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對聯

關於對聯作文集合9篇

對聯1.3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對聯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對聯作文集合9篇

對聯作文 篇1

今天我看見了一副有趣的對聯。 宋代呂蒙正對貧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恨,每逢春節,他就用對聯來抒發自己心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別出心裁地創作了一副由數字組成的對聯:?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 橫批只有兩個字:南北 我看了大半天也沒有想出來是什麼意思,爸爸提醒我說:“對聯由上下聯和橫批組成,上下聯的被字數一般是五,七,九,十一等單數,橫批爲四個字,你看它的上下聯差了什麼?”我說:“上聯差一個一字,下聯差一個十字。”爸爸又說:“十是不是和食同音,那麼一呢?” 我心想,一不是和衣服的衣同音嗎?

缺了一個“衣”少了一個“食”,不就是缺衣少食嗎!我高興地叫了起來:是缺衣少食!是缺衣少食!! 我又看了看下面的橫批,心想,橫批要四個字,怎麼只有兩個字?東西南北不是少了東西兩個字嗎?我心裏一下子就明白了:就是說他家裏沒有東西! 誰知盤中cuan,粒粒皆辛苦!

農民伯伯們辛苦了一年,到頭來還是沒有吃的和穿的!

對聯作文 篇2

又是一年一度的春節啦!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在春節裏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放鞭炮,包餃子,貼春聯等等,我最喜歡貼春聯了。

貼春聯多有趣呀!爺爺拿起毛筆,有模有樣地在紅紙上寫起來,看那架勢,儼然是一位大書法家,可是手一抖,墨水滴上去了一大滴,不過沒關係,只見爺爺改了幾筆,哇,竟然一點也看不出來了!我真佩服爺爺。爸爸笑呵呵地把寫好的春聯反過來,背面刷上米糊,然後貼到了門上,又用手從上到下把對聯整理了一下,接着後退幾步,盯着對聯念着:福來平安地,財進幸福家。我好奇地問:爸爸,什麼意思呀?爸爸笑着說:希望得到幸福、平安和財富唄。

爸爸正要貼中間的福字的時候,我連忙說道:福要倒着放,因爲這樣就是福到了。爸爸聽了連連點頭。這個福讓我來貼吧。我急切地說。好呀。爸爸微笑着說。我踩在高凳上小心翼翼地把福字貼上門,可是下來一瞅,哎呦,怎麼貼歪了?趕緊重新又貼端正,我這才滿意。

辭舊迎新,隨着劈里啪啦的鞭炮聲,新的一年就開始了,福來平安地,財進幸福家,多麼美好的寓意啊!我彷彿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在向我招手,我愛過春節。

對聯作文 篇3

春聯作爲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尤爲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說起對聯,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愛。我眼中的對聯是高雅、博才,富有很深的含義。說起貼對聯來,我更是喜愛至極,兩隻小手被對聯染得紅紅的,心裏卻偷偷樂着,別提多高興了。大年三十早上,爸爸大聲喊:“快起來了,今天貼對聯了!”一聽貼對聯,我從被窩裏趕緊爬起來。吃完飯,我們就貼起對聯來。首先我從書房拿來雙面膠,我和爸爸分工做,他貼對聯,我貼福字,爸爸人高馬大,很順利地把上聯、下聯和橫批貼了出來。但我看到對面的門上的福字是倒過來貼的時候,我疑惑的看了看爸爸,對爸爸說:“對面的貼錯了福字,怎麼會是倒過來的呀?”爸爸說:“福倒!福到!是要倒着貼的。”“哈哈,我明白了。”於是在爸爸的幫助下,我馬上貼好了“福”!

我和爸爸站在大門外,欣賞着我們的傑作,紅彤彤的對聯映在我們的臉上,新年的氣氛馬上呈現出來了,鄰居家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過春節了!我們全家人的心情多麼快樂啊!我祝爸爸媽媽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就像對聯橫批所說的那樣,祝我們全家萬事如意!

對聯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到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我和爸爸、媽媽除夕下午,告別老家,匆匆趕回南京。一進家門,媽媽開始分工。她負責衛生和做飯。我和爸爸、姐姐負責貼對聯。

我找來雙面膠。爸爸悄悄對我和姐姐說:“我今天開了一天的車,有點累,而且天也黑了,所以,我們今年對聯就不貼了。我們就貼‘福’吧。寓意到了就行了。”我和姐姐想看電視,巴不得越快結束越好。爸爸從袋子裏拿出‘福’字,在背面貼上雙面膠,把‘福’字倒貼在大門上。

我問爸爸:“爲什麼要把‘福’字倒貼?”

