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對聯

有關貼對聯作文錦集10篇

對聯4.72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貼對聯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貼對聯作文錦集10篇

貼對聯作文 篇1

過大年囉!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全家和親戚們一同會老家,除了和奶奶嘮嘮家常,最主要是幫奶奶貼春聯。

奶奶家共有11個門,由於門太多,奶奶老了,經不住貼春聯上上下下爬高,所以我們都來幫奶奶貼春聯。我們決定採用效率高,又簡單的“分工合作法”來貼;我們分爲:爸爸負責把需要貼春聯的牆壁打掃乾淨;媽媽和二孃 把寫好的春聯剪裁一下;我和璐璐負責把裁好的春聯送給貼春聯的大伯和二伯,再把地上被爸爸撕下來的舊春聯掃乾淨;由大哥和二哥往牆上刷漿糊;二奶奶呢!她老人家也就樂呵呵的給我們大家煮羊肉湯了。

分工完畢,大家立刻忙碌起來,刷漿糊的刷漿糊,貼春聯的貼春聯,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熱鬧非凡。只見刷漿糊的二哥個子高,是一位一米八的帥小夥,一擡手就 可以刷了,輕鬆的很,而大哥就不一樣了,有的時候還得踩板凳,但也忙得不亦樂乎,高興着呢;我和璐璐更是連蹦帶跳的,送春聯比媽媽和二孃裁得還快,像兩頭活潑的小鹿被放回森林,異常興奮,雖然兩手都被春聯染成了紅色,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情緒;老爸的活可是個苦差使,由於爺爺去世得早,家中只有奶奶一個人住,所以樓上樓下都落滿了灰塵,爸爸一掃,灰塵就紛揚起來,害得爸爸又是打噴嚏又是咳嗽,唉!是個好漢就得挑重活呀!

終於,經過我們得不懈努力,春聯全都貼好了,被貼上春聯得奶奶家如同穿上了新衣服,立刻多了一份過年的氣氛,再加上奶奶家院子裏的菜地上還有一層薄薄 的積雪,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全家人喝着暖暖的羊肉湯,看着自己貼的春聯,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

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只用了不到20分鐘就貼完了這麼多個門的春聯呢?答案就是團結的力量。如果其中兩三個人不幹,也許不會影響大局 ;如果一半以上的人不配合,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大家團結協作,才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

貼對聯作文 篇2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年初夕。大街上都彩燈高掛,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吉祥的對聯。我家也不例外,連小竹子都變成了“搖錢樹”,掛滿了錢袋,紅包,吉祥物……

爸爸開始貼對聯了,我像個小叮噹似的跟在爸爸屁股後面。我端着個漿糊盆,姐姐遞對聯,爸爸貼。

我高興地端着個盆,東跑西竄的,前撞後碰的,一個不小心,就把爸爸從板凳上碰了下來,摔了個屁股蹲。

我嚇得漲紅了臉,不知如何是好,忐忑不安的站在了那裏。

爸爸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着說:“今天大過年的,不打你小子了,罰你貼”福’‘字吧!”

我一聽,就高興的拿了一沓“福”字。趕緊貼了起來。炕上貼一張,櫥上貼一張,我東一下,西一下的,弄的自己滿身是漿糊。手裏正好就剩一張了,乾脆貼自己腿上吧,也粘身福氣。

哦!對了,差點把自己製作的一副對聯給忘了。我拿出對聯小心翼翼的貼在了書房的大門上。

就大聲的叫着:“爸爸媽媽你們猜猜我的對聯寫的什麼呀?”

好一會兒,沒動靜。

我就又大聲的叫了起來:“哼!一定是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您們吧!”

於是,我就開始大聲的唸了起來:“上聯:准考證學生證身份證證證都帶下聯:聽力題閱讀題作文題題題都做橫批:三好學生”

我的話音剛落,爸爸和媽媽就從屋裏跑了出來,給我鼓掌,還跑過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呢!

忙活了一個下午,總算把對聯貼好了。就等年來啦!

