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中秋節的寓意

中秋節2.36W

中秋節的寓意1

中秋節的寓意

中秋節的寓意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應該說,是華夏民族歲時節日系統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民俗節日。中秋節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從上古時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變而來的敬月習俗,以及流傳幾千年的祭月之風,它實際上是華夏民族的“祭月之節”,這個節日保存着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的哲學思考,蘊含着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周禮》中即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說法,但那時的“中秋”只是單純的月令時間,並無節日之意。中秋成爲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吳剛折桂的美好傳說,還有月餅起源與元末起義之事等等,無一不是附着在中秋節上面的美麗傳說,這些美好傳說與故事,又進一步豐富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中秋節燈謎的由來

燈謎,是我國民間文學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人民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的智慧和結晶,它源於生活,用於生活;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智力活動遊戲。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業的愛好者,使人在增長知識,啓迪智慧的同時,又獲得美妙的'享受。

中秋節燈謎由來在我國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隱語”,這是燈謎的雛形。到了漢代“隱語”開始分化爲兩個方向。一類以描寫特徵爲主的事物謎;另一類以文字形義爲主的文義謎。到了魏代,則稱爲“謎語”。隋唐時期隨着詩歌的興盛,詩謎大量出現,併成爲主流。從宋代開始,一些文人學士常在元宵之夜,將謎條張貼在各種花燈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燈謎”就是這樣而來的。清中葉以後,謎風大盛,涌現了許多謎師。辛亥革命後,燈謎形成了南宗北派兩種風格,到了舊社會,由於謎家大都是士大夫階層,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強調風雅,排斥民間燈謎。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燈謎活動更加蓬勃發展,謎材謎作日益完善豐富,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活躍羣衆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有燈謎活動及燈謎學術交流。

中秋節適合吃哪些蔬菜

苦瓜:雖然夏季已過,但苦瓜仍然可以吃,因爲可以去秋燥,清熱解火。

韭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還能殺菌,增強體質抗感冒。

菠菜:中秋時常見的蔬菜種類,含有大量豐富的鈣物質、鐵物質、微量元素物質等等,具有種明目補水的功效。

西紅柿:具有排毒養顏的作用,因爲含有大量的膳食粗纖維、維生素C物質等,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3、祭月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4、燃燈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懸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5、觀潮

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禁忌是哪些

1、如果近段時間身體很弱的朋友,那麼,建議你不宜在野外賞月、拜月。

2、你最近流過產、或者生育過寶寶,那麼,也不宜賞月,即使在家中的陽臺也不看月亮爲宜。

3、最近剛剛搬家,而搬家後沒有“鬧房”,或者自己覺得搬家後身體、運勢等不好者,謹慎賞月。

4、不論什麼原因,剛剛男女分手者,男性朋友不得賞月。

5、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場不順、生意虧本、倒黴事情接踵而來者,請務必不要賞月。

中秋節的寓意2

中秋節的由來

1、“嫦娥奔月”的傳說

嫦娥奔月後,后羿日夜思念,便讓侍女在月光下襬上供桌,上面放着嫦娥最愛吃的各種水果。鄰里鄉親也在自家院內擺上供桌和水果,祝福美麗善良的嫦娥。

從此以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每到八月十五這一天,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到月下供奉嫦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中秋節。

2、起源於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裏,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於以此爲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於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穀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爲“春祈”。

到了秋季,正是收穫的季節,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爲“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穫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3、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

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的“祭月節”。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傳統的祭月節演化而來。

有確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裏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調至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

中秋節賞月亮的寓意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爲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溼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爲人間天上氣清澈。”

溯源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爲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爲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溼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爲人間天上氣清澈。”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爲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爲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賞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爲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習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爲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節賞月亮的寓意是什麼

中秋節的寓意3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衆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又因其恰值三秋之半而故名“中秋”,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爲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

中秋節的起源

最早起源於周代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最早起源於宋代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蘇東坡有詩可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來乾脆用餅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做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慄、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除此之外,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寓意什麼

