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電影《盜夢空間》語言和敘事的新特點論文

電影3.26W

電影《盜夢空間》被譽爲“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現實與夢境之間的故事,男主人公科布爲了“回家”,與其團隊製造了一個三層的夢境,並企圖在夢境中植入新的思想,以改變“目標”費舍處置父親遺產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科布與其團隊遭遇了重重的挑戰,同時科布亦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這段遊走於現實與夢境之間的故事,具有極大的藝術創新性,在電影的語言與敘事等方面都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電影《盜夢空間》語言和敘事的新特點論文

  一、電影《盜夢空間》的語言特點

  ( 一) 聽覺語言的科學性與邏輯性

所謂電影的聽覺語言主要是指電影中的言語即臺詞語言、音樂以及音響,電影《盜夢空間》聽覺語言的科學性與邏輯性主要體現在其臺詞語言上,《盜夢空間》是一部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科幻電影,因此其聽覺語言亦呈現出科學性與邏輯性這一新的特點。電影《盜夢空間》的“盜夢”創意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整部影片又具有豐富的哲學意蘊,因此其臺詞語言體現出了嚴謹的科學性。例如影片中對“潛意識”的解釋: 潛意識是由感情驅動的,並不是理智。這並不是導演主觀的臆造,而是在一定的心理學基礎之上產生的科學性論斷。再如對“意念”的描述:“意念就像是病毒,非常有韌性,且具有傳染性。”這句話從表面看並沒有什麼科學性可言,但實際上對“意念”的這一比喻性描述卻極爲符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人的大腦裏一旦產生一種意念,人就會變得非常頑固,很難改變由這種意念產生的行爲舉止。因此,電影中科布的妻子纔會因科布暗示的一個意念而自殺,這一切都是有着一定的科學依據的。《盜夢空間》雖是一部科幻電影,但電影中的臺詞並沒有如天馬行空般不切實際,而是有着嚴密的邏輯。如電影中對夢中時間的計算,“夢中大腦的運轉要比平時快二十倍……因此三層夢相當於十年……”這一計算是符合嚴密的數理邏輯的,第一層是一個星期,第二層是六個月,第三層也就變成了十年。再如男主人公科布對築夢師阿麗瑞德妮所說的一段話:“千萬別用你的記憶來築造夢境,要想象出新的環境,因爲如果你用記憶建造夢境,會使你容易迷失,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夢境。”科布的這段話不僅把電影中的女築夢師給說服了,也把觀看電影的觀衆給說服了,因爲他的這段話是非常符合生活邏輯的,若夢境跟我們的回憶相似,我們確實是很難分清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正是這種聽覺語言形式的科學性與邏輯性,才使得整部影片給觀衆帶來更爲真實的感受,更加引人入勝。

  ( 二) 視覺語言的科幻性與體驗性

電影的視覺語言主要是指電影中鏡頭的處理與運用、場景以及畫面等,《盜夢空間》作爲一部科幻電影,其視覺語言的呈現方式必然體現出了極大的想象力,具有一定的科幻性。但並不是一味地用3D 特效、電腦特效等現代科學技術來構建電影場景與畫面,以給觀衆帶來強烈的視覺刺激; 反而採用傳統的拍攝方法,注重通過實景搭造的方式來構建幻覺般的場景畫面,具有極大的體驗性,給觀衆帶來了身臨其境之感。爲了表現夢境與現實以及不同夢境之間的差別,諾蘭導演在影片中設置了諸多“變形”的場景,如失重的酒店走廊、傾斜的酒吧,還有能夠360 度旋轉的火車等。這些變形的場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存在着極大的距離,體現出了超現實的視覺效果,而這也從另一方面表現出了影片《盜夢空間》極大的想象性與視覺語言形式的.科幻性。

《盜夢空間》中這些極具科幻色彩的場景畫面,主要是通過實景搭造的方式呈現出來的,因此與一般的科幻電影相比,《盜夢空間》的視覺效果更真實,其視__覺語言形式也更具體驗性。如影片第二層夢境中的人物在酒店走廊裏失重的場景,這一場景畫面具有極大的科幻色彩,同時也極爲真實。因爲這一場景是電影工作人員用實體模型實實在在搭建出來的,電影中的酒店走廊不是特效製成的,而是酒店走廊的實體模型,只不過這個酒店走廊被搭建在了可旋轉的巨形“萬象環”裝置上。在整個酒店走廊開始旋轉傾斜時,演員們只能順着走廊傾斜的方向來調整自己的平衡,而攝影機則固定不動,因此才呈現出了演員在酒店走廊中失重的場景。

