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電影

八佰電影觀後感(優)

電影2.82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佰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佰電影觀後感(優)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1

上週六公司組織一起去看了《八佰》,算是第一次去團建。我看了豆瓣評分,又是2D的抱着去吃點爆米花的心態一起去了。

電影播前,老總上去說了幾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1、這電影的主人公是他老家的,故事真實,很值得驕傲;2、現在不去要你去打仗,我們也要團結好好工作,拼命賺錢。雖然有點打雞血,本心還是很好,雖是小福利,乘以個五百也是比數目。

這裏想評價老總,畢竟我也沒有他那資本和眼見。來一起想說說電影吧。

看完就去豆瓣打了三星的分。前面部分我都顧着嘴,人物關係沒有理清楚。(後來才知道沒有主角)色調一暗臉盲症也就犯了,還是很驚訝魏晨、鄭凱等流量小生在裏面。

有幾個點很是觸動我,還是沒有落淚(吃太多苦了麻木了~)比如說小湖北和另外一個小男孩(不記得名字了)在亂戰中看見白馬的那時,被子彈擊中的那一刻。前一秒孩童氣息,白馬代表希望,下一秒就沒了,強烈的對比。

電影裏有很多對比,比如說:江邊兩岸的生活,日軍的黑馬謝團長的白馬,老算盤前後的心理變化等。看着很是壓抑,直到電影結束硬是沒有爆發我的情緒。

電影高潮鄙人暫且認爲是,晚上最後四百多人衝上橋的那段。像是放着0、5倍速在跑,好多升格鏡頭,有點視覺疲勞還是一個角度的那種。

江對岸伸出手想要營救士兵,爲啥就剩個手呢?過於戲劇化了吧,可能因爲他是電影不是紀錄片,導演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又或許我感受不了當時的人心的`想法?

還有暗寓的白馬,有點像在做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可能我喜歡用小事情來表達大道理的那種,不喜歡喊口號,空虛的表達手法。

又去看了,管虎拍攝《八佰》的紀錄片,歷時二百三十天拍攝,《八佰》劇組終於順利殺青。爲了打造出真實場景,劇組斥資建立佔地200畝的實景建築,此外還人工開鑿了一條新蘇州河。爲了呈現出最佳照明效果,僅照明彈就消耗300顆,還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僅僅是場景設置便足以震撼,光看數字便不難想象電影的鴻篇鉅製。

廣電應該是很支持的,可以作爲教育片去給下一代觀影,也值得。無論是《戰狼》還是《八佰》,道理都一個。

愛我中華。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2

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電影《八佰》。在這之前,聽朋友們談論說這部電影很精彩,當我在影院坐了兩個多小時從頭到尾看完後,內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的歷史,繼東北淪陷、華北淪陷後,國民黨軍隊大規模撤退時,謝晉元團長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軍團卻堅決地留守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殺敵,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中國軍人的骨氣和血性!

留守的人中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其他縣市支援的人,有的人意志不堅定,有的人想回家娶妻生子,有的只是想看看大上海的繁華……他們卻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個中華大地,硝煙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日軍的鐵蹄踐踏着祖國母親的每一寸身體,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人類數千年曆史長河中的不變法則!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這是怎樣的家國情懷,當國民黨軍隊都在撤退時,這羣人卻是當時的逆行者!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沒有充足的糧食儲備,卻有讓全世界都敬畏的`信念,那些渾身捆綁手榴彈,縱身跳入敵人鋼板陣中的一個個“陳樹生”,早已抱着必死的決心投入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決戰,國難當頭,他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不朽豐碑!

在戰鬥之初,生活在依舊歌舞昇平的租界裏的同胞,似乎還覺得此次戰鬥與己無關,但看到壯士們一個接一個跳入敵陣,與敵人同歸於盡後,中華兒女骨子裏最深沉的民族精神被激發了出來,捐款、捐物……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積極支持前線的戰士們!愛國是需要傳承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無數先輩們前赴後繼的奉獻纔有瞭如今的太平盛世!

