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八佰》觀後感4篇

觀後感1.88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佰》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佰》觀後感4篇

《八佰》觀後感1

“淞滬大戰”日本不敢對租界轟炸,鬼子與西方列強達成了協議,保護十里洋場他們的利益,就有了背靠繁華的租界,在一幢六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高大堅固四行倉庫裏,彈丸之地上,第五二四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所部第一營的官兵一共只有300多人,爲鼓舞士氣,擴大聲勢,故號稱800戰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完成使命後,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的歷史事件。

電影戰爭場面宏大,立體感強,如臨其境。炮火下殘垣斷壁,一開始就是打逃兵,戰爭是缺少兵種的,可依然在稀缺裏自動減少人員,殘酷性就是這樣在血腥中展開,活命生存是原始人性,而戰爭是最反人性的。掉隊與逃兵有時是混攪說不清的,而逃兵是要掉腦殼的,影片一開始就給小老百姓普及了一點部隊知識。爲後面的殘酷性埋下伏筆。

外圍有幾十萬日軍,以寡敵衆,可不是要抱必死之心嗎?影片就有部隊初進四行倉庫軍官的訓話,這段我本人覺得不是多餘,而是必要。夜晚,對岸燈火通明,一個婀娜的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把戰士們都吸引住,臉上呈現快樂的笑容,此刻忘了這戰火連連滿目瘡痍的戰場,而樓頂上瞭望臺上團長謝晉元感嘆:一半天堂一半地獄。

士兵裏有13歲的小湖北和長几歲的端午,貪生怕死的老鐵,老算盤,久經沙場的老兵老葫蘆,羊拐。通過不同類型兵種在戰場上的表現,把有血有肉的士兵呈現在觀衆面前。

特別一提的是,四行倉庫圈養的一匹白馬,暗喻三國裏的趙子龍保家衛國英雄典範。駿馬奔騰在江河兩岸,中華民族不屈精神得以傳承,電影近結尾團長謝晉元騎着白馬與日軍將領談判,再次把暗喻引到檯面。真實的歷史確有白馬贈英雄,被導演引用到電影,非常巧妙,值得一讚!

看哭的那一刻,是日本人在裝甲車掩護下要爆破牆的那一幕,戰士們排隊自殺式排除危機,喊着自己名字視死如歸。這一刻我們相信戰爭在軍魂的照耀下沒有那麼可怕了,我們民族有強悍的意志力的真正的軍人。這一刻,八佰影片高潮到來。再就是對岸送來的國旗,被日本飛機不停徘徊轟炸,依然被中國軍人護着飄揚在天空,這是影片另一高潮,我們敬佩的八佰勇士在對抗中沒有退縮———

13歲的小湖北一直被軍人們關照着,無論死去的老葫蘆喊話長他幾歲的端午,要照顧好小湖北,還是老兵連長齊家銘都對他照顧有加,當他炯炯有神望着白馬,他就演變未來的趙子龍,中國未來的接班人,這又是導演的一個隱喻,伏筆。中國軍人有接班人,歷經戰火成長起來的接班人!

還有趟過河的3個稚嫩學生,老兵說:“看好他們,他們比我們金貴”,這是覺醒的知識分子,熱心青年,中國未來抗日的中堅力量。可惜被流彈擊倒,戰場只有訓練有素的正規軍才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再說說姜武飾演的老鐵,鬍子邋遢膽小如鼠,反差萌非常搞笑,到處找地方躲藏,爲自己怕死找各種理由,但看到戰士中彈倒地,臨終掙扎的悲慘狀況,還是忍不住去拉一把,結果臉頰與身上都中了彈,包着腦殼還不忘流連人生的美好:女人嬌嫩的身軀是他大老爺們的念想,最後自動留守掩護戰士撤離,囑咐戰友將來告訴兒子,爲了兒子才惜命的,其實他爸爸不怕死。老鐵形象塑造的很好,從惜命到玩命,心裏過程交代的很清楚,侵略者把膽小老實的百姓逼出了勇敢的戰士。

