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實用的中秋節的團圓作文彙總7篇

中秋節1.99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團圓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中秋節的團圓作文彙總7篇

中秋節的團圓作文 篇1

今天上午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回爺爺家過中秋節,中午我們一起吃了月餅,爺爺和奶奶問了我這一個月上學的情況,爺爺、奶奶誇我上學後我長高和長大懂事了很多,爸爸媽媽讓我繼續努力!

爺爺說很想我,我也很想爺爺和奶奶,我和爺爺約定國慶節一起出去玩,我非常開心!一家人開心的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團圓作文 篇2

中秋佳節,月圓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觀賞着那輪圓月,這種感覺我像是每一個人都最想要的吧!中秋節到了,我們也要開始準備回家團聚了。

中秋佳節,月圓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觀賞着那輪圓月,這種感覺我像是每一個人都最想要的吧!中秋節到了,我們也要開始準備回家團聚了。

坐在月下,泡一壺普洱,吃一塊月餅,與家人談論各樣的趣事,想必是再愜意不過的事情。花好月圓,嫦娥仙子的衣袖又撩撥起人們各種美麗的嚮往;花好月圓,金榜題名,記錄着無數勤勞的人們不懈追求的腳步;花好月圓,不經意間使思鄉的遊子清淚沾巾。也許八月十五這個日子,便是月對人們的回禮吧?就在這個月夜,她周身散發着醉人的光芒,猶如女神一般端莊……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今天的月的。幸運的是,我們卻從這皎潔的月上,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天文曆法、中醫中藥、四大發明、唐詩宋詞……中華五千年的燦爛都是今天的月經歷過的。看着這個曾經照過古人的月,歷數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我們沾沾自喜,引以爲傲。想到這裏,笑意爬上臉頰,纏入眼眸,勾起嘴角,都因中秋節啊……

今日,月下游玩的習俗,已經沒有舊時的盛行,但一家人其樂融融,設宴賞月仍是不會改變的。在圓圓的月亮的,圍坐着圓圓的圓桌,品着圓圓的月餅,吃着圓圓的蘋果,圓圓的葡萄……在這一天,在這個夜晚,好像只有圓圓的才能夠表達我們團圓的心情。親身品味這花好月圓的之夜給一家人帶來的歡愉,我們對未來一年的無限憧憬又時時浮上心頭。

試想東坡居士今若在,“此事古難全”的遺憾也許就灰飛煙滅了吧?來吧!在這團圓的夜,我們“把酒問青天”,在這團圓夜,我們“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團圓作文 篇3

一年中一家人難得團聚在一起,所以團圓的滋味是幸福的也是悲傷的。

一年之中團圓的日子就那麼幾天,平常的日子裏不是這個沒來,就是那個有事,家人們很難得全聚在一起,於是大家就盼呀盼,盼望節日的到來。終於在大家的期盼總中秋節來臨了,在中秋節來臨的前幾天裏,奶奶不是把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就是坐在沙發上一個人嘴裏唸叨着:怎麼中秋節還沒到呢?奶奶就這樣一天天的期待着。中秋節來臨了,在那個早上,奶奶起了一個大早牀,我不記得了,只記得天才剛剛亮了,奶奶在早上溫柔的陽光中興高采烈地出門買菜了,直到我們都起牀時纔回來,奶奶的籃子裏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水果,哼着小歌走進了廚房,我們收拾好了之後,便陪着奶奶等待叔叔他們一家人的到來。在九點鐘的鈴聲敲響後,叔叔一家才姍姍來遲。奶奶也沒說什麼,大家便一起談天論地,高聲分享着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惹得大家鬨堂大笑,特別是我和堂弟之間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夜,寒夜漫漫、白雪飄飄,我們不能出去玩遊戲和放鞭炮,所以我們便無趣的很,忽然我想起了電視上的郊遊時的場景,大家把桌布鋪在草地上,把食物擺在桌布上,大家一邊享受着美味的食物,一邊欣賞着爛漫的風景。我們便決定向電視上一樣來進行一次郊遊,我們用沙發上的枕頭來充當着靠背,用地毯當桌布,又把過年時的食物擺在上面,一邊享受着美味的食物,一邊欣賞着電視上的精彩的節目,直讓家人們對我們刮目相看,我們一邊在大家的期盼下玩着屬於我們的別樣郊遊,一邊在節日的薰陶下享受着愉快的生活。回憶完之後,我們都多了一些感觸。