電影中令人感動的地方很多,看完後我的內心很受觸動,被那個年代的人們所感動,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願我們珍惜幸福生活,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願世界沒有戰爭。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3

昨天晚上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今天想寫一點看這個電影的感受。

電影的大背景是在日軍入侵上海的情形,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整個電影內容讓人看着還是很熱血的,河對岸的燈紅酒綠和這邊的一片狼藉和廢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同階層的人的心理狀態刻畫的也入木三分,故事人物特別多,每個角色都是“小人物”成長起來的。從剛開始的唯唯諾諾,想當逃兵,一步步的在隊伍頑強的抗戰、殊死拼搏中被感染,成長成爲用身體擋住日軍一次次突襲的軍人。

整個戰爭場景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感覺的的確確就像是真實的場景。武器裝備的懸殊和中日兩國軍隊素質這方面表現的尤爲突出,它不需要用第三人稱旁白的表現手法,從戰鬥的過程中就表現的淋漓盡致。戰爭太殘酷了,國軍表現的特別頑強,誓死保衛國民黨旗的那一段很燃。

機槍連輪流抱着炸彈往下跳穿透日軍鐵桶陣的.這部分,表現的太好了,直接戳中了我的淚點,情不自禁的流下兩行熱淚。正如電影裏面說的,倘若所有中國人都抱着這種必死的信念去禦敵,何愁有外敵。(原話應該不是我這樣說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談到這個,我覺得看歷史總要從中感受點什麼。爲什麼國軍那時候好幾百萬的軍隊打不過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日軍呢,這個真值得深思。中國人民得團結起來,我們是一個擁有5000年傳承的泱泱大國,如果所有中國人擰成一條繩,何愁別國來欺負我們。

最近美國經常在外交媒體上對中國發難,作爲每個中國企業,每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站起來了。我們背後的國家很強大,但國家之強大,需要我們國人來充實它,建設它。不僅僅是在軍事上,更應該在技術、科技、文化等方面一步步走向國際的領先,相信不久的將來,再不會有其他國家敢拿中國說事!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4

那不僅僅只是幾個數字,那是用中國人的血和肉烙印在歷史長河上的一個個血的教訓與恥辱。他們不應該被時間沖淡,更不應該被忘卻! 我堂堂大中華,豈能被一個小小的島國吞噬?自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25日,祖國曾多次遭受日本的進攻和侵略,七七事變是中國全民族抗爭的開始,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消滅中國的美夢。南京大屠殺奪去了30萬以上人民的.性命。 百團大戰中,彭德懷組織100多個團對日軍發動進攻經過14年艱難曲折的鬥爭,中國抗日戰爭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傷敵八百,自損一千,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電影《八佰》爲我們大致還原了一下淞滬會戰的場景。謝晉元率部隊堅守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陣地,與日軍展開血戰。消滅日軍200多人,後奉命撤出。1937年11月,上海淪陷。

大部分的軍隊都逃離了上海。僅剩400餘人,爲了虛張聲勢,跟記者說有800人,這裏有士兵、逃兵、記者,還有些從未上過戰場的學生也不慎加入。他們中有的並不擅長用軍事武器,但在危急關頭,依然扛起了槍桿留守上海,一隻腳已經踏入了鬼門關,武器彈藥落後的他們,只能用生命築起一道保衛上海的牆。當日軍企圖鑿開牆壁時,一位戰士默默地綁上了炸藥,並將一封血書塞給了戰友,在萬衆矚目下大喊了一聲:娘,孩兒不孝!之後便縱身躍下,再也沒有回來,隨後更多的戰士綁上了炸藥,一個接一個,與日軍同歸於盡。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如果說四行倉庫這邊是地獄,那麼它的對面就是天堂,英國租界與戰場僅隔着一條河,但卻有兩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因爲租界是英國人居住的,所以日本人不敢入侵此地,放眼望去,一片花紅酒綠,那邊正在佈置着最後一道防線,而這邊又是唱戲又是放煙花,好不熱鬧,我又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還有些看熱鬧的,早早就下了賭注就等着看戰爭能不能再堅持3小時。我氣得咬牙切齒,恨不得衝進屏幕殺了那些個沒心沒肺又冷血無情的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是的,留下來的只有400餘人,他們以堅強的意志和決心守衛了這片土地,至於爲何被攻陷,或許是因爲剩餘這四萬萬人民還未能覺醒。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5

