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精選11篇)

觀後感9.89K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精選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精選11篇)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1

雙減政策對學校和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和老師必須努力適應新的要求。就語文來說,只有加強教師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方法、評價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後作業的品質,學生的負擔纔會真正的減輕。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業要減負,先得在課堂上弄明白。要提前備課,集體研討,改變教學形式,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學設計、課件。同時,教研組的各位成員也要分工開發閱讀教材,開出系列化的閱讀導讀課,配套的背誦、習字練習,這樣面向全體的規範化、個性化、配套化的設計才能真正的全面提高課堂質量。

提高課堂效率。比如語文學科的作業總是機械性抄寫的多,作爲語文老師,要在充分調研學生的基礎上,針對學情教學,帶領學生提前預習,緊扣教學目標,課堂抓能力訓練,紮實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課後能輕輕鬆鬆地做作業。

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先複習,再寫作業,作業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同時,每級教師要集體研討作業佈置。不要杜絕無效作業,分層佈置作業,課後服務鞏固時能夠精準的練習,可以做到面批面改,學生也就不會覺得作業難、作業多了。

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自律、高效的意識。我們將共同努力,引導孩子在校自覺自律地完成學習任務,然後同時也要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讓學生在學校快樂學習,在家快樂成長。

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再到雙減,中國教育又迎來了偉大的變革。那麼什麼是雙減政策呢?從通知來看,雙減一是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二是提升學校課後服務水平。其中以“全面規範校外培訓行爲”爲主要抓手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在全國進行“雙減”政策推廣。政策中還提到要保證學生的睡眠時間,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也有不同學段的限制。這樣,既可以避免上學高峯期而產生的交通堵塞,也可以避免學生家校往返途中產生的安全問題。

這樣來看雙減需要一個寬鬆的外部環境生態系統,需要形成合力才能減輕負擔,才能提高老師自身的專業本領,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雙減”的前提是課堂增效,課堂增效的起點是教師對課標、教材研讀、把握、執行,教師要做課標忠實執行者,教材創造性解讀、使用者。腦中有“綱”(課程改革綱要)、胸中有“標”(課標)、腹中有“書”(教材二次消化適合學情解讀)、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師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課標教”的意識。關注從學科教學意識到課程意識轉變,關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關注學校整體課程體系建構與推進。

教師要與班主任、同學科教師、跨學科教師通力協作,建立積極的相互依賴的關係,雙方成爲“雙減”的合作者。與同課教師一道深度參與集智備課,發揮羣體大腦智慧,集智備課。備課組長提出備課時的困惑和問題。在集智研討基礎上,拿出可視化成果:單元規劃表(框架),單元課時教學任務活動創意表,分課時教學設計教案。與班級任課教師一道共同制定學習規則,培養學生的內在秩序感,共同助力學生習慣養成。同時與本班課任教師合作,藉助班級作業協調員,控制作業總時長,徹底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與跨學科教師協作,積極嘗試跨學科內容整合,開展拼教、拼研、項目學習等,盡而全面提升探究性、合作性作業設計與實施能力。

教師應充當課堂的組織者、學習的點燃者、困惑的點撥者、生命的點化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故教師與學生課內外相處時要學會溝通、學會表達、學會換位思考。

“雙減”要求教師放手、放權,要求學生學會自律、自控,學會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要讓學生潛意識跳出固定型思維走向成長型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要感染、薰陶、培養“明生”。可見構建新型師生關係顯得多麼重要!

通知中提到“明生”的範疇,應該有這樣的幾層含義:明學,思維比較清晰,元認識水平較高;自律意識、自控能力強;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素養高。明標,對“爲什麼學習?學習終極目標是什麼”等有深度認知。明世:責任、擔當、改變世界是發自內心追求,人生價值意義非常明晰。一句話要讓學生成爲“雙減”最直接、最大受益者。

