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高中論語讀後感

觀後感3.14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論語讀後感

高中論語讀後感1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

用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職責感,都在一聲嘆息中

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東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

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

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

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能夠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

時間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

時間老人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們的收穫卻不一樣。

所以我始終相信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會珍惜他‘這句話。

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會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

因爲他們明白時間是寶貴的。

如果你會把握時間,你就會把握生命,你纔不會虛度人生,如果你虛度人生,那麼在你虛度的一分一秒的時間裏,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什麼,然而有一天你去計算,你會覺得浪費的時間能夠幹很多你沒時間乾的事情。

這時,有的人懊惱,有的人想禰彌補,但這是無濟於事的。

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如果你不想自我以後後悔,那麼此刻你就要珍惜時間。

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時間。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朋友約會,他站在橋頭一邊等一邊在紙上寫着,雨淋溼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覺。

朋友來了滿懷歉意的說不好意思,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

愛因斯坦卻興奮地說:我十分有好處地度過了這段時間,因爲在這些時候我又想起了一個出色的想法。

時間是寶貴的,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流走。

你是想把它當作日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後只留下一個生鏽的日曆夾嗎?因此我堅信珍惜時間的人才會擁有完美的明天。

高中論語讀後感2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別說裏面的內容了,就單單簡介就把我嚇了一跳:19XX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說:”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2017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確,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說的話。背論語,真是受益匪淺。

8月8日,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一個環節,是有2017個人在擊缶,他們一邊擊缶一邊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當時,我大聲地跟着背,我弟弟則在一旁跟着小小聲的背。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說,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嚐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於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爲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後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那麼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麼發達的社會都那麼需要它。

論語的內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高中論語讀後感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聽,書房裏傳來一陣悅耳的讀書聲,這是我在讀《論語》。《論語》是古代聖人孔子的學生根據孔子的言行編寫成的一本書。

當我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就專門設立了一項特別課程——經典導讀課。拿到經典導讀書後,我就翻閱起來,不經意中我看到了《論語》,那時我只知道有本書叫《論語》,並不知其中的內容。但我們導讀書上的《論語》沒有解釋,我只能似懂非懂地讀,還想學校爲什麼要讓我們讀那麼枯燥的文章呢?可是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本《論語》,便悄悄把它翻開,咦,書里居然有原文、有註釋、有譯文,還有聖人的智慧,我能看懂了。從此以後,我開始喜歡讀《論語》了。

《論語》這本書裏講了許多道理,比如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的同時,有新發現,新收穫,就可以當老師了。爸爸媽媽和老師們經常對我們說“溫故而知新”,讓我們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還要經常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他們大概也是從《論語》中受到的啓發吧!再比如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說學習但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只思考但不學習,就會缺乏信心。有時候我遇上了難題,就有了畏難情緒,不想自己思考,老想尋求幫助,還很急躁。每當這時媽媽就會提醒我說“你忘了孔子的話了嗎?”

一經提醒我會慢慢平靜下來,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居然經常會把難題給解開了,每當我解決難題之後都會從心裏佩服孔子,怪不得人們會尊稱他爲“聖人”,他說得可真對呀!孔子還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告訴我們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同學之間往往會因爲誤解而發生矛盾,我也不例外。但自從我讀了這一句以後,與同學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我會常常想提醒自己,可能是我誤會別人了,還是不要這麼小氣吧。就這樣,慢慢氣就消了,又和同學一起快樂地玩耍了。

《論語》真是一本好書,每句簡短的話裏卻蘊藏着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道理,體現了聖人偉大的智慧!我越來越喜歡讀《論語》了,我還要繼續讀下去!

高中論語讀後感4

聰明的,你曾告訴我,看看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結晶《論語》吧!說實話,我還沒有能力把《論語》都看下來,可是以下兩句就讓我受益匪淺。

子路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爲人光明磊落,勇敢正直。他很尊敬老師,但是孔子的課,他聽不明白的'就會向孔子提出,有疑問的甚至敢當着同學們向孔子質疑。所以《論語》中這樣說:“子曰:‘由。誨女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孔子認爲子路這樣的學習態度實際上是一種智慧啊!孔子的這句話在中國是家喻戶曉,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是這樣做呢?