1945年9月2日,在同盟國聯合受降儀式上,日方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確認,2020年9月2日,時隔七十五年,我走進熟悉的影院,看了一場最近風靡的《八佰》。影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佰壯士”留守四行倉庫,孤立無援,用智慧、勇氣和鮮血與日軍奮戰4晝夜的悲壯故事。

戰爭伊始,四行倉庫被日軍反覆圍攻,英勇的戰士接連倒在血泊中。一條不寬的蘇州河隔開南北兩岸,南岸是英美租界,燈紅酒綠,歌舞昇平,是天堂般的存在;北岸則是被日軍蹂躪的國土,槍林彈雨,屍橫遍野,是無邊的地獄。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一幕會想:既然註定了失敗,這樣的堅守有何意義?都是鮮活的生命,都是爹孃的孩子,就這麼白白犧牲了?起初河對岸也是這種看客心態,讓租界的.人毫無防備,再後來也遭受到了日軍的侵襲。當我看到陳樹生爲了粉碎敵人炸牆的企圖,和一衆戰士身捆炸藥,奮不顧身時;當我看到一羣怯懦的小人物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勇敢的舉槍反擊時;當我看到南岸的國人漸漸紅了眼,羣情激憤,紛紛聲援時,我清楚的看到了這場戰鬥的意義,不是用慘烈去博取西方列強的同情,而是用鮮血去喚醒愚昧初醒的四萬萬國人。

這也讓我聯想到這次疫情初期,很多人不把病毒當回事,四處串門,彷彿與自己無關。結果不僅傳染了家人,還造成了惡劣影響。如果大家都能拋棄偏見,心懷善良,共克時艱,相信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畢竟,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淞滬會戰失敗了,四行倉庫終究還是失守了,但不代表我們就輸了。忍辱負重,永不放棄,整個14年抗戰期間,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儘管艱苦卓絕,但最終我們勝利了!上海蘇州河畔,一面佈滿了8個炮彈孔和400餘個大小槍彈孔的高牆,記錄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八佰壯士”用生命喚醒了國人,“中國不會亡,中華民族不會亡!”從過去的抗日戰爭,到現在的抗疫、抗洪,也正是有無數的無名英雄奮戰在抗疫一線,甚至不惜犧牲寶貴的生命,才換來了今日的和平與安寧。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6

在看之前我已經在各大社交平臺表明了我對這部影片的態度,但是爲了能更好的瞭解這部影片導演編劇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前兩天還是特意去了趟影院一探究竟,又用了幾天的時間整理自己的思緒,現在和大家談談我對這段歷史和這部電影的最終看法!

歷史回顧,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爲阻擊日軍進攻並掩護大部隊後撤,更爲了能夠博得國際社會的同情和支援,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在團附謝晉元的帶領下留下來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電影講的就是這個歷史故事!

那麼首先我們從當時的政治軍事角度來講,如果日軍使用飛機艦炮等重武器全力進攻,那麼上海四行倉庫還是好打的。但問題就出在這,四行倉庫離西方列強的租界只隔了一條蘇州河,一旦使用重武器進攻那麼稍有差池就會影響到西方列強租界的安危,而當時小日本還是比較忌憚西方列強的,所以最後也就用輕武器配合步兵來了一波進攻,然後就被我守軍擊退了!