“雙減”,減的是負擔,增加的是老師自身的專業本領。要傾聽教育外部的聲音,不要自我設限,讓思維發散,讓認知升級,構建新的思維模型,未來的學校將是一個學習綜合體,有多元化的服務平臺共同興辦教育、參予教育改革。在“雙減”政策推行的過程中,校外培訓機構會逐步融匯於校內課後服務市場。作爲一線教師,我們應該看到:大多數的學校既沒有課外服務的專業師資,又沒有課後服務中的專業課程,遠比不上校外培訓機構在這方面的成熟度和專業發展水平。因而,學校校內課後服務的推行勢必會與校外培訓機構共同攜手,促進教育未來的發展。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2

關於雙減政策下,作爲一名在職老師,心得體會如下:

首先,我們明確的認識到作業是實現學生學習知識,鞏固所學的好幫手,它是對學科教學的補充,更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重要手段。但由於隨着年級的增長,學習科目增多,學生各科作業總量就越來越大,對於一些家長來說輔導孩子功課成爲了最大的負擔,特別是高年級,使得“減負提質”成爲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一個話題。

每一個教師對於自己所任教學科的作業佈置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就需要我們因材施教,既要保證學生“吃得飽”,還要“吃得好”,所以我們在設計作業時就要有通盤的考慮,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孩子們都能在作業完成中獲得成就感。對於要求“吃得好”的學生,我們老師可以給出一些學習建議,由家長自主爲孩子選擇,並對實施情況進行監控,而老師可以進行一定的輔助,但全由學生意願。此外,學科作業有各科任教師負責、跨學科作業可以有專人負責彙總、學校層面可以設計社會實踐類作業,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一學期的學習中都有一定的提升。

“雙減”政策下,孩子的額外作業會明顯減少,但學習質量可不能打折扣。所以作爲教師除了要向課堂要質量以外,更要關注學生作業的評價與跟進。作業設計可以分爲三部分,課堂作業學生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並由任課老師批改、指導;校內作業學生課利用課餘時間、自習課、延時等時間完成,教師要由針對性的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反饋,分析學生的作業質量情況,以便於更清晰地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情況,可在此基礎上更加高效的利用課堂上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家庭作業是學生獨立完成或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如各類實踐性作業。特別是“懲罰性”作業,老師們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讓孩子得到強化知識的同時,不能造成過重的學業負擔。

學校佈置的各類有針對性的作業要形成“常態化”,都需要老師和家長通力合作,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完成作業得到學業提升,而不是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爲了完成作業而完成,將其轉化爲一種負擔。作業的變革影響着課堂教學等其他環節的改變,也更受其他環節的影響。今後,我們要關注作業方面的專項研究,更要進行高效課堂的探索,讓學生在做作業中進一步鞏固所學,得到長足進步。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3

“應該從制度層面去保障教師的權益和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良性溝通”,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李昂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雙減政策無疑會給原本就工作繁忙的中國小教師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負擔,那麼,怎麼保障教師的權益呢?教師又該如何儘快適應新的變化,這也是一個問題。

“雙減”要求學校、教師嚴格執行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嚴格執行作業管理規定,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格執行考試管理規定,不得違規組織考試,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在新政策背景下,面對學生的成長需求以及家長的“教育焦慮”,一線教師們應該怎麼做?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怎樣開展?我認真閱讀了一些新聞及相關文章,整理如下:

1、研究學情與教材,提高備課實效

減輕作業負擔,要從源頭抓起。備課是教學流程的起點,抓減負,要首抓備課。爲提高備課實效,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情與教材。

研究學情,就是要研究每節課學生“在哪裏”,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節課應把學生“引到哪裏”。

減輕作業負擔,學生就可以在“自然起點”參與課堂學習與探究,教師就可以準確判斷學生“在哪裏”實現因材施教。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的重要目標,分析研讀教材,就是要對準學科核心素養這個靶心,確定“把學生引到哪裏”,只有全面把握教材的前後聯繫,深入挖掘教材蘊含的學科核心素養要素,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有的放矢。

2、組織深度學習,培育核心素養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應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組織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深度學習不是深在知識難度上,而是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和探究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和經驗,開展探究性學習。

