老師對我們的愛。而我們需要努力學習,掌握知識,來報答父母和老師的愛。

暑假讀書心得7

有幸拜讀安德烈·焦爾當《學習的本質》,初次閱讀便如獲至寶,一口氣看了數小時,停不下來。作者根據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將本書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怎麼學習?爲什麼學習?第二部分、關於學習的新研究;第三部分、學習和文化機構的轉變。這三個部分相互滲透又彼此獨立,使讀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首先,作者強調了“學習者”這一概念,並強調了“學習是學習者在學習”這一理念。通常作爲教師而言,我們認爲要想學生好好學習,就應該先好好教課,甚至理解爲只有好好教課,學生才能好好學習。然而,這一點是不準確的,因爲我們忽略的學習這一主觀行爲的執行者——學習者,只有學習者個人才能學習,別人不能取而代之。而作爲大家共識的一點——教和學之間並無直接關係,也可以很好的證明這一觀點。

學生不可能完全吸收老師所教授的所有東西,換句話說,即教不是學。而當教學如果僅僅被當作一種簡單的知識傳遞時,它便不能引發學習,甚至還會妨礙學習。一系列關於學習的錯誤想法限制、束縛了教學實踐和文化實踐,它們使人們走上了歪路,甚至教師自身也未能避免,很多時候,我們把“教”和“告訴”混爲一談。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着學生脫節的問題,老師在備課過程中把他認爲過難的知識砍掉,把能夠證明他所要傳達的信息的論據收集起來,從而完成意義的煉製。爲了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在無意中讓學習者失去了學習中有教學意義的方面之一。此外,隨傳遞模式的嚴格執行使學習者逐漸失去了批判思維,而批判思維是學習的動力,而且這種模式還會扼殺想象力、創造力和適應能力。學習者最後會變得滿足於被動接受,不再對任何事負責。

因此,對學習者的先有概念的考慮必須稱爲一切教育計劃的出發點。

其次,本書在介紹了要學習的重要性後,又進而提出應該怎樣學。三種傳統主流思想認爲:第一種是把學習描述爲一種簡單、機械的記錄,知識的獲取通過一個隨時待命的、空白的、始終專注的大腦來進行,學習被看做知識傳遞的直接結果;第二種是建立在訓練的基礎上,進而形成一種原則——學習者在這一傳統下所要做的實際上就是形成條件反射;第三種是所謂的“建構”教學法。它從個體自發的需求和“天然”的興趣出發,提倡思想的自由表達、應變、自主發現和探索。個體不再滿足於接受原始信息,要對其進行研究和選擇。

從此,“傳統”教育進入了一條始終沒有改變過的軌道,只要是學習者的感官處於接收狀態,他就可以學習。教師的.職責被定位爲儘可能清晰地、循序漸進地進行講述。如果學習者理解不了,那就是他不用心甚至是他“懶惰”的表現。因此,所謂的接受者不僅沒有學到東西,而且感到灰心喪氣,和知識背道而馳在歐洲和美國進行的所有評估都證實了這一點。又一個過去存在且現在仍在繼續的錯誤,是認爲學習者思維結構的運件和磁帶是一樣的。然而學習者永遠不可能記住刺激物本身,被記錄的刺激物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的思想。學習者對於自己要做什麼有自己的想法,在他聽到的話裏,他只會記住對他而言有意義的東西。

再者,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分——學校和文化機構的轉變,未來的教師職業應該是怎樣的?怎樣的教育方法纔是最適合的?顯然,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散播知識,我們已經看到授遞模式具有很大的侷限性。教師必須創造教學情境,促進對質和意義獲取。但是,正如之前所說,學習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進行學習,沒有人能替另一個人完成學習,只有學習者自己才能賦予學習以意義。不過如果沒有他者的參與,學習者也無法學習,即使自學者也是如此。人們必須藉助他者——或是因爲他者——才能學習,有時則是爲了反對他者而學習。這裏的他者是各式各樣的:可能是偶然遇到的一個人,一個不經意間啓發了你的陌生人;或者是一個專業人士,給學習者創造了一整套促進其學習的機制。在上述情景中,教師都可以有一席之位。