大家在一起幸福的團聚在一起,但是有團聚就會有分離,以前的日子已經回不去了,只有珍惜現在的與家人一起快樂生活的日子,才能把以前的即分即離補償回來,纔會不留遺憾。

讓幸福的滋味多多蔓延在世界裏,把悲傷拋向太空,多回家看看,讓家人一起團圓,整個社會都沉浸在甜蜜的滋味中!

中秋節的團圓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會齊聚在姥姥家,吃飯賞月,今年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早早的就來到了姥姥家。我們到姥姥家的時候她正在做菜,做的都是我最愛吃的。

小舅媽是第一個到家的,她把手裏捧着的大西瓜放下後,就來幫姥姥做菜了。過了一會兒,大姨和大姨夫手拎着桂林的特產回來了(因爲他們剛旅遊完)。桂林的特產還真不少哩:有桂花糕、芝麻糕、薑糖、豆腐乳……緊接着,媽媽提着活螃蟹進屋了。那些青色的小傢伙,還在網子裏痛苦的掙扎,真是可憐。姥姥和小舅媽費了好大地勁才把螃蟹“抓”到了鍋裏。十來秒後鍋裏再也沒有了“霹靂啪啦”的響聲,一切都恢復了平靜祥和的情景……咦!這不是吳雪昕姐姐嗎?她剛剛參加工作,用領到的第一份工資給姥姥買了箱“營養舒化奶”。這不,話音剛落,大舅、二舅、二舅媽都來了,他們手拿着一大盒月餅……今天,在閤家團圓的日子裏除了在外工作的老爸、在外學習的小舅和哥哥姐姐外,大家全到齊了。

“開飯嘍!”只聽姥姥的吆喝,大家趕緊端菜拿碗筷,說說笑笑地圍着圓桌坐下。只見一桌讓人垂涎欲滴的好菜:有酥肉、扣肉、麻辣雞……熱菜涼菜加起來,一共16盤。我重點介紹一下來自我姥姥家鄉的酥肉和扣肉吧!姥姥做的酥肉,會讓人覺得肉質鬆軟,味道鮮美。姥姥說這道菜的祕決主要在於,炸之前要把選好的肉用刀背拍一拍才行!姥姥做的扣肉堪稱一絕,肉肥而不膩,因爲姥姥在把大塊豬肉放在熱油中炸的時候,在肉上面裹了一層糖漿,炸時要把肥油焗出來,然後夾上海帶或土豆上鍋蒸,這樣肉纔會好吃!麻辣雞也很美味……吃着吃着姥姥說了一句:“我的這兩道菜還沒有接班呢?”據說小舅做飯比較好吃,沒準就是他了。大家還談到殘奧會、三鹿牛奶污染事件,其間充滿了兄弟之情、兒女之情,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吃完飯後,姥姥給大家拿來石榴和月餅。裝月餅的盒子可真大,還這麼沉,二舅說下面還有一層哩!姥姥一看果然是,啊噢好多種口味呀!有白蓮蛋黃、板栗蛋黃、極呂普洱、綠茶、佛跳牆、紅豆等等,每個月餅的包裝盒上都寫着“福滿天下”。看見吃的差不多了,姥姥又分起了大西瓜……

晚上,媽媽在家裏看着“榮成月中華情”中秋晚會。我約了對門的騰騰一塊兒下樓看月亮、吃月餅。今天的明月,又圓又亮,上面似乎有兩隻小獅子在荷花池邊嬉戲……我們又數了數天上的星星。看完,我們又高興地一起吃了月餅。其實人們把月亮比作象徵團團圓圓的吉祥物,月餅代表了美好的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團圓作文 篇5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時候大家要走親訪友,全家人要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等。

