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老殘遊記讀後感

讀後感7.73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殘遊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殘遊記讀後感

老殘遊記讀後感1

《老殘遊記》中,寫人寫事的技巧並不高,但寫景卻是《紅樓夢》、《水滸傳》所不能及的,更不是《西遊記》所能比的。

如書中關於大明湖的描寫,令我印象深刻: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哪一株半株丹楓夾在裏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

這是靜,就是一幅畫,是如此的和諧與安詳,光是顏色的詞兒,就有十一個,而綠色就有三個:蒼翠、綠、碧。

蒼勁的綠給人以無限歲月和歷練的想象,一陣疾風吹來,樹枝輕輕搖,正見樹枝蒼葉,晃出陣陣林濤,枝怒吼,風狂嚎,搖得蒼葉上下翻,卻不嬉笑。

翠柏與蒼松相映,翠柏更富有活力,鮮豔的衣裝而清雅,連袈裟都遜色幾分,香客拜佛,也會偷窺春色。

碧綠如翡翠,耀眼閃人心,誓與皇家色一較高下,卻不知深入凡世紅塵中。

……正在歎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大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裏,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有聲有景,分明一幅動態畫,雖不如上段色調繁多,卻也清新雅緻,那一聲漁唱,雖未聽過,但在耳邊響徹。

書中的人固然重要,事情也重要,可沒有場景,就算有仙家,也只是在白板上添了幾筆,可有可無。

老殘遊記讀後感2

這是一本書,是一雙眼睛,它看透了世間的真理,它是一把剪刀,剪破了那些所謂“清官”的人皮。

這本書叫《老殘遊記》,它被魯迅評爲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與其說我看着這本書,還不如說我與老殘一起旅行,與他一起打抱不平,一起評判正誤。

其中,我最痛恨像玉大衆那樣的人。他打着清官的招牌,自認爲很了不起,只會用酷刑使無辜的人屈打成招,想想真是可笑,難道他不懂世上還有一種叫“借刀殺人”的計謀嗎?我覺得十分荒唐,這種人還配當老百姓的父母官,還配稱之爲大人嗎?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酷吏。

在那時,只有好人與壞人之分,但偏偏有些“僞君子”、“小人”使得社會變得烏煙瘴氣,甚至連一絲笑都會變得邪惡,讓別人懷疑、猜忌。這就是老殘所看到的世間。

雖然全書是批判了當時的官場的險惡和封建社會主義制度,但是書中,所描繪的大明湖的.風光,黃河的冰雪,桃花山的月夜卻同樣令人神往。如鏡湖,異常幽秀的月色,都給人以平靜與安詳的氣氛,陶醉其中,便又不免擔心,這平靜能維持多久?又在想,這黃河的風雪又何時來打破這寧靜?

我的思緒飛涌着,而我的內心卻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我痛恨清朝政府的腐無能,恨封建社會的制度與險惡;但是痛心的是,可憐那些無辜百姓,受官欺壓;但最傷心的是那些視事冷漠的人,有多少人會自己跳出來打抱不平?屈指可數啊!

想了那麼多,所以我寫下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爲只有現在好好學習,將來才能爲國家富強而奉獻,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社會主義制度,決不能讓歷史重演。

老殘遊記讀後感3

《老殘遊記》的續篇最末一篇描述老殘夢遊地獄,最後其體香濃郁,業已是成就菩提果位了。作者劉鶚在文中多次論述佛理禪意,雖然到底他已經到了什麼樣的境界,我們不得而知。最後的文字敢於肯定了老殘從凡夫證入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判斷他是對佛教有深入瞭解的。

我們說老殘確實是一個凡夫,從文章的開篇便勾勒出了老殘生活的窘迫,同時也指出他的'優勢“爲人頗不討厭”。這一句“不討厭”卻成了成佛做祖的基礎。

生活窘迫卻不急功近利,在江湖上搖鈴行醫卻似閒遊看景,除了貼補家用,有了錢也不揮霍,遇人急難時又是不惜傾囊奉獻。 開篇夢遊蓬萊,黑夜泛舟,人單力薄卻力抗兇匪 。聽聞酷吏玉賢行徑,不覺拍案而起,立即謀劃上書陳情。白衣之身公堂上直面酷吏剛弼。泰山上更出謀劃策幫助尼寺。充分顯示了老殘的俠客情懷。