在班裏老師說完一旦數學題總會問:“懂了嗎?”大多數時間,只要大多數人說懂,小部分不懂的也跟着叫“懂了”。這常常讓我內疚。我有時是那個大多數,有時是那個小部分,但是每當我不懂時,我總會猶豫片刻,開始“天使”和“魔鬼”的鬥爭。“天使”總讓我,說實際情況,而“魔鬼”總是不顧一切讓我喊“懂”或沉默不語。有時“天使”似乎勝利,可當我連“不”的口型都做好時,只要同座輕鬆地說:“太簡單了,早就懂了!”我就乖乖地閉上了嘴。我就沒有子路這樣的智慧,因此我的學習總是讓人不安一。

學習上“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上的誠信。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誠信。有人爲了交朋友,明明喜歡深藍色,見朋友喜歡暖色,就也說自己也喜歡暖色。我有一個朋友胖胖的,很可愛,我很佩服她的誠實。一次老師在垃圾桶邊發現7個吃過的口香糖,“誰吐的?”沒人回答,只見她站起來說:“我吃了2個,一個紅的,一個黃的是我吐的。”她的臉因羞澀變得很紅,可是她是唯一誠實回答的`人。子曰:“人而無信,不其可也。打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說得真對。一個人如果連說話都沒有誠信,我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是可以的。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兩小兒辯日》中的孔子面對兩個小孩就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絕不不懂裝懂,絕不糊弄孩子。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讀書能夠懂道理,更爲了好好做事情。國小最後一個學期看我的吧!

高中論語讀後感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

語》裏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麼,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羞恥。這兩句話雖是說:幾個人在一起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於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的時候,一經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並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曾經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說教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是可以這樣說的。

在《論語》裏對曾經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出寬宏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於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說人家已經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讚許他的潔淨,對他的過去不應該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華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直點綴裝扮着

孔子認爲,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爲?”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纔是我們憂慮的。

通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於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度,真是得益非淺!

高中論語讀後感6

喜歡萊蒙托夫的一首詩:“一條船,孤獨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尋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我,願作這隻孤獨的小船,隨着碧波盪漾在沉靜的大海中,寵辱不驚,朝着前方行駛,感受着陽光的溫暖。

高中時期,使人成熟,使人感性,使人明理。我們已不是懵懂的小孩,我們學會了孤獨,學會了與自己相處,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化解。我們接觸了更多的人情世故,體會了更多的人情冷暖,心智也更加成熟。回想從前每日所思所想,不禁好笑。一個從未經歷過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乳臭小兒,整天沉浸在自己所設定的悲傷情境中,爲各種瑣事煩心,現在看來,不過是些無病呻吟、自憐自哀的笑話罷了。如今的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體貼那些是非冷暖,我想,這並不是虛僞,而是更加溫親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如今的我們,再也沒有了一個人的不知所措。我們慢慢沉溺於一個人的世界,學會了面對繁華喧囂過後的清冷,學會了忍受孤獨與寂寞,就像那隻孤獨的小船,內心似一片深海,鐵馬冰河,波瀾不驚,卻蘊藏着巨大的能量。

如今的我們,再也沒有了對人情冷暖的過多傷感。我們慢慢習慣於客套和僵硬,卻仍保持那顆溫暖的心,用真心對待每一個值得付出的朋友,用溫暖的心去認知社會,感悟世界,將那些瑣碎、無所謂、負面的東西過濾。

如今的我們,更加感激生命的偉大,更加珍惜生命的時光,更加嚮往未知的世界。隨時光流逝,看着身邊的生老病死,我們不禁感動於生命的神奇,感慨於生命的脆弱。於是,我們在努力着,努力讓自己的生命不留遺憾。我們在嚮往着,嚮往未知的國度、不同的文化,嚮往世界的無邊與奧妙。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自然在不停運轉,生命在不停消逝,我們也在不停成長。被歲月拔節,我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淡然,學會了懷着一顆敬畏天地、敬畏生命的心,在這個迷濛慌亂的時代裏,爲自己的未來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