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爲家而戰電影觀後感

電影1.53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爲家而戰電影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爲家而戰電影觀後感

爲家而戰電影觀後感1

“原生家庭”這四個字兒最近兩年總被頻繁提起。尤其是在人們談論一個明星或者一個公衆人物的行爲時總是會引用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來尋找問題癥結。其實,這並不是沒有道理。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書香門第的孩子畢竟有些文化氣,文藝家庭的孩子肯定也喜歡文藝。那麼,如果一個女孩,從小出生在一個以摔跤爲樂的摔跤家庭呢?那肯定——會成爲一個摔跤手。

《爲家而戰》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佩奇從小出生在一個喜歡摔跤的家庭裏。父母,兩個哥哥都愛摔跤。她雖然是個女孩,也是從小耳薰目染,喜歡摔跤技能。和哥哥大量切磋。這樣的成長環境其實對於一個女孩來說,不是很好。比如,佩奇的打扮就很怪異,黑色歌特風格,中性叛逆少女。她和閨蜜們在一起,也並不像別的女孩一樣。

直到有一天,她和她的哥哥兩個人都去參加競選摔跤項目,成爲真正的摔跤手。這時候,她彷彿成真正開始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本片區別於別的傳記片,是從女性視角來出發,又有青春激情又兼顧了女性的自我反思這一點非常可取。因爲西方女性比中國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要早。所以,在本片中,這都不單單是女性意識的覺醒,而是一個女人對於自己家庭和理想定位的思考。本來,她是哥哥的配角可哥哥意外落選,她成了主角。這種對家庭和兄妹關係來說都很尷尬。等進入職業摔跤團隊後,她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的來回糾結矛盾更是讓本片增加了一些女性成長路上的深刻思考。片名叫《爲家而戰》,但其實這個家庭又真的從最初就值得去讓她奮鬥嗎?父母給她強加的和她自己想要的是否一致?父母沒有給她一個很好的原生家庭,是怪咖家庭,被人嘲笑的家庭,她不會爲此抱怨父母?這些,都在本片中有一定的探討。

當然,偶像巨石強森的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影片中最亮看點之一就是她和哥哥找到巨石強森,讓強森給建議。強森絮絮叨叨一大堆,最後說出來讓女孩,做第一個自己。這對於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有很深刻的指導意義。

片中對於摔跤手訓練生活的揭祕和內幕也有一定展現。觀衆可以作爲獵奇來看,也可以就作爲體育競技驚險情節來看。熱辣滿場的比賽實況,緊張刺激的摔跤少女,強壯的肌肉和噴張的荷爾蒙,還有不時舒緩下來的情緒,走心自問,都讓本片柔化了不少。

當拉雅改名爲佩奇,當女孩蛻變成明確自我目標的女人,當她融入本不相溶的社會羣體,當她和家庭以自己的方式和解。曾經自卑,懦弱,在一個不好原生家庭成長起來的女孩才真正成爲了人生的強者。

值得一提的是,巨石強森不僅在片中扮演自己,還是本片的監製。巨星光環下,本片剛柔並濟,看點和亮點齊發,又因爲從女性視角增加了同類影片沒有的新奇角度。確實值得很多成長中的女性觀看。

爲家而戰電影觀後感2

英國人特別盛產這類怪異但是又充滿溫情的作品,比如著名的《殭屍肖恩》、《熱血警探》,從這部電影嶄露頭角的導演埃德加·賴特現在已經晉身好萊塢手握實權的製片人、編劇和導演,演出這部電影的西蒙·佩吉也成爲能夠跟湯姆·克魯斯一同出演《碟中諜》系列的著名英倫演員。之所以先提到他們,是因爲《殭屍肖恩》的另一位主演尼克·弗羅斯特在《爲家而戰》中就出演了那個硬核且暴躁的父親。還有一個應該是巧合的部分,《爲家而戰》裏飾演女主角佩吉哥哥的傑克·勞登,面容酷肖西蒙·佩吉,也算是彌補了這對搭檔很久沒能同時出現在一部電影中的遺憾。

