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熱門】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彙總八篇

中秋節1.4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彙總八篇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蘇州,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中秋節是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月亮圓了。中秋節有三大主要活動:賞月;吃月餅;還有和家人團圓。我們蘇州人愛吃肉月餅和蘇式月餅,可我卻喜歡吃廣式月餅,特別喜歡吃椰蓉餡的,它的味道特別甜。

在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吃過飯,坐在陽臺上,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賞月,這是多麼美妙的事啊!

記得去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和外公、外婆還有爸爸、媽媽坐在一起賞着月亮,吃着月餅。我感覺是多麼幸福和溫暖啊!我當時就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還有一次,我們一家和伯伯一家在爺爺、奶奶那兒一起過中秋節,我們坐在陽臺上,有說有笑,感覺是那麼的溫馨。

我喜歡中秋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因爲它能讓家人團圓,能讓在外地奔波的兒孫們回家和家人們共享天倫之樂!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2

大家好!我的家鄉可美麗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有哪些習俗吧! 在我的家鄉里,有碧綠而可愛的小草,有活潑可愛的小鳥,有清澈見底的小河,有高大而美麗的房子。 我的家鄉在過中秋節的時候,人們喜歡早早地去菜市場買菜,因爲早上的菜特別新鮮,所以人們要早早的去買新鮮的菜。還會買一些月餅和花燈。到家後人們就會忙着燒一頓豐盛的午餐,只要你走進我的家鄉,肯定會被家鄉美麗的風景和豐盛的午餐而迷住,捨不得走。吃完午飯後,有的人會在家看電視,有的人會聚集在一起打牌,有的人會去逛街……到了晚上,每家每戶還會燒一頓美餐,吃晚飯後,大家就會坐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你看多美啊!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3

八月十五中秋節,在我們家鄉,是一個極爲重要的日子,我想,這個節日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也是不同尋常的,因爲它飽含了親人之間的濃情與思念,也飽含了朋友們之間的友誼與牽掛。

這一天,大人們在廚房做着美味佳餚,忙的不亦樂乎,小孩子們在一起嬉戲玩耍,嘴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傍晚,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歡聚一堂,一邊品嚐着美味可口的飯菜,各式各樣的月餅,一邊 欣賞着精彩絕倫的電視節目,或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身心在這一刻得到了徹底的放鬆。

夜晚,擡頭望天,深藍的天空中點綴着簇簇羣星,一輪金黃的圓月被閃亮的星星包裹在中間,彷彿一個小小的郵箱,傳送着親人之間說不完的心裏話,吹來的陣陣微風,也讓人心曠神怡,無比愜意。

天上月最圓,人間情最真。多少個家庭,親人團聚,共享天倫。漫步街頭巷尾,放眼萬家燈火,傾聽歡歌笑語,頓覺暖意融融。中秋夜,令人浮想聯翩,情思濃濃,但願這一刻,月圓人也圓!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4

威海人過中秋最講究兩個字團聚,無論平時怎樣的忙小輩們都會到長輩家裏團聚。一家人湊在一起你說說公司的發展,我說說將來的構想,這就是中秋節就是團聚。通常在晚餐結束之後一家人都會品嚐月餅。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爲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爲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爲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爲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爲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爲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爲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爲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爲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爲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着獅、象等猛獸,有的騎着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爲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爲熱鬧。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老家玩。到鄉村後,下了一場大雨,把花、草、樹、木都喝飽了。雨停了,我在房間看電視。忽然,媽媽跑到我房間,大喊道:“快來看哪!外面出現了一道彩虹!”我趕緊向外面跑去,看到了彩虹,它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就像天空出現了一座五顏六色的小橋,真漂亮!