在我們對學習的認識中,教師的職業性質改變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掌握者,根據事先計劃好的進度傳授知識的某些方面,而是變成了知識和學生之間的“中間人”,但這並不意味着教師的作用被貶低了。相反,“中間人”促進、豐富、創造者學習的條件。知識從來不是即使獲得的,它是長期的文化煉製的產物,人們爲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最棘手的任務是要成爲學習的啓動者,教師要通過自己提出的問題、做出的反應或是提議的活動,引起學生的好奇和驚訝。老師講了多少話不重要,他的傾聽和在場激勵、促進着學生的表達,他的干預幫助學生髮現錯誤和侷限。因此教師是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操控着,他不應該只顧着把學生引向自己的教學計劃、闡釋或教學進程,而是必須尊重學生的自由,然他們找到自己的道路和自主權。教師扮演着喚醒者的角色,不應等待學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後再促進他們學習。教師可以確保提問、煉製、參與和意識覺醒的時間。他是可以確保一個共學習者與環境、教育情境互動的空間,促進交流與對質。

最後,我們要考慮的是一種整合教育。學習應該成爲不同媒介整合的場所。它應該優先在學習過程的上游發揮作用。在整合教育中,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或者維持他的學習動機,讓他的計劃更加成熟。在知識煉製過程中,教師團隊可以提供工具和組織性概念以聚合各類信息。各類媒介可使信息的獲取更加便利,教師可以從中汲取材料用於教學,擺脫重複性任務,學生可以從中找到更豐富的材料。在學習的後續階段,學校也可以發揮作用,它可以變成學生進行摸索的地方——學生可以在這裏犯錯,這裏沒有社會風險,因爲人們安排了各種條件用以促進學習,這對摸索至關重要。

學校甚至可以成爲研究有益於社會的問題或者解釋公民問題的場所。學校仍然是人們爲人生做準備的場所,今天的“做好準備”意味着不再害怕改變,甚至是對改變有所預期。當今世界,變化已成爲一種常態,學校尤其應該是一個人們發現、探討世界變化的地方,學生可以自己想象各種解決途徑。

暑假讀書心得8

作者王曉春說,許多人教了很多年書,卻沒有找到當老師的感覺,他們要麼把自己看成“當官的”“管人的”。要麼把自己看成家長,要麼就是把自己當成技術工人和教書匠,雖然這些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是需要的,但他們不應成爲主旋律。作爲青年教師的我貌似也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王曉春老師的思想讓我一度開始思考,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

一、不做“腦力勞動中的體力勞動者”

王曉春老師指出,多數的教師工作主要靠的是拼體力而不是動腦筋,這種工作方式對人的心靈是一種磨損,其體力則往往會透支。因爲教師本來不應該主要靠體力來工作,教師並沒有體力勞動者的體力,這不是在發揮自己的強項,而是在拼命使用自己的弱項。

新一代的教師,應該身體健康,精神愉悅,生活豐富多彩,而不應是一副慘兮兮需要他人同情的模樣,總之我們從一開始就要避免成爲“腦力勞動者中的體力勞動者”,但是要邁小步不要張揚。作者認爲,一個優秀教師暈倒在講臺前,無論上級怎麼表揚他,我們都不要學他,我們可以敬佩他的精神但不需要學他那樣的活法。

二、新型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多數教師提高業績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靠向外部爭取資源,尤其是爭奪學生的時間,比如搶佔體音美課,搶自習,多留家庭作業等。青年教師應側重向內部挖掘潛力,以少做無用功,提高效率,爭取業績。

教師甲以犧牲孩子的優點爲代價提高分數,教師乙卻是主要靠發揚孩子優點的辦法提高孩子的分數,兩位老師都是現實主義者,都希望提高孩子的分數。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顯然教師乙的方法優於教師甲。這就告訴我們,完全可以在不放棄教育理想的前提下抓分數,我們也完全可以在抓分數的同時把考試的負面作用降到最低,這樣應試教育的負面作用就會一點點被蠶食。