影片有很多亮點,不一一述說。現在說說它的瑕疵,歷史上八佰是掩護大部隊斷後的支隊行爲,爲造成國際影響與日軍交戰的一次行爲,不管兵種來自哪裏,其實開戰前戰士們都報了必死的決心,因爲再沒有後續部隊接應,背水一戰。所以有一個姜武演的老鐵就夠了,沒必要演這麼多怕死的人物,反而給人以畫蛇添足感覺,添加這麼多分枝反而拉低分,打個比方,一個作文主題是夏天,你把春天寫的再美也是跑題。八佰是以少勝多,血腥的戰爭,不屈頑強抗擊是主旋律,起碼團長謝晉元的戲份不夠,他是這場仗的中國指揮官,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軍官,能取人數軍力,武器懸殊巨大還能抗擊得4天4夜,與他的指揮密不可分,從後面歷史上日僞圍攻密殺他就知他在日本人眼裏的分量。而他帶領的部下也個個堅貞不屈,寧可做受苦虐死戰俘也不做舒服苟且的僞軍。

八佰意義:此一戰,證明中國軍人不懼來犯倭寇,喚醒國民抗日之勇氣!在與日軍屢戰屢敗的背景下,八佰淞滬會戰最後一役確實起到了振奮國民的效果。作爲中華兒女,在這被外敵卡脖子時代,看看歷史片,不忘國恥,也是必須的、

《八佰》觀後感2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題記

上映的第三天,我去看了《八佰》。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已經看過了書,四行倉庫的故事早在那時就沁入了我的心裏。從我的角度來看,《八佰》這部電影,雖然也有不足之處,但總體來講,算是成功的。

先說優點。

首先是表演。演員的演技自是沒話說的,歐豪、張譯一如既往地好,李晨看起來也不算尷尬,其他演員的演技也相對自然。其次是拍攝與製作,誇張點,《八佰》的拍攝和製作可以算是近幾年戰爭片的頂峯了,從運鏡手法到色調搭配,逼真地展現出悲壯與絕望,讓觀衆身臨其境,彷彿置身戰場。

如何評價一個戰爭片的鏡頭質量?是真實。在我看來,《八佰》做得相當不錯。

還有情節,鏡頭下的故事也應當有真實的維度。雖說戲劇化現象必不可少,但本質是不可以改變的。無論是與“天堂”相隔一河的人間地獄,還是說頂樓飄揚的青天白日旗,是有誇張,但也恰如其分地還原了當時的景象。至於人物犧牲方面,在我看來這是整部影片做得最好的地方。回顧以往,似乎百分之八十的戰爭片,在主人公死之前爲了達到某種催淚的“效果”,都會讓主人公交代一段感人肺腑的遺言,然後井然有地的死去。但真正的戰場,又怎麼會是這樣的呢?在《八佰》裏,人物死去時沒有過多的煽情部分,戰場不再是井然有序。前一秒還在插科打諢的戰友後一秒就死在了你的面前,血汩汩地流在地上,硝煙四起的是混亂的戰場。

最後是特殊鏡頭。一個是影片的開頭戰爭過後的慘烈場面,不是百分百還原,但也足以令人動容,充分地把當時中華民族的悲壯與絕望淋漓盡致地從屏幕裏滲透出來。另一個是歐豪飾演的角色“端午”身穿趙子龍戲服眺望遠方的鏡頭,與無奈的現實形成對比。“微小”的端午與戰無不勝的趙子龍合成一體,映射出了對中國的無限希望。最令我動容的是存在於炮火中那隻跑出去的白馬,當夜幕降臨,世界有了片刻安寧的時候,它奔跑在了燈紅酒綠的“天堂”,當戰爭結束的號角吹響時分,它從瀰漫的硝煙中躍來。白馬似乎象徵了拼命奔向太陽的民族,它肩上承載着戰士們的無數企盼。

如果說情節的還原是帶給觀衆戰場的殘酷,那這些鏡頭便是從絕望中尋求希望。

優點說完了,再說缺點。

煽情太過。這是我認爲此片最大的缺點。

先說說我認爲還可以接受的兩個地方,一個是那個開賭場的小夥子按血指印拼死送電線的地方。從情感方面來講,這是本片我最喜歡的地方,甚至勝過一直令我熱淚盈眶的升旗。但是理智來講,程度有點過了。另一個就是升旗,如果說送電線是我電影中最喜愛的地方,那升旗就是我書中最感動的地方。黎明時分,國旗徐徐上升,飄揚於風中,租界中的中國人行着注目禮,在那一刻中華兒女心中燃起了鬥志。這是原本的內容,很感人。電影中加入了戰士們冒死守護國旗用肉體接戰鬥機子彈的畫面,更感人了,可也不真實了。我不認爲謝團長會使用那麼多兵力守護國旗。精神是重要,可他們原本就只有四百多人,都去守護國旗壯烈犧牲了,這仗,怎麼打?