回到電影本身,《爲家而戰》的故事內核真實但又有些俗套,來自英國小鎮的怪胎少女佩吉從小受父母影響走上摔跤臺,一直以成爲世界冠軍爲夢想,但是追夢過程中,必然要面對諸多問題,比如引領她的父母、特別是哥哥居然意外落選,就此一蹶不振,而她在遠隔重洋的摔跤臺上也因爲怪異的外型,飽受爭議,最終她需要在家庭的溫暖鼓勵下,振作起來,戰勝強大的對手。體育勵志類型的電影大多跑不出這個劇情框架和邏輯。但是正如片名所說,《爲家而戰》,以家庭爲後盾,並且明白家庭的薰陶和期盼不應該成爲她的束縛,而是成爲她前進道路上的動力,纔是佩吉最終勇敢站上摔跤臺的原因。

影片中有兩段很有深意的對話。一段是初次抵達美國,在摔跤場後臺意外邂逅偶像巨石強森,兩兄妹迫不及待地提了一大堆愚蠢的問題,強森語速如電,用地道的美式俚語俗語諷刺了這兩個小屁孩,但是最後,強森還是給出他個人最中肯的建議:“不要成爲下一個我,要成爲第一個你自己!”

這段話其實已經點名了佩吉全部的困境,同時也是整部電影的中心。佩吉最初開始涉足摔跤只是因爲父親報名參賽需要一個小女孩,可以說她成爲女摔跤手的最大原因就是家庭的影響。這一點,在我要說的第二段對話裏可以表現出來。文斯·沃恩飾演的教練在詢問佩吉爲什麼想要成爲摔跤手時,佩吉很理所應當地告訴教練“我從13歲開始摔跤,我全家都摔跤!”教練連續問了她三遍,佩吉也用同樣的話回答了三遍,但是在這個過程裏,她開始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信念是否被家庭綁架。正是從這個時刻開始,角色人物的內心世界完全袒露給觀衆,其實她只是一個渴望被愛,卻又害怕接觸外部世界的,膽小的女孩。

用張牙舞爪的暴力包裝自己,逼迫自己相信來自家庭的影響是對的,努力成爲一個合格的摔跤手。這並不是真正的“爲家而戰”,直到最後,她能夠遵循自己的內心,走上摔跤場,她才真正成長爲一個戰無不勝的冠軍!而她的行爲也同時影響了她那位因爲落選而意志消沉的哥哥!

家庭,是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港灣,但是它絕不是一個人逃避世界的避難所,終究我們都需要勇敢地面對世界的挑戰,成長起來,去做保護自己家庭的勇士!

爲家而戰電影觀後感3

將於7月19日上映的電影《爲家而戰》,於今年1月份亮相聖丹斯電影節,2月份已在美國上映。IMDB7。2分,爛番茄指數92%,可見這部電影有多好看。

因爲巨石強森的關係,有些觀衆可能大概知道《爲家而戰》女摔角手的故事,甚至有些觀衆已經在先睹爲快了。

這部關於英國最年輕WWE(World WrestlingEntertainment)比賽冠軍佩吉的故事,不只是體育競技,4大必看理由,不容錯過。

真人真事改編

近幾年真人真事改編的影視劇作品很多,大多是比較嚴肅的傳記題材,比如說扎克。埃夫隆主演的《極度邪惡》。

電影《爲家而戰》走的是溫情路線,有熱血也有親情。片尾播放了佩吉原型的採訪和1:1還原的家庭錄像。讓整部電影更具實感,也看出劇組在選角方面的良苦用心。

打醬油的巨石強森

如果你是衝着巨石強森來的,那麼你要做好他打醬油的思想準備。他的兩次重要登場,雖然戲份不多,但貢獻很大。

第一次,佩吉和哥哥參加WWE面試之前的偶遇。本色出演的道恩。強森說出了WWE(世界摔角娛樂)的立足根本:不要成爲第二個誰,做第一個你自己。

這句心靈雞湯適用於任何行業,在影視圈,新出道的演員總是被稱爲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演員的可能性和未來發展,在WWE也是一樣。這裏不缺美女,不缺故事,但你必須要獨一無二。

第二次,佩吉參加WWE女子比賽的首秀前夕。巨石強森親自告訴佩吉這個好消息,並打電話給佩吉的家人。被當成電話詐騙的巨石強森還說出了自己WWE時的口號,但仍被無情地掛斷了電話。爲輕鬆喜劇貢獻了一大笑點。

與衆不同的另類父母

佩吉來自一個重組家庭,全家都是摔角愛好者,經營一家摔角館。爸爸曾是靠偷盜爲生的小混混,媽媽是個紅髮帶着脣環的“暴躁”辣媽。

生活在小鎮的一家人,在外人看來言行粗鄙,相處下來會發現這一家人特別有愛,彼此支持。這種反差萌也是一大看點,尤其是二哥的女友來家裏吃飯,雙方父母見面的場景,有種秀才遇上兵的既視感。