貼對聯作文 篇3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爲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爲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如張邦基《墨莊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着名書畫家趙鬆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鬆雪爲其春聯,趙鬆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鬆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爲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爲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着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爲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哈哈,春聯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以後每年過春節我都要和爸爸貼春聯,讓那濃濃的節日喜慶味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

貼對聯作文 篇4

童年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淡忘了,但一件有趣的事我卻記憶猶新,至今,大人們還拿來逗我呢!

那是我六歲時的臘月二十八。我們這裏有句俗語二十八,貼花花。意思是過年要貼年畫兒、貼對聯。

一大早,父親就把春聯寫好了,讓媽媽把漿糊打好,準備貼。我一聽貼春聯,真是鞋底長草,荒(慌)了腳了。我拿着春聯,自作聰明地要去貼。爸爸說:你不識字怎麼貼?我說:你給我說說每一張貼在什麼地方,我學着貼。門框上的、門板上的有媽媽貼,竈屋、牛槽、豬圈、廁所等低處有我來貼。

這一張貼在什麼地方,那一副貼在什麼地方,爸爸手把手教我。我興沖沖地拿上了對聯就去貼。貼完以後,我興高采烈地拉着爸爸讓他去看。他一看,大驚失色,又好氣又好笑地說:過新年,讓全家過一個歡快、祥和、幸福平安年,你倒好,把咱一家人當牲口了!什麼牲口?我不解地問。你把槽頭興旺貼在了鍋臺上了,把小心燈火貼在了牛槽上,我們不是牲口是什麼?

這件荒唐、有趣的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懂裝懂會鬧出笑話的。

貼對聯作文 篇5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在忙着貼對聯。

吃過午飯,我們急急忙忙地把舊的對聯撕下來,再貼上新的對聯。我先把奶奶準備好的漿糊和對聯拿出來。奶奶叫我把漿糊粘在對聯的背面,然後,貼在門口的左右兩旁。奶奶說:“對聯有兩條,分上聯和下聯,要看清楚再貼上去。”她還說:“因爲對聯是從右向左寫字,所以上聯要貼在門的右邊,下聯貼在門的左邊。”哇!原來貼對聯都要那麼的細心啊!我按奶奶的說法去做,先分好上聯和下聯。對聯的上聯是:家和業旺萬事興。下聯是:福到財來千秋富。貼完了上聯和下聯。奶奶說:“還有橫批沒有貼呢!”接着,我和奶奶把橫批也貼到了大門的正上方。橫批寫的是:出入平安。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平平安安出入,開開心心地回來。”終於貼完了一對對聯了。

原來,貼對聯都可以讓我懂得很多學問。貼對聯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啊!

貼對聯作文 篇6

每年的除夕人們都會在門框上貼對聯,並燃放爆竹煙花。

貼對聯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幾千年前。那時的人們安居樂業,和睦幸福。但是每一年的除夕,都會有一個叫“年”的怪獸來騷擾人們,它會把人們的雞羊都吃掉。於是每一年的那一天人們就把窗門緊閉,不敢外出。後來人們試探到那個怪獸怕紅色、光和聲響,所以人們就把紅紙裁成門框大小的條貼在門框上。那一天的晚上點許許多多的燈,使光非常強,人們還把竹子放在火堆裏燒,火堆裏的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響。這樣就把“年”趕走了。第二天人們互送禮物表示祝賀。後來人們把紅紙寫上字帖到門框上,這樣就形成了對聯。再後來人們發明了火藥,就取代了以前燒竹的方法。

其實關於對聯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呢!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精妙,很多人想得到王羲之的筆跡,所以他家的對聯一貼出去就被人取走。後來王羲之想了一個好辦法,他把一幅對聯寫好後,裁成兩半,一半寫的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王羲之叫人把這幾個貼出去,果然無人去取,但王羲之的夫人看了很生氣,王羲之卻說:“夫人莫急,明日再看。”等到第二天大清早,王羲之叫人把另一半貼上去,就成了一幅好對聯了:

