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蘇格拉底》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1.5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格拉底》讀後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格拉底》讀後感(精選6篇)

  《蘇格拉底》讀後感1

《蘇格拉底》是一部涉及生物發展的科學幻想小說。文中的蘇格拉底是一隻經變異而懂人類語言的狗。

小說對“蘇格拉底”的描寫似乎有些誇大其辭,但如果我們仔細品讀,則不難發現作者在誇張狗的同時,也保留了一些狗的本色、特徵,這樣一來,作品便又合情合理了。

文章中,作者無不痛心地寫到那些無知、貪婪的人們對科學的探索與發展的阻礙和扼殺。文中的看狗人詹寧斯便是如此。在他的眼裏,這條會講人話、聽人話的狗成了一棵搖錢樹,他根本不知道蘇格拉底的真正價值之所在。正因爲他的無知,葬送了一個會對人類科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天才,使人們失去了一次進行科學探索的機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科學家們的努力以失敗告終,無論他們再怎麼努力,再怎麼用心研究,面對那些不懂科學的人來說,根本毫無用處。無知無識的人們對於科學研究的破壞性是毀滅性的。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一個大哲學家,大思想家,他的智慧和思想在全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但蘇格拉底本人卻被當時的當政者慘害了,他死之後,人們才發現了他存在的意義。

但真理永與我們同行!

  《蘇格拉底》讀後感2

合上《蘇格拉底之死》,記憶最深刻的是蘇格拉底所言的一句大意是:他知道自己的無知,然而他覺得自己還是比別人都要聰明那麼一點點。他說是因爲他知道他並不知道那些他實際上不知道的事,而其他人都以爲他們知道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的事。

理想主義者蘇格拉底,也許正因如此《理想國》才稱之爲理想國。兩本書要一股腦看完,都爲對話形式,其實略微枯燥(理想國目前只看了三分之一),且有的邏輯性本質不嚴密,而形式的貌似嚴密看得容易頭暈目眩,一旦你順着他的思路思考就容易喪失部分自我邏輯思維能力,甚至我懷疑我能夠意識到的他的部分邏輯思維辯證錯誤,或許也不過是因爲在此之前我提前的經歷閱歷思索導致。

那麼如果我不曾知曉呢?是不是我們對於我們未知事物的接收程度就是最高的呢?而如果我們對未知接收程度最高的理由只是因爲尚屬於未知的範圍。那或許這便是荒謬得以容易存在的理由?突然又覺得有太多的事情都經不起深思熟慮的推敲思索,一方面是總覺得容易進入思維的矛盾怪圈,另一方面是追本溯源其實是極難的一個事。

只是又讓人覺得可悲的是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許公元后二十一世紀的人與公元前五世紀的人(蘇格拉底)的思考能力很可能相差無幾,又或許大部分普通人甚至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也許你會說蘇格拉底可被當時稱之爲最智慧的人呢,也許這也是事實,可同樣,事實卻也是二十六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的純粹理性思考能力貌似並沒有革命性的變化,你困惑的迷茫的思索的好像他一樣全都和你一樣困惑迷茫思索過。(也許這麼對比缺乏科學性,畢竟樣本太少,而對比也不對等。

自然,我也不知如果是事實,這樣的無明顯進步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忘記今天具體是什麼事情和朋友討論的時候,我突然說到如果一個人之所以成爲這個人,完全是因爲這個人的經歷的話,也就是說如果任何一個人經歷了他所經歷的經歷也會變成他的話,那麼他的一個特殊性體現在哪裏呢?又有什麼資格說他是他,而不是別人?

我是我,而不是別人。我之所以說我是我,而不是別人,更多時候是因爲我認爲就算別人經歷了和我一樣的經歷,ta也變成不了我,也不一定真的就能理解我。我認爲存在某種可以說是自我選擇的東西存在,又或者說只是,我希望存在。

《蘇格拉底之死》體現了某種程度上蘇格拉底的人格統一性,他爲完成自己的某種理想主義而犧牲,甘願犧牲。雖然他說過他自己的無知,而很明顯他也同樣透露出一種高人一等的驕傲。

不過最讓我難能可貴的一點是我覺得顯而易見的論點,如若對方不解,蘇格拉底總是很有耐心的爲其作進一步的解釋,(儘管存在有的解釋是我無法認同的,又也許是柏拉圖編纂的,蘇格拉底並沒有那麼有耐心?)而我個人如果我覺得顯而易見的對方卻完全不解,我很可能不會多言隻言片語。

自然我不能完全理解蘇格拉底,甚至自以爲是的認爲他是一種理想化追求超越了求生本能。這種偉大的犧牲感或許與戰爭時期英勇獻身的士兵並無二致。這種行爲在大部分的我們看來也許屬於愚蠢,也許也並非毫無意義。但卻又不能不承認這種信仰背後的偉大。