如果說前兩個場景我還可以接受,那麼接下來就是在我心中足以拉低對這部影片評價的缺陷了。

影片的最後,存活的人在槍林彈雨下衝橋了,一顆顆子彈在烈士們的胸膛綻放出一個個血骨朵,他們轟然倒下。非常感人,但是沒有必要。現實中談判後日軍沒有再次大力開火,僅僅是擺擺樣子,也沒有赴死過橋,也只是受傷了幾個士兵。儘管最終被困於租界,但他們安全過去了。此段煽情嚴重不符合史實,有種強行告訴你“這段非常感人,快哭吧”的感覺。這並不是我所欣賞的電影結尾,略顯牽強。

其實與其安排赴死過橋的場面,還不如像馮小剛的《集結號》那樣處理:謝團長在橋上,驀然回首,留下無限深意。

總體來說,《八佰》作爲一部20xx年上映的中國戰爭電影,已經做得很好了。我曾在張瑋的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總幻想着英雄們有一個圓滿的終場,或者以爲至少是一個悲壯的結局,但真實的歷史,就是會讓你無言以對。”作爲又一部商業愛國片,起碼《八佰》做到了打破“抗日神劇”帶來的負面影響,努力還原史實,把那些在我們被譏笑爲“東亞病夫”的年代中抱着必死決心,唱着“同胞們,起來”的英雄們,帶到了大衆的面前。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永遠不會被忘記。銘記歷史,才能坦面未來。

願勿忘國恥,願永世太平。

按:週六的時候我也去看了《八佰》,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基本也讓我哭了兩個多小時。看到小火這部影評,覺得她說得比我全面,想我之所未想,發我深思。而且有對史事的探索,沒有僅就電影談電影,這是難能可貴的。

文章的邏輯較爲清楚,先說好的,再說壞的,是一篇比較規範的影評。小火似乎天生有對畫面、鏡頭的敏銳度,她的聯想和延伸都恰如其分,能夠加深我們對電影的認識。以“真實”這個評價標準串起全文,也顯得更加嚴密。

我本也想寫一篇影評,但看完小火這篇之後,十分猶豫,如果再寫,頗有些“拾她牙慧”的意思。觀影有感,上下勾連,尤其能再去找資料充實自己的評論文本,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閱讀、觀影,都不應該只是停在一本書、一部電影上,唯有勾連起我們人生中無數與之相關的經驗、經歷乃至於所看的書籍、電影,形成一種強烈的“共鳴”,宣諸筆下,纔算沒有白讀、白看。

與諸君共勉。

《八佰》觀後感3

因爲疫情,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昨天拿着讀書打卡兌換的電影票終於觀看了2020年第一場電影—八佰。實實在在地被感動哭了,怎麼能這麼好。

電影出現的人物衆多,能被記住的角色多達十幾二十個,卻一點不凌亂,很多情節點通過個體以及幾個羣體間自由切換的視角下得以完整順暢呈現,不得不說,管虎導演爲這個故事選取的視角以及所做的視角轉換是一劑敘事的良藥。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四百二十餘人固守上海。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八百壯士”願爲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開頭,一條河隔着四行倉庫和租界。河的這邊斷壁殘垣滿目蒼痍,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八百壯士,真實又熱血。不是神劇,他們是真實的人,會死,會害怕,也想逃,一堆男人在一起也想討媳婦,也看着對面一河之隔的美女眼神發直。這羣真實的人,守着一個倉庫,守護上海羣衆的信念。明知是死,還拼盡全力的樣子,有着讓人無法直視的美。我們都知道現實,可是若在現實裏完全丟失了理想,就真的有點無趣,是吧?!