其次從這部電影敘事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是在走愛國英雄主義的路線,說實話看到我國士兵抱着手榴彈跳下去的那一刻我也是鼻子酸酸的,差點流淚。還有黃志忠扮演的老葫蘆也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臺詞:國軍在跑路。但是這部電影也有讓我比較無語的橋段,比如說有紋身的鬼子泅渡滲透,當時看到這片段我就在想他們是日軍?還是青幫?當然讓我無語的還有天台護旗這個片段,因爲這麼做在戰爭中是非常不合理的',其情節和神劇沒什麼兩樣!

最後,我再說一個發生在影院的小插曲,坐在我身旁的兩個妹子在電影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已經哭的稀里嘩啦了!與此同時我又聽到有人在談論那段歷史,其內容大概就是美化誇大果黨和果軍在抗戰中的作用,哎,我真不知道他們是從那部地攤文學小說作品中看到的這些內容!哎,怪不得有人說:任何影視作品都是輸出意識形態的載體。現在看來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7

對於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來說,電影《八佰》演繹出了另一種我們無法體會的人生,因爲大多數人的態度如同影片中的端午初到四行倉庫時一樣,抗日救國民族大義是別人的事情,他沒有殺過人,也不想殺人,他想的只是回家,然而事實卻證明了,當戰爭真的來臨時,沒有人能夠真的置身事外,毛之不存皮將焉附的道理在這一刻得到了最真實的體現。

影片《八佰》講述的是一段大家都很熟悉的戰役,又或者說它甚至算不上一場戰役,這只是身爲軍人的他們猶如困獸一般最後的堅守、支撐,堅守着他們身爲軍人的榮耀,支撐這國人對這場戰爭的希望。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核心就是“升旗”的片段,同時也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更有甚者甚至認爲這是導演的一種渲染手段,爲了讓影片達到悲壯的感覺,可是這部影片從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是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鬥,它從開場就已經註定了是以悲壯而結束的,如果你以“升旗”爲中心點上下串聯來看,升旗前,有的人想逃,河對岸的羣衆在看,所有的人都想要遠離這個悲壯的舞臺,安安靜靜的'當個觀衆,升旗之後,逃跑的人不逃了,羣衆開始應援,大家都開始明白,自己必須是這個舞臺上的主角,士兵們雖然還在被動的防守着,但是士氣、心氣卻完全提升到了極致。中華民族的崛起,正是因爲有着一羣這樣不怕犧牲、勇於犧牲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鋪就而成的,同樣坐在影院的我們也不是看客,因爲只有我們把我們心中的旗升起來,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不倒。

近代的中國是一個苦難的時代,但是中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奮起抗爭,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勇氣展現出了我們不畏強暴、敢於橫掃一切來犯之敵的氣勢,我們要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爲了喚起我們每個人內心中對和平的堅守,更是爲了從歷史中汲取我們前進的力量。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8

片名用“佰”而不是“百”,是在提醒我,“八佰”不只是數字,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他們是英雄,也是人,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愛與恨。

捨生取義

日軍開始拼命挖四行倉庫牆洞,企圖安裝炸藥。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年僅21歲的陳樹生直接抱着炸彈從樓上義無反顧地跳下去,給母親留下“捨身取義,兒所願也”八個字。而其他戰士不但沒被敵軍的槍炮嚇倒,而是一個個綁好炸藥,排着隊,依次報出自己的名字、籍貫,毫不猶豫。戰士們逐個跳下去,用自爆來阻止敵軍攻擊,無人畏懼。而僅僅一河之隔,如天堂般的租界,老百姓望着對岸如地獄般的殘忍恐怖的戰場,咬牙切齒着,義憤填膺。

算計三逃

老算盤,賬房的會計,凌亂的頭髮配上圓眼鏡,眼神總是閃躲着。怯懦卑微中藏着最顯著的特點“算計”,千方百計地想逃出去。第一次意外發現一匹白馬,而馬受驚衝出去,念頭落空;第二次順水道遊進蘇州河,日軍試圖進入樓中,猶豫之後選擇大喊示警;第三次吸取教訓,換了軍服,被戰友發現,爲保命跪地求饒,暴露了他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性,成功逃進租界。