爸爸說:“‘福’倒了和‘福’到了,這兩句話是諧音,寓意幸福到我家了。”

我又問爸爸:“爲什麼過春節,家家戶戶要貼對聯呢?”

爸爸反問我:“對聯是什麼顏色?”

“紅色”

“對了,對聯的顏色都是紅色。紅色是喜慶的顏色,會給節日增添喜慶的氣氛。對聯上的字都是吉祥話,寄託着人們對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總之啊,就是每個人都希望生活越過越好。”

我明白了。願全天下的人們生活越來越幸福,永遠無煩惱!

對聯作文 篇5

臘月裹挾着年的味道愈近了。工作也忙了起來,處理完手頭緊要的幾段文字,一擡頭,窗外,那驀然灰黑的天色給人以遙遠的暇思,思緒在寒風裏飄回到1994年的寒冬。

那年,臨近年終,一向不勸我做什麼的妻子終於鼓起了勇氣,說要和我上街去賣對聯,我沒有答應。但一連幾個晚上,我都難以入睡。去吧,內心總覺那是落魄文人的營生,怕人笑話。不去吧,眼看着年關已近,我們的全部家當,也僅僅只有妻子剛領回的一個月工資二百元錢。怎麼樣也難以過年啊!

永遠也會記得那匆忙而漫長的一週時間。

每天我們都一大早起來,收拾好夜裏割好的、粘好的紙,和毛筆、紙繩、小刀、汽油、明漆、金銅粉等等,擡了一張長條桌子,帶着我們不滿三歲的女兒。來到大街上,支好桌子,就開始寫對聯。我已經忘記自己當時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在寫,又是怎樣地能夠堅持着從臘月二十一寫到大年三十的下午。一連寫了三年。

卻忘不了妻子在刺骨的寒風裏,招呼着買對聯的人。她永遠都那麼能幹,她能一邊說話一邊爲人裹包對聯。總是帶着笑容,從始至終。看不出一絲的抱怨來!

更忘不了我的小女兒那樣的乖。靜靜地站在桌旁,被凍得通紅的小手一隻扶着桌腿,另一隻手爲我按着紙。同樣在寒風裏從臘月二十一到臘月三十,一連三年!

如今回想起來,那也許是由苦難凝就的財富。我們懂得了生活的含義、堅強的意義。回憶那段往事,偶爾也會在心底有一絲的對別人的怨恨。

感謝生活。那只是一句詩情。最近一段時間,那怨恨的情緒一直在心裏盤繞,折磨着我。心情變得很遭,加上對前途的擔憂,整個人都陷進了泥沼裏,無力自拔。唯一值得高興的是,正是自己對書法的喜愛,纔有了一點可以“立身安命”的資本,纔有了各位老師的知遇之恩,也因此有了那份感恩的心懷!

對聯作文 篇6

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一種裝飾品,也是一種文學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聯的世界,問候一句:你好,對聯!

對聯的前身是桃符,在古代,每到過年時,人們都在大門兩邊掛兩塊用桃木製成的木板,上面雕刻着神像或神的名字,用於驅鬼辟邪。到了宋代,對聯還叫桃符,有王安石的詩爲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p>

而真正的對聯,則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蜀主孟昶突發奇想,有一年過年時,在桃符上寫下了一副對聯:新春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副對聯了。在這之後,對聯逐漸在王公大臣間流傳,不過還是沒有普及。

到了明朝,對聯得到了廣泛普及。有一年過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過年時,都城金陵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而他自己,則微服私訪,去巡視欣賞對聯。當走到一家門前時,朱元璋見門上沒有貼對聯,心有不悅,就問手下的大臣緣由。問後才得知,這家主人是屠夫,因過年時人們爭相買肉,便沒有時間寫對聯。朱元璋聽後,就欣然提筆,爲這戶人家寫了一副對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然後就離開了。