當然老殘卻不莽撞,面對強人,也拿捏得體,不至自己於險境。更是知人善任,利用白太守破冤案,壓制剛弼。利用捕快許亮兄弟,巧設金錢套擒拿賈二。

宮保要他來做官,他卻悄悄離去。 開頭文中說他寫不了八股文章,可以知道他是不屑去寫。老殘能寫公文,會做詩。他同書店老闆的對話,知道五經四書他全然是通達的。

兩處寫到他讀書的情景,一處讀《八代詩集》,說明老殘不好功名利祿,心境閒淡。一處讀《大圓覺經》,導致他最後飛昇羽化。

老殘遊記讀後感4

這本書看了很多遍了。最早是語文書裏面的《大明湖聽書》這個編目。年少時哪裏知道這文章的好處,雖然描寫白妞的說書是那樣的極盡渲染之能事。

後來有了幾本書在肚子裏面打底子,再於暇時認真的從頭看起,細品下來,滋味竟是那麼的悠遠綿長。

老殘,這名字便有一股子不流於世俗的.孤傲,蕭然。不是在世道上經歷過幾個起跌的,哪裏能夠如此?

其實這本書並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遊記,最著名的有《徐霞客遊記》在那裏呢。其實他可以和《格列佛遊記》相類比。對現實的不滿,《格列佛遊記》可以天馬行空到幻境之中找到寄託,但是老殘,還是現實的,他沒有神遊天外,他想在夾縫裏面找到生存的空間。

老殘其實不是避世的,他是入世的,雖然搖着串鈴,不願意做官,但是搖串鈴的時候看到的是國計民生,雖然沒有入仕,但是交接的都是官場上的人物,談的都是治國平天下的策略。說實在的,在這篇所謂的遊記裏面,看到最後,心痛的成分多,灰心的成分更多。

作爲一個山野之人,有濟世之心,那是最苦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便是想盡一切可想的辦法,又能解決幾何?最後,往往只剩下一肚皮的不合時宜。所以老殘最後還能盡享隱居之樂,那真是上蒼的眷顧了。

篇二:

老殘遊記讀後感5

最近好象有點懶,只是草草地讀幾頁書,有時連字都沒認清,就過去了。可還是一股子熱情地在那裏讀。沒辦法,在這個世界上,書這個朋友不想拋棄我,儘管我多麼地一廂情願。

《老殘遊記》到底說什麼,序言便有天下一哭之說,我要說這本書是劉鄂先生對社會,對人生,對儒道佛三家的一點感悟,那隻從日邊來的破船不就是日漸沒落了大清帝國嗎?正所謂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世,那個老殘先生不想做官,卻含情脈脈地奔走於官民之間,起着所謂救民於水火的作用。法紀亂了,一個郎中也成了改變官民關係的紐帶。唉!一個老殘,就是三頭六臂,你又能救得了誰呢?

書中所謂與姑和黃龍子的一段大論,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有道,有儒,有佛,很開人耳目。只是世人看世事,只看到了問題的方一個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好了壞了,興了衰了,吉了兇了,死了生了,多了一個做夢的好由頭。心靜了,什麼事情看淡了,就什麼也沒了。

美中不足的是,狗尾續貂,劉鄂先生在續集裏又加了陰司一遊的話頭,勸人向善的初衷令人敬佩,只是那十殿閻王總讓覺得象光頭上帶的假髮,多少令人有假的一種感覺,前腳還信誓旦旦地說儒學的門面大,而佛道總拿出些鬼神來嚇唬人,言尤在耳,後面就弄出磨人的石磨來,好不可笑。

書中那個可恨的玉太守和剛弼官長,還是給我的警示作用最大,一片“好心”,多少壞事,一個拿民命換官,一個拿民命顯智。“你們都是小人,就我一個正人君子。”不走羣衆路線,往往走上歷史的反動,成了孤家寡人。太剛,太柔,都不是處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