當學生帶着積極的情感“願參與”,藉助已有認知經驗“能參與”,通過多種感官或行爲“真參與”,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而是能夠帶得走、用得上的學科素養。學生課堂上實實在在用1分鐘獲得的發展與提升,是課後10分鐘的補習也達不到的效果。

因此,一線教師要用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增強課堂教學的目標意識和效益意識。課堂學習效益高了,課後的作業負擔自然就輕了。

3、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提高作業質量

作爲生命體的兒童,天然擁有語言、思維、探究、創造等學習需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是爲了不教。”教育的職責在於以生爲本,通過創設合適的情境,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建構,共享探究過程,讓學習真實發生,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課程的建設者;教學不是僅僅傳授知識,而是師生間藉助積極有效的對話爲平臺,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過程。

作業是檢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教師在備課時須統籌安排每節課的作業量,將課堂適當留白,精心安排練習反饋的環節,及時查缺補漏,相對減少課後的書面作業量。

4、研究作業管理效能,提升課後作業的“質”

教師要研讀課標,準確把握學科性質,積極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將作業設計作爲課題來研究。

例如重視預習作業,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積極嘗試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等多種開放式作業形式,因材施教,杜絕機械重複的無效性及懲罰性作業等。

5、設計菜單作業,強化反饋功能

教師不僅要從作業總量上做到“科學合理”,也要從作業形式上做到“豐富多樣”。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情,通過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爲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業菜單,讓學生擁有選擇作業的權利和機會。

不妨嘗試每週安排一個“無作業日”“實踐性作業日”,也可以每月一個“零作業週末”“長作業”,以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業的功能,不要讓作業成爲“要我做”的“負擔”,而是成爲“我願做”的“常態”。佈置與反饋是作業的兩面。既要從質、量、形上做好作業的佈置,也要及時做好作業的批改與反饋。一方面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加強面批講解和答疑輔導,另一方面對作業優秀的學生要激勵表揚,不斷增強其學習自信,讓作業成爲學生才能展示的平臺。

6、對學生多元評價

老師需要對“多元評價”的內容、維度、標準有更深入的瞭解,爲學生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案,用增值性評價客觀判斷不同類型學生的成長,讓孩子們“看見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老師還要適時向家長解讀孩子“多元評價”結果,從學生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給出反饋,通過家校攜手,爲學生全面、個性化的發展做好規劃。

7、進行教學上的創新

隨着學生在校內時間的增多,教師只有用創新的教學手段,才能實現學校教育的多樣性,提升學校教育的質量,讓學生願意待在學校,且學習效率有所提升。

老師可以從小處着手,比如改變教與學的方式,運用高效、趣味的授課工具、新穎創意的教育方式(微課、STEM)提高授課質量和學習興趣;課堂上除了一對多的講解,還可以組織同伴互助、小組共學,讓每個孩子都“在場”;課後作業除了雙基練習,還要有靈活的主題活動、項目學習、特長髮展,讓每個孩子都喜歡。

在保證孩子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學校教學培養孩子們的多元能力,在有限的課時中開展創新課程,這對教師來說任重道遠,也是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開放心態眼界的過程。

8、參與到課後服務中去

開展課後服務,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家長接送難、孩子沒地方去的問題,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後時間,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爲學生提供學習和發展空間,還有助於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教師最瞭解自己班級的學生,課後服務也使教育更有針對性。隨着課後與學生的接觸的增多,對本班學生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

9、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家校共育

如果說老師的教學能力,是家長信任老師的前提,那麼優秀的“共情”體驗和有針對性的講授能力,則是獲得家長信任的重要條件。

作爲老師,精準解決孩子困難、培養孩子自主解決問題能力離不開家庭的攜手努力。要注重和家長的溝通,引導家長的教育思想,統一教育理念;還要給予家長科學實用、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導,讓家長成爲學校教育有效的“助攻”。

這就對老師們的溝通能力、家庭教育知識有了更高要求。爲了撫平家長焦慮,順利推進學校教育,老師們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和時間。

