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實用]《傅雷家書》讀後感

讀後感1.5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一開始看這本書,總覺着很奇怪。爲什麼書信能夠編成一本書?但越讀到後面,就越感激這本書。

傅雷是一位翻譯家,大兒子傅聰是聞名世界的鋼琴家。這本書,便是傅雷寫給傅聰的書信合集。從一九五四到一九六六,從傅聰剛去國外到傅聰結婚生子。從書中,我看出了傅雷這位父親的嘮叨,他的“嘮叨”,大到關心孩子的世界巡演,小到關心孩子在國外的食物合不合胃口,飽含着對兒子深深的愛意。

其中最最讓我難忘的,便是傅雷與兒子談終身大事與小孩起名這兩件事,比起其他的事件,這兩者很貼近生活的。傅雷信中對兒子說到對自己的終生伴侶要一心一意,要善於交流,不可以當唐璜。我想,要讓傅聰做到這一點,傅雷大概是付出蠻多的。首先他要以身作則,以行動告訴後代應當如何做;其次他要有頭腦,有方法,才能讓兒子信服,我想這是蠻難的`。第二個是給小孩起名這一事件,信中寫到,男孩名爲凌霄,女孩名爲凌雲。後來,傅聰生了個男孩,便取名爲凌霄。給一個從未謀面的小孫子起名,這一行爲不正好體現了傅雷對於後代深深的愛嗎?傅聰聽從父親的意見,這也恰恰說明了傅聰對父親的愛也是多麼深刻。

不由得想起我與我的父親,我們二人不似傅雷父子相隔幾千裏,我們朝夕相處,爸爸給我的愛雖然不像母親的細膩,但很讓我回味。

我爸爸個子不高,但他在我的心中,永遠是最高大的。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很崇拜我的爸爸,可以這麼說,我爸爸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偶像,他有一身的才藝,說單口相聲、演小品、誦讀、寫詩、玩樂器……他無不在行,他是我心中永遠的“SUPER STAR”。我常常有機會跟着爸爸到各個地方演出,爸爸在上邊表演,我就在下邊做觀衆,爲他鼓掌。每次主持人唸到我爸爸名字的時候,我對爸爸的敬佩就油然而生,爸爸真的很厲害啊!每當爸爸表演結束,觀衆席總是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心裏甭提有多驕傲了!那時的我想,有一個這麼厲害的爸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之後爸爸高大威武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成爲我的榜樣。

我不知道我是否將“傅雷家書”讀透了,但我可以肯定,傅雷家書帶給我的,絕不只是傅雷父子的故事這麼簡單,還有對父愛的深深思索。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一封封雪片似的家書都飽含着親人間的濃濃情感,在戰場之間來回穿梭。而這本厚厚的《傅雷家書》,又包含着傅雷對兒子的哪些情感呢?

輕輕翻開嶄新的封面,細細品讀,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傅雷夫婦對兩個兒子的愛和期望。不管是對他們藝術方面的諄諄教誨,還是生活上的千叮萬囑,從中我都品味出了濃濃的親情。傅聰出國多年,爲了避免他忘記中國的文化傳統,傅雷不間斷地爲他寄去一本本中國名著,從《詩經》到《世說新語選》,從《楚辭》到《唐五代宋詞》;他建議兒子每天寫一些中文日記,並堅持要他用中文與自己寫信,就是爲了不讓他忘記祖國的漢字;爲了讓兒子更好地理解東方和西方的文化差異,他用文字耐心地引導兒子,一步一步……他做這些事情,就是爲了讓兒子不要忘記:我是龍的傳人,那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的子孫!

