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旅遊

五臺山黛螺頂導遊詞

旅遊2.27W

黛螺頂,是五臺山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別具一格的一座古剎。以下是本站小編蒐集並整理的五臺山黛螺頂有關內容。

五臺山黛螺頂導遊詞
五臺山黛螺頂導遊

遊客們:

在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中心寺廟集羣區,有臺內五峯”緊緊環抱:黛螺頂、菩薩頂、壽寧寺、靈應寺在四周的山脊、山頂上坐落,與腹地巍然高聳的大白塔相呼應,確實象雄偉壯闊的生座會預下面秀麗挺拔的“臺內五峯”。

黛螺頂,在臺懷中心寺廟集羣區東,位於陡峭的半山脊上。從山下仰望,只見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間又聳起一座小山。山頂寺宇的山門和牌樓圍在樹木之中,常有云霧繚繞。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頂寺宇名爲大螺頂,又稱黛螺頂。 黛螺頂亦名大螺頂,又名青峯,古寺名叫佛頂庵。黛螺頂,以供有象徵五個臺頂不同形象的文殊菩薩而著稱。

黛螺頂,是五臺山東臺頂延伸下來的一個小小的山峯,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於高處與該山峯同名的黛螺頂古剎,相當於一幢130多層高的摩天大廈,也是夠高危的了,要想登頂,絕非舉足之勞。登黛螺頂的山路有兩條,一條沿北端的山脊而上,一條沿南端的山脊而上。北端的山路略緩而斜,南端的山路爲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輔成,全程共計1080個臺價,基本是直上直下。登上大智路,煩惱頓消,登頂之後就看到了黛螺頂的牌樓,石獅和山門了。佇立觀望,俯仰之間,風景迥異。菩薩頂、塔院諸寺,紅牆碧瓦,翹檐飛甍,輝煌壯麗;黛螺頂翠色參天,白雲輕撫,溢光流彩。

五臺山黛螺頂導遊詞

黛螺頂,是五臺山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別具一格的一座古剎。黛螺頂,始名青峯,寺宇初名佛頂庵,明萬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名爲黛螺頂,一直沿續至今。

黛螺頂是五臺山歷史悠久,聞名遐爾,別具一格的一座古剎。

歷史上依次名爲青峯頂、佛頂庵、大螺頂、黛螺頂。

明代釋鎮澄《清涼山志》卷第七、第九,“異衆感通,鬆說苦空”有記載道:“唐釋法念,棲禪青峯,庵南,有大鬆若舍,可蔽風雨。法念嘗坐其間,若昧不昧,見僧作老比丘形,說苦空法。

既寤,乃聞秋聲瑟瑟,不勝其悲,因呼爲苦空壘。古碑猶存。”青峯即黛螺頂,庵,即小廟。唐代有僧人釋法念,在此修行,並有小廟。根據《清涼山志》的記載,黛螺頂的歷史從唐代就開始了。黛螺頂山門背後現存明萬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記載:“……乳峯狀若旋螺,圓淨可愛,俗呼爲大螺頂,志曰青峯是也,……傳載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棲託於此。”

黛螺頂的後殿大雄寶殿前,今有一鬆一柏,鬆在北,柏在南,圍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藍天,這就是乾隆皇帝詩中的“階下千年不老鬆”,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處,寺內的古鬆見證了黛螺頂的歷史。

明釋鎮澄所作《清涼山志》是研究五臺山佛教的重要歷史史籍,它全面記述了五臺山的自然地理、景物特點、寺廟沿革、僧尼傳略、聖地特產乃至神話傳說和僧俗人等對五臺山名勝古蹟的詩詞歌賦,特別是對五臺山的佛教活動、僧俗交往、文化交流的記載,是我們今天研究五臺山佛教的重要依據,具有權威性。“鬆說苦空”,記載了唐比丘法念在青峯頂建庵,大松樹下修禪悟道的過程。再根據寺內保存完好的明萬曆年間的石碑記載,以及大雄寶殿前的“千年不老鬆”,均證明黛螺頂的歷史應從唐朝算起。