10、協調好職業角色與個人生活

課後服務的落地與推廣,無形中拉長了老師們的工作時間,職業角色與個人生活的衝突將會更加突出。這對老師們的工作狀態、積極性以及職業預期都有着很大的影響。

“雙減”下,遇到困難或挑戰:老師們既要保證本職工作的完成,又要兼顧家庭和個人生活,需要自身不斷提升工作效率,也需要整個教育系統的關注和協調--減少老師非教學和隱性工作時間,給予教師羣體更多關注和關懷。

雙減政策一下來,各種各樣的聲音也隨之而來,有歡喜的,有發愁的,對我們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雙減,讓我們的教育也有幸福感。

說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實我很久都沒有擁有過了,在我看來,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愛自己所任教的專業,愛自己的課堂,愛自己的學生!雙減,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們也改變了作業的佈置形式,作業的主體對象沒有變,依舊是學生,高光時刻到了,作業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從跳繩,做手工到親子閱讀,無不昭示着幸福感的來臨。由於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觸的都是一二年級的學生,真的很爲這個作業形式的改變感到開心。國小生嘛,就應該有國小生的朝氣與活潑,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這纔是正常的狀態。其次,我們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成爲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緊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成了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就拿我來說把,我開始更加爭分奪秒的利用課堂的時間,爭取不浪費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儘可能提前規劃好,每完成一個就做一個記號,哪裏存在問題,我也能夠及時的記下來,防止下次問題的出現。對於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記在紙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組的老師研究解決的方法,感覺工作充實了許多。其次是,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們特別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和多種形式的學習,比如,背誦兒歌,喚起孩子們對母語的熱愛,感受母語帶來的快樂。下課的時候,讓孩子們盡情的玩耍,感受課間十分鐘帶來的樂趣。還有和學生們一起跑步,跳繩,研究植物,感受天氣變化等等。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重視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也能夠真正的把學習的自律性轉移到自身上來,其實就是把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並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對我們教師也是同樣的,我們也要在雙減政策下學會工作,學會生活。

雙減政策的實施,也是對教師工作的一種激勵,鼓勵我們從一定的方面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教師也能夠幸福的工作。願我們也能夠像先輩李大釗同志那樣:鐵肩擔教育,妙手教學生!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4

學習了中國小義務教育“雙減”意見以後,對減負提質的提法感觸頗多,從我本人的內心深處,真正地感受到減負提質的重要性及緊迫性。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是每個人珍藏在記憶深處的美好時光。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在他們的童年生活中不僅僅只有學習這一件事。在“雙減”政策提出之前,我們不難看到那些六七歲的孩子帶着小眼鏡,揹着沉重的書包放學的情景,也不難看到遍佈在各個街道的各式各樣的輔導班,他們的童年時光被大量的作業和各種課外補習班所淹沒。處於童年時期的孩子,他們的生活不應該被繁重的作業和輔導班所充斥。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順應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孩子在學習之餘有時間去享受童年應有的快樂。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教學活動中講求技巧,讓孩子們從繁重的課業學習中解脫出來的價值與意義。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把握課堂質量,努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通過課堂教學這一環節切實的給學生減負。要提高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我個人認爲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以學科課程標準爲導向,更新教育理念,備教材、備學生、備過程,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

2.依據學生年齡特徵,通過深度鑽研教材、精準聚焦目標、巧妙設計活動、科學合理實施、理性綜合評價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以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創設情景,培育學生興趣,以“學生髮展爲本”,精講簡練,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由地、富有個性的發展,讓每一個孩子在課堂中有所收穫,

3.課外作業,細心篩選,仔細編排,提高作業水平,提升作業質量。“雙減”政策要求教師一定要創新作業的內容與形式,提高作業的設計、批改和反饋的管理水平。讓學生的作業在完成中有一定的獲得感。

4.精心設計分層作業。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做作業。同時還注意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讓中差生把完成老師的作業當作一件樂事。避免作業中的重複現象,儘量設計精而簡的作業,作業的佈置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5.充分利用課後服務時間

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爲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5

社會人羣就是一個金字塔,永遠只有少數精英站在塔頂,也必須有更多的普通勞動者來構建塔基。教育和學習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學習不是一個狹義的概念,除了科學文化知識,還包含體育、藝術、勞動等多種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熱愛國家、獻身民族的人。作爲家長和教師,最重要的是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和特長,引導孩子走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雙減政策”背景下老師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呢?