三、讀書要有“學漁”的'心態

讀書主要不是看作者的結論和招數,而是揣摩作者的思路,看看人家是怎樣提出問題的,怎樣展開思路的,怎樣驗證自己的想法的,怎樣質疑自己的想法的,學習人家的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即使遇到問題一時不知道怎麼辦,你也知道通過什麼路子去尋找辦法。現在很多教師最致命的弱點不是遇事沒有辦法,而是不知道怎麼想辦法,於是只好伸手向別人討招數。人家要是不給他“拿來就能用的辦法”,他就說人家理論脫離實際。要想當先生,先要當學生,如果一個人處於學生地位時,總是一副“買魚”的學習態度,它處於教師地位時一定是個“賣魚”的,找不到授人以漁的感覺。可見我們的學習模式決定着我們的教學理念。要改革我們的教學,先要改造我們的學習,學會讀書。

王曉春老師的這本書給我們的建議貼近教育教學實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暑假讀書心得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四起,平定董卓之亂後割據三國,最終,在司馬懿和司馬昭的率領下,統一全國,天下歸晉。

其中,涌現了各路英雄豪傑,赴湯蹈火,單騎救阿斗的趙雲;疑心重重,大戰官渡的曹操;有勇有謀的老將黃蓋……但我卻更喜歡美髯公——關羽。

關羽,之所以被稱爲美髯公,是因爲他長相不凡:一雙單鳳眼,一對臥蠶眉,身高九尺,使一,騎一匹赤兔馬,但是,我更讚賞的是關羽的赤膽忠心,自從“桃園三結義”過後,關羽與張飛,劉備結爲異姓兄弟,他一心輔佐劉備,爲劉備打下無數江山,深得劉備寵愛,起初,關羽因打戰,與劉備走火,被困小山上,願與曹軍決一死戰,曹操見此人勇猛無比,勢不可擋,便招來自家軍營,給予最奢華繁榮的.生活,希望關羽從此留在大魏。雖然關羽身在曹營,但仍不忘舊主,只把此地當作短暫的歇息之處,處處打探劉備的消息,可見一字一—忠。在一天他得知劉備還活着,不帶走任何一樣東西,飛馬離去,可見對舊主的忠心耿耿。不但如此,關羽在華容道心釋曹操再現他的“忠義”。

在中國復興時期,出了不少忠於祖國,報效祖國的科學家,錢學森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來到美國,學習了各種原子理論,使他成爲一名非常強大的科學家。他在美國可以受到非常優良的待遇,但他再回頭一看,當時的祖國,沒有科技,也沒有設備,受各國嘲笑與欺辱。錢學森不忘“舊主”,冒着生命危險,假扮成逛街,誰知他帶了一家,趁機逃跑,來到中國,爲中國原子彈打下堅固的基石,這就是錢學森“忠”的表現。

“忠義”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精神,這是一種君子的表現,代表了一個人品格之高尚。

暑假讀書心得10

在學校青年教師大比武總結會上,校長給每位青年教師發了一本“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幫助新教師學習進步。我有幸拿到了鄭傑校長的《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翻開這本書,第一句話就是“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非常普通又不普通的一句話,就讓人感受到了他的真誠和質樸。這些天讀這本書,有一點小感悟。

1、做自己

當老師,首先是當回自己。老師,在不同人的眼裏有不同的形象,像媽媽,像朋友;回憶我的學生生涯,老師的形象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那麼,我應該成爲什麼樣的老師呢?這本書告訴了我,我不必做的像老師,我就是老師,不必刻意扮演,不必急於證明,只要自己真實,善良,有學問,真誠對待學生,就會成爲學生眼中最美的你。