福無雙至今日至

禍不單行昨日行

貼對聯作文 篇7

今天是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媽媽把對聯準備好,吃過午飯,媽媽左手使着漿和刷子,右手拿着對聯,和我一起到門口,媽讓我把以前的舊對聯撕乾淨,以前媽媽也是用漿貼的,所以,特別不好撕,我拿着米尺費了九九牛二虎 之力才把舊對聯一點點刮下來。媽媽把新對聯放在地上,把漿刷在對聯的背面,不一會,就刷好了,媽媽說要從右往左貼,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從右往左貼?”媽媽說:“因爲古時候人們的書都是從 左往右看的。”這貼對聯是古時候留下的年裕,所以,要先貼右邊,再貼左邊。然後媽站在椅子上貼,讓我看貼子正了沒有,兩邊上的好不容易貼好了,媽媽說要貼橫批,這個最不好貼了,一會兒高, 一會兒低,好不容易貼上了,只見上面寫着“青雲直上馬揚蹄,紫氣東來春得意。”橫批:“物華天寶”。貼上的對聯有的不平展,媽媽說:“別人都用笤帚掃一下就平展多了,”媽媽又讓我把在牆上 撕下來的舊對聯掃走,這時往後一看,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新對聯,真美呀!

新的一年開始了,希望我像對聯上說的那樣揚蹄前進,我也一定會努力。

貼對聯作文 篇8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貼對聯,我首先給大家講講貼門神和貼門聯的.來歷吧!

傳說龍王和算命先生打賭明天不會下雨,結果接到了玉帝的指令要下雨,龍王卻爲了賭,不肯下雨,觸犯天條,玉帝命令唐太宗手下的魏徵去斬首龍王,龍王向唐太宗求情,不要斬掉它的腦袋,唐太宗答應了,於是到斬龍王的時候,唐太宗拖住魏徵,哪知,他打了一會兒頓,魂魄就溜到天上斬掉了龍王的腦袋,夜裏龍王在夢中抱怨唐太宗言而無信,第二天唐太宗就讓秦瓊、尉遲敬德守住大門,果然龍王沒有來搗亂,唐太宗不忍心辛苦兩位大將,於是就將他兩的畫像貼在了門上,一個手持鋼鞭,一個手拿鐵鐗,此後貼門神就流傳下來了。

春聯,原名叫桃符,是爲了驅兇避邪才貼在門上的。到了明代桃符才改叫春聯,明太祖宣佈每家每戶都要貼上一幅“春聯”,朱元璋親自出門去查看老百姓有沒有貼“春聯”,他路過一戶人家,看見沒有“春聯”,一問才得知這是一戶閻豬的的人家,不識字,沒法貼“春聯”,朱元璋想了想,爲那戶人家提了一副“春聯”,叫“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這樣的“春聯”,經明太祖提倡此後貼春聯就成爲了我們過年的習俗。

我和爸爸開始貼春聯了,我幫爸爸拿着下聯,他貼着上聯,這副聯叫“出入平安行好運”,“吉祥如意福滿堂”。然後我又撕掉了家裏其他門上的對聯,貼上了嶄新嶄新的,看起來我們家現在真的是煥然一新啊!

大年農曆28日是民間貼對聯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忙着貼對聯。爸爸讓我幫他貼對聯,我爽快地答應了,因爲我有一篇貼對聯的作文,正好蒐集這樣的素材。

爸爸讓我先把對聯拿到客廳裏,他端來了自己熬的漿糊。媽媽把漿糊抹到了對聯的背面,然後爸爸把它拿起來貼到牆上。我一看這麼好玩,就說:“媽媽,我來抹漿糊吧”媽媽說:“好啊!”我擔心粘不牢,往對聯的背面抹了很多漿糊,結果對聯都溼透了。爸爸拿起對聯,漿糊不停地往下掉,對聯也變得不聽爸爸的話了,亂粘,有的地方還被扯爛了。貼出來的對聯,皺巴巴的,一點也不平整,很難看。媽媽說:“漿糊抹得太多了,只在邊上點幾下就行了。”在媽媽指點下,我沒有塗太多的漿糊。爸爸先把對聯上面粘好,然後用笤帚把對聯從上往下輕輕掃開,對聯就平整地粘在牆上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很快貼好了對聯。

看着那張不平整的對聯,我想:貼對聯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裏面也有這麼多的學問呀!

