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拜讀習慣之後有感

讀後感7.91K

有幸拜讀了由唐堅、周建武編著的《習慣》一書,感慨頗多,該書從許多方面介紹了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人的一身是多麼的重要,其中列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事例,我總的感覺是:行爲變爲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習慣讀後感。一個動作,一種行爲,多次重複,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如果此習慣性動作是好的,那難能可貴,反之則大傷腦筋,例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這個事情只有某某人才會做得出來”,當事後查實,十有八九不會有錯。當然“這個事情”有可能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壞事,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人生活在社會中,每個人對周圍他所熟悉得人都有一個判斷,當然不同的人的判斷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爲各人的價值觀不同所造成,但有一項是不變的,那就是社會有一個公衆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例如:爲人寬厚、信守承諾、好學上進、熱心助人等等。因此,要成爲一個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人,你必須養成一個爲大多數公衆所認同的行爲習慣,要養成好的行爲習慣需要付出代價的,甚至要克服私慾,孔子說得好:“克己復禮”。

拜讀習慣之後有感

良好的習慣能使人到達成功的彼岸。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爲什麼能成功,就是因爲他有良好的思維習慣,對於一般人,對司空見慣的現象往往只是知其然,而牛頓不是這樣,他要知其所以然,因此當他在果園裏散步時發現果子總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飛,再進一步觀察,不光是果子,任何東西只要在沒有外力的干擾的情況下,總是向地心的方向奔去。他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了自由落體現象並從此引申出萬有引力定律,如果牛頓不具備這樣的思維習慣,此項發現有可能歸於別人的名下。

在工作中要養成勤學、好問的工作習慣,不要以爲“問”是丟人的事,因爲“不懂”是常態,請問有誰的知識是生而有之的?要解決“不懂”就要“問”,向懂的人問、向書本問,要帶着問題去學習,學校的老師總是對學生說,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先預習再聽課,道理就在這裏,讀後感《習慣讀後感》。工作也是如此,遇到困難,“問”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經,且不會覺得沒有面子,而且問來的東西不容易忘記,因爲人不可能是全才,好問會給人好的印象。聖人孔子就有好問的習慣,一天孔子去太廟參加祭祀活動,他不懂祭祀規矩,於是不停地問這問那,有人在背後笑他:“孔子不是聖人嗎?怎麼什麼都問?”孔子聽了,很坦然地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有什麼不好!”。近代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發現的廣義和狹義相對論對人類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正是因爲他勤于思考別人不思考的東西,問別人不問的問題。

有的人總是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平,其實他哪裏知道有成就的人在他取得成就之前不也和你一樣,人家爲什麼不怨天尤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從小腿就殘疾,國中沒畢業,命運對他來說是殘酷的吧!在他任清華大學數學系圖書管理員期間博覽羣書,他甚至能在黑暗中找到任何一本所要的書,由於他的努力被破格提拔爲助教,當時這在清華時沒有先例的。這與個人的奮鬥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分得開嗎?

所以養成好的習慣對工作和生活是有巨大幫助的,好的習慣能讓你成爲一個熱愛生活並對生活充滿激情的人;好的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的性格又能影響一個人的形象,從而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標籤:拜讀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