1.“雙減”的目的不是以犧牲教育質量爲代價,恰恰相反,是爲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知道,在學習效率相同的情況下,所使用的時間越多,所獲得的知識也越多、能力也越強。但過長的學習時間、過重的學習負擔又會影響學習效率,甚至危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學什麼、怎麼學、學多久,就成爲教師們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保護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是是孩子們願意學習的前提條件。前面談到學習的三大動力,對現在的孩子們而言,生存動力和精神動力是大多數孩子暫時還體會不到的,因此,興趣動力就成爲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爲老師,學科作業的設計必須以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爲前提。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是保護孩子們學習興趣、保證孩子們學習效率的根本條件。大多數孩子不喜歡作業,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不會做;二是簡單、重複、數量多;三是枯燥、乏味、無樂趣。針對第一個原因,教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個性化作業,讓不同的孩子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起點的作業。針對第二個原因,教師要設計出能體現學科核心知識和能力要求的、訓練效率高的梯度作業。針對第三個原因,教師要儘可能設計出有趣味的作業內容和作業方式,尤其要在學習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強和落實作業完成的過程性指導,及時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勢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以往孩子們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往往通過“搜題”的方式獲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結果,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大量搜題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師要按照作業進度計劃、利用當今發達的資訊方式,及時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和指導。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兵教兵”的作用。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6

“雙減”指的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的負擔和校外培訓的負擔。而減少這兩項工作已經開始試點。從“雙減”政策的發佈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動教育產業化,迴歸教育的本質和初心。減少孩子們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的負擔,讓孩子真正的做到勞逸結合。

作爲一名教師,對於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避免校外辦學機構“喧賓奪主”、還學生快樂健康的童年,減少學生近視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積極的意義。我們一定不折不扣積極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做好課後服務等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堅持以學生髮展爲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雙減”作爲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多措並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抓好課堂主陣地,教師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做到每節課準備充分、知識儲備豐富、能力訓練到位,打造充滿“掌聲、笑聲、辯論聲”的生命高效課堂,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保證學生“吃飽”“吃好”。

二是加強課後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校發揮本校教師自身優勢,豐富課後服務供給,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科學實踐,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幫助家長解決放學後接送學生的實際困難。

三是完善作業管理,深化評價改革。形成並完善學校作業系統,減少作業總量,提升作業質量。同時,探索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跨學科作業。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7

通過學習文件瞭解到雙減政策是教育部門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的減負政策,具體指全面壓減孩子作業負擔,還需要減輕校外培訓負擔。一減輕作業負擔,二減輕校外培訓負擔。

“雙減”政策出臺的目的是通過加強學校教育,提高學校課堂教學質量,優化作業佈置,提升課後活動質量,減輕學生的課餘負擔,達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目的。雙減,減輕了家長的精神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學科教育重新迴歸學校主陣地。

我認爲雙減政策是能夠帶來非常大的好處的。首先,就是這樣的政策最直接利好的就是學生。學生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學業負擔,從國小開始就特別的辛苦,這能夠減輕他們的負擔。第二,就是減輕家長的負擔,不會在有嚴重的內卷,大量的花費。第三,這能夠迴歸應試教育的初衷,篩選學習能力強的人才的目的。

那麼我們如何實施雙減政策?