貼完對聯後,我問爸爸對聯是怎樣形成的?

爸爸在電腦上搜到了對聯的由來。又給我講了一遍:春聯作爲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爲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纔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爲“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後,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對聯的風俗。

貼對聯作文 篇9

歡歡喜喜過大年,大街小巷都煥然一新,掛起紅燈籠;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連家家戶戶的大門也都穿上了“新衣服”——對聯。

我家的大門也不列外。今天一早,我和媽媽就拿着對聯,來到大門前,這對聯是:羊羊得億、寶馬騰飛迎福至、靈羊起舞報春來

我看看這副對聯,覺得很納悶,問媽媽:“這副對聯可把我給難住了,這有三張,我知道這個短的肯定是貼在門頂,那這兩張長的,該哪個貼左邊,哪個貼右邊呀?”

媽媽看着我笑着說:“你問對了,這貼對聯呀,可是有講究的;你看這副對聯,這個有馬,這個有羊;在十二生肖裏,馬過了,纔是羊;所以有馬的是上聯,有羊的是下聯;右邊貼上聯;左邊是下聯;現在你懂了吧!”“原來貼對聯還有這大的學問呀!謝謝媽媽給我又上了一課”我高興的說。

接下來,我們開始貼對聯了;我拿着膠布和剪刀,媽媽拿着對聯,腳踏在凳子上,手壓着對聯,我站在旁邊,把膠布剪成一小段,一小段,遞給媽媽;就這樣,在我們的配合下,不一會兒,對聯貼好了。

我們看着對聯,心裏樂滋滋,“真吉祥呀!這副對聯象徵着我們來年的運氣,與祝福!”媽媽說。我心想:我更收益大大!

貼對聯作文 篇10

年二十九,也就是還有兩天過年的時候,外公外婆帶着我、表哥和兩個舅舅一起回望牛墩給他們的舊屋貼對聯。

外公買了一罐漿糊、一把刷子、幾個福字、兩個門神和十幾個不同大小的小金錢回來。既然是貼對聯,那爲什麼沒有買對聯呢?答案是我已經自己寫好給他們了,一共有兩幅。先貼對聯的橫批,我小心翼翼地把對聯橫批放在鋪滿了報紙的的桌子上,然後拿起刷子,在漿糊裏蘸了蘸,在對聯橫批的四邊各來回刷了幾下,又在對聯橫批的中間點了一點,看看四角有沒有刷好,沒有刷好的補好它,這才把對聯橫批交給站在梯子上的寧舅舅。寧舅舅把對聯橫批擺正,然後貼了上去。他轉過頭,對我說:“給我一張報紙。”我不明白寧舅舅爲什麼要一張報紙,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去找了一張報紙給寧舅舅。寧舅舅兩隻手拿着報紙,放在已經貼上去的對聯橫批上,一手拿着報紙,一手用力地在上面摩擦,這時,我才明白寧舅舅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了:原來是爲了不使手弄髒,又要使對聯橫批貼得更緊,所以就用一張報紙擋着。

到貼小金錢的時候,我一張一張的塗漿糊,表哥看見了,走過來,說:“你這樣塗太慢了,讓我來吧!”說完,不由分說地一把奪過我手上的刷子。我在一旁想到:看你能搞出什麼名堂來!只見表哥把小金錢都擺在了一起,然後上下來回刷漿糊。我看呆了:原來可以這樣!表哥則略帶嘲笑地望着我。小金錢不一會兒就全部刷好了。

這次的“貼對聯活動”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要講技巧!

標籤:錦集 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