蛻變覺醒

端午第一次遭遇日軍,被嚇得驚慌失措,眼神裏充滿恐懼,渾身顫粟,隊伍被打散,便逃進四行倉庫。意外發現出口通往租界,被誤認爲是英雄,又回去嘗試做一個真正配得上羣衆歡呼吶喊的英雄。短短几天,一次次面對死亡,第一次面對親人被敵軍殺害,第一次殺敵軍,第一次中彈。護旗促成他最後的蛻變,挺身而出,忘了恐懼,舉槍擊回日軍飛機。戰勝恐懼的本能,心中只有責任與使命,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已中彈。

端午的覺醒代表着“八百壯士”身後的普通中國人的覺醒,結尾一雙雙伸出圍欄,施以救援的手,帶給我們足夠震撼,激起每個國人愛國熱誠。

我們從電影中一個個小人物的成長中,反思戰爭的殘酷。每一個有血有肉的戰士的成長都足夠震撼我們的心靈。新時代青少年作爲強國的建設者,我們要銘記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堅定志向,熱愛祖國,報效祖國。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9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清晨,朗朗書聲的校園裏時常會出現這一幕——莊重而嚴肅的升國旗儀式,每當此時,頸系紅領巾的同學們頂着烈日,將右手高舉過頭項,注視着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這,是我們少先隊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敬。

我心中的國旗,是那高高掛在天空,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它矩形的紅色旗面,象徵着革命,象徵着中華民族不敗的靈魂;在這碩大鮮紅的旗幟右上方,綴着五顆金黃的五角星,大星居左,四顆小星,環繞在大星之右。那顆大五角星正代表着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而四顆小五角星則代表四個階級,五顆五角星互相聯綴,疏密相間,象徵中國人民的大團結。

記得從幼兒園起,懵懵懂懂的我們在心中卻已知國旗的神聖,這是一種信念滋養在心間。每當週一上午,國歌奏響時,那些頑皮的、愛上躥下跳的小朋友們,此時此刻都安靜了下來,擡頭挺胸,那冒着豆大汗粒的額頭下,那雙似乎要瞪出眼眶的大眼睛,深情地注視着冉冉升起的國旗。

上國小了,學校經常邀請一些老黨員、老紅軍來學校,給我們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悠久歷史及優良傳統,那時的我們還不懂事,總是覺得反反覆覆聽了那麼遍,甚至都有些不耐煩了。可是我們當時何曾想過,這一次次的宣誓、演講、解說,積累着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友愛,和我們今天幸福生的來之不易啊。

上中學了,伴隨着功課多元化的增加,我們肩上的`學習擔子愈加變沉,在老師和學校的教育下,我們對黨、對國旗的認知愈加深刻。黨和國家爲我們提供了全面的成長環境,學校爲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我們也爲着心中的理想,在不停奔跑、努力奮鬥,這不就是我們的初心嗎?我們在國旗下成長,在黨的陪伴與守護下長大。

五星紅旗,伴我們成長;五紅紅旗,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爲五星紅旗祈禱:原將來的我們,都能成長爲棟樑之才,化作五星紅旗上面一顆顆小小的星星,爲祖國的發展、民族的復興,奉獻出我們的一腔熱血、一份力量。

我們在國旗下快樂成長,我們在國旗下幸福生活,讓我們在五星紅旗的帶領下,向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10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國軍隊奮勇抗擊日軍,在上海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殊死較量,這就是著名的813事變。也稱淞滬會戰。然而僅僅幾天,上海就變成了一片廢墟。蔣介石爲了保住南京,從他的精英部隊八十八師中抽取了一個團做墊後的任務後,便讓國民黨大軍撤至南京,電影中八百壯士的故事,就發生在上海蘇州河岸邊的四行倉庫中。