和現在許多父母不一樣的是,傅雷和兒子之間不僅僅是父子的關係,更是朋友的關係。他像一個知心者一樣,與兒子天南海北地談:他們談藝術,“理想的藝術總是如行雲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風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世所必然的境界”;他們談婚姻,“古語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話說,'夫婦相敬如賓'。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義是說,夫婦到後來完全是一種知己朋友的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謂的終身伴侶”;他們還談中西方文明的異同,“中國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我們只看見古人提到徹悟,從未以信仰堅定爲人生樂事,而這恰恰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幸福”……他希望兒子在國外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人格的尊嚴和崇高的氣節,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的父親,他對兒子的要求很高,但他同時也在懺悔自己以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並希望兒子能做得比自己更好。

合上書本,閉上眼睛,平日裏的一幕幕浮現在腦海裏——桌上一碗碗冒着熱氣的菜餚,上學前耳畔的一聲聲叮嚀,也包括父母日漸蒼老的背影……爲人父母,他們雖然沒有傅雷夫婦的博學,但他們也在努力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做人的道理。可是他們對我們的期望,我們又真的像傅雷一樣,理解它們,並努力去完成了嗎?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8月的186封書信。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而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閒話,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啓迪。

傅雷的家書給予現代家長很多啓示。很多家長認爲孩子就是孩子,家長就是家長,卻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爲人父母的樂趣。他們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傅雷的教育方式已經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很多家長爭相模仿傅雷的教育方式,但有方式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領悟到傅雷於孩子之間心的交流方式。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兩個詞——傳承與堅持。

可以說,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包含着自己的責任與生活的經驗。作爲一個父親,他必定會用某種方式,將這些全部傳達給孩子。時間、空間,成爲了父子的阻隔,但一眼阻擋不住。更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證明,這些阻隔都不會成爲父親對他傳達愛與責任的攔路虎。我相信,傅聰一定也會傳承下來,無論以哪種方式。

還有一種力量,貫穿着整本書,那就是堅持。無論事態如何,無論身體如何,都不是不寫信的理由。雖然有些時候,也會有所推遲。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纔是最打動人心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老舍在《我的母親》中曾說,“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一個人不管活到怎樣的歲數,只要父母還在身邊,便多少還可以保留一些孩子氣。

《傅雷家書》中的每一封書信,都飽含着父母對孩子的真心,即使傅聰已經獨立到在國外生活,在家的父母還是牽掛着他的方方面面。閱讀了這本書籍,不僅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洗滌與昇華,更多的還是爲書中樸素的真情所打動。信中除卻平時傅雷教育孩子時的諄諄教誨,大都是一個父親,對孤身在外奮鬥的孩子安慰和鼓勵的暖心話語。

“你上臺的日子還要練足八個小時以上的琴,也叫人佩服你的毅力。孩子,你真有這個勁兒,大家說還是像我,我聽了好不flattered[得意]!不過身體還得保重,別爲了多爭半小時一小時,而弄得筋疲力盡。”相信世上沒有父母會不爲自己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進步而感到驕傲自豪,這也讓我想起,我的母親,千千萬萬母親中最平凡不過的一位。

還記得那次,經過自己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有了小進步,母親得知後,雖然內心很高興,但也只是平淡地告誡我,努力學習的同時,要注意身體,不要太長時間熬夜,母親這樣的態度讓我以爲,她對我的成績不太在意。直到有一天,看見鄰居與母親聊家常,提到自家小孩的`成績,而當她受到鄰居對我的誇獎時,臉上的神色是少見的自豪喜悅。

信中還有一件事讓我的心靈受到了震動,傅雷提到,“我近七八個月身體大衰,跌跤後己有兩個半月,腿力尚未恢復,腰部痠痛更是厲害。但我仍硬撐着工作,寫信,替你譯莫扎特等等都是拿休息時間,忍着腰痛來做的。”傅雷表面是一個嚴格的父親,實際上卻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我的母親也是這樣一個愛我過於自己的人。那是一個下着暴雨的夜晚,母親冒着大雨來接我放學回家,我看她被雨淋的睜不開眼,內心也是滿滿的心疼和愧疚,但母親開口的第一句話卻是“你,淋到雨了嗎?”