  二、電影《盜夢空間》的敘事特點

  ( 一) 敘事主題的哲學性與大衆化

《盜夢空間》選擇以“盜夢”爲主要題材,本身就是敘事主題上的一大創新,但《盜夢空間》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將“盜夢”這一不同於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敘事主題,轉化上升到了與觀衆密切相關的生活感受與哲學思考,既具哲學性,又有大衆化的特點。電影中反覆提到當人深入夢境太深時,就會分不清現實與夢境,以至於進入永不休止的混沌。這不禁讓觀衆去思考當我們沉溺於虛幻的夢境之中時,該怎樣區分現實與夢境的差別,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從虛幻的夢境之中解脫出來。而這實質上也是人們對生命本質意義的思考,我們所感受到的世界是否是真實的世界? 夢中的我們又有真實的現實感受,那麼與夢境相對的現實究竟有什麼意義?其次,影片在“盜夢”這一敘事主題的外衣下,還蘊含着愛情、親情等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影片主人公科布雖做着在別人夢境中“植入意識”這一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其內心所具有的依然是普通人的感情。他愛着自己的妻子,爲妻子的死去而痛心不已,更爲妻子因自己的暗示而自殺身亡滿懷愧疚。他之所以參與這次“盜夢”行動,亦是爲了回家,爲了與自己的兒女團聚。這些爲大多數人所理解的敘事主題與捉摸不定的“夢境”混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吸引了無數的觀衆,也造就了其在票房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 二) 敘事結構的非線性模式

電影的非線性敘事結構與線性敘事結構相對,指影片中的故事不再按照時間線順序而發展,而是在時間中隨意跳躍,時間的連續性也變得非常模糊,其情節發展的客觀事理邏輯被導演主觀的心理邏輯所取代,因此觀衆很難理解故事發展的先後順序,這也是“諾氏電影”的創新之處,是電影《盜夢空間》在敘事結構上呈現出的新特點。

影片《盜夢空間》最開始的場景是男主人公科布與一個年邁老頭的對話,接着便是科布盜取日本人齋藤夢境的場景,這兩個場景的銜接看似毫無邏輯可言,觀衆也無法理解這兩個場景之間的關係。而這一看似毫無章法的場景轉換,卻也成功地設置了影片的懸念,引起了觀影者的觀賞興趣。隨後,便是各種夢境與現實交叉轉換,例如科布與妻子的夢境、行動“目標”費舍的夢境。這兩個夢境都分爲多層,並且不時地發生轉換,這需要觀衆極大的注意力,諾蘭導演用這種非線性的敘事結構成功地將觀衆納入到了電影的情境中,觀衆不得不跟隨導演的思路觀看電影。最後電影結尾又回到了開頭,這使得觀衆恍然大悟,原來年邁的老頭就是掉入混沌的齋藤,但同時觀衆又產生了新的疑惑,這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

整部電影充滿了懸念,也充滿着不確定性,影片《盜夢空間》結尾中,象徵夢境的陀螺卻沒有倒,這又暗示這些場景實際上仍是一個夢境,這一結局是不確定的,也是開放性的,同時也給觀衆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男主人公科布與他的妻子到底是誰沉浸夢中? 影片中所謂的現實世界又是否是真實的現實世界? 這些不確定性也正是諾蘭導演使用非線性敘事結構的結果,是其創新意識的具體體現。

  三、結語

電影《盜夢空間》是諾蘭導演創新意識的具體體現,在視聽語言以及敘事等方面都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其視聽語言的科學性與邏輯性、科幻性與體驗性,以及哲學而又大衆化的敘事主題、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又不僅僅體現着諾蘭導演的變革與創新,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好萊塢電影創作模式的變革與創新。目前,中國電影也處在飛速發展時期,《盜夢空間》作爲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電影,其在語言和敘事方面呈現出的新特點亦值得中國電影參考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