電影開篇,是一位老奶奶的旁白。四行倉庫保衛戰開始的時候,她還年幼,對戰爭的記憶,只是好奇歡吃那一年的酒釀圓子。在電影裏,我們聽到一個小女孩,喊着吃酒釀圓子的聲音。隔着蘇州河的另一岸,戰火連天,這個細節動人真實,也有些殘酷。不過,當時對岸的營長謝晉元說過一句話: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總要有人在地獄做抗爭,對於普通人來說,吃到酒釀圓子的甜,是因爲有人在拼盡全力去守護。

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守軍有400多人,爲了迷惑敵軍,謝晉元對外宣稱八百人。在以前,謝晉元率領的五二四團一營作爲加強營,確實有近八百人的兵力。可是在之前的戰鬥中,幾乎全部犧牲。這已經是第五次補充兵力了,軍隊中大部分都是沒有作戰經驗的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八佰不僅是一組數字,更是一組民族精神。影片中的一匹白馬,從剛開始的慌亂逃跑到之後的馳騁戰場,它代表的,就是在戰爭中逐漸成長的年輕人。

電影中,最震撼我的'還是那場跳樓戲。在及時洞察到日軍爆破的企圖後,機槍連的士兵在身上綁着炸彈從樓上跳下去,實現自爆,打亂敵人計劃。當這些士兵在空中大喊自己的名字,爆炸時被炸得血肉橫飛,說實話,我當時淚目了。他們衝鋒陷陣,奮不顧身的精神讓我感動,他們臨危不懼的勇氣讓我淚目。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動,喚醒了民族的鬥志。

這部電影沒有主角,但這些將士們個個都是主角。讓我們爲這些八佰英雄致敬!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11

最近新上映了一部電影,網評很好,評分也很高,便去觀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名叫《八佰》。故事是這樣的,_37年,日軍全面侵我中華,企圖在三個月之內佔領全國,他們在侵佔東北華北之後,就將目標轉移到了上海。中國軍隊經過前幾場戰爭,體力人力實力都有懸殊,只能撤離來保存實力。只留下一個加強營掩護大部隊撤離,這個加強營便是留守在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週日和室友去看了最近很火的《八佰》,這是影院復工以後看的第一部電影,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劇情主要是講淞滬會戰後期,謝晉元所率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四行倉庫一戰我守軍利用有利地形,斃敵200,自己傷亡20。實際我守軍人數大概是400人左右,對外宣稱800勇士。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管虎導演大場景的調度非常恢宏,場面營造相當出色,蘇河兩岸的地獄天堂,視效設計可以說比較完美。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前輩們捨命維護祖國,維護上海,給這個民族帶來希望,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們負重前行,影片真的`不錯,大投入,大製作,演員演技到位,值得一看的好影片!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爲深刻!

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面是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一橋之隔,是光明與黑暗。百姓與軍隊。未來與當下。生與死的遙遙相望。一橋之隔,是這些小人物從懵懂到覺醒的成長;一橋之隔,也是個人融於集體。報效國家的蛻變;一橋之隔,同樣是中國人民從渾渾噩噩到獨立抗爭的思想轉折。觀影途中,就聽見有窸窸窣窣的哭泣聲,很多人都被電影中的民族情懷所感動。看完從影院出來時,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爲了自己,還是爲了我們整個國家!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12

我一直以爲,和蘇州河畔相關聯的一定是輕柔的吳儂軟語,或者是悠揚的蘇州小調,直到這部電影鏡頭將畫面在這裏緩緩展開。

蘇州河水潺潺,悄無聲息流逝,用一己之力劃分天堂地獄兩個世界,月色寒涼,照着南岸的天堂,燈火通明、歌舞昇平,也照着北岸的地獄,硝煙瀰漫,殘垣斷壁,這樣的景象,何其震撼,何其直擊人心!

沒有援軍,沒有退路。

歷史就是如此殘忍又真實,孤軍奮戰的四個晝夜裏,在這場罕見的被圍觀戰爭中,那爲壯聲勢對外號稱八佰人的四百人,生命在那一場戰役,永遠被定格!