通過這些書信,我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愛就像氧氣,圍繞在每個孩子的身邊,融化在每個孩子的身體裏,爲了孩子,他們總會忘記自己。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讀完了《傅雷家書》,感覺真的是受益匪淺。傅雷夫婦與遠在海外的長子傅聰進行了很多的書信來往,一起探討人生,藝術,生活和處事技巧等等,清楚地顯示了傅家的家教家風,所有的前提是'先做人’。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爲主,知識教育其次。

其實這部書對我感觸最深的是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和愛,在這些書信中,傅雷夫婦無時不刻在爲傅聰擔心和操心。他們說:“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這些批發很容易消除,休息一下就能恢復),而是操心。”通過讀書信中傅雷夫婦對傅聰的各種千叮囑萬囑咐,讓我想起自己父母對自己也是一樣的,原來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開始我是不理解我父母的,不明白自己就正常上班下班,沒什麼可擔心的。但是現在我明白了,通過傅雷夫婦對傅聰的擔心和緊張,對傅聰回信的萬般期待甚至渴求,收不到回信時候的着急和失落甚至魂夢不安,我明白了父母心裏對孩子真的'是無時不刻的牽掛。

書信中對藝術的交談也很多,深刻感悟到他們對藝術的狂愛和沉迷,他們熱愛藝術,熱愛遐想。他們都有不太看重物質生活,不太以自我爲中心,他們覺得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重要。看到他們對音樂藝術那麼細緻專業的討論,看到他們是那麼享受藝術,也點燃了我對藝術興趣的火花。我開始嚮往他們藝術世界的種種,想聽懂鋼琴的每一個音律,感受鋼琴藝術家的每一個感受,享受音樂的美。我瞬間明白精神世界的富足是多麼的重要,雖然我有不斷在看書,補給精神糧食,但是從來沒有開啓過藝術的大門,從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通過傅雷夫婦對傅聰的教育,我也被教育了。傅雷夫婦多次強調要傅聰注重理財,不看重物質,但是也不至於被物質束縛住,這樣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更好的享受人生。在書信中,傅雷夫婦以各種方式向傅聰灌輸淡泊名利,不愛慕虛榮的思想,傅聰其實也就是在這個方向成長。傅雷夫婦對名利權勢的淡然觸動了我,我之前想爲什麼有的人就可以做到淡泊名利,在傅雷夫婦的家書中我體會到了,正是源於他們對精神生活的偏愛,對藝術的熱愛,這些愛是物質世界體會不到的,它會讓你的精神更富足,更加去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人生。但是他們並不是厭惡物質,他們不想受物質之累,所以會很好的理財,妥善安排,不受物質的奴役。

這本書是至今給我觸動最大的一本書,不論是從親情方面,人生的觀念,還是藝術世界等,都沖刷了我的認知。感恩遇到《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嚼的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經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在兩人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經過這一條紐帶,使孩子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間的家書,那麼書中最突出的,當然是濃濃的父愛了,或許每個父親對他們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幾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它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異常,他經過書信對遠方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指導,並且還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在書信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我,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爲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我的意識與性情”。這些難道不是我們應當引以爲鑑的嗎?

天下父母的愛都是一樣的,我的父母雖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爲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爲我研究,爲我打算。

《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不錯,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夠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景,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

還有些家長認爲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孩子不但沒有變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來。所以,家長們應當看看《傅雷家書》,而作爲孩子的我們也要看看這本好書,因爲它將會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不管過多久,傅雷先生的影響還將會一向存在,因爲他的教育方式能夠當做家庭教育的藍本,而《傅雷家書》也會哭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傅雷家書》是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及其夫人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雖然傅雷先生在翻譯和文藝上造詣豐厚,翻譯作品達34部,但社會大衆對傅雷先生的評價頗有微詞,出軌、對兒子家暴、偏心等等。可能印證了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好人這句話吧。在***期間,傅雷、朱梅馥夫妻雙雙自殺身亡,悲壯地走完了一生。

我們看書重要的是去粗取精,談談我的幾點感受吧。

一是父母比你想象的.更需要關懷。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像牽着線的風箏。信中的絮絮叨叨,事無鉅細,很多人說是傅雷的控制慾太強。其實不妨把他們的父子情感,當做我們自己和父母之間的牽絆,每個父母都一樣,希望你好,希望你成功,希望你的關心和關注。而當他們年老時,對親情的渴望更深厚,一方面希望子女有所作爲,另一方面希望子女關懷自己。

二是時常反省。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傅雷希望通過傅聰寫信的方式來鍛鍊中文語言能力,也希望他日常反思。年紀越大,我越發現時間不夠用。通過寫日記,做到常覆盤,常反思,審視自己,學會思考,學會安排,才能心中有數,才能更好的和自己相處。