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終於到了。早上起來,天氣晴朗,秋高氣爽,我和爸爸媽媽收拾好行李去爺爺奶奶家,到了樓下,我急急忙忙的下車,邊跑邊喊:“爺爺奶奶我回來了!”爺爺奶奶聽到後,急忙開門出來迎接我。我看到爺爺奶奶很高興,和他們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回家後,爺爺說:“澤澤又長高了。”奶奶問我最近學習怎麼樣,累嗎?我向爺爺奶奶問好,感到溫暖幸福。

吃完午飯,我拎着一盒月餅跟爸爸媽媽去舅舅家送禮。一到舅舅家我就和弟弟妹妹們玩捉迷藏。後來,我們小朋友坐在一排,每人講一個關於中秋的小故事,大家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聽着故事,溫馨極了。

晚上,我們和姑姑一家人一起聚餐,大人們在一起說着各自的工作、生活,我們小孩子在一起嬉笑玩耍。吃完飯後,大家沿着河堤散步,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樹梢,好像樹上結出了一個亮閃閃的大果子。我們一家人一邊走着,一邊看月亮。奶奶說:“一年裏只有今天的月亮最大最圓。”我想:這就是人們要在這一天團圓的原因吧!

中秋節的團圓作文 篇6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農曆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俗稱“八月半”。這一天,在外親屬都要回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這是一年中僅次於過年的重要“節刻”。節前,鹽城民間都有比較充分的準備。通常人家除從食品店選購各種餡心的月餅外,還購買雞、鵝、鴨等家禽宰殺,同時還買些藕、梨、菱等。此日,早上多吃圓子或餅,中午吃雄雞或雄鴨,晚上吃月餅、糯米餅(西區俗稱“粘燒餅”)或藕餅。

舊時,晚上各家都要“敬月光”,由小兒取果物於盤,置方桌子室外,點燃香燭,燃放鞭炮,家人相聚拜月。貧困人家吃普通米餅,富裕人家大擺宴席,吃團圓酒。現時,城鄉“敬月”之俗已不多見,民間其它習俗尚存。一些機關和羣衆團體經常於此節舉行港澳臺、僑胞的茶話會、聯歡會,工商企業舉辦金秋供貨會、洽談會,知識分子,特別是文化藝術界的名人雅士亦常借賞月之機,聚會、吟詩、寫字作畫等。

中秋節的團圓作文 篇7

年年中秋夜,今朝別樣圓。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中秋節又快到了。每當中秋節快要來臨的時候,必定是中國人舉家望月,團圓相聚的時刻。在這一天,我們無論是身在室宇家內,還是身處異國他鄉,都會祭神祖、賞明月、食月餅、飲桂酒。祈求上天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堂堂一代大文豪蘇軾在九百多年以前,面對與自己最愛的弟弟蘇轍在中秋之夜分處兩地不得相見,不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在這樣感嘆的背後,又何止是東坡先生一人的肺腑之言,它更是代表了全天下所有中國人對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團圓的理想與期盼。

團圓,其實是一種福。

中國人賦予了“團圓”這二字非常神聖的內涵和寓意。在古代中國人看來,團圓並不僅僅是全家人在一起團聚那麼簡單。中國古代社會是封建禮法嚴格的家族式社會,等級制森嚴。如果以一個封建大家族長輩的視角來看的話,那麼只有族人俱在、子孫滿堂、忠孝守禮、和睦有愛等條件存在的時候,纔可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團圓”。

中國古人是如此的看重“團圓”,以至於到了現代社會,“團圓”已經漸漸的變成了一種文化的符號與象徵。在中國這樣一個“以和爲貴”的國度裏,“團圓”代表了中國人幾千年以來對於幸福的不懈奮鬥與追求。中國人講究“飲水思源,葉落歸根”,它強調了人在向前奮鬥的過程中或者人老了以後,不要忘了回到家鄉去和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它的精神號召力是如此的強大,以至於能吸引海外的華人僑胞不顧天之遙、路之迢也要回到家鄉認祖歸根的情結。縱使從未相識,然同樣是黃皮膚、黑頭髮的華夏同胞,只要相遇在一起,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盡訴團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