(1)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長,爲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放鬆身心。

(2)提高作業設計效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

(3))完善作業管理監控機制,家庭作業校內做。

(4)提升課堂質量。

(5)確保課後服務時間,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週都要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至少開展兩小時,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

(6)規範培訓行爲,校外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

“雙減”政策落地後,可以充分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作爲一線教師,在校內堅持做到應

教儘教着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管理服務水平,不再讓孩子們有寫不完的作業。讓孩子學好學好的同時擁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讓校外的培訓機構無法超前培訓,讓家長們教育成本顯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們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8

對於廣大家長來說,最近最勁爆的消息恐怕就是“雙減”出臺。

國家這麼大的手筆,別說違規大機構,就連很多正在觀望的小機構或個人,都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狽不堪。本就如風中殘燭一般的教培機構,奄奄一息中又迎來了更大的打擊——本土疫情。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正在上暑期補習班或興趣班的孩子們,瞬間按了暫停鍵,一下子賦閒在家。

就我而言,我,還有我很多同學、朋友,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都是學習的受益者。我不會,更不可能允許我的孩子輕易放棄學業。所以我經常會查看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有哪裏學的不好,我會先自己給他查漏補缺,如果我實在講不好,也會考慮給孩子報班補課。我始終貫徹的是“補課”重在“補”,而不是提前“學”。現在“雙減”政策一落地,同樣也堵住了我給孩子查漏補缺的路。

這一週我一直在尋找科學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方法:買書、找網上的文章……現在不用我說,大家都意識到“雙減”帶來了一些無法抵抗,卻必須面對的現狀:比如孩子的學習更多的依賴在校時間,課堂效率顯得極爲重要;再比如孩子的課餘時間明顯增多,自覺性和自學能力的強弱會對孩子的成績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事實上,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成績好壞的根源其實在於“學習能力”。現在,我們更加要思考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與知識量的增加相比能力的提升是很虛幻的,甚至是很緩慢的,但它的影響確實長期的。

“雙減政策”的實施其實就是給所有在孩子學習道路上越走越歪的家長們下了一劑猛藥。是繼續往前,一條道走到黑;還是及時止損,摒棄錯誤的方法,重新找回科學正確之路?家長們,拼認知的時候到了。不要說取消校外補習以後有錢人都給孩子請一對一家教,沒錢人的孩子就沒機會上學。在目前國家政策之下,是幾乎所有的普通家庭孩子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此刻,我認爲我們家長要做的,必須是“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能力”,使孩子的自我強大起來,才能應變這個世界。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9

“雙減”是什麼?“雙減”是減去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去學習活動中機械重複而對開發學生智能無用的作業練習,減去過時、繁瑣與實際應用無關的教學內容。

我個人覺得,“雙減”是對老師而言是好的。教師爲了減負,短時間內就得增加工作壓力,鑽研教學,備好課,使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既不增加學生負擔,又能提高課堂效率,老師們教得開心。

“雙減”最終的受益者是我們這些學生。想象一下,以後的課堂,每個同學都能得到平等的發展,所有的同學共同奔向同一個目標,不允許任何一個人落伍。課堂上,我們聚精會神的聽講;課後,我們以前的“海洋作業”會變成以後的“點滴作業”。以前,作業佔用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我們整日沉浸在作業的海洋裏,抄抄抄,寫寫寫,做不完的作業,沒時間看電視,沒時間看課外書,沒時間玩遊戲,沒時間鍛鍊身體,沒時間出去逛,我們就像一個整天只會抄抄寫寫的學習機器。

而實施了“雙減”措施,我們將會有更多的時間,我們可以成羣結隊地區圖書館,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加入喜歡地俱樂部,可以自由自在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了。這樣,週一至週五的校園內,每逢週末的公園裏、遊樂場裏、廣場上到處都會是同學們玩耍的身影與歡笑的聲音。這樣,不僅僅使我們得到了精神上地放鬆,而且還陶冶了每個人地情操,鍛鍊了我們自主學習地能力。

其實,我認爲減負不僅僅是減輕課本上被束縛的知識,二十爲了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額時間和經歷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從而擴大自己的視野範圍,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多瞭解社會,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雙減”這項措施真好,如果能真正的、長期的實施下去就更好了。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10

但凡教育人,近來話題必繞不開“雙減”二字,它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必然目標,一味追求速度的小康教育時代已成爲過去,當今現代化教育時代要求我們必須將“以人爲本”作爲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從關注學習結果到重視學習過程,從關注知識積累到重視精神成長,真正實現人的全面、健康、良性發展。誠然,“雙減”是一項走心、潤心的工程,要想落實,必須從心開始。

