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製作的作文彙編(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製作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製作的作文彙編(8篇)

製作的作文 篇1

今天,媽媽從超市買了一些東西,有沙拉醬、番茄醬、藍莓醬、餅乾、饅頭、香腸、蘋果等。這時,我心裏冒出一個想法:用這些東西做個三明治吧!

說幹就幹,我請媽媽幫我把饅頭、香腸切成片。我拿了一片饅頭,用勺子舀了點沙拉醬抹在饅頭片上,再放上香腸,用另一片饅頭片把它蓋上,這樣,一個兩層的的三明治就做好了。我咬一口嘗一嘗,感覺味道有點單調。於是,又舀了點藍莓醬抹上,再配上一些蘋果片,再用一片饅頭片蓋住,哈哈,成了一個三層的三明治!我想,如果再添上一兩層,變成一個四層或五層的三明治,那該有多好啊!我立刻行動起來,又用番茄醬、香腸、黃瓜片作原料,一絲不苟地做第四層、第五層三明治。

終於,我的五層三明治做好了,我拿着我的作品,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讓他們品嚐,當然,我也美美地吃了一大口。這時,我忍不住說道:“好美味的'三明治啊!”爸爸媽媽看着我說:“你真像一個小廚師啊!”

製作的作文 篇2

琴,棋,書,畫中琴指古琴,它是“四藝之首”。今天,我們來談談古琴的製作。

一,選材。好的材料是古琴質量的關鍵。古琴有兩大結構:琴面板,琴底板。面板大多用桐木製成,底板用梓木製成。其中,面板與底板的通音質要好。

二,做面板。不同樣式的'古琴做工也不同。先用模具在板材上畫出古琴的平面幾何圖,然後用刨子等工具挖腹槽,把面板加工成弧形,然後在明火上稍加烘烤。

三,做底板。在底板挖兩個傳音孔,刻空軫池。

四,粘合底板與面板。用特膠把底板與面板粘起來,晾一天左右。

五,刮灰胎。用鬆楗油調配上瓦灰,鹿角霜後,均勻塗在古琴全身,晾個一週左右。然後用砂紙包上木頭刮琴身。

六,再次刮灰胎。方法同前。在此,要說明一下:用灰胎料只塗前一次刮灰胎時露出琴板的部分。

七,安裝附件。將軫子,承露,嶽山,琴徽,冠角,龍齦,雁足安在制定位置。

八,上漆。用鬆楗油調配上大漆,鹿角霜後,塗抹在古琴全身,晾個一週左右。

九,上弦。將琴絃上在嶽山上,再繫到雁足上。

十,校音。用音哨或古琴的泛音校弦,按仲呂調(正調)定弦。

製作的作文 篇3

過年的時候,媽媽上街買回來了金豬模具和半杯石灰粉,還說要我做什麼金豬雕像。說完,就把我拖到書房開始製作雕像。

首先,先裝半杯的水,然後倒入裝石灰粉的杯子裏,接着用小木棍不停地攪拌,直到起泡爲止,再把剛纔攪拌好的`石膏水倒入模具裏。扶穩模具後,一手握着模具,一手輕輕拍打模具。媽媽說:“ 這是爲了讓空氣跑掉,如果不這樣的話,做出來的雕像表面會有許多小圓點,那樣凹凸不平不好看。子伊,現在你要捧着模具20分鐘,石膏水纔會凝固成雕像。”我照着媽媽說的去,過了一會兒我的手心越來越熱了,我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說:“那是因爲石膏水與空氣發生化學反應後散發出熱量。” “哦,原來如此呀!”

20分鐘後,雕像果然幹了,爸爸走過來和我一起小心翼翼地把金豬模具脫掉,呀!一隻可愛的小豬就呈現在我的眼前。“20天后,你就可以爲小豬塗上顏色。”媽媽說。我真希望20天快點過,這樣我的“小豬”就更可愛啦!