(一)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

(二)和諧

中秋慶賀着期待着豐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三)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中秋節的寓意4

1、中秋節的寓意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應該說,是華夏民族歲時節日系統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民俗節日。中秋節最核心的起源要素,是從上古時代就有的月神信仰衍變而來的敬月習俗,以及流傳幾千年的祭月之風,它實際上是華夏民族的“祭月之節”,這個節日保存着先民古老的天地人和的哲學思考,蘊含着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敬月信仰。《周禮》中即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說法,但那時的“中秋”只是單純的月令時間,並無節日之意。中秋成爲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吳剛折桂的美好傳說,還有月餅起源與元末起義之事等等,無一不是附着在中秋節上面的美麗傳說,這些美好傳說與故事,又進一步豐富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2、中秋節的.別稱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是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正好在“仲秋”之中,所以稱爲“中秋”。

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因爲假期定在八月十五,所以又稱爲“八月節”、“八月半”等。因爲中秋節的活動都是圍繞着月亮進行的,所以又稱爲“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代表着團團圓圓,所以又稱爲“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最早記載是在明朝時期。在《西湖遊覽志餘》裏面記載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而《帝京景物略》裏也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3、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

家人團聚,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因爲家族生活的關係,中國人有很強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繫,從而較早形成了和睦團圓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員的團聚成爲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節日就爲民衆的定期會聚提供了時機。在傳統年節中都不同程度地滿足着人們團圓的要求,如除夕的“團年”、重陽的聚飲等。

祭月拜月,慶祝豐收。唐宋時期的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玩月。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與經濟關係。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

分享、饋送“團圓餅”。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爲“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穫的季節,人們爲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繫,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爲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中秋節的寓意5

中秋節我想託天上的明月,麻煩月光帶着我對你的思念,將祝福撒遍你的全身,捎去我的心聲:風起的時候,我想你!月圓的時候,我念你!

明月情依依,繁星語切切!月到中秋了,你我天各一方,真的好想你!歲月流失的都是美好,年華留下的全是祝福:健康快樂美滿幸福!

秋雲秋霜秋落葉,秋風秋雨秋明月,落葉印相思,秋月照我心,中秋佳節還沒到,祝福提前送給你,祝你收穫多多,好事滿滿,祝你快樂多多,幸福滿滿,祝你成功多多,錢幣滿滿,祝你喜事多多

中秋的月亮圓圓,圓圓的月餅甜甜;甜甜的生活遠遠,遠遠的幸福連連;連連的笑意滿滿,滿滿的祝福天天。祝中秋快樂,幸福團圓!

快樂在聚集,心花怒放;美好在醞釀,幸福無比;吉祥在閃光,好運連連;平安在祈禱,福壽無邊;朋友在祝福,日子美美。願你中秋快樂,萬事大吉!

早就算準你中秋那天會被鋪天蓋地的短信包圍,我提前飛鴿傳書,讓祝福的短信翻越高山尋遍人海,直到鈴聲響起,終於鑽進你的手機。請一定保存,它會讓幸福快樂永遠與你同在。

不求最深,只求最濃;不求最好,只求最真;不求最早,只求最實。中秋節到,送你最真最實最濃的祝福,願你有錢花有房住,四面八方皆真情,十心十意愛心抱,五湖四海財氣到,祝你中秋有好事撞大運!

中秋時節促銷忙,爲了業績跑斷腸。偶得閒暇忙祝福,你們的恩情不敢忘。借中秋節之際,祝願您生意日:進鬥金,如火如荼;生活:美美滿滿,笑口常開;身體:結結實實,健健康康。再祝我們的合作如十五的明月,圓滿而輝煌!

中秋節就讓我請你吃一次火鍋吧!把火辣辣的思念化作湯底,然後涮入輕輕的問候暖暖的關心,最後再蘸上深深的祝福。請盡情享用吧我的朋友!中秋快樂!