三是培養審美的能力。在我們教育當中,學技能學技巧的很多,但是能真正的審美教育仍然任重道遠。讀一篇文章,起承轉合,結構用詞是一方面,但是形式美、內容美、境界美的作本站是真正的佳作。書法、繪畫、舞蹈、樂器,審美的能力和技能技巧同樣重要,也需要我們去重視和追求。

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欣賞美好,你我同在。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一封封質樸的信,蘊含着父子間最真摯的感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話語背後,是父親包容又嚴苛的愛;一次次不厭其煩的教誨,是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這就是鋼琴家傅聰與父親傅雷書信的點點滴滴。這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的教子篇,一部嘔心瀝血的成長記錄。

《傅雷家書》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期間傅雷夫婦與在波蘭求學的長子傅聰的書信。記錄了傅聰由鋼琴學童到世界矚目的鋼琴家的成長過程。書中有傅雷夫婦對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千個叮嚀萬個囑咐,有親情間的心靈溝通,是傅雷夫婦留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當時,通訊根本不發達,遠隔重洋的他們,只能憑家信慰藉思念之情,“家書抵萬金”,見字如面,書信讓他們近在咫尺。這些紙上的家常話如涓涓清泉,滋養着這個學童;如冬天的陽光,溫暖着這個學童。讓身在異鄉的他,感受到親情的溫度。

1955年,傅聰在第五屆鋼琴大賽上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成爲第一個在國際性比賽上獲獎的新中國音樂家。傅雷給傅聰的信中寫到:“但願你做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在傅雷的影響之下,少年傅聰就有一顆赤誠中國心。在波蘭鋼琴獨奏會之後的.傅聰寫信給父母:“能夠讓人家對我最愛的祖國產生這種景仰之情,我真覺得幸福。”傅雷給傅聰的做人原則是:“先要學做人,次爲藝術家”。

《傅雷家書》突出體現“傅雷精神”,傅家門風,是傅聰成長必要的精神鈣片。在這樣的家風中,走出了一位世界級鋼琴家,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嚴苛的家庭教育讓傅聰養成勤奮的好習慣,同時他也有常人不具備的品德和毅力:一個人獨自在海外生活,每天堅持練琴至少十二小時;在榮譽和成功面前,不驕傲自滿,所以造就了這位世界級的鋼琴家。

不管我們的父母是多麼平凡,抑或普通,他們一生都在勤勤懇懇地爲孩子們付出。寸草難報春暉啊,你看,每一個熱氣騰騰的早晨,每一桌豐盛的晚餐,每一次披星戴月的上下學接送……都有父母忙碌的身影。作爲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要理解並接受父母的嘮叨,“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把父母對你的種種嘮叨當做愛的絮語,不要辜負父母對你的無私奉獻,不要荒蕪了這份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父母對兒女的感情永遠是深切的、體貼的、無微不至的,傅雷對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從這一百多篇家書中,我們便能體會到,傅雷對傅聰的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與傅聰離別後,傅雷沒有一刻不是惦念他的。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有關於傅聰的,傅雷夫婦都很重視,他們與兒子雖身各異地,但是他們對於兒子的關注只增不減。他們爲傅聰的進步而驕傲,爲他的問題而憂心,並常常給子方法。以及傅雷自己的人生經驗。“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及意志——實踐的意志。”“但若你缺少勇氣的時候,儘管來信告訴我,我可以替你打氣。倘若你心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成小的煩惱。”這些話雖然瑣碎,但處處無不透露着傅雷對於孩子的深切關懷與深厚的愛!

傅雷關心傅聰體現在點點滴滴裏。有時候,傅雷只是單純地寫一些這幾天的行程,或者是自己對於社會以及國家政治問題的看法,有時候會是一些生活小事,有時便對傅聰的各種事情分析原因,並在信中給予看法。他以這樣的方式,默默地去貼近兒子的學習和生活,試圖分擔一些壓力,他說“萬一有什麼低潮來,想想你的爸爸舉着他一瘦長的手臂遠遠地在支持你。”傅雷會經常從國內外的評論家對兒子傅聰的評論中瞭解他最近的狀況,他會用心地逐個分析。當看到有人評論在演奏時看見傅聰身體瘦弱,傅雷便趕緊囑咐傅聰保養身體,充分休息。並且要求傅聰在夏天務必抽出一個時期去過暑假,真切表現出他對孩子的無限關心。

