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中秋的作文常用[4篇]

中秋節7.18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秋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的作文常用[4篇]

中秋的作文 篇1

威海人過中秋最講究兩個字團聚,無論平時怎樣的忙小輩們都會到長輩家裏團聚。一家人湊在一起你說說公司的發展,我說說將來的構想,這就是中秋節就是團聚。通常在晚餐結束之後一家人都會品嚐月餅。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爲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爲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爲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爲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爲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爲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爲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爲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爲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爲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着獅、象等猛獸,有的騎着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爲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爲熱鬧。

中秋的作文 篇2

很久很久以前,后羿和嫦娥是一對夫妻,因爲后羿射日有功,王母娘娘給了后羿

一些仙丹,后羿便交給嫦娥保管。嫦娥把藥放到百寶箱裏,后羿的一個學生知道了,就去搶靈藥,嫦娥打不過他,無奈之下、她就把藥吞下了肚。后羿回家一看家裏沒有人,只見月亮上有她的影子,便到後花園擺上香案讓嫦娥回來。慢慢的,吃月餅、賞月就變成了習俗。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現在我們想團圓並不難,可是嫦娥什麼時候才能團圓呢?我真希望他們可以團圓!

中秋的'作文 篇3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徵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爲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曆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穫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戶戶都洋溢着豐收的喜悅。據說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爲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爲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臺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着皎潔的明月,隨後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聖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唱。

難忘中秋!

中秋難忘!

中秋的作文 篇4

中秋之夜,我迫不及待地來到樓頂觀看月亮。

皎潔的月亮冉冉升起,在深藍色的天幕中定位了。初升的月亮像雲朵一樣潔白,但她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

月亮是一個善良的姑娘,她把光芒撒滿了房頂,籠罩了大地,給大地鋪上了一層薄紗,人們沉浸在柔和的月夢中……

望着月亮那晶瑩的大玉盤上,竟也有瑕點兒,是吳剛在砍桂花樹?還是嫦娥在感嘆人生呢?然而,瑕不庇瑜,月亮依然像一面大鏡子,引起了我無限的遐想。

我咬了咬手中的月餅,月餅也似乎在月光的照映下變得更香、更甜、更有嚼勁了。

這時,樓下傳來孩子們嬉戲的聲音,我連忙來到欄杆處低頭俯視,幾個小孩提着燈籠,在歡快地跳躍着,時而又爽朗的笑着。記得小時候,每當臨近中秋,燈籠就成了我最美好的嚮往,提着燈玩遊戲,爲我們的童年增添了無限色彩,可在今晚月光照映下,在我眼中,燈籠似乎失去了往年的魅力。是啊,燈籠怎能同這如水的月光相提並論呢?

突然,月亮被一層薄霧籠罩了,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它發出的淡淡的光芒。它多麼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和我玩起了捉迷藏。我又咬了口月餅,不厭其煩看着雲中的'月亮。過了一會兒,月亮從雲霧中探出了一個頭,看着它那神神祕祕的樣子,我不禁大笑起來。望着這明鏡如水的月亮,唐朝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浮現在我的腦海:“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名曲《彩雲追月》和《二泉映月》中優美的旋律也在我心頭盪漾開來。多少人歌頌着明月啊!人們創造了多少首頌月曲,多少首頌月詩,多少個頌月的傳奇神話啊!

天空就像一幅美麗而又神奇的畫卷,而明月則是這畫卷中最最吸引人的亮點。

啊,這如水的明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