在這中秋美好的日子,有我美好的問候;在這祖國母親六十華誕的歡騰之日,有我最真的祝福。祝福祖國萬事如意,祝福你我健康快樂願緣圓。

中秋翩然將至,祝福短信連日,請君細細品讀,字字飽含祝福:工作忙碌,身體是柱,酒宴少去,健康不易,抽菸要少,身體不倒,開車小心,看好路燈。再次真誠的'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十五月兒格外明,人到中秋思念濃;桂花飄香九州歡,清輝脈脈問候行;遙寄祝福到你家,祝君坦途通仙境;快樂相伴事如意,闔家歡樂人團圓。祝中秋快樂!

中秋佳節月照心上,我的思念系你身上。生活艱難背井離鄉,親情愛情還在家鄉。親愛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深深祝福你中秋平安快樂!

祝福短信: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更深情。今年中秋伴國慶,成雙祝福都給您。祝您月來月健康,月來月快樂,月來月如意,月來月安寧。中秋快樂!

星星的寂寞月兒知道,晚霞的羞澀雲兒知道,花兒的芬芳蝶兒知道,青草的溫柔風兒知道,夢裏的纏綿兒心知道,心裏的酸楚淚兒知道,我的思念唯你知道!我的這份祝福請記牢:祝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的寓意6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團圓,寄託情懷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人們通過在中秋節賞月來寄託情懷,也是人們渴望團圓的美好心情。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唐詩有多篇中秋賞月詩,如王建有詩:“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寫道:“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峯前看不眠。”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

中秋節又稱月節、追月節、拜月節、玩月節。從唐代中葉開始,中秋賞月之風日盛,成爲時尚。“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一首《靜夜思》,婦孺成誦。他的《把酒問月》,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到“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寫出了人生的感悟。

明清時期,祭月、拜月成爲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製的祭月月餅,這種月餅較其他月餅爲“圓而且大”,“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

在明代,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的方式是,在市場上買一種特製的“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一丈多長,畫像金碧輝煌,非常精緻。當時,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成蓮花狀。晚上,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後,將月光紙焚化,一家人共享撤下來的供品。

明清以後,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清人暱稱玉兔爲“兔兒爺”。人們用黃沙土做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製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20世紀初,民間索性將祭月稱爲“供兔兒爺”。名稱的變化,包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裏已俗化爲可觸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它已失去神聖的品性,成爲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

中秋節寓意什麼

(一)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

(二)和諧

中秋慶賀着期待着豐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三)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寓意7

中秋節的寓意

中秋節的寓意爲家庭團圓幸福、花好月圓。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拜月、賞月、團圓慶賀是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從當代社會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衆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

中秋節象徵親人的團圓。“身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着強大而又神祕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中秋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爲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

中秋節有哪些風俗

1、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2、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不一,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3、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月餅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4、扎燈籠

古時在廣東,中秋臨近時,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此外,還有很多小朋友會用水果皮扎燈籠。另外,還有木瓜燈、香蕉燈等,最簡便的是“柚皮燈”,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能做。紮好的燈籠除了用來“樹中秋”,更有情侶提着燈籠依偎賞月。

中秋節傳說故事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逢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逢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衆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衆人走後不久,逢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逢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的寓意8

中秋節的寓意和象徵

中秋節的寓意爲家庭團圓幸福、花好月圓。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拜月、賞月、團圓慶賀是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從當代社會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衆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

中秋節象徵親人的團圓。“身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着強大而又神祕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其它稱呼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有哪些風俗

1、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2、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不一,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3、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月餅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4、扎燈籠

古時在廣東,中秋臨近時,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此外,還有很多小朋友會用水果皮扎燈籠。另外,還有木瓜燈、香蕉燈等,最簡便的是“柚皮燈”,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能做。紮好的燈籠除了用來“樹中秋”,更有情侶提着燈籠依偎賞月。

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1、嫦娥奔月

我國對月亮的崇拜,集中體現在嫦娥奔月這一傳說上。

早在戰國末年成書的《歸藏》上就載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爲月精。”