“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你最堅強的.後盾”,這是一句實實在在的話。當傅聰在衆多困難中無奈出走英國,傅雷告訴傅聰:“祖國沒有忘了你,祖國的大門是永遠向你敞開着的。”

傅雷對傅聰的愛是細膩深沉的,而傅聰也同樣愛着他的父親。在記者採訪傅聰時便能體會出他對於父親的體貼與爲父親時時着想的心情,如在面對出版社多次問他願出高價收取傅雷的一批書信時,都被傅聰婉拒。與千千萬萬個兒女心中父親的形象一樣,傅聰也同樣崇拜着父親,他說:“赤子之心,爸爸的信從頭到尾貫穿的最本質的東西就是這個。”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輕易,傅雷家書讀後感500字。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出色,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慨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愉快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聞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假如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父親是威嚴的代表,他們永遠是正確的,在意見不合時他們能置之不理已是極限,傅雷卻能放下父親的尊嚴對自己的孩子低頭,甚至於懺悔。我想每一位孩子都能讀懂那背後深沉的愛。他們作爲父母是完美的,也是我深深的敬服與愛戴之後不會去想擁有的,因爲我有自己的父母。他們並不完美,他們不知道教育孩子一百條,他們很少讀書,他們不會要我提高藝術修養,他們與我的世界的交集只有一個我。但他們愛我,那些我厭煩的嘮叨,管束,斥責,都代表他們愛我。他們給了我一個家,讓我無論何時都有所歸;他們給了我他們的.人生經驗,讓我不必經歷他們經歷的那些痛楚;他們給了我他們能給的一切,讓我入每一個孩子般長大。他們會在每一次斥責後落淚,在每一次憤怒後原諒,在每一次失望後包容。這是我的父母,天下間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父母,你的父母也是。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不要讓他們等的太久。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並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爲它裏面包含的都是愛。它就是《傅雷家書》,一本關於愛的書。

沒讀過《傅雷家書》之前,我以爲只不過是一封又一封枯燥無味的家信罷了,爲什麼要編成一本書來讓我們閱讀呢,可是,當我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後,我完全消掉了我這個認爲枯燥無味的想法,這本書竟給我帶來了無數啓示,從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愛!

說起父愛,他是不同於母愛的,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的是一杯溫開水,雖然平淡無奇,可又能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爲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着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開啓了一扇不大卻能看清一切的窗戶,很好的爲我們保存了那個年代珍貴的記憶,正因爲有它的存在,纔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明瞭的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生行事的準則。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到我的父親,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這樣,他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事事爲我着想,爲我考慮,他給的'愛是永遠不能與任何人相比較的。他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爲人處世的大道理來,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處事態度也是非常好的。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坦然謙虛,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啓迪,我一定會永遠銘記。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冬風淒冷。窗外的一枝紅梅正徐徐開放,皚皚的白雪綴在紅梅的花蕊裏,淡淡然,悠悠然,清幽得像是一夜煙雨染卻的。我靜靜地沉浸在墨香中,怎顧得紅梅婷婷。清冷的屋內充斥着書香,呼吸間,只嗅得這淡淡的書香。屋外萬紫千紅,屋內只有這書香盈盈。我所得的一片清淨,哪能不感恩於這至味書香?

沉浸在這一片書籍的海洋中,每一朵浪花都令我流連忘返,可我最難忘的一朵卻是一本並不起眼的書。它不同於其他五彩斑斕的書籍,它是淡雅的,更是清新的。但它更與衆不同的是,它凝結了一對父母對遠在異鄉的兒子發自肺腑的真摯的愛。其中的故事絕非虛構,感情也更不虛假,不論你是大聲地朗讀,或是靜靜地默讀,你都會被字裏行間的熱忱話語所打動,所流淚。這本書便是《傅雷家書》。

這本書是我國著名作家傅雷和夫人朱梅馥與遠在異國留學學琴的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所寫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實錄,由傅雷夫婦的兒子傅敏編輯整理。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整本書“是家人之間性情中的文字,不經意間的筆墨,不爲發表而創作”。