讓我聯想到今天看到的在《月亮與六便士》上所言的一句:難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裏,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蹋自己嗎?難道成爲成爲年收入上萬鎊的外科醫生,取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

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也許看上去契合度不是那麼高,但總覺得有種本質的吻合點存在着。即你如何看待影響你如何選擇與如何行爲(自然行爲本身也包含了選擇)。

6·19號等與坐飛機時看完的《蘇格拉底之死》,後感卻一拖再拖,所有理由都是藉口。安慰自己也許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留下的更會是精華。又怕什麼都留不下,不光光是書籍

  《蘇格拉底》讀後感3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是描述一趟考驗着勇士的毅力、勇氣、情感,甚至是面對痛苦、挫折和危險的路程,丹米爾曼在一天夜晚、一間普通的加油站遇到一位怪老頭,他否決了丹所有的自以爲是,神祕的他讓丹想到古時候的蘇格拉底。從此,丹每晚走進加油站、每晚像愛莉絲一樣走入夢遊仙境,踏上超脫世俗的勇士之道。

以前每當我低落情緒過了,心頭總還是感覺沉重,看書、看影片也只不過是暫時逃離現實生活,並無法完全擺脫壓力。這是第一次,當我看完這本書時,竟然覺得自己重生了!我突然覺得從前的自己,就像是書中的主角一樣是個傻子,一味地追求成績和名利,忘了這個世界是多麼明亮及美好。現在,我好像重新活了過來一樣!看看周遭的景色,我嗅到了花香;也觸到赤腳踩在大地的感覺;更聽見風在低語。

故事就像人生一樣: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每一個部分、每一個細節,都融入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刻,讓我有似曾相識、再熟悉不過的親切感,《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就是如此深受我的喜愛。

猶記起初閱讀時,它的內容並不是那麼令我着迷,但越到後頭,越發現它是本與衆不同的勵志書。其中的精彩不在於浩大的'場面,而是建立在萬事萬物的簡單面之下。它讓我明白:人生沒有平凡無奇的時刻,我們其實都忘記了最初的自己。拿嬰兒做比喻,誕生在這個世上的頭一回冒險,既充滿好奇又保有最自然的一面,從我們開始把生活上的一切灌上名詞、學習限定事物爲何,便把自己侷限在心智所造的洞穴內,而無法自拔。只有少數勇士看見光明、掙脫束縛,然後笑着走向永恆。放下一切吧!我們終歸屬於天地之間,我們是樹、是雲、是鳥、是風,死亡也只不過是走回一開始我們走這一遭的源頭罷了!

我們在哪裏?現在是什麼時間?答案其實很簡單,我們就在這裏、在當下這一刻。我們總是太執着於過去和未來,我們做到了什麼,還有將來要成就什麼,卻忘記了自己活在現在。醒過來吧!別讓人生只是一場大夢;醒過來吧!別再執着於沒有意義的堅持上。哭泣和憤怒都蘊含威力無比的強大力量,如果我們能夠把這股力量化爲平靜,其轉變將帶給我們莫大的快樂。

勇士會莫名其妙、毫無理由地感到快樂,因爲快樂並不是我們感覺到的一種事物,快樂就是自己,就是自己本身。我們會憤世嫉俗是因爲我們看得不夠深入,所以纔看不出他人或自己內在的光芒。當我和書中那原先擺脫不了頑固心智的主角一同淨化了身心、使生活變清淨,我彷佛感受得到丹靜坐時的寧靜,看到那一個又一個故事、生死交替的情景。

放下書本,我竟沒有留戀、沒有懸在心上放不下的石頭。原來我把生活的肩擔都幻想得太沉重了!原先認定那一場又一場的競賽、輸贏全成了清風、微風、徐風、狂風、暴風或颶風,隨它去吧!放開它、隨它去吧!如果我們哪天走不出自己築起的心情圍牆、掉進世人愚昧的陷阱時,請起身像個勇士般行動,活在這一刻並努力表現,只要盡力做到最好,就能找到自己。明白整個宇宙是一體的,包括埋藏在心中的蘇格拉底,不過就是最初與最終的自己。

這本書改變了我,不只是一個觀讀、一個決定,而是如何看待我所擁有的、所遇到的,願它也能改變更多的人。我們都應該做個勇士,勇敢地動身前往自在又快樂的世界大門,只因爲我們是勇士,每個人都是。改變就從現在開始,別再做夢了,讓真實的自己醒過來吧!

