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觀後感

電影7.24K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觀後感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觀後感1

暑假,我看了一部關於一位名叫熊頓的淋巴腫瘤患者如何與病魔對抗過程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以一部同名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和漫畫作者的真實生活爲背景改編而來。

腫瘤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只要是聽到身邊有人患了腫瘤自己心裏也要打一個寒顫,更別說讓患者自己心情放鬆、愉快了。而電影中的熊頓則用對待小感冒的心情對待腫瘤。

自從她知道自己患了腫瘤以後,她依然很樂觀。我認爲這不是她有着超強的心理抗壓能力也不是因爲她連腫瘤都不知道是什麼才這樣,而是因爲她面對生活的態度不一樣。她總是說:“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那我還不如高興的過好每一天呢。”

醫院做治療的空閒時她常常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期間的點點滴滴。

因爲她沒有心理壓力所以她吃喝都和平常人一樣。就連護士長都說;“她是我見過最能吃能喝的病人了。”

在她生命最後幾天採訪她的記者也說;“我常常忘記你是一個病人。”

她時常把自己難以下嚥的藥曬到微博上去並用幽默的語氣來評論這種藥物;有一種藥的成分是“美洲乾燥大蠊提取物”我聽了就覺得噁心,可她卻用一種幽默的態度評論了這種藥還開玩笑說:“我天天吃着的東西會不會讓我變成打不死的蟑螂俠?”

她深信老天爺不會讓她離開這個世界,因爲她還有那麼多沒有完成的心願。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裏她還接受了“魯緣有約”的採訪,但剛剛錄完節目的第十二天後,腫瘤君就打贏了她。她還沒來得及看她錄製的節目。

這部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熊頓與“腫瘤君”鬥爭的全部過程。她不僅在生前帶給別人快樂,在她離開人世後她的樂觀精神依然照亮人們,讓人們重新面對生活點燃對生活的希望。

她有一句話讓我記住了:愛與被愛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觀後感2

滾蛋吧腫瘤君改編一個抗癌漫畫家的真實故事,同樣的,20xx年《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也來源於真實的抗艾滋的故事,但是,兩部電影的差距卻有好幾個《白日夢想家》那麼遠。

從真實的故事來說,電影本來可以改編成一個很好的勵志故事,但是也許是中國市場的需求和主創團隊能力有限,這部電影卻變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小妞電影。

影片的一開始,就以老套的婚禮形式做女主角的登場,在10分鐘之內就讓女主角熊頓的“二”氣顯露無疑。本來以爲她的男友應該是劇中的主要人物,結果不到二十分鐘,這個角色就變成醬油了。

小妞電影的女主角都有一幫好閨蜜,熊頓也不例外。一個軟男,一個女漢子和一個沒什麼特點但和熊頓一起住的室友。從熊頓被從公司開除,到男友劈腿到慶祝生日,充滿着再過幾天就到情人節檔的歡樂氣息,然而影片過了五十多分鐘,電影才進入正題。

從人物的塑造來看,熊頓被設定成像《阿甘正傳》那樣擁有樂觀精神的人,擁有着樂觀的性格,良好的心態,原本得了癌症應該被安慰照顧反而積極向上從而改變自己身邊的人。這應該就是導演想傳遞出的“熊頓精神”。電影中“熊頓精神”影響了很多人。吳彥祖扮演的醫生一直走不出前女友死亡的陰影裏,在熊頓的樂觀感染下,他才慢慢的敞開心扉。從在電梯裏練習微笑到爲熊頓電擊完找不到筆他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只因喝一瓶酒就讓夏夢成爲甘願和熊頓一起剃光頭的閨蜜來說,夏夢轉變的確讓人莫名其妙。

從整體來看,電影本應該講述熊頓經歷化療的艱難過程,但卻讓導演一筆帶過,中間穿插着惡搞男友,和各種熊頓瑪麗蘇的幻想。好閨蜜就因爲一個面子的問題關係說斷就斷,莫名其妙的後來所有人說要追逐夢想。雖說笑點雷點應有盡有,但是讓人看完整部電影之後都不知道電影是想講什麼。