我喜歡我的石膏“小豬”。

製作的作文 篇4

婆婆經常給我做雞蛋餅,可好吃了。上個星期天,我想學做雞蛋餅,於是就讓婆婆教我。

婆婆拿碗去舀麪粉,我突然想起來,我應該把婆婆做雞蛋餅所用的各種原料用量記下來,這樣我做的時候纔會有依據。於是我攔住婆婆,讓她先把手裏的空碗用家裏的小電子秤稱一稱有多重,一稱是212克。稱完後婆婆按平時的習慣舀了一碗麪粉,我一稱,連碗帶麪粉是354克,那麼麪粉就是354-212=142克了。我又把家裏的量杯拿出來,在量杯裏放了400毫升的水。婆婆打了2個雞蛋在麪粉裏,然後慢慢向麪粉裏倒水,一邊倒一邊攪拌,一直到把麪粉調成糊狀爲止。我看了看量杯,還有111毫升的水,那麼婆婆就是用了400-111=289毫升的水了。婆婆拿了一個平底鍋,放了一點油,把調好的麪糊慢慢倒下去,左右搖晃鍋子,以便讓麪糊攤得更均勻一些,等麪餅兩面呈金黃色時就好了。

現在輪到我來學着做了。我分析了一下,2個雞蛋是必須的,麪粉是142克,水是189毫升,油是適量地放一點,這裏面關鍵的是麪粉和水,它們的配比不準確的話麪糊就調不好。142:289≈1:2,對!就是這個比例。我用小勺子舀麪粉,仔細地添加到150克,然後用量杯量了300毫升水,學着婆婆的樣子調麪糊,調出來的.粘稠度和婆婆調的差不多。後面的就簡單了,按照婆婆的樣子如法炮製,一張雞蛋餅就做好了。原來只要牢牢記住雞蛋餅裏的麪粉和水的比例,就可以“複製”出一張張相同的雞蛋餅了。

在生活中,有許多固定的比例,如果你不按這些比例去做,就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比如:建築工人攪拌混凝土時沙石、水泥、水的比是2:1:1,如果不按規定比例攪拌,造出的大樓就不牢;中國的國旗的長寬是3:2,我們在製作國旗時一定要按比例製作,不然就不好看了;最重要的一個比例是黃金分割律,這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發現,後來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將此稱爲黃金分割,這其實是一個數字的比例關係,即把一條線分爲兩部分,此時長段與短段之比恰恰等於整條線與長段之比,其數值比爲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說長段的平方等於全長與短段的乘積,按照黃金分割做出來的物體看上去特別協調好看,許多行業的設計師在設計時都有意識地運用黃金分割。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會運用到數學呢!

製作的作文 篇5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拿手好戲。我的拿手好戲就是製作昆蟲標本。

今天中午放學的時候,我在地上看見一隻很大的馬蜂,個頭比普通的馬蜂大2-3倍,翅膀展開後大約4釐米我想這會不會是蜂王啊?我偷偷的跑回教室拿了個空瓶將“蜂王”捕獲。這麼大的馬蜂還是第一次看見呢,我想給它保存下來。對了!我可以用滴膠做成標本,就可以保存的很久了,想想就開心。

下午放學到家,我就先寫作業,迫不及待地想趕緊擠出時間做我的蜂王標本。

我本來就有這些材料:滴膠AB,電子秤,模具和攪拌的木條。首先先調膠。膠分A、B兩個,需要攪拌在一起。A膠和B膠的比例是3:1。倒入容器攪拌8分鐘左右,呈現沒有氣泡的.狀態,就是調好了。

然後,我準備拿蜂王了——這纔是我最緊張的時候。我怕它蟄人,就喊來爸爸幫忙。果然是蜂王,居然要逃走!如果真的被蟄了,後果不堪設想。爸爸抓了一會終於抓到了,我急忙用鑷子夾住它,把它按在模具裏,趕緊把膠倒在它身上。不一會,蜂王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頓張牙舞爪的撲騰,沒幾分鐘它堅持不住,安靜地躺在模具裏了。

