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夏至未至讀後感[實用]

讀後感1.8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夏至未至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夏至未至讀後感[實用]

這是我看過的郭敬明的第二篇小說《1995-2005夏至末至》第一篇是《悲傷逆流成河》在敬明的作品集封面中,清晰地留下他的自評: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崇拜自由的生活和善良的人性。

可是在他的小說中我卻只看到了“悲”字,似乎他所有的小說都會“悲傷逆流成河”了。有人說:大團圓結局是中國人千百年來最喜愛,最推崇的結局。說實話,我也喜歡一個較美滿的結局。難道是現今小說家反其道而行之,走起悲劇的路線。這樣更引人注目?看了讓人“傷心淚留成河”?纔好讓別人永生難忘,因爲悲傷的記憶更另人深刻,儲存期更長。?小說前大部分都描繪了一幅甜美的畫卷,好似平靜的西湖上偶爾有人在詩情畫意地泛舟,而後是有人不慎墜湖,卻再也沒爬上岸。越是接近尾聲,我心裏就越開始罵郭敬明,爲什麼要把小說寫得這樣悲慘呢?讓我的心率變得不齊,讓我的眼眶微微溼潤,直到近結局我的淚水沒過我的眼眶,但也僅此而已。我討厭郭敬明這樣寫文章,把生活寫得沒有希望,在一切似乎已經播種下幸福的種子的時候,卻總是會有一陣暴風雨刮過,將種子衝回地面,而且這不是一兩回的湊巧,而是三翻兩次,毫不厭倦地重複着。 哎!郭敬明的計劃算是得逞了,小說使我傷心了好幾天,想忘都難吶!

這篇小說我總覺得有點夾雜着郭敬明的自轉性內容。像年紀輕輕就出版了小說,讓很多界內老前輩失去了光彩,很可能遭到被人的嫉妒、羨慕或種種的誹文等。小說中男主角的內心變化完全像是作者內心的真實寫照,只不過一個是畫畫,一個是寫作,然而遭受環下的人們的情況大同小異。作者只是借用了第三人稱來詮釋自己,也是爲了所有活在光鮮漂亮的光環下的人們抱“不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