這本書最令我感動的,並不是傅雷夫婦倆不畏千辛萬苦給兒子傅聰寫信,而是夫婦倆一直從如何成人和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的'角度來教育兒子。比如傅雷在給兒子的信中,贊成了兒子提前出國的計劃,但也明確指出了兒子在獨身一人外出留學時需要直視的困難:對所在國語言的不熟,對自己身體的照顧等。而且,傅雷不光重視兒子的成才,也關注到了兒子的品德和作風。傅雷曾在一封信中明確提出:“你談太多次戀愛並不好”而兒子傅聰也虔心遵守父親的教導,並身體力行去做。難怪有人評價:“傅雷和傅聰兩父子不僅是生活中的朋友,更是藝術上的知音”。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我和我的母親。因爲打小父親工作忙的緣故,我是母親一手帶大的。小的時候,母親的教誨我總會用心銘記,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聽不進去母親的嘮叨和叮囑。時間的流逝,不光留下了豆蔻年華,也帶走了青澀與快樂。有多少光陰我與母親再沒有一起度過了。讀了這本書,我深感痛心,也更加理解母親的辛苦和不易。母親用她頭上的黑髮換來了我的青春與年華,我又怎可不管不顧她眉梢的白雪呢?

冬風蕭瑟,我卻不再感到寒冷了。嫋娜的紅梅被擁在即將到來的春光的懷抱裏。我緩緩擡起頭,只覺春光大好,書香依舊。回眸轉身,仍覺書香溢溢,依稀髮梢飄揚。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3

家書,是親人之間互相傾訴的媒介。思念之人以情爲筆,以感爲紙,書寫下句句行行。字裏行間流露的真情——擔心、思念、祝福、祈盼——祈盼對方也回一封,也好平了自己胡思亂想的心。

看似是父親的開導,但其中還隱隱含着什麼。讓我們還原場景,略顯疲倦的父親對孩子語重心長:孩子,你儘早瞭解愛中心酸,便會學着接受一些。流過的淚雖苦澀,卻可以在淚中微笑着向她說,願今生今世兩不相見!

不知那個父親是否身爲過來人,可話中安慰的感覺卻不言而喻。於此,不是父親,而是身邊摯友,向初嘗禁果的少年勸誡。這是身爲父親的嚴厲,冷硬卻夾雜着擔心與思念。

身後父親的心願,“總之,你無論再定演出合同方面,在情感方面,在政治行動方面,主要避免‘身不由主’,我寫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觸萬端,非筆墨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萬珍重,千萬自愛。”

多次強調,望君自重自愛。爲父已無太多話對你說,滔滔江河提筆之時便化作一江春水緩緩流動。我寫這封信的心情非筆墨能形容,除此之外,還有嗎?跳過人物帶入,我們看到了不再年輕的父親提起筆爲遠在他國的兒子寫信,只留。珍重!

兒子啊,你可知這一字一畫都刻在了你體衰的父親的心上,你能瞭解他嗎?我想父親一定會說:希望吧,若是不可,也不強求。只要你安好那便足矣。這是身爲父親的'軟言細語,真摯還包容着祝福、祈盼。

我見到書的特點。若是整張家書,全都是教育兒子待人謙虛,做事嚴謹;不氣餒,不驕傲;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的話未免有些冷淡。這是家書,面對學有所成的兒子,除了感到自豪,不應該還有一點寂寞嗎?畢竟……那是從小養大的兒子啊!《傅雷家書》還成功在那一絲人情味兒。不說全部,大致上寄給傅聰信的日期後,都會有一兩句描述家人近況的話。我還記得那一句。

“前幾日我連續着發燒,直到近期纔有所好轉。”“你娘很想念你,何時你能寄一封信過來呢?”

後記:看到書的前言,方知傅聰是在葬禮上趕到的。我儀表堂堂地歸來時,你已去了。黑白相片印着你曾經地容顏。因爲時差,計劃中的正午到來已推移到黃昏遲暮。樹欲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一遍遍溫習泛黃的紙信,想從墨香殆盡的紙張中看到昔日人。

我給您的回信,遠少於您給我的,連關心也是,有時幾個月也不會一封,可我卻不曾在意。

今日,我終究是慢了一步。

願天上的親人,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