但是做自己又不是無限制的放飛,而是要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主人就是從自我認識到自我選擇到自我設計到自我評價的完整過程,做自己主人的人是昂着頭自信地走路的人,是每一天都活在真實世界裏的心地純真的人”。這就是要我們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在遵守教學基本規範的前提下發揮出自己的特色,做好自我反思和評價,在每一個過程中得到進步,成爲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老師。

2、終身學習

教師要擁有精神空間,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精神空間,“無限相信書的魅力,多讀書以滋養身心,多經事以歷練處人。”因此要多讀書,多學習,學習別人的優點,經驗,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多學習,多掌握一些技能,也是現代化中提高自己價值的有效途徑。

而現在社會日新月異,新事物新理念新方法越來越多,學生接觸網絡信息越來越廣泛,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能再拿着老一套的方法來對待新一茬的學生,只有我們學到的方法越多,才能更好地應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只有我們學到的知識越多,才能更好地做到教學實際相結合,提升自己的威信;只有我們學到的思想越多,才能更好地正確引導學生的道路。因此終身學習是一個教師生涯保持持久活力的祕訣。

做教師不易,做好教師更不易,但是既然選擇了成爲一名教師,就應該積極應對,真誠,善良,有學識,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教師。

暑假讀書心得11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爲,我的態度。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着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麼的美好。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在人生中,會遇到許多坎坷荊棘,但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懷揣夢想,一直前行,無所畏懼的前行,它會將你帶進一個嶄新的人生,嶄新的`世界。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但從中得到的是要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態度,走屬於自己想的路,不論旅途多麼遙遠,這就是人生。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生,而在平凡的人生中享受着一個不平凡的自我,懂得生活中的不易,學會珍惜,在痛苦與歡樂中前行,讓自己的人生充滿色彩,是我的的收穫。讀過之後,覺得大學中我需要做的真的很多,需要學習的也很多,用自己的思想來裝飾自己的夢才真正有意義,在大學中,做一個完整的自我,過理想的生活。

暑假讀書心得12

《愛的教育》讀後感 媽媽給我買了本《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好書。 我花了沒幾天就讀完了。書的內容是日記的形式,講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裏面有許多小夥伴,雖然有的貧窮,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學習落後,但安利柯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很開心,並且慢從快樂中得到了教育。

書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歡,比如仗義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堅強勤奮的斯代第、滑稽的`小石匠、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卡羅非和有着非凡毅力與感人孝心的小鐵匠玻萊克西。寫的都是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教育我們要永遠有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我非常喜歡《新老師》中老師說的一段話: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喜歡我!我不願意責備和懲罰你們當中的任何人,也相信你們會讓我感到欣慰,我會因爲有你們這些學生而驕傲!我要是也能遇到這麼有愛心的老師該多好啊!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中。愛是黑暗中的一束陽光,只要你願意付出,得到的就是驚人的收穫。

暑假讀書心得13

在這本書讀到一半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起錯了,它應該叫做《中國文化史》。因爲

一、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聖人的經典著作,這是中國文化五千年來的精髓所在,這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中國幾千年來在此醞釀,這裏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

二、在第二章中講到中國的藝術和詩歌時,作者提出“儒家以藝術爲道德教育的工具”、“中國的藝術大師們大都以自然爲主題”,可見,文中在提到儒家的發展過程時也是在講中國文

化的發展史。,另外,在第三章中介紹的‘周朝前期官、師不分的制度解體後’,各門學術原來的官方代表人物流落在普通庶人之中,他們就以私人身份靠他們的專門材能或技藝爲生,這樣各種文化和藝術就在民間流傳開來。此類例證在文章後面還有很多。三、此書全面介紹了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重大的哲人和各家思想,這對於不瞭解中國文化史的人很有幫助。所以筆者大膽地認爲此書的名字還可以換成《中國文化史》。以下是筆者在讀此書過程中的幾點感悟:我覺得大多數中國人是智者。他們固然有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但是他們在信仰上跨越了宗教,去追求哲學層面上超道德價值。在

