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讀《復仇》有感範文

讀後感2.28W

《復仇》是《汪曾祺作品集》的開篇小說,短短數頁不過幾千字,卻寓義深刻。它講述的是一個身負殺父之仇的劍客到一個寺廟借宿,發現洞中鑿光的和尚恰巧將他的父親視爲仇人的離奇故事。作者以一個復仇者的視角展開描寫、敘述和回憶,構造了一篇行文獨特的復仇小說。其想象與現實結合的插敘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劍客的內心世界,給人以強烈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讀《復仇》有感範文

小說開篇用了一句莊子的話"復仇者不折鏌幹,雖有忮心,不怨飄瓦。"網上釋義爲:"報仇的人不會罪及寶劍而要把它折斷,因爲墜落的瓦片是無心的。"這恰與拔劍出鞘最後仍無下手有關。和尚猶如那片飄瓦,不過剛剛好生在了自己仇人的屋檐之下,然而並不是真正的復仇對象。但是想想,前半句想表達什麼呢? 這仍是我腦海中的一個謎。

一開始汪曾祺對這個劍客的描寫,全無一絲尋仇跡象:他內心平靜,嚮往自由恬淡的生活;他嘗蜜,他想像和尚去採蜜、摘花,覺得好看極了。他想着自己或許已然白髮的母親,以及那並不真實存在的可愛妹妹,想象着一家人在山中幸福的生活;他覺得母親還是那樣年輕,像那個摘花的小姑娘,像他的妹妹。這一切,彷彿與武俠小說裏的俠客—"仗劍天涯,闖蕩江湖,鋒出鞘刀落,一場恩怨就此了結"相去甚遠。他分明就是一個渴望迴歸平淡之人。

是的,這仇怨又不是他個人恩怨,而是基於血親倫理之上的道義之仇。從另一個角度講,劍客確實有些不幸。他因自己父親的死,便在孃胎裏已揹負上了"復仇使者"的稱號,他爲此而生,也藉此而活。"既然仇人的名字幾乎代替了自己的名字,他可不是借了那個名字而存在麼?"可他既沒見過父親,也未曾瞭解過這場恩怨,更不識那位仇人。他不過因爲是父親的兒子,便從出生之日起,身不由已地揹負着這座虛無縹緲、毫無意義的復仇枷鎖。爲了這樣一個"不實際、無存在、零意義"的並非發自內心的目標而活,甚至與自己的本性背道而馳,這種人生何等悲哀?!

文首,"一生,一生該是多久?我這是一生了麼?"文中,"他爲自己這句‘即使我一生找不到你,我這一生是找你的了!’的聲音而掉了淚,爲他的悲哀而悲哀了".這兩句,既加深了復仇者存在的`悲劇性,也深化了我對他的悲憫之心。

事實上,復仇之路本是一條不歸路。和尚看完他舞劍,緩緩的、鄭重地道出了這樣一句:"很好,有人還要從沒有路的地方走過去。"或許,這個本該與劍客一樣行走江湖了結恩仇的和尚悟出了這個道理,於是他能超然、頓悟、出家,真正放下恩怨情仇。可復仇者還沒走出來,他還說"我要走遍所有的路。"這算不上年輕氣盛時的雄心壯志,不過是爲了能找到仇人而立下的誓言罷了,看似震撼,實際上又是何等的可笑可悲? 簡單的"復仇"兩字,其實已讓復仇者無路可退,被尋仇之人無路可走。爲這樣一件遙遙無期毫無意義的事而活,人生了無生趣,復仇者如同形屍走肉,他也將永遠無法真正前行。

所以,"他簡直忘記自己背上的劍了……好,他的臉色由青轉紅,他自己充滿於軀體……",這是他內心最後的矛盾、掙扎、轉變……

"忽然,他相信他的母親已經死了。"

他明白了,他覺悟了,他心中這個母親賜予他的"復仇"執念慢慢在溶化消失,他也隨之釋然——他不再是復仇者了。又或許,他明白了"復仇"這一使命,這一活着唯一目的的固執、虛無、可笑,準備放棄,又因爲自己沒有履行"職責"而心生愧疚之情,於是,他給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臺階——母親已然離去,仇恨不復存在。

在這一念之間,一條真正的人生道路被他鑿開。"和尚稍爲往旁邊挪過一點,給他騰出地方。"是的,和尚早已覺悟,正如《肖申克救贖》裏有一句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和尚是聖者,他將復仇者從生命意義的彼岸渡了過來,使劍客不再是復仇者,使他能真正放下心中的劍,自在行走於世間,而不再做劍的奴隸。"他看了看腳下,腳下是新開鑿的痕跡。"於是,這位重獲新生的劍者,俯身拾起了錘鏨,踏過和尚給他留出的地兒,準備迎接"第一線由另一面射進來的光".

他終於要開始放下屠刀的新生活了,那是一條完全屬於自己的重生之路。

【蔣老師 評語】

很多孩子喜歡《復仇》一篇,頗有些武俠風,但卻並非刀光劍影的江湖氣,而更像一篇慢條斯理的散文式小說。其實初讀起來有些散,有些迷茫。子琦這篇細緻深入的讀後感令人尤爲驚喜,顯示出了極強的文本解讀能力,清楚地把握了小說情節,並條分縷析地得出了自己獨到的理解。

閱讀是一件每天都發生的事情,但能夠堅持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這般深入的思考和品析,這樣的閱讀才更加走向深刻,進而內化爲能力。

標籤:範文 有感 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