  《蘇格拉底》讀後感4

在那樣一個嘈雜的環境裏,智慧與思考能讓人心平氣和。我打開隨身攜帶的書,在滿大街低頭族裏像個異類。

《蘇格拉底之死》分爲尤息費羅篇,申辯篇,克利託篇和斐多篇,?而斐多篇講述蘇格拉底臨刑之前關於靈魂的討論,尤其動人。費多感嘆:那是一個令人驚奇的經歷。見證了一個朋友的死亡,卻並沒有爲題難過的感受。之所以稱之爲驚奇,是因爲蘇格拉底說服了在場所有人,讓他們相信即使他是去了死後的世界,他也會過得非常好。我對蘇格拉底關於死後遇到更好的主人,靈魂存在的論證感到震驚,並簡單理清了整個論證過程。

A如果靈魂在人死後不繼續存在,就不可能重生爲人。b重生是存在的。所以c靈魂在人死後繼續存在。對b的證明:1任何一對相互對立的事物,都存在着互相產生的過程。2和死亡是一對相互對立物。所以b2生命產生了死亡。並且b3死亡產生了生命。由b2和b3可得b重生是存在的。

當我意識到自己存活在這麼一個科學發達的世界時,對於蘇格拉底的論證的徹底信服讓我感到驚訝,並深深折服於他??的智慧與思考!我知道一個普通人並沒有想要追求靈魂與肉體脫離的自由的思想覺悟。安於滿足並不是他們的錯,但若能解決心中的疑惑,追尋智慧之路何其艱苦又何其令人着迷!我爲自己能得以窺探先知的智慧而熱淚盈眶,爲自己的存在以及可以自由思考的能力而感激上帝。《蘇格拉底之死》留給後人的是至上的智慧,也留給我們一個思考之道,讓我們更好地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感激,存在即有意義。

  《蘇格拉底》讀後感5

我對蘇格拉底的一點了解,除了課上張老師所講的有關內容,也就是吳飛老師譯的《蘇格拉底的申辯》。慚愧的很,這本書至今沒有讀完。不過確實很吸引人,不僅僅是它的哲學思想的交鋒,還有滲透其中的形而上的思辨性。

《蘇格拉底的申辯》中的第一部分記錄了申辯的由來經過,不同版本的差異,以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詮釋。給人一種龐雜而有些混亂的感覺——一方面說他是“引進外邦的神”而獲罪,又說其實真相是他的懷疑精神動搖了民主的基石。當然後者更合理,只是這推理論證的過程讓人有些困惑。

最精彩的還是申辯的正文。遺憾現在剛看了個開頭,同時真的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聽他——其實是柏拉圖借他的口——對希臘進行美德教育。我不懷疑《申辯》其實是柏拉圖主觀構思加上他對於民主制的控訴再加上蘇格拉底確實的思想脈絡,但是在讀他與莫勒圖斯辯論的那一段,總感覺有點怪。他首先要申辯的是“敗壞青年”的罪行。蘇格拉底給莫勒圖斯下了個套,他先問“是否很多人可以帶好青年”,把莫勒圖斯帶進去,繼而類比說馬,難道很多好人可以帶好一隻馬,而一個壞人儘可以讓整個馬羣失去前進的方向嗎再回到人本身,難道可能一個人把青年帶壞,而其他所有好人都無法挽回嗎既然這樣的邏輯不能成立,哪麼只有一種可能,即莫勒圖斯自己在詆譭蘇格拉底。

這樣的邏輯真的很霸道。且不說馬和人的比喻是否相類,一個人對於整體的禍害是否真的如蘇格拉底所言是不太可能的也值得思考。我們知道,蘇格拉底認爲自己是無知的,而他的有知體現在他知道自己無知。所以無論是在街頭與人爭論還是法庭上的申辯,他都是在“啓發”對方,但其實對方的本意並沒有真正表述出來,而是順着蘇格拉底的思路簡單的選擇“一條路”。我想,這恐怕也是很多人看不慣他的原因之一。

他的哲學思想是講究“德性即知識”,但是他對於理想生活的理性思考,以及外延的形式上的申辯,與城邦本身的現實生活存在着最根本的矛盾——精英治國還是民主政治於是,就引出了您上課時提出的黑格爾的悲劇理論。我覺得蘇格拉底的悲劇與俄狄浦斯王的悲劇還有不同,俄狄浦斯王的例子具有倫理血源性,本身就是很偶然的,而蘇格拉底悲劇在於思想,具有更大的普世意義,也更增添了他的悲劇性——沒有人應因思考和言語而獲罪。當今民主制下的基本法則卻無法照耀在雅典的上空。

所以,我們爲他的死而悲哀,也許還是要着眼於兩者的悲劇性上。在那樣的環境下,他也許想用死給大家上一課——你們遲早會後悔的,到時,我在法庭上的申辯將成爲大家追述我思想的一部分。不論柏拉圖有多少異於老師的論斷,至少,主題思想沒變。《申辯》仍然是蘇格拉底一脈相承的思想路徑。這就夠了。