親情就是血濃於水

電影《爲家而戰》對於親情的詮釋十分貼近生活,老話說,哪有舌頭不碰牙的。即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會因爲某個契機而生了嫌隙。

一同面試的佩吉入圍,而哥哥落選。不明白自己差在哪裏,不知道努力方向的哥哥一下子就迷失了。他看到曾經最疼愛的小妹總是心煩意亂,怒火中燒。他不知道如何面對這個偷走他夢想和尊嚴的妹妹。

但最終大哥的一句話點醒了二哥,親情就是血濃於水。同一個家庭,同一個夢想,小妹幫所有人實現夢想,這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而且珍惜自己擁有的,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去糾結,知足常樂。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纔能有用幸福的人生。

《爲家而戰》集合了夢想、奮鬥、親情、競技等多種元素,是一部有笑有淚的好作品。

爲家而戰電影觀後感4

以前總以爲只有中國的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兒女身上,沒想到隔着小半個地球的英格蘭,也有這種罔顧兒女天賦,強行寄託夢想的父母在哈。1月10日內地上映的《爲家而戰》裏的這個家庭雖然遠在英國,但他們家的故事,對內地父母教育子女,處理兩代關係,依然有着巨大的參考價值。夢想固然重要,天賦更爲重要,兩者兼得才能相輔相成一戰功成。可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現實,那就是夢想與天賦兼得者,萬中無一。我們絕大部分人,並不是。

《爲家而戰》雖然類型融合的比較豐富,有勵志、體育、喜劇等等,但其類型創作上的技巧卻比較傳統,因此觀感流暢自然。笑點、淚點、燃點,都能在最恰當的時刻到來。可如果你因此覺得本片是一部簡單的爆米花電影,可就大錯特錯了。好的電影創作者能夠從現實中取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並根據其經歷創作出不僅情節跌宕而且主題深刻的電影。《阿甘正傳》和《摔跤吧!爸爸》是這種電影,《爲家而戰》也是這種電影。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超級熱愛摔角的四人家庭。因爲父親和母親在人生最低落的時候被摔角拯救,所以摔角不僅是他們的經濟來源,更是精神支柱。這種情況必然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一對子女。大兒子從小就是摔角狂熱者,將其視作生命裏的唯一,典型的夢想者。小女兒雖然十三歲才接觸摔角,但她是真正的天賦者,成長極其迅速,年紀輕輕就成爲了技術層面的達人。看到兒女如此出色,父母很難不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在他們身上。世界最頂尖的摔角舞臺以及世界冠軍,成爲了這對年輕兄妹的目標。

很少有人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永遠一帆風順,其原因正在於夢想與天賦很難完全統一。比如那些上了大學少年班的,天賦毋庸置疑,但他們卻經常因爲夢想的迷失而未能成爲領域大家。再比如那些在選秀中屢敗屢戰的追夢迴鍋肉,也經常因爲天賦不足而被人嘲笑。哥哥的天賦不足令其止步於職業聯盟的海選,而通過海選的妹妹也因爲夢想不夠堅定而在艱辛的訓練中打起退堂鼓。父母眼睜睜看着自己寄託的夢想即將一無所獲。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你願意讓自己的兒子變成別人的背景板,還是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在訓練中累到虛脫倒地?

囤兒覺得至少內地的很多父母應該都做不到片中父母的選擇。這個家庭之所以能夠在最困難的時刻走出去、跨過去,是因爲這對父母雖然對摔角很癡狂,但並未因此而矇蔽雙眼,並未執拗到頑固不化。夢想是人活着的動力而不是唯一。兒子慢慢領悟到了生活和夢想的關係,女兒也在偶像的引導下領悟了責任和天賦的關係。人生不是直線條,人生需要梳理的關係和權衡的利弊太多了。能站在頂端的人、站在聚光燈下的人萬中無一,我們作爲普通人更應該在有限的天賦和夢想之間,找到自己的價值。片中最戳囤兒的一句話,大意是並不是別人不關注你,你的所作所爲就不重要。那個眼睛雖然看不見,卻在摔角場上用出必殺技的少年,纔是頒給這個家庭的最閃耀的獎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