黛螺頂始建寺,是在唐朝,唐朝具體那一年還待進一步考證。

黛螺頂,始名青峯,寺宇初名佛頂庵,明萬曆二十年( 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改名爲黛螺頂,一直沿續至今。寺內山門後立有的兩塊石碑: 一塊立於明萬曆二十年仲秋,上書“五臺山重建佛頂庵碑記”; 另一塊立於清康熙歲次辛未仲秋,上書“青峯頂造像建亭記”,對黛螺頂有較詳細的記述,名稱的演變以及明成化年間重建,明萬曆年間、清康熙年間、乾隆五十一年都曾重修皆有一一記載。

黛螺頂,是五臺山東臺頂延伸下來的一個小小的山峯,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於高處與該山峯同名的黛螺頂古剎,相當於一幢130多層高的`摩天大廈,也是夠高危的了,要想登頂,絕非舉足之勞。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條件從三條途徑中首選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長108米,淨寬2.2米,全部用五臺山青石鋪成,共有1080級臺階,起名叫“大智路”。關於這路名和臺階的級數,都與佛教常識有點關聯。

上黛螺頂拜五方文殊被稱爲“小朝臺”是在乾隆年間。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從傳說順治帝出家五臺山,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一次次地朝拜文殊聖地五臺山,給五臺山的佛教文化帶來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繁榮昌盛。

乾隆十一年( 1746) 九月,乾隆皇帝第一次上五臺山。他在菩薩頂歇宿時,眺望到對面秀逸的黛螺頂“青翠撲入眉宇”。黛螺頂的美麗,引起了這位帝王的愉悅。

關於乾隆皇帝第一次登上黛螺頂,有傳說是乾隆五十一年( 1786) 青雲和尚建好五方文殊殿後,根據筆者點校《清涼山傳志選粹》所輯的附錄中乾隆皇帝第三次去五臺山,登上黛螺頂所作的詩《跋馬至黛螺頂》:

螺頂不爲高,積雪路頗滑。

策我雲錦錐,遂至金輪剎。

獅王坐堂堂,黛髻足底口。

莫作顛倒會,十六本二八。

乾隆皇帝鍾情於黛螺頂的自然風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於黛螺頂,這樣就省去了朝拜五個臺頂的攀登之苦乃至風雨雪的阻擋。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春,乾隆把演教寺住持青雲和尚叫到行宮,讓他辦這件事,5年後,他來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青雲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於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來黛螺頂參拜了五方文殊,開始了五臺山歷史上的“小朝臺”並留有詩一首,刻在黛螺頂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關於把五方文殊合塑一殿的想法,也許是乾隆皇帝的旨意,也許是青雲和尚與小沙彌略知乾隆皇帝對黛螺頂風光的偏愛,迎合聖意,把五方文殊合塑於黛螺頂。

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乾隆皇帝再次作詩《登黛螺頂》:

黛螺不比葉鬥高,東頂峯之降岡也。

北望東可復罷乎,筍輿乘暇言登者。

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許乘輕馬。

更東望海峯實近,廓然真足小天下。

五臺文殊智與號,殿中真察肖非假。

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剛六如寫。

嘉慶皇帝雖然沒有巡禮五臺山五個臺頂,卻在嘉慶十六年( 1811) 春五月十八日在黛螺頂領略了五座臺頂風光,從而寫下了東、西、南、北、中五頂的《五臺贊碑文》。

從此以後,朝山僧侶到此寺正殿參拜,即可代替朝謁五座臺頂,省去許多路程。但也有區別,登五座臺頂朝拜文殊菩薩叫大朝臺;登黛螺頂朝拜五方文殊菩薩則叫小朝臺。俗有“不登黛螺頂,不算台山客”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