作爲學校,從心開始就是要站在學生、家長、教師的立場換位思考,感其所感,行其所思,解其所惑,達其所成。

一、課程優化,讓學生開心

站在學生的角度,怎樣纔算開心?那就是讓學習變得輕鬆、有趣。當然僅僅是這兩點還不夠,在此基礎上學習必須還要有效,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心。

1.國家課程精品化。“雙減”減的是負擔,增的是質量。要想時間少、收穫多,就必須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業佈置作爲學校研究的常態課題,引導老師們靜下心來設計好課堂的每一分鐘、每一道題,充分調動學生課堂上思維表達的成就感與實踐體驗的獲得感,讓學生所做皆所需。

2.服務課程多元化。課後服務不能只完成簡單的託管任務,而是要努力成爲孩子們釋放個性的拓展課程。將課後服務課程與國家課程進行一體化建構,將成爲校園的新生態;讓學生在學習中擁有充分的選擇權,應成爲拓展課程的實施原則。學習困難有答疑班,愛好閱讀有導讀社,喜歡運動有體訓隊,善於唱歌有合唱團,崇尚科學有科普基地……多元的菜單式課程,讓每個孩子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快樂生長方式。

兩種課程的優化,既有基礎知識的積澱,又有個性特點的彰顯,孩子們樂學善思,纔是開心學習的最好狀態。

二、評價導航,讓教師安心

站在教師的角度,明知“雙減”是關係學生身心健康的大好事,爲什麼還是會觀望徘徊?一方面是思想惰性所致,停留已有舒適區不想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評價這根指揮棒的問題,什麼樣的學生質量觀、教師質量觀就決定着什麼樣的教育行爲。因此,評價改革是確保雙減落地的前提條件。

1.學生評價重素養。避免對學生學科知識評價的繁難偏超,要以百分比的方式強制保障學情檢測的基礎性,削減海量刷題、校外培訓帶來的假性優勢;將學生參加課後服務表現、藝術素養納入學生綜合評價體系,並利用信息化平臺,從知識評價、能力評價、素養評價三方面,對學生進行動態的大數據分析,爲學生髮展提供指導意見。

2.教師評價重貢獻。不以成績排名作爲教師評優晉職的條件;將師德師風、課後服務工作量與服務質量納入評優評先指標體系。唯有評價定了,教師堅持“雙減”的決心纔會定。

三、服務有料,讓家長舒心

站在家長的角度,更多的是對“雙減”持質疑態度。一是家長之間的攀比心理,“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想法很難在短時間內剔除,很可能形成學校公開減量家長私自加量的畸形減負;二是質疑學校服務質量,孩子不參加校外培訓,學校現有的課程能否滿足孩子的個性發展需求。因此,加強對家長教育理念的培訓服務與提質午託、“三點半”等課後服務至關重要。

1.家長學校是抓手。利用家長學校,定期爲家長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服務,開展家長之間的學習交流,讓家長從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中釋然出來,形成健康的、發展的子女教育觀。

2.服務質量是保障。首先要保障服務時間,家長工作忙中午沒時間接送、下午孩子放學還沒下班?沒問題,學校都有相應的服務來解決。其次要保障服務質量,孩子學習有困難、藝術素養有需求?沒問題,課後服務都有專業團隊來指導。

通過有理論、有實踐的溝通論證,有時間、有質量的暖心服務,家長省事,樂得舒心,以此爭取家長對“雙減”政策的真心認同。

因“心”而減,從“心”出發,有了國家的政策支持,還需要學校的統籌規劃,需要教師的奉獻精神,需要家長的理解配合,更需要社會各界的整體導向,多方合力,使得玉成。

雙減政策國小生感想11

對於課餘時間,鼓勵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保護好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心理情緒。

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託管服務;國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爲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

對於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教育部門要徵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以及優質學校網絡平臺,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傳推廣使用力度,引導學生用好免費線上優質教育資源。

對於教育機構,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爲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爲審批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對已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排查,並按標準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未通過審批的,取消原有備案登記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ICP)。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未經審批多址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