第二章中講到中國的藝術和詩歌時,我同時想到了高中時語文老師總是提到的中國人最大的特點之一:含蓄。中國人在說話時講究含蓄,你問一個人“吃飯了沒?”,他寧願餓着肚子也會回答“吃了”;中國人在做事時講究含蓄,當一個小夥子喜歡一個姑娘時,他寧願天天飽受相思之苦,也不會對人家姑娘表白,最後當這個小夥子追到這個姑娘後,才知道原來這個姑娘也喜歡他,也暗戀了他很久;同樣,中國人在進行藝術創作和寫作時也講究含蓄,我們在欣賞詩歌和一切文學作品時,總是覺得一覽無餘的東西不值得駐足,但是賦予含蓄意味,

耐人尋味的東西總想停下來細細體會一番。這裏面有一絲中庸之道,這也是中國哲學的奧妙。從學中國近現代史一開始,我也很痛恨那些侵略過中國的國家,但是我也和文中作者一樣承認侵略帶給我們的進步,甚至感謝他們的侵略,早一點的侵略就早一點的進步。若是侵略再晚幾十年,中國現在會成爲另一個非洲麼?中國在現代化中邁出的第一步是在外國侵略者的鞭策中進行的,我們若想逃離鞭策就要跑的快些,再快些??中國已然在跑,而且越跑越快,我們現在跑在世界的前列,進行着自主的現代化。老子所說的‘知命’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到的世界存在的必然性是同出一轍的。我們有的'命運不能改變,例如:出身、相貌、生存的文化環境??但是很多命運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在電視劇《奮鬥》當中,那羣年輕人的起跑點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們應該知命和學會“不知命”。儒家和道家聖王到底該不該爲的爭論,筆者斗膽認爲問題的關鍵不是爲的多不多,而是人的本性所致。“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荀子·性惡》社會混亂,出現偷盜,是因爲人的私慾。戰亂,大多數是人有佔有慾。但社會的主流還是宣揚人性善的方面,社會道德的約束讓人的善壓制了人的惡。所以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時纔有人數百

萬千萬的捐款,讓人們體會到了這個社會的善。這些人已經從自我上升到了大我的境界。文中在提到農業這個話題是,我再一次的感到氣憤,請細想一下,從春秋戰國一直到今天,中國的農民真的有翻身嗎?古代提出的“重本輕末”、“重農抑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只是利用,利用農民的體力創造財富和戰鬥力,來滿足自己的私慾。今天國家實行各種改革,提出“三農”政策,只是在改善、改善??有多少農民住着洋房,開着轎車?有多少農民不會爲了看病發愁?有幾個人願意去當農民,而不是做商人?我覺得中國的農民數千年來一直在

默默地哀怨,但是害怕失去更多,他們只好默默勞作。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在讀到神秀對禪宗教義的偈時,我們這些凡人只能暫且的心領神會,若讓我們把其中含義描述出來,確實是困難。但是我們爲人處世就應該善用這個道理。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學會接受,不要總是抱怨,一切事情皆有因果,你考試不及格,一定是你學習分外的事;你同學丟了某樣東西總是喋喋不休,以至於你會產生一種愧疚感,反正我經常會如此,但是那是他她的原因,不要與自己牽連在一起;當感覺自己大學四年白白浪費時,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不是自己不努力,何至如此。讀完全書,雖然已令人筋疲力盡,無力亦無膽去研讀下一本有關哲學的著作,但一本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文化史足以讓人大開眼界。

暑假讀書心得14

人的一生與書形影不離,每當進入書的海洋時,總會有深深的感觸。

我讀的書是著名小說家沈石溪寫的《狼王夢》。沈石溪,自稱沈一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慈溪市。最擅長寫動物小說,被稱爲動物小說大王,代表作有《第七條獵狗》、《狼王夢》等。

