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霧都孤兒讀後感精華【2篇】

讀後感1.3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霧都孤兒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霧都孤兒讀後感精華【2篇】

霧都孤兒讀後感1

不久前看了《霧都孤兒》的電影,接着又看了小說。看完之後不免寫下了這些文字。

電影對小說的改動還是相當大的,好幾個我認爲很重要的人物都沒有出現,而且基本的人物關係也都作了變動。畢竟要把一本著作完完全全照搬進銀幕不大現實,對於導演來說,更壞的是對他創造力的漠視。

就小說來言,讀後我最大的驚訝是我遠沒有自己想象的悲傷,原因卻不僅僅在於故事的喜劇結尾以及作者幽默的語言風格。而在於作者所揭露的所謂資產階級的僞善面目(至於作者是否有這個想法則很難說)遠沒我想象的'可恨。而我們真善而又語重心長的教育者之所以稱之爲僞善,至少說明了有一點是確實無疑的,那就是表面上的善。

《霧都孤兒》1838年出版,背景是剛剛通過了濟貧法的英國社會。小說裏出現的濟貧院、習藝所便是《濟貧法》(《poor law》)的直接產物。馬克思將這種《濟貧法》下設置的“習藝所”稱爲“無產者的巴士底獄” (《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這和我們一向認爲資產階級僞善真是一脈相傳啊,無疑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活學活用。小說裏生動的描寫了濟貧院的苛刻和對貧民的壓榨,但卻沒有激起我太多的共鳴。一者像小說裏的教區幹事班布爾一樣貪婪冷酷的小官吏中國遍地都是;二者如果沒有這些濟貧機構,只怕奧利弗根本就來不到這個世上。小說裏面那些令人討厭的人物無疑是作者想要諷刺的,但是即便如此,我常能從這些人物的言行中感覺的已成習慣的人道主義,或者乾脆叫善。如果我們非要指責這是資產階級的僞善,不如說因爲當時資產階級的文明讓他們變善了,至少需要僞善,而赤裸裸的惡即便在那些下作人物身上都是難以存在或者讓他們自覺羞愧。

如果非要說這本小說能引起我的一點共鳴,那不是感慨奧利弗的不幸而是我們國人的不幸。在我接觸到的國內反映人性醜惡的作品中,“惡”多數都是以赤裸裸的形式出現,令人不寒而慄。因此奧利弗的遭遇在我看來,相對於當時的中國甚至百多年後的中國的底層貧民來說,真是小巫見大巫。要知道,孫志剛離開我們纔不過三年的光陰。而前者是藝術加工過的作品,無疑有一定誇張成分,而後者卻是現代文明下活生生的案例。

而奧利弗的時代英國就已經有這樣一種專門救助孤兒的機構,每一位孤兒都會得到濟貧會的幫助。正如小說裏描寫的那樣,濟貧所向孤兒免費提供住所和食物,儘管同時強制勞動。當有人願意收養孤兒或接收孤兒爲學徒時,董事會必須充分考查收養者或接收者,並徵求孤兒的意見。如果孤兒不願意離開,濟貧所是不會強迫其離開的。小說裏鎮長大人因爲奧利弗害怕第一個來領養他的甘菲爾德而斷然拒絕籤領養契約就是一個例子。儘管如此,歐洲人還是認爲《濟貧法》不夠人道,1909年英國的“濟貧法和濟貧事業皇家委員會”的報告就建議:廢除濟貧法,代之以更合乎人道主義精神的公共援助。

想到此,不知道我們國人又有什麼資格來批駁資產階級的僞善呢?!人人心中都有惡,我們無法根除,那麼體現出對惡的剋制力與羞恥感的僞善不也應該追求嗎?

霧都孤兒讀後感2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霧都孤兒》,這是一部十分著名的小說,它講述的是發生在19世紀的一個動人的故事。

這本書雖然是描寫資本主義確定早期,但對於今天的我們仍有很大的啓示。

書中的主人翁奧利弗·特威斯特是一個孤兒,他出生在濟貧院,出生不久他的媽媽就死了。後來,他被當作一件物品被送來送去,受盡折磨,直到最後遇到一位善良的布朗洛老先生,這位先生收留了他,從此過上了好的生活。整部小說曲折驚險,讓人不僅爲奧裏弗的身世嘆息,爲壞人憤怒,被善良人感動,爲奧裏弗最後的幸福生活而高興。而我最喜愛的人物,是在兩次奧裏弗陷入危難時,沒有計較他偷了東西,而是十分同情他,並幫助了他的兩個人。因爲他們的善良,奧裏弗才得救,也因爲他們的善良,才使世界上少了一個受苦的孩子,是將來少了一個賊,多了一個好人。如果世間的人都像他們一樣的話,我想,世上便不會有受苦的人,不會有那麼多的孤兒。而我也爲其中的南西所感動,她是賊窩的一分子,但她沒有被賊窩染黑了心,她知道悔改,知道去憐憫一個孤兒。

本書以主人公奧利弗的生長過程爲線索。開頭便寫了奧利弗的出生。雖然出生在孤兒院且其母落魄,但通過當時的狀況便可隱約感到其身份不一般。這也可以勾起讀者的興趣。隨着故事一步一步發展,奧利弗的身世也被慢慢地揭開。作者這種循循善誘,將我們一步一步帶到答案面前這也非常人所能堅持的。讀這本小說時,我們要像奧利弗因堅守信念而出淤泥但不染那樣耐心的看下去。

在本書中,雖然最後奧利弗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但在書中可以看出奧利弗經歷了很多苦難甚至面臨死亡。不過,奧利弗堅強地走了過來,實在令人佩服。

本書中,作者在奧利弗與費金等人相處處着了很多筆墨。奧利弗雖然在費金等人的誘惑或爲威逼下仍保持着那顆善心。難道他不受環境影響嗎?奧利弗自鄉村來到這個大都市,從那個比較純潔的地方來到這個複雜的城市,在和費金等人交往下,其已不再如此單純,已能看出費金那夥人的一些小手段。而在布朗羅等人影響下,奧利弗的善心得以鞏固昇華,在做了很多好事以報答他們的'同時自己也許到了很多本領——讀書寫字。總的來說,環境並不是不影響人的。我們要保持一顆善心,吸取環境之精華,棄之糟粕,遇事理智分析,善於學習,來壯大自己。

奧利弗出生於一個孤兒院,因不知父母爲誰而生來可憐,便遭教會人士冷眼相待,在教會中吃盡苦頭,總因其不聽話,被人領走爲學徒。後因其被老師重用而遭師兄嫉妒而遭陷害,因慘遭毒打而逃往倫敦。一路上雖偶有善人資助,但最後卻被機靈鬼帶進了賊窩。後因其夥伴偷盜致使其被誤捉,但好心的布朗羅將其擔保了出來並帶回家精心照顧。但好景不長,他在外出時又被捉回賊窩。在賊窩受盡苦頭後,他又被領走協助搶劫但幸得未遂。不過他受了傷,後被好心的露絲留在家中得以康復。再後在布朗羅等人的精心調查下他終於查明其身世,並使得費勁等一夥人得到應有報應。最後,奧利弗跟布朗羅住到農村,從此幸福的生活着。

所以我們要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刻苦讀書,讓自己成長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夠有能力去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和我們一樣擁有燦爛陽光般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