這時候我可以隨便擺弄了,因爲它已經死了。我擺好造型,最後一步就是“等”了,需要9個小時才能乾透。

啊,太難熬了!閉眼睡覺!終於到早上,我又迫不及待趕緊去看我的蜂王標本。我把模具脫掉一看:簡直太完美了!幾乎沒有氣泡!太成功了!開心得我手舞足蹈。

做標本是我的拿手好戲。我希望以後有機會做很多很多這樣的標本,把它們永遠的保留下來。

製作的作文 篇6

今天美術課,老師教我們製做精美的夾畫板。首先準備好剪刀。紙板。毛線團。畫片。圓規等,就可以製作了。

第一,在紙板上畫一個大圓圈,再在大圓圈內畫一個小圓圈。兩個圓圈畫好後,就在兩個圓圈中間間隔的地方畫上赤輪狀的畫邊。

第二,花邊畫好後,就拿出剪刀,從紙板上把這個帶赤輪的圓剪下來。

第三,帶齒輪的圓剪好後,就把準備好的畫片粘在剪好的.帶齒輪狀的圓中間。

第四,畫片粘好了,就開始用毛線來編畫板,先把毛線的一端繞住一個齒輪狀的角,再把毛線帶到這個角相對的另一個角上,按一前一後的順序,將圓上每一個齒輪的角都繞上毛線,就這樣,一個精美的夾畫板就做成了。

一張普普通通的紙板,竟可以做成一個精美的夾畫板。在製作的過程當中既培養了我們動手能力,又豐富了我們的課餘生活。

製作的作文 篇7

起牀時,我都會惦記着一樣東西,那就是酸奶!你們應該都知道起因把?那時因爲,喝一口酸奶非常爽!我穿好衣服、褲子以後就到了客廳的冰箱前。

打開冰箱後,便拿出一瓶香甜的風味酸奶,我覺得這種酸奶口味細膩,非常絲滑,所以我選擇了它。

我連忙打開蓋子,便拿出一個小碗,將酸奶倒了下去,順便拿了一個小勺子,舀了舀、絞了絞,哇!好絲滑!這時,我爲了讓酸奶變得更有香甜的味道,於是把樹莓、陳皮丹、梅子和藍莓味的大福加進去。

我把樹莓的盒子打開,把陳皮丹、梅子的蓋子打開,並把藍莓大福的`盒子也打開,開了三分鐘的時間,終於把它們的蓋子、盒子一起打開。

這讓我思索了一下,數了數,1、2、3、4、5~一直數到了11才停下,因爲,只有11顆,要不然就加四顆吧!(樹莓)

那現在開始放陳丹皮吧!陳丹皮放多少顆呢?反正都有那麼多顆,那就放28顆吧!

那大福就把它搞稀一點,再放進去吧!於是,我把大福放在碗裏,拿着叉子,把它搞稀一點,一直過了五分鐘,終於把大福弄稀了!我一點一點的把大福放進酸奶裏,酸奶忽然間,變成了紫色!

接下來,該放入梅子了,不過,梅子只剩五顆了,只好放入3顆梅子了。

把酸奶絞一絞,哇,酸奶好像變味了耶!我細細的品嚐了一口,我絕望了!花費了十分鐘,居然,味道這麼難喝!我又再一次的失敗啦!好傷心!

製作的作文 篇8

今天 ,我和媽媽、外婆一起做綿菜餅。

外婆買來了紅紅的蘿蔔、雪白的筍、黃黃的蘿蔔條、黃白相間的豆乾、綠綠的'洋蔥、黑黑的蘑菇。外婆先把綿菜花煮熟晾涼,再把麪粉放進去揉成麪糰,接着再把麪糰切成小麪糰。然後媽媽把外婆買的材料切成碎末,再把材料炒熟,最後把炒熟的材料包進小麪糰裏搓圓,綿菜餅就做成了!外婆再把綿菜餅放進鍋裏蒸熟就大功告成了!

我終於知道綿菜餅是怎麼做成了,我下次還要做綿菜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