我相信蘇格拉底是一個對自己的信仰到底的人,也很難想象他的助產術是爲了炫耀自己的學識而非幫助他人獲得“美德”,他的理想至少有一部分是希望希臘人能通過他的努力過上更加理性,從而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當然,有人認爲他是過於特立獨行,與智者沒什麼兩樣——從申辯來看,這似乎也是隱藏的一條人們憎惡他的原因。但很顯然,智者強調論證過程要如何如何有邏輯,把對方摁倒;蘇格拉底則追求跟我論辯你,是你,要最終有所收穫。說到底,他追求的認識自己,其實和人的本性有點相違。神願意認識自己的無知麼人恐怕就更不願意了。死,是必然的。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申辯中最後的:“是該走的時候了,我去死,你們去生。我們去做的哪個事更好,誰也不知道,除非是神。”死而得道,生而不知其所,生與死的判斷,還真的不好說了。

  《蘇格拉底》讀後感6

雖然看起來《蘇格拉底的申辯》記述得是蘇格拉底爲他的清白所做的申辯,其申辯對象是雅典的五百人陪審團,但其實本篇對話錄是柏拉圖在借蘇格拉底之口爲哲學所做的申辯,其申辯的對象乃是政治。貫穿於整個《申辯》的線索便是政治與哲學之間的張力。

柏拉圖幾乎所有的對話篇的主人公都是蘇格拉底,在柏拉圖的對話篇中,蘇格拉底和他的對話者們探討着各種問題,與其說蘇格拉底所探討的“是什麼”的問題是他的哲學,倒不如說蘇格拉底的哲學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對善的追尋。在蘇格拉底這裏,哲學的目的便是要實現一種善的生活。所謂蘇格拉底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種審慎的、不斷追問的生活。在《申辯》中,當有人提出流放蘇格拉底,條件是讓蘇格拉底放棄愛知,蘇格拉底對此斷然拒絕,說道:“一個未經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過的生活”。正因爲此,蘇格拉底整天在市場上和別人對話,省察那些自以爲知的人,通過一個個的詰難指出他們的無知。也正因爲這樣,蘇格拉底才得罪了雅典公民,最終導致了蘇格拉底之死。

雖然蘇格拉底反覆提到自己拒絕從政,但蘇格拉底並不反對政治,因爲政治的目的也是要實現一種善的生活,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政治與哲學一樣都是以善爲目的的。但是,政治與哲學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是原始性的,而政治則是次生的。哲學作爲一種對善的追問是直接指向善的,而政治雖然也以善爲目標,但已經退化爲一種手段。在哲學那裏,手段與目的是不分的,人們既是通過哲學追問進而向善進發,並且哲學追問本身也就是一種善的生活。而在政治那裏,手段與目的完全分離,政治只是一種爲了實現善的生活的手段,因而在政治生活中,人們看起來似乎已經完全忘卻了對善的追尋。哲學與政治之間的對立,在這一意義上就可以說是一種面向上對立,前者直接面向善本身,後者只面向有益於實現善的事物。正是哲學與政治這一點對立才進一步衍生出其它方面的對立。對於哲學而言,由於其直接面向善,因而她力求以真理取代意見;而對於政治而言,由於它僅僅作爲一種以實現善爲目的次生性的手段,它需要以意見爲基礎,最終由意見逐步上述到對真理的探尋,因此,它才需要一些“高貴的謊言”作爲政治生活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

儘管哲學與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政治作爲一種實現善的生活的手段卻又是必要的,因爲城邦中每個人的稟賦有所不同,他們對真理的接近程度也因而有所不同。我們不能奢望城邦中每個人都像蘇格拉底一樣過着一種哲學的生活,對於這些暫時不能達到真正愛知境界的人,其生活的根基只能建立在正確的意見之上。所以就這一點而言,蘇格拉底並不反對政治。既然蘇格拉底並不反對政治,那麼他爲什麼又要傾其一生去省察和煩擾那些雅典城邦中的“政治人”,甚至還爲此付出了生命呢這看似是一種悖謬,實則並非如此。蘇格拉底反對的並非是政治,政治作爲一種在城邦之中實現善的生活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蘇格拉底真正反對的是政治作爲一種手段的目的化,也就是政治忘卻了它原本真正的目的,而把手段本身目的化了。

在蘇格拉底看來,政治是實現善的手段,雖然它會因此形成種種具體的制度,這種制度可能看上去十分具體和瑣碎,但是這些作爲手段的政治始終都一如既往地以實現善的生活爲其目的。但是,在當時的雅典城邦之中,種種不正義的制度戕害着人們的善生,這使得蘇格拉底意識到當時的政治已經偏離了它本來的軌道,已經忘卻了它本然的目的,信以爲政治的目的就是權力或者權術。所以,蘇格拉底才自詡爲牛虻,不停地叮咬這雅典城邦這匹大馬,不斷地警醒雅典公民要把善作爲其政治生活的真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