這本書主要講了爭奪狼王寶座的故事,這是每個成年公狼一致的追求。所不同的是,紫嵐的丈夫黑桑比其他成年公狼想得更苦,心情更迫切。爲了使野心得逞,整整兩年時間,黑桑經常悄悄地半夜起來在堅硬的花崗岩上磨礪狼爪,發瘋般地啃咬樹皮,力求把狼爪鑄煉得更鋒利些,我覺得黑桑身上天生就具有一種狼王的風采,理所當然應該登上王位。

它們已在暗地裏計劃商定,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紫嵐假裝被霹靂震得心驚膽戰,往洛戛身上靠攏,就在洛戛注意力被完全分散時,黑桑藉着風雨聲和雷聲的`掩護,繞到洛戛的背後,冷不防就一口咬斷它的喉管!哪知道黑桑在一次與野豬決鬥時被刺穿頭顱,死於非命,可惜了一代狼傑。

後來紫嵐在與獵狗的戰鬥下生了五隻狼崽,因爲當時天氣惡劣,山洪咆哮,雷雨交加,無法一起將五隻狼崽安全送回狼窩,紫嵐決定一個個送回狼窩,可中途卻死了兩隻,紫嵐心如刀絞,於是決定把黑桑的願望寄託在餘下三隻小狼崽身上。

後來黑桑、藍魂兒接二連三地死去,只剩下雙毛可以有機會坐上狼王寶座,因爲雙毛習慣了當弱者,所以在與洛戛決鬥時被洛戛的吼聲迷住了,停止了爭鬥,結果被洛戛咬斷喉管,死於非命,這也最終讓紫嵐的心願成了泡影。

我認爲,動物小說之所以耐人尋味,最直接的就是它通過一個個典型的例子告訴我們,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勝利的精神本質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也是達爾文先生所講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

總之,細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頗深,我似乎更加明白了用心讀書的意義……

暑假讀書心得15

自職工書屋創建後,下班就有了一個好去處。有人感慨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沒有時間看書;有人說自己畢業後基本不看書,看也只是看看電子書;有人翻出網絡上的統計數據,爲自己看書少找客觀理由。現在經濟條件改善了,書籍種類多、發行量大,但國民閱讀量卻連年減少,值得我們深思。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們的良師益友,書籍代表着知識和力量。毛主席講“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小小一本書,蘊含着征服世界的力量。讀書好,大家都知道;好讀書,很多人卻不曾做到;讀好書,更需要智慧和鑑別力。感慨沒有時間的人,把讀書當成了包袱;感慨沒有能力的人,把讀書當成了奢侈。讀書不是生活無憂者的特權,也不是知識分子的專利。讀書,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難做到的。說容易,是因爲只要你想讀,隨時隨地都能讀;說難,是因爲如果你不想讀,再多的書放在眼前,再好的條件提供給你,你也不會讀。現在很多人讀書功利思想很多,好書壞書不分,只求速成管用。有的爲了“學而優則仕”,謀求加官進爵;有的爲了學得一技之長,賺得家財萬貫;而真正的爲了獲得內心充實、精神愉悅而讀書的人少之又少。

正如金雞收費站,處於稍偏的.小山村,來到這個相對偏僻的地方,常聽一些同事抱怨上下班不方便,逛街購物太遙遠,空虛無聊只能玩手機,打打牌,可我內心卻很淡定、竊喜,因爲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浮躁,減少身不由已的聚會,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讀書思考,靜下來進行內心交流,讓自己變得更安靜充實。茶餘飯後,我會看看文學經典、勵志書籍,也會讀讀暢銷書、網絡小說,還會翻翻娛樂雜誌、炒股祕笈等。看似漫無目的,卻也感到頗有收穫。因爲在我看來,讀書不是讓人變得崇高不接地氣,而是讓自己活得真實。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紅顏知己。每一次閱讀,就彷彿在內心與讀者談一次戀愛,愛戀的人,總會給你奮鬥的動力和前進的勇氣。閱讀正當時,歲月匆匆,人生苦短,切莫浪費時間、浪費青春,沉浸在吃喝享樂之中。

標籤:暑假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