西漢名籍《淮南子·覽冥篇》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不死靈藥,被嫦娥偷吃,就直奔月亮而去,但隻身獨往,難免冷清。東漢科學家張衡(78—139)大概是爲了懲罰嫦娥的私奔,在其專著《靈憲》中說,超羣絕世的嫦娥到了月亮就變成醜陋的蟾蜍——青蛙,並被罰在月宮中搗藥。

但是,蟾蜍的醜惡形象和美麗的月亮畢竟難以協調,在民間,人們慢慢地爲奔月的嫦娥恢復了原來的玉貌仙姿。六朝以後,嫦娥又變成了美女,孤棲月宮,非常寂寞。

故而唐代詩人李商隱寫詩感嘆:“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從唐代開始將八月十五賞月改爲祭月,盼嫦娥迴歸人間。爲使她在月宮不感寂寞,人們又逐漸創造了月中有白兔和桂樹的故事,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進一步演繹出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500丈,玉帝令西河仙人吳剛伐桂,可桂樹有特異功能,隨砍隨合,所以,始終砍不倒這棵樹。

到了宋代,中秋節習染成風,賞月、玩月更加熱鬧、普遍。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此夜天街買賣,直到五更,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京師祭月,傾城人家子女登樓或在夜半之時焚香拜月,“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蟾宮折桂,喻科場得意)……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傳了兩三千年,添枝加葉,越來越完整、完美,它揭示了月宮之謎,包容着人類對月球的種種遐想,同時也反映古代婦女追求自由解放和人格獨立的強烈願望。

2、唐明皇遊月宮

據《明皇雜錄》、《龍城錄》等書記載,開元六年(718),唐明皇與申田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天師作起法術,三人一起步上雲霄,漫遊月宮。

當他飄飄然地遊歷到月宮前的時候,見月宮上方懸掛着一塊巨幅牌匾,上書“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字。他好奇地走了進去,只見數百名天上仙女,舞動着潔白如玉的長袖,伴着美妙的音樂,翩翩起舞。唐明皇心中一驚,“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唐明皇素來精通音律,聽得旋律,默記心中。在他興致高昂、情趣正濃之時,不覺惺眼醒來,原來是一場美夢。但唐明皇一直難以從這場美夢中清醒過來,後來他命令皇宮中的總管組織宮女,根據自己暗記的譜律節拍,設計排練了一套模仿月宮仙女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每到八月十五中秋節,就要擺上供品,賞月祭月,同時觀賞宮女表演的優美舞曲。可見,唐代的《霓裳羽衣舞》,也是崇月的產物。

由於皇宮中每年八月十五都要表演這套舞曲,引得朝中文武百官競相效仿,後來又傳至全國各地,促使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佳節這一風氣逐步盛行,並最終以節日的形式固定下來。

嫦娥奔月、唐明皇遊月宮的'傳說故事,表現了古代人民重視月亮、崇拜月亮、探索月亮的美好心情和願望,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不可能真正登上月亮。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着兩名字航員經過100多小時飛行,着陸月球,實現了人類登上月球的偉大理想。中國人民隨着改革開放後國力的增強,科學的發展,擬定了神州號飛船登陸月球的宏偉計劃,可以預期,把嫦娥接回中國大地的日子指日可待。

3、吳剛伐桂

中秋節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裏去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隨砍隨合,砍伐不盡,因而後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4、兔兒爺

由於玉兔搗藥的神話在民間廣泛流傳,人們已確信玉兔的存在。大約從明朝時起,北京一帶便興起了中秋祭月供兔兒爺的習俗。《燕京歲時記》說:“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免之像以售,謂之兔兒爺”。兔兒爺多用膠泥由模子翻塑而成,大小各異,大的高達三尺,小的僅有二三寸。兔兒爺經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它兔首人身,左手拿臼,右手執杵,背上插着紙筆和小旗。由於受戲曲人物的啓發,兔兒爺的形態千奇百怪,惟妙惟肖。有的似出征武士,頭戴金盔,身披戰袍;有的像剃頭郎,肩挑擔子,手執太平鼓。爲其襯托,兔兒爺經常騎着獅子、老虎、梅花鹿等坐騎,偶爾也坐於蓮花寶座之上。兔兒爺形態各異深受百姓喜愛,中秋祭月之後,往往成爲孩童們愛不釋手的玩物。

5、玉兔入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4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女,踏着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着嫦娥從身邊走過。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

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裏,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4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做伴。

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爲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裏含着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姐姐們,飛到了月宮陪伴嫦娥居住了!