戰場的刻畫從小角色入手,角色有成長,最後家國之情是自然的流露。電影首先展示他們是普通的真實的人,伴隨着他們親歷了一些事情,最後都成長爲英雄。堅韌的抉擇與覺醒在重壓下更顯彈性,每一個底層士兵的人性被解析重構,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民族氣節未曾改變。我歌頌每一位英雄。

無論從何種角度解讀,2020年能夠在影院看到《八佰》都意義非凡,久違的熱血浪漫,願世間再無喧囂。

一直想去看《八佰》,剛好昨天下午有時間,和老婆一起去看了,深有所觸,說上幾句。

先說數據,加上點映,上映三天,票房7.7億,由於疫情對觀衆入院觀看信心的衝擊,我覺得成績什麼可觀。貓眼評分9.2,心想豆瓣評分絕對會-1,果不其然,豆瓣7.8,豆瓣早已失去國民評判準信力,國外電影再爛評分至少+1,國內電影自動-1,這不是電影工業發展滯後帶來的附加影響,而是長期外部文化價值觀輸入帶來的直接影響,自以爲高人一等的影評人根據地多在豆瓣。扯遠了,男女觀衆比接近7:3,20—35歲觀衆佔比75%,你別嚇一跳,再過三年我都不算一個適齡觀看羣體了,很難過,我覺得我至少還能常進電影院15年,拭目以待吧。

再說感受吧,票房已經確定《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戰爭片,但也更像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它以悲壯的表達手法向後人闡述了抗戰史上先輩們不屈的鬥爭精神,現實只會比電影更殘酷,因爲工作原因,十多年來,接觸了很多上過戰場的老兵,當你坐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親身講述戰爭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渺小。

電影中士兵被子彈擊中的畫面還原度應該有85%,我見過很多現實中被槍擊的照片,指頭大小的槍口,後面是碗口大小的創口,擊中重要部位斷無生還可能,我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深知一個人在槍林彈雨中穿行需要多大的勇氣,活下來的運氣佔了一大半,上了戰場,都抱着一顆必死的決心。後人,只是看到一個個數據,傷亡多少人,倖存多少人,真正上了戰場和敵人廝殺,九死一生,十不存一,是常事。

電影中大家都看到的是河對岸租界隔岸“觀看”的人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是叫做“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我覺得人數在55開吧,亂世之中一半的人爲了生存而自保,只要活着,誰主政並無所謂,河對岸另一半的人大多是無能爲力罷了,只能眼看着戰士在一側和敵人廝殺。所以電影中也用不小篇幅描述了送物資、跑橋送電話線,包括後面的募捐。不過電影對上海女人一點都不友好,也算是一個地域的縮影……

我從不會懷疑士兵們會不會向影片中描述的勇敢、無懼生死。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給我們一次中繼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羣體,過去很多年我們疏忽對青少年羣體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次你看到網上一些無腦的評論肯定會恨得牙癢癢,甚至有時也會附和一句。教育始終是國之大計,鍵盤俠並不是多了,而是會使用鍵盤的人多了,有句話叫“人出一百,必有鳥人”,甚至你回想一下,自己上學時班級裏是不是總有一個格格不入的人,生活羣體中總有一個言行相異的人,別去做這個人,善待他人。

其實也想帶兒子去看一看,不過才四歲,應該也看不懂,留在日後再說。經過三十多年坎坷起伏又始終徘徊在地面的人生告訴我,一個人培養好的心性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習主要靠自己,但路走歪了,回頭就難了。

《八佰》觀後感4

我去過上海不少次,或學習或旅行,但四行倉庫從來沒有列入過議程。準確地說,如果沒有《八佰》這個電影,我對它的瞭解僅僅侷限在這四個字的倉庫名上。

對這場電影還是有些忐忑的期待,戰爭總是與政治有關,而圍繞此題材的影視作品也無法脫離國家民族、意識形態。在不突破原則與底線的情況下來刻畫在歷史長河中小人物,以及他們被戰爭裹挾下的卑微與大義,也許是應該透過這樣一場戰役所應看到的點滴人性。

從客觀的史料上看,這或許不能稱之爲戰役,因爲這只是我們所熟知的鬆滬會戰失敗的.尾聲,而這真實的四百人,也不過是一羣被用來拖延時間以犧牲博取外國人同情的防守者。真正參與並向四行倉庫進攻的日軍,在人數也幾乎與四行倉庫的守軍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是日軍有坦克和平射炮。雙方在四天四夜的鏖戰中互有傷亡,並最終以部隊撤退到租界一方、國際會議幾乎無果而結束。

