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寫中秋節的作文集合六篇

中秋節1.4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中秋節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中秋節的作文集合六篇

寫中秋節的作文 篇1

中秋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一個家庭團聚的節日。

在古代,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散文家、詩人和詩人,在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每個人都很開心。然而,蘇軾卻獨自一人坐在窗前,思念着深愛着他的弟弟蘇轍。他從小就一起學習和睡覺,但長大後,他走自己的路。他們已經幾十年沒見面了。蘇軾心想,爲什麼人分開時月亮是圓的?另一方面,生活中有太多的失望。蘇軾低下頭,忍不住唱道:“人有喜怒哀樂,月亮有沉浮。在古代很難完成這件事。我希望人們能長壽,並在千里之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寫中秋節的作文 篇2

中秋節到了,在這樣美好的節日裏,有人全家團圓了,有人去賞月了,還有人去買月餅吃……可我家發生了一件誰都猜不着的事……

早晨,我被媽媽吵醒了:“小胖,鼻涕蟲在我們家地脫上畫地圖了!”媽媽把話說完之後,我才慢慢清醒過來,至於媽媽說的話,我一個字都沒聽清楚。我只好把衣服穿好,迷迷糊糊地下了樓。

到了一樓,我發現地上有一隻鼻涕蟲在慢慢地爬來爬去,好像在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呢!接着,媽媽又帶我來到家門口,指着地脫上彩色的東西,問:“這是什麼?”我回答:“是雪?”我實在想不出這是什麼,所以只能說它是雪,看媽媽會有什麼反應。沒想到媽媽不僅把“雪”聽成了“血”,還故意裝成不知道這是什麼,問:“這是誰的血?”這回輪到我聽錯了,我把“血”聽成了“雪”,說:“老天的雪。”媽媽再也接不下去了,只好坦白:“這是鼻涕蟲的粘液。”我終於知道這是什麼了,可開心了!

媽媽拿着一根牙籤,把鼻涕蟲挑到了門外,我也拿了一根牙籤,碰了一下鼻涕蟲的觸角,它的觸角一下子縮了進去,過了一會兒,觸角又伸出來了,真好玩!接下來我又發現了鼻涕蟲的眼睛,排氣孔……

這個中秋節真快樂!讓我長了見識!

寫中秋節的作文 篇3

中秋佳節月兒圓,滿城浸於桂花香。晚上,我和爸爸媽媽散步途徑西園小廣場,那裏的金桂銀桂開得是那麼熱烈,那麼沁人心脾。我突然想像課文《桂花雨》中的小主人公那樣嘗試着搖桂花,爸爸不僅贊同,而且還提議:“我們可以把搖下來的桂花做成桂花糖,讓這份香味保留更長久!”於是,我們合理分工,我負責搖花,爸爸媽媽承擔接花的任務,接花的容器是媽媽脫下的外套。我先找到掛滿花朵的枝條,然後使勁地搖,搖阿搖,桂花紛紛落下,大多數都聽話的落在了外套上,有不聽話的落在了地上,更有些調皮的落在了我們的頭上身上,好似要讓我淋個桂花澡。不一會兒,我們就滿載而歸。

第二天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求着媽媽做桂花糖。第一步,篩花。首先,我細心地挑選出樹葉和一些明顯的雜質,然後我用篩網勻速的上下左右抖動,網兜裏的花瓣像一個個快樂的精靈忘我的舞蹈着,一根根嫩莖隨之抖落下來。等她們跳得累了,一番淋漓盡致的清洗晾曬作爲對她們的犒賞。第二步,醃花。我在晾乾的花瓣上輕輕灑上些許食鹽,十分鐘以後再次沖洗晾乾。第三步,蒸花,爲了去除桂花的青草味,這一次我在桂花裏灑上適量白糖放入鍋裏蒸上五分鐘後晾涼。這時的桂花由原先的嫩黃、金黃轉變成了棕色,但香味猶存。第四步,拌花,這是最後一步程序,我找來一個乾淨的玻璃瓶,先鋪一層桂花再倒入蜂蜜將其淹沒,一層花一層蜜直至淹滿爲止。媽媽說:“經過一段時間的醃泡,花會帶蜜,蜜會帶香,到時我們就可以做各式桂花甜品了。”

這時,我忽然想:不知廣寒宮的那棵桂樹是否也花團錦簇了,不知嫦娥是否也做了桂花糖?我願這個中秋月圓人團聚,花香飄永久!

寫中秋節的作文 篇4

八月十五中秋節,來源已久,可能在原始時期就已經有了。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豐祭,同時也祭祀月神,有文字記載中秋之事亦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中秋節成爲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爲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現今成爲國定假日。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明亮與圓滿,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更有許多人想看月亮裏的玉兔和吳剛伐木。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於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並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品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糉子一樣。月餅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小區之—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小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秋節的習俗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我國農曆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中,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日本和越南等鄰國。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爲中秋節。中秋賞月,最盛是宋代。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象葡萄、西瓜等象徵着團圓的水果也被人們擺上餐桌。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恰好是莊稼成熟的季節,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農民爲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爲節日。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爲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有着密切的關係。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

寫中秋節的作文 篇5

八月十五的晚上,明月恰似玉盤高掛天空,灑下柔和的月光,給大地披上一層潔白的珍珠紗。

我家院子裏的草坪上放上了一張桌子,上面擺滿了月餅、蘋果、花生等好吃的,我們全家圍着桌子,邊吃邊賞月。

仰望空中那皎潔月亮,我好像看到了嫦娥正在翩翩起舞,又好像看到吳剛正舉着斧頭砍那千年月桂。一個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爲什麼中秋節的月亮格外圓、格外亮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把這個問題向全家人講了出來。姐姐搶着說:“那是因爲月宮裏的嫦娥思念自己的丈夫,就把月宮裏的所有燈籠都點亮了,想看一看自己朝思暮想的后羿在哪裏,過得好不好。”

我連聲說道:“不是,不是,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說罷了!”

媽媽接着說:“中秋節是團圓節,東奔西走的家人這時閤家團聚,在明月下暢談。因此月亮有情,把所有的光奉獻給人們。”

我正待和媽媽爭辯,爸爸接着說:“別爭了,再過些時候你就會從課本中知道,中秋節的月亮叫‘望’,也就是月亮和太陽位於地球的兩側,我們在地球向着太陽的方向看月亮,所以月亮這麼圓。尤其是秋天,雨水連綿,洗盡空中飛塵,視力無阻,月亮就顯得特別亮。”我聽後,覺得很有道理,點了點頭。

噢,我明白了爲什麼月到中秋格外明。

寫中秋節的作文 篇6

人們沉浸在國慶節的喜悅中,中秋節又接踵而來。

傍晚我們一家來到姑姑家過節,在路上,人少了很多顯得很冷清,和國慶節的熱鬧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人們的腳步顯得很急促了。我們到了姑姑家,爺爺、奶奶、大叔叔、小叔叔……都在姑姑家了,一看桌上的菜叫人的口水直流三千尺。

飯後我們走上陽臺賞月,談起往事,奶奶說:“以前我們小時候有一塊月餅就很好了,到了今天改革開放了我們也能吃上不同口味的月餅了!”“月是故鄉的明呀”!爸爸說。我說:“上一個中秋節老爸沒回家今天的中秋節老爸回家了”。可愛的明月啊!點燃了我們的團圓之心。可能還有一些人在鄉外不能回家而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說笑之後我開始吃月餅了:我屬龍吃這個!我屬兔,吃這個……

古人說的好:“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希望天下的人們都能向今天一樣團團圓圓!

標籤:六篇 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