中秋節的寓意9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着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着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句貼切地反映了中秋佳節的意義,反映了人們對月圓的期盼和對相思之人的牽掛。

寓意着家人團圓圈家歡樂,正因爲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圓很亮的原因,所以這個節日又被稱“團圓節”。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是全民的節日,但從前有的地方婦女在中秋有她們獨特的節俗活動,如“拜月”,俗傳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稱爲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之說。吳地有“走月亮”之俗,婦女盛裝出遊,互相往還,直到天明雞唱,猶婆娑月下。婦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代月亮主生育的民間信仰有關,有些地方拜月活動結合求子儀式,是其證明。閩南及臺灣地區的婦女,中秋節有“聽香”之俗,聽香人燃香禮拜後,或靜立或出遊,注意竊聽別人語言,以占卜吉凶。

月是民族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當然,現在看來,名義上拜月亮,其實念念不忘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先吧,還有就是思念那些遠方不能夠團圓的親人們。總之,中秋節,就是團圓節,就是溯宗追遠,就是一家團聚的節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的寓意10

中秋節的寓意爲家庭團圓幸福、花好月圓。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拜月、賞月、團圓慶賀是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從當代社會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衆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

中秋節象徵親人的團圓。“身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着強大而又神祕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中秋節燈謎的由來

燈謎,是我國民間文學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人民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的智慧和結晶,它源於生活,用於生活;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智力活動遊戲。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業的愛好者,使人在增長知識,啓迪智慧的同時,又獲得美妙的享受。

中秋節燈謎由來在我國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隱語”,這是燈謎的雛形。到了漢代“隱語”開始分化爲兩個方向。一類以描寫特徵爲主的事物謎;另一類以文字形義爲主的文義謎。到了魏代,則稱爲“謎語”。隋唐時期隨着詩歌的興盛,詩謎大量出現,併成爲主流。從宋代開始,一些文人學士常在元宵之夜,將謎條張貼在各種花燈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燈謎”就是這樣而來的。清中葉以後,謎風大盛,涌現了許多謎師。辛亥革命後,燈謎形成了南宗北派兩種風格,到了舊社會,由於謎家大都是士大夫階層,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強調風雅,排斥民間燈謎。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燈謎活動更加蓬勃發展,謎材謎作日益完善豐富,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活躍羣衆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有燈謎活動及燈謎學術交流。

中秋節有哪些風俗

1、祭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2、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不一,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3、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爲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月餅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4、扎燈籠

古時在廣東,中秋臨近時,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此外,還有很多小朋友會用水果皮扎燈籠。另外,還有木瓜燈、香蕉燈等,最簡便的是“柚皮燈”,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能做。紮好的燈籠除了用來“樹中秋”,更有情侶提着燈籠依偎賞月。

  中秋節傳說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終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

后羿所以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齊,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逢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逢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我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衆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衆人走後不久,逢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明白自我不是逢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逢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這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並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我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的寓意11

中秋節賞月的由來

據史料記載,上古時代帝王就制定了“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還將農曆每季中的三個月分別稱爲“孟”、“仲”、“季”。八月十五,居於秋季正中,故稱爲“仲秋”或“中秋”。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農耕時期和崇拜自然現象的祭祀儀式,即祭杞月神的儀式。即慶賀農作物收成季節。即“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春祈秋報”作爲答謝神聖的一種儀式。