電影便是根據這一事件而改編,不少人認爲雙方的戰況並沒有銀幕上那般激烈,但我倒認爲,從商業化影視的角度出發,用相對藝術和誇張的手法演繹歷史,其意義遠不是讓人們只瞭解死傷了多少人,而是讓那些遺忘在歷史角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記憶,從幾十年前的時空碎片中重新聚合而來,不再支離破碎,這就夠了。

不得不說,電影給人的視覺衝擊是入心的。蘇州河兩岸,南面是燈紅酒綠、吳聲儂語、太平人世,北面則是殘垣斷壁、槍炮隆隆、毫無人息,這種鮮明的對比無處不在,在軍隊與百姓之間,在中產與難民之間的,在外國人與同胞之間,在家庭、在賭場、在街道、在商店,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的關切點。有人認爲戰爭在生死一瞬間,有人認爲戰爭離自己很遙遠。對比不僅是橫向的,還有很多角色本身的縱向對比。打麻將的太太從只關心自己的房子到丈夫拿起槍來向外射擊而未阻攔;街頭叫賣的望遠鏡的小販被賣報小童的高聲吆喝三個小時沒有攻下四行所替代;賭場的小弟從在毒氣氾濫時決絕關上大門到最後抱着電話線死在四行倉庫門前。南岸民衆從麻木、冷漠的看熱鬧到似乎一瞬間的覺醒,雖然看上去有點過程的缺失,但能讓我們記住的,仍是最後每個人伸出手來的覺醒。

如果南岸百姓的覺醒顯得有些倉促,那北岸這些戰士犧牲帶來的感染力,卻是實打實的。這種情緒的縈繞,讓坐在電影院的我,不時感到壓抑,似乎只有憋着一口氣纔可以抵擋接下來的慘烈。

電影的色調在北岸這裏整體來說像是黑白的,只有血流出來的那一刻彷彿纔看到黑紅的彩色。以至於完全弱化了明星那張熟悉的臉,塑造了一衆似雕刻般的羣像。他們情感真實而豐富。

當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對着一個十三歲的少年認真地說:等我死了,你替我;

當一個好色的男人向一個未觸摸過女人的男人繪聲繪色地描述那種無可名狀的感受時;

當一個個戰士用力地在身上綁滿手榴彈,一邊喊着娘,孩兒不孝,一邊縱身躍下時;

當一封寫給玉芝吾妻愛鑑的信內寫着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爲國盡忠爲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屈辱時

那些在電影中閃過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情節,都像一顆小小的種子,在黑暗中透露着一點點的希望。

那飄逸着長髮的白馬在彈片橫飛的戰場上飛奔,蹄聲蹬蹬,敲痛人心;

那伴隨着鼓點在戲臺上大戰千軍的趙子龍,一身戎袍,殺他個七進七出;

那用青春的軀體緊裹着旗幟的少女,穿過槍林彈雨後脫下外衣後白皙的後背;

那個穿梭在敵我之間,拍下歷史鏡頭的記者、匍匐在橋面取回別人保留的別人的血書

真實的四百人中,有沒有貪生怕死的人,有沒有膽怯懦弱的人,有沒有人偷跑泅渡的人,我想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有的,因爲誰都不願意輕易赴死,但是戰爭將他們推上了殺身成仁的祭壇,無論他們最終如何選擇,都無疑應該是一把淬過火的鋒利的刀。

網上說電影還是有刪減,將更爲對立的情節做了處理,但說實話,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看得心緊緊的,我並不建議帶小朋友去看,被鮮血浸泡的歷史,在影院中被具體、被放大,槍聲與炮火會讓人的靈魂於幽深中無處安放。

影片最終停留在他們衝過蘇州河上垃圾橋的一刻。雪花落下,漫天飛舞,輕輕地、悄悄地,像是掩蓋了四行倉庫,又像是湮沒了未停的槍聲。

全片最後是四行倉庫的全景與現在的上海外灘遠景,真實的人物圖片一頁頁掀過,他們仍是民族的英雄。

標籤:觀後感 八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