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科普知識

聲母是什麼-聲母介紹

導語:本文爲本站收集的關於聲母是什麼的相關資料,歡迎瀏覽。

聲母是什麼-聲母介紹

聲母是什麼_聲母介紹

聲母,是使用在韻母前面的輔音,跟韻母一齊構成的一個完整的音節。其他漢藏語系語言也有類似的結構。一般由輔音充當,即首輔音。

輔音的主要特點是發音時氣流在口腔中要分別受到各種阻礙,因此可以說,聲母發音的過程也就是氣流受阻和克服阻礙的過程。聲母通常響度較低、不可任意延長、而且不用於押韻。

漢語各大方言的聲母數量不一。一般說來,吳語和湘語比較好地繼承了中古漢語的三十六聲母。各地湘語和吳語的聲母常達到29-35個。閩語系統的聲母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地閩語的'聲母普遍都在15個左右波動。而以粵語和官話(包括普通話)爲代表的晚期方言,聲母數量一般在20個上下,普通話的聲母即爲21個。贛語和客家話的聲母數量比粵語和官話略少。我們可以在今天的漢語方言中找到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一種漢語方言的聲母越少,則韻母往往越多,聲母和韻母的數目呈現出互補關係。比如汕頭話的韻母接近90個,它的聲母就只有15個。若干中部吳語如義烏話的聲母在30個左右,韻母就減少爲不到40個。而部分湘語如祁陽話的聲母多達35個,韻母就相應地縮減到27個。這種有趣的現象,體現了一種整齊的深層次規律與一種驚人的和諧之美。引起了語言學家極大的關注。此外,在漢藏語系的其他各大語言如藏語之中,也存在與此相似規律。這一規律分佈的廣泛性,說明了漢藏語系內部高度的同源關係。

聲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21個聲母,加上y w是23個。)

相關閱讀

古漢聲母

時期

在我國傳統音韻學中,聲母又稱作“聲”、“紐”或“聲紐”等,如“雙聲”、“古音十九紐”中的“聲”、“紐”都表示聲母的意思。在音韻學上,將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期的語音稱爲中古音。中古音可以分爲中古前期和中古後期。前期以《切韻》音系(即《廣韻》音系)爲代表,後期以三十六字母爲代表。

相關概念

五音:根據聲母發音部位的分類,把聲母按發音部位分爲“脣、舌、牙、齒、喉”五類,即是“五音”;

七音:在五音的基礎上,再分出“半舌”(來紐)和“半齒”(日紐),共是七類,就是“七音”。在我國古代的音韻學著作中,關於聲母發音部位的歸納分析主要有“五音”、“七音”之說。“五音”最早見於《玉篇·五音聲論》;“七音”是由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最早提出的。所謂“五音”,是按發音部位的不同把聲母分成五類,即脣音、舌音、齒音、牙音、喉音,在五音的基礎上再分出半舌音、半齒音兩類,就成了“七音”。後來,古人又將脣音分爲重脣、輕脣;舌音分爲舌頭、舌上;齒音分爲齒頭、正齒,這樣,古代聲母的發音部位就有了十類之別。

“清”“濁”:對於聲母的發音方法,我國傳統音韻學主要使用“清”“濁”的術語來作解釋。唐代孫緬在《切韻序》中說:“切韻者,本呼四聲,引字調音,各字有清濁。”由此可知,聲母的清濁之辨由來已久。後來,古代學者根據韻圖中三十六字母排列的位置及發音特點,又將清濁各一分爲二,即:清--全清、次清;濁--全濁、次濁。

從現代語音學的觀點看,傳統的清濁之分實際上就是聲帶顫動與否的區別,凡發音時聲帶不顫動的一類聲母爲清,凡聲帶顫動的一類爲濁。至於全清、次清、全濁、次濁的進一步劃分,則涉及到其他的發音方法問題。

古代全清、次清之間與全濁、次濁之間的區別特徵是不一致的,次清的“次”是就清聲母的送氣而言,與發音方法的氣流強弱相關;次濁的“次”則主要指非塞音、塞擦音、擦音類濁聲母,與發音方法的阻礙方式相關。古代學者關於聲母發音方法的分類雖然不如現代精密,但應該說是有其合理性的。

上古聲母

上古,指先秦兩漢時期。上古時期漢語共同語聲母系統究竟是什麼樣的面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這裏介紹上古聲母系統的一些主要特點。

相對上古韻母研究而言,聲母研究的材料要少得多,可以用於上古聲母研究的材料有諧聲材料、古代注音材料、通假異文材料、聲訓材料、對音材料、方言材料和漢藏語系民族語言材料。根據這些材料,學者們研究出了上古漢語聲母系統的幾個主要特點。

古無輕脣音

由清代歷史學家、漢語學家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首先提出的第一條漢語聲母演變規律。“古無輕脣音”,是說上古時期的脣音聲母只有“幫”組“重脣音”聲母,沒有“非”組“輕脣音”聲母,就是隻有雙脣音聲母“幫[p]”、“滂[p']”、“並”、“明[m]”,沒有脣齒音聲母“非[pf]”、“敷[pf‘]”、“奉[v]”、“微[w]”。脣齒音聲母是從雙脣音聲母演變出來的。例如 “輩” 讀 雙脣音,說明 的 上面 的 聲旁 “非” 在 古代 讀 雙脣音。漢語方言中還保留這些痕跡。例如,湖南衡山,“浮(起)”、“孵(雞崽嘰)”、“(黃)蜂” 的 聲母 分別 讀 “袍”、“抱”、“烹”。湖南 東安 的 “馮,逢,縫” 等 讀 “彭”。

標籤: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