古代祀月的儀式,不斷演化,形式範圍不斷擴大,漢魏時期已出現了“中秋賞月”習俗。漢武帝時有賞月之風。據>記載∶“諭尚書鎮牛渚,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而到唐玄宗時代更是盛行,唐>雲∶“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後來又建專供賞月的“賞月臺”。至宋代賞月之風更盛,南宋宮中建有“賞月橋”。

“安史之亂”後,賞月之風從宮庭、士大夫上層社會擴展至民間,文人雅士興起了賞月、玩月、詠月,據宋·吳自牧>記雲∶“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小竟文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更,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人們通過在中秋節賞月來寄託情懷,也是人們渴望團圓的美好心情。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唐詩有多篇中秋賞月詩,如王建有詩:“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寫道:“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峯前看不眠。”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

中秋節又稱月節、追月節、拜月節、玩月節。從唐代中葉開始,中秋賞月之風日盛,成爲時尚。“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一首《靜夜思》,婦孺成誦。他的《把酒問月》,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到“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寫出了人生的感悟。

明清時期,祭月、拜月成爲全國通行的習俗。清代俗諺有:“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清代有特製的祭月月餅,這種月餅較其他月餅爲“圓而且大”,“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特製月餅一般在祭月之後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來享用。在明代,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的方式是,在市場上買一種特製的“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光菩薩像,月光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旁邊有玉兔持杵在臼中搗藥。這種月光菩薩像小的三寸,大的一丈多長,畫像金碧輝煌,非常精緻。當時,家家設月光菩薩神位,供圓形的果、餅與西瓜,西瓜要切成蓮花狀。晚上,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後,將月光紙焚化,一家人共享撤下來的供品。

中秋賞月

明清以後,北京中秋節新添了一個節令物件——彩兔,清人暱稱玉兔爲“兔兒爺”。人們用黃沙土做玉兔,裝飾以五彩顏色。兔兒爺的製作工藝精美,造型千奇百狀、滑稽有趣,京城人“齊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兒爺給市井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20世紀初,民間索性將祭月稱爲“供兔兒爺”。名稱的變化,包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高懸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裏已俗化爲可觸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雖然人們依舊供奉它,但它已失去神聖的品性,成爲一種世俗觀念的表達。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活動。

中秋節賞月的活動含義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蘇軾《水調歌頭》詩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ge),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鉤新月,可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這月亮意上,集凝聚了人類多少美好的憧憬與理想!

中秋節的寓意12

中秋節由來寓意

1、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

2、和諧

中秋慶賀着期待着豐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3、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中秋節的習俗一: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的習俗二:吃月餅

我國城鄉羣衆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爲天下。

中秋節的習俗三:分享、饋送“團圓餅”

中秋節令食品是月餅,月餅在民間稱爲“團圓餅”。中秋時節正是收穫的季節,人們爲了加強家族、社會成員之間的聯繫,互相饋贈禮物,月餅就成爲人們相互交流的信物與吉祥的象徵。

月餅的形制在宋代可能就有了,蘇東坡曾有詩讚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但從文獻記載看,當時的節物重在賞新,如嘗石榴、棗、慄、桔、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還沒有將月餅作爲重要的節令食品。以月餅爲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大概始於明朝。

中秋節的習俗四:家人團聚

團圓是中秋節俗的中心意義。

因爲家族生活的關係,中國人有很強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繫,從而較早形成了和睦團圓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員的團聚成爲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節日就爲民衆的定期會聚提供了時機。在傳統年節中都不同程度地滿足着人們團圓的要求,如除夕的“團年”、重陽的聚飲等。中秋爲花好月圓之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聯想到人事的團圓,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視爲特別的“團圓節”。宋人的團圓意識已與中秋節令發生關聯,前述宋代城市居民闔家共賞圓月,就是體現了這一倫理因素。

中秋節的習俗五:祭月拜月,慶祝豐收

唐宋時期的中秋是一般的社交娛樂性節日,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玩月。明清時期節日性質發生變化,人們同樣賞月,但似乎更關注月神的神性意義,以及現實社會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與經濟關係。中秋是豐收的時節,人們利用中秋節俗表達人們對豐收的慶祝。祭祀月亮時的時令果品,既是對月亮的獻祭,更是對勞動果實的享用。