又一時日,朱元璋再次光顧這一家,見仍沒有貼對聯,勃然大怒,於是把屠夫叫來,質問他緣由。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屠夫認爲這是皇恩浩蕩,御賜對聯,掛在門外是暴殄天物,便掛在堂中,日日供奉以示尊敬。皇帝聽後,龍顏大悅,便賞了屠夫三百兩白銀。其他人見有如此福利,就積極粘貼對聯,對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

到了現代,對聯更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過年時家家戶戶貼春聯;結婚時,大紅喜字旁邊還有配上一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的婚聯;家裏的老人過壽時,壽堂兩邊也要貼上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的壽聯;更有人們爲了表達自己的志向追求的自題聯,例如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孫中山的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輓聯、風景聯、行業聯、交際聯和諧趣聯等等。

可以說,對聯已經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傳統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從古到今,流傳千年,搖曳多姿,獨放異彩,讓我迷醉其中,不能自拔,我要衷心的說一句:你好,對聯!

對聯作文 篇7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爲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爲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如張邦基《墨莊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着名書畫家趙鬆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鬆雪爲其春聯,趙鬆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鬆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爲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爲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着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爲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哈哈,春聯的來歷原來是這樣的,以後每年過春節我都要和爸爸貼春聯,讓那濃濃的節日喜慶味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

對聯作文 篇8

相傳,對聯起源於秦朝,古代的時候稱作“桃符”,爲避邪所用,有給“竈王爺”的,“土地爺”的……還有好多好多呢!下面我就來講講我在大年三十前夕新年音樂會寫對聯的故事吧。

那次音樂會,我因爲沒學過樂器,唯一拿得出手來的功夫只有書法。

我拿出喜氣洋洋的`,繡着龍和鳳的紅紙,調好墨,潤了潤毛筆就開始寫了。

先是一條中等長度,粗粗的橫,我的手因爲太緊張而有些顫抖,筆桿輕輕地開始搖晃,橫下方出現了一些隱約可見的側鋒。不行!我努力集中精神,使筆桿不再和手腕一起搖晃。

再是一條短些的橫。這回,我比剛纔鎮定多了,我的手也不抖了,飛快地寫好了一個“春”字。

在寫到第二條的時候,我的筆尖忽然變得柔軟,手腕也活動起來,我寫着,寫着,緊張感消失了,取代而之的,是滿滿的自信與放鬆的心情。

當我寫完“萬象更新”的“新”的出鋒後,我大大地呼出一口氣,放下毛筆,謝幕。

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那麼古老是那麼燦爛,真像一卷飽含精華的經書,一顆黑夜中閃亮的啓明星,照亮了中國悠久的歷史。

對聯作文 篇9

年二十九,也就是還有兩天過年的時候,外公外婆帶着我、表哥和兩個舅舅一起回望牛墩給他們的舊屋貼對聯。

外公買了一罐漿糊、一把刷子、幾個福字、兩個門神和十幾個不同大小的小金錢回來。既然是貼對聯,那爲什麼沒有買對聯呢?答案是我已經自己寫好給他們了,一共有兩幅。先貼對聯的橫批,我小心翼翼地把對聯橫批放在鋪滿了報紙的的桌子上,然後拿起刷子,在漿糊裏蘸了蘸,在對聯橫批的四邊各來回刷了幾下,又在對聯橫批的中間點了一點,看看四角有沒有刷好,沒有刷好的補好它,這才把對聯橫批交給站在梯子上的寧舅舅。寧舅舅把對聯橫批擺正,然後貼了上去。他轉過頭,對我說:“給我一張報紙。”我不明白寧舅舅爲什麼要一張報紙,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去找了一張報紙給寧舅舅。寧舅舅兩隻手拿着報紙,放在已經貼上去的對聯橫批上,一手拿着報紙,一手用力地在上面摩擦,這時,我才明白寧舅舅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了:原來是爲了不使手弄髒,又要使對聯橫批貼得更緊,所以就用一張報紙擋着。

到貼小金錢的時候,我一張一張的塗漿糊,表哥看見了,走過來,說:“你這樣塗太慢了,讓我來吧!”說完,不由分說地一把奪過我手上的刷子。我在一旁想到:看你能搞出什麼名堂來!只見表哥把小金錢都擺在了一起,然後上下來回刷漿糊。我看呆了:原來可以這樣!表哥則略帶嘲笑地望着我。小金錢不一會兒就全部刷好了。

這次的“貼對聯活動”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要講技巧!

標籤: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