從觀影羣體和影片所呈現出來的東西來看,這確實是一部優秀的小妞電影,喜歡它的人說影片想表達的東西是美好的,不喜歡它的人說它瑪麗蘇情節太多,節奏拖沓,每個都有自己的觀點,但不得不說,滾蛋吧腫瘤君是小妞電影的一個進步。雖然從小妞上升到女權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期待着國產電影會越來越好。

在影片的結尾,大屏幕裏的熊頓笑着和自己的親朋好友道別,祝願着大家能永遠開心,好好的活着。而我們靜靜的聽她訴說着,就好像電影裏她的親朋好友那樣。這也許是導演想用這樣的表現手法來我們讓能永遠的記住熊頓,然而,你記住熊頓了嗎?

上個月看《大聖歸來》的時候,發現了這部電影的海報,其實當時也不知道是誰演的,海報上白百合P的有點失真,吳彥祖倒是認出來了,就衝着這個名字,衝着兩年前感動過我的熊頓,我開始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

首先說一下質疑,是對票房的,不知道是否是受上週天津事故加上週六下雨的影響,反正我的那個場次上座率真的不高,看的是早上第一場大廳,但也就差不多20%的上座率,對比起之前看的《大聖歸來》和《捉妖記》,兩部都是將近100%的上座率。之所以猜測是否是其他原因影響,是後來手賤搜了下當天其他電影跟其他時段的訂票情況,上座率都很低。

言歸正傳,開始說下電影。我能理解,導演應該是想通過開頭那一系列倒黴事來展現熊頓的個性特點,不過我看的過程中,我真心覺得開頭那段可以一筆帶過,尤其是前男友那個角色,我是沒覺得有什麼存在意義的,前面的篇幅實在太長了,你可以像《失戀33天》那樣,直接給個鏡頭說明男友出軌熊頓失戀就行,不用加一個參加男友親戚的婚禮這麼羅裏吧嗦的事情。對於原着吸引我們的點是熊頓獨特樂觀的個性,而這種個性是體現在她病中的,所以看到前面那段的時候我心裏只在默默吐槽:咋還不暈呢?!而熊頓後面的劇情雖然不見得全照搬漫畫,但基本都本着熊頓性格來設定,所以算是很好地還原這個故事。看之前,有點小擔心會將熊頓和樑醫生處理成後面在一起,最後老套的生死別離,但幸好沒有,從頭到尾都只是曖昧。雖然樑醫生自己說自己就是當她是一個特別的病患,但蛛絲馬跡間又能看出她對他生命中的特別,這樣就好了,過猶不及。就這點,值得肯定。

演員方面,基本全都表現很好,白百合的個性跟熊頓很貼合,這次化學加成不錯;李媛初見真的讓我以爲是張柏芝,很驚豔,還想着張柏芝終於接了部靠譜點的戲了,不過後來又想就張柏芝的咔位,不可能接一配角啊。熊頓父母演的很真實,張子萱這次也不錯,造型方面沒有亂來,就普通上班族形象,很貼合角色。吳彥祖雖然之前說他在裏面就一花瓶,但該表現也不含糊,尤其是第一次搶救完熊頓後在衛生間的那段戲。還有那個小病友,很驚喜。

作爲一部悲喜劇,笑點有一些,淚點也有。比如熊頓好友得知熊頓病情,各自冷靜下的不冷靜;比如熊頓父母知道熊頓生病時的各自的反映,很真實;比如熊頓在死前躺在母親身邊那場;比如最後那段VCR,看得出來那段的時候白百合已經變成了熊頓了,表現很真實。整部電影就這幾段讓我有些觸動,也許可能能讓我流淚,但最後在我好基友的兩個電話及中途尿急的衝擊下,分散了很多注意力,最終只在最後化作鼻涕被我擦。

最後說下分數,原本我想着給個3分就行,但之前一些看過兩集後沒興趣追的電視劇及一些可能比較爛的電影但由於其他原因被打了高分,最終影響了我還是給個4分吧,畢竟就這部電影來講,應該是近幾年來最好的一部關於絕症的中國電影了,雖然有些不盡如人意,但導演起碼沒有辜負了熊頓的這個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