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而來,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神話故事中,嫦娥奔月後,衆人爲了紀念她,於是有了中秋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上古時期的《周禮》,“中秋迎寒夜”便是古人崇敬月神祭祀典禮的描寫,古代帝王也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中國古人把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部分,農曆七、八、九三個月爲秋季,八月居秋季當中,因此稱爲“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所以又稱“中秋”。中秋節從唐朝發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也有“秋節”、“八月節”、“月節”、“月亮節”、“團圓節”、“女兒節”等諸多名稱。

中秋節最早起源於古人對月亮天體的崇拜,古人缺乏對宇宙自然科學現象的認識,將日月這兩大天體,視爲代表着世界的兩極,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祭祀活動。月亮遙不可及的神祕色彩,也引發了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廣寒宮玉蟾”以及“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和傳說,都是古人豐富現象力的表現。

中秋節的寓意13

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是團聚,它反映了人們閤家團圓的美好願望。中秋節過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漸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聚。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這與朱元璋發動各種抵抗力量有關。

中秋吃月餅的意義

衆所周知,月餅的形狀都是圓形的,圓就象徵着團團圓圓,家庭美滿,所以,人們又會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因爲在這一天,月餅是圓的,天上的圓月在這一天也是最圓的,所有的一切都象徵着圓圓滿滿和和睦睦。所以,正是因爲月餅的象徵意義很美好,所以人們們便一直把這個傳統的習俗發展至今,亙古不變,在子子孫孫中代代傳承。

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爲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爲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吃月餅的7大講究

1、吃鮮莫吃陳,中秋節吃月餅的7大講究。

月餅含脂肪較多,存放過久,容易發生變質。新鮮月餅圓正飽滿,感觀好,鮮味濃,味美可口。陳月餅油脂已氧化酸敗,失去原有風味,甚至產生一種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最好是現買現吃。

2、吃少莫吃多。

月餅含油脂、蔗糖較多,過量食用會產生滑膩感,易致胃滿、腹脹,引起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血糖升高。老年人、兒童更不宜多吃,否則會引起腹痛、腹瀉或嘔吐。

3、要細嚼慢嚥。

吃月餅時,可將月餅切成若干小塊,使餅餡分佈均勻,然後細嚼慢嚥,這樣才能品出月餅的美味,同時也有助於消化,中秋短信《中秋節吃月餅的7大講究》。切忌吃得過快,囫圇吞棗。

4、宜早不宜晚。

吃月餅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應少吃或不吃,特別是老年人更應如此,否則,有可能成爲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某些因素。

5、先鹹後甜。

月餅一般有鹹甜兩種,如鹹、甜月餅同餐,應先吃鹹的,後吃甜的,這樣才能把兩種月餅的味道品嚐出來。如果備有甜、鹹、鮮三種月餅,應先吃鮮味,後吃鹹味和甜味。如果備有甜、鹹、鮮、辣四種月餅,應先吃鮮味,後吃鹹味,再吃甜味,最後吃辣味。

6、有病者不宜食。

月餅富含糖和脂肪,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肝硬化、膽囊炎(膽結石)、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患者只能吃。

7、邊吃月餅邊飲茶。

邊吃月餅邊飲茶,一則可以止渴、解滑膩、助消化;二則可爽口增味,助興添趣。喜歡飲酒的人,吃月餅時可以酒代茶,興趣更濃。

全國各地的中秋節習俗

賞月

賞月是祭祀月亮的習俗,輕鬆的犧牲變成了莊嚴的犧牲。據說今晚月球離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自古以來,就有賞月的習俗;媳婦回家是我要每天回我丈夫家,完美、吉祥之意。魏晉初,但這不是習俗。在唐朝,中秋賞月、月亮很受歡迎,許多名詩中都有詠月詩。