被戰爭裹挾的每一個幼小的個人,都有牽掛,有掙扎,有惶恐,每一次天明,都有人再也沒能睜開眼睛,這裏沒有風花雪月,來不及說聲保重,也許下一秒就是永別,可我慶幸,沒有人真的退縮,當士兵們捨身炸日軍的鋼板陣,一個接一個的名字報出來,一個接一個的赴死,我的眼淚洶涌而出,他們也是兒子,也是父親,也是丈夫,可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也是他們。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而爲我們守護歲月靜好的身影,從未遠去,直至今日依舊在!

近日,衛國戍邊烈士遺骸的現場交接儀式上,大型軍機抵達機場,將士們列隊集合,爲保衛國土的英雄們鳴槍致敬,無比莊嚴的儀式,是給他們的最高敬禮。

他們是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犧牲的烈士,是以生命爲代價守衛祖國疆土的`人,他們中有人即將爲人父,有人只是青澀少年,他們也曾在某個夜晚擡頭望月思鄉,但這一刻,母親的思念沒了盡頭,那些愛着他們的人也再等不到消息……

保衛祖國疆土,守護巍峨邊界,當肩負起這樣的神聖使命,他們便是身披鎧甲的勇士,是我們每個人應當敬佩的人!

我們的民族,遭遇過天災肆虐,也對抗過戰火紛擾,我們的民族從廢墟中一次次站起,一次次奮進。

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裏,不要忘了祖國,不要忘了捨生忘死守衛祖國的人,不要忘了是誰在身後爲我們守護和平,守護安寧,我們這些被守護的人,能做的,唯有銘記,唯有敬畏!

望明朝,未有人嘗戰血,未有人聞硝煙,未有人顧自看戰場寒涼的月光。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13

抓住暑假的尾巴,爸爸帶我們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真是一部值得我們深思的好作品。

電影剛剛開始放映時,我覺得不甚理解,畢竟那是一個遙遠的年代,然而情節越往後推進,我小小的心靈彷彿受到了巨大的觸動,多次握拳含淚。是呀,戰爭已經過去,壯士也早就被寫進了歷史,然而生活還在繼續,愛國的主旋律不會暫停,先烈的精神將始終引領我們前進。

其中最讓我深受觸動的是《八佰》中的逃兵。這羣逃兵大部分都是新兵,他們很多家裏都是農民,還有很多人年紀尚小。在他們眼裏,此次出行的任務就是打掃戰場。他們期待着任務完成後儘快回家與家人團聚。然而當他們面對日本人的殘酷打擊後,他們才發現這次危險重重,隨時可能丟掉性命。這裏有許多人想要逃離,一些在逃亡的過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還有一些成功逃脫。然而在這羣逃兵中,更多的是在血與火的磨礪中戰勝了自己的恐懼,鳳凰涅槃,揮灑熱血,保衛國家的戰士。其中,我最喜歡端午。

原來的端午在我看來唯唯諾諾,哪怕面對手無寸鐵的日軍,他依然不敢開槍。電影中,我們還看到他曾經想要游到河的對面,逃到安全的地方。那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對他的鄙夷,與其說鄙夷,倒不如說是恨鐵不成鋼。我多麼希望他能用手開動槍的扳機,我多麼希望他不要再逃了。可後來,當他看着無數戰友在槍林彈雨中倒在自己的面前,當他親眼目睹了叔叔被日軍處死,當他眼睜睜看着自己的戰友們自願揹着炸彈跳樓自爆,只爲守護倉庫,只爲祖國,他的內心受到了撞擊,他在一次次面對死亡中戰勝了對死亡的恐懼。終於,他爲護旗爲救隊友而獻身。當相機拍下他生命中最後的'那一幕時,我的眼淚不自覺氾濫了

《八佰》中,每個人物角色都有着不一樣的個性,但他們都有着共同的目標保衛國家。這個電影不禁讓我感嘆如今我們的國家這麼強大,都是靠那些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今的和平是來之不易,分外珍貴。作爲一名少先隊員,也許在如今的好時代,我不需要拋頭顱和灑熱血,但是我想我會好好努力,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長大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