太陽下山了,天空出現了圓圓的月亮,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賞月。一邊賞月,媽媽一邊給我講中秋節的來歷: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的月亮最圓,最明亮,月色最美。這一天家家戶戶圍在一起觀賞月色,共享天倫之樂,因此,人們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賞月和吃月餅。

吃着香甜的月餅,依偎在爸爸媽媽身邊,我感到真幸福。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6

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爲,媽媽告訴我: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是家人團圓,品嚐月餅,飲酒賞月,盡享天倫之樂的好日子。並且還有一天 的假期呢,所以我喜歡中秋節。

在我的家鄉,人們早早地盼望着中秋佳節的到來。瞧,琳琅滿目的月餅是超市裏的熱賣品,人們爭相搶購。“餈粑,又香又糯的餈粑。”小販們在各處叫賣,好不熱鬧。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了,奶奶早早地準備好了豐盛的大餐,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大圓桌旁,吃得可起勁了,都相互祝福着乾杯,真是其樂融融。不久,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 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陽臺賞月。我問爸爸:“中秋的月亮爲什麼那麼圓?”爸爸回答說:“因爲家人團圓,所以月兒圓。”我問了一大堆問題,爺爺還饒有興趣地爲我講起了 《嫦娥奔月》的傳說,我聽得津津有味。

桌上的美食散發着誘人的香味,我拿起月餅開始狼吞虎嚥了起來。,一下吃了三個,心裏像灌了蜜似的一樣甜美。爸爸見我的吃樣,就開始給我講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古往今來,月餅作爲中秋節的應節 食品,其餅面圖案無不與月亮相關,百花齊放讓你看不過來,在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

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的由來。傳說安通商的吐番的人給李世民一盒圓餅,從此中秋的習俗變流傳了下來。”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頭。

中秋節既可以賞圓月,嘗美食,又豐富了知識,可真是一舉多得呀!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7

我經常會想起在老家的中秋節。

中秋節晚上,我和小夥伴在廚房的外面偷看奶奶月餅。做奶奶先把粉揉成圓形,在上面雕刻着美麗的花紋,四邊再裝飾一下,這樣一個月餅就做好了。我和小夥伴不吭聲,悄悄進去了,奶奶嚇了一跳。“奶奶我們也給您幫忙吧!”奶奶撫摸着我和小夥伴的頭,慈祥地說:“好的。”

不一會兒,好吃又新鮮的月餅上桌了。爸爸、媽媽和爺爺在一旁品嚐,他們喜笑顏開地說:“真好吃!”我看着他們吃,忍不住拿了兩個吃。奶奶拍着我頭,高興地說:“小饞貓。”我嘿嘿地笑起來。媽媽問我:“在月亮最圓的時候,可以許個願。你許什麼願?”“不告訴你!哈哈!”……媽媽又問:“你知道關於中秋節的一首歌嗎?”我左思右想想不出來。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輕輕地唱了起來:“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爲我打月餅呀……”我、爸爸、爺爺、奶奶也一起跟着唱了起來。院子裏飄滿了我們的歌聲。

家鄉的中秋節真好啊!好想念啊!

家鄉的中秋節的作文 篇8

阿拉寧波的中秋節,與全國不同,全國各地八月十五爲中秋節,寧波人竟自撰曆書,定八月十六爲中秋節,居然一直延續了下來。寧波老話“天下中秋皆十五,唯獨寧波在十六”,聽起來頗有些與衆不同的自豪。寧波還流傳着這樣的民謠:“八月十六中秋天,月餅餡子嵌嘞甜;新米蜂糕(又稱水溻糕)紅印添,四親八眷都送遍。”舊時寧波府所轄的縣,均以八月十六爲中秋節,寧波俗語:“八月十六大節肯(節日),湖西河邊看戲文。”至今仍爲一些老戲迷所津津樂道。

去年的八月十五媽媽帶着我去商場購買一些節日的商品,一進大門哇!這裏早已經人山人海了人們都懷着喜悅的心情爭先恐後地採購者所需的節日禮品。貨架上包裝成五顏六色的月餅最引人注目它們在絢麗多彩的燈光照耀下彷彿在對我打招呼並且說:“小朋友,快把我們帶回家和你們一起分享過節吧!”晚上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坐在自家的陽臺上欣賞着天空中的明月聽着爺爺和我講着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腦子裏漸漸浮現出一張張對月亮充滿神奇而美麗的圖片。心中暗下決心要努力好好學習長大後用知識去揭開月亮神祕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