追逐月亮

追逐月亮是中秋節的.習俗,所謂語“追逐月亮”,即是農曆八月十五以後,還沒結束,到是第二天晚上,很多人邀請朋友和親戚,繼續賞月,被稱爲“追逐月亮”。據清朝陳子厚《嶺南雜記》序雲:“粵中好人,八月十六日晚上,聚親戚朋友聚餐賞月,這叫追月。”

潮汐觀測

中秋節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我知道兔子很圓,九月有霜凍和寒冷。夜潮望向月亮中央。"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所作《8月15日觀潮》詩。在古代,浙江地區,除了中秋賞月,觀潮是又是一箇中秋節。

吃月餅

月餅,它也叫月亮羣、收穫蛋糕、宮廷蛋糕、團圓餅等,是中秋節祭拜月神的古代祭品。剛開始吃月餅是爲月亮神獻祭,後來,人們開始賞月,品嚐月餅,作爲家庭團聚的象徵。月餅象徵着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的食物,用它來祭祀月亮、送走親友。到現在爲止,吃月餅是中國南北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重聚”。

祖先崇拜

廣東潮汕地區的中秋習俗。中秋節的下午,每個大廳都設立了祭祀的平臺,設置祖神大師卡,提供各種產品。在儀式結束時,把祭品一個一個地煮,同時爲家人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中秋節的寓意14

中秋節有什麼寓意

(一)團圓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

(二)和諧

中秋慶賀着期待着豐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三)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1、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2、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3、祭月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4、燃燈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懸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5、觀潮

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節燒塔故事

每年中秋佳節全國各地除了拜月神、吃月餅的習俗外,南方大部份農村地區都有中秋夜燒塔的.習慣。而中秋夜燒塔的習俗起源於南宋未年的早禾市。

據史書記載,南宋未景炎元年(1276)正月,文天祥被元兵所扣留並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江時,文天祥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在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開府,指揮抗元。不久,又先後轉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長汀)、漳州龍巖、梅州等地,聯絡各地的抗元義軍,堅持鬥爭。

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軍由廣東出兵,進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於都)獲得大捷後,又以重兵進攻贛州、吉州(今江西吉安,文天祥家鄉),陸續收復了許多州縣。元朝江西宣慰使李恆在吉州及興國縣發動反攻,文天祥兵敗。祥興元年(1278)秋,文天祥在吉州、興國等地收容殘部近萬兵力準備再次反攻,於農歷八月十五曰匯合在早禾市(今江西泰和縣禾市鎮)的牛吼河邊上的一個小山村(後被明朝庭命名爲“國渡村)。

中秋節當天,禾市老百姓在牛吼河上用自家門板、茅草架設了一浮橋,供文天祥率軍過橋抗元。(後被朝庭命名爲“國渡”的渡口遺址)。

中秋節的寓意15

中秋節吃芋頭的寓意

中秋食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八月十五還被民間稱爲人節。萊陽一般是早上吃芋頭,叫嚐鮮。這個時候芋頭還不是最佳的收穫時節,但由於芋頭有“餘頭”的諧音,人們爲了討個彩頭,希望好日子有富餘,所以都是要在中秋佳節的時候刨點芋頭嚐嚐鮮的'。

據瞭解,芋頭性平,幾乎人人都適合食用,益胃健脾、補中益氣,能很好地緩解食慾不振、渾身無力,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特別適合體弱者。同時,它有助於保持肌膚彈性、延緩衰老。

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中秋節吃芋頭是源遠流長的一項習俗,但各地人們在中秋節吃芋頭的含義卻各有不同。

中秋節美食

山東麥箭

說到山東中秋美食,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它先用白麪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據說,中秋節當天,青島人除了要吃好中秋晚宴外,早餐、午餐也作了改善,一般都蒸餑餑、包子,給一家人改善伙食。麥箭就是其中一種。

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有錢人家吃月餅,窮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風俗。“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着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牀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隻扁圓形野瓜。她採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後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裏,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爲這是從南山採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中秋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爲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