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精選主題中秋節的作文集錦7篇

中秋節1.7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主題中秋節的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主題中秋節的作文集錦7篇

主題中秋節的作文 篇1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

聽說中秋節的來歷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據說射日有功的后羿從西王母那裏求來了長生不老的靈藥。有一天嫦娥趁后羿不在家把靈藥偷吃了,變成了神仙飛到月宮裏。她非常寂寞,常年陪伴她的只有一隻玉兔。後來后羿很想念她,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看着天上的明月就拿出月餅來紀念她。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今年的八月十五爸爸買了許多口味的月餅,有哈密瓜味的、桃子味的、黑芝麻的……我們一家在月光下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我彷彿看到了嫦娥在翩翩起舞。

後來每年八月十五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團圓節日。

主題中秋節的作文 篇2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爲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中秋節這一份思戀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着的時候。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爲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爲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爲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着月精。

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輪流出現,照亮大地和給大地帶來溫暖,但有一天,十個太陽卻一起出現,大地上的農作物都被烤焦了。這時,有一個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個太陽射了下來,替萬民消除了災難。人們於是把他擁立爲王。后羿當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長生不老,跑到崑崙山盜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藥,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長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藥偷來吃了,於是她自己就輕飄飄地飛上了月宮。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裏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後來,一般婦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宮裏的嫦娥遙祭。

說起中秋節,大家都會想到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呼喚衆人依時起義。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爲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古時,按習慣是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所謂

“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但在六朝以前,中秋不爲人們所重視,到了唐代,才逐漸被人們重視,因爲皇宮裏傳出了一個有關唐明皇八月十五遊月宮的傳說。據《唐逸史》記載:

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唐代就有了。《洛中見聞》中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極美。他聽說新科盡是在曲江開宴,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他們,這是有關月餅初見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已有“荷葉”,“金花”,“芙蓉”等花色名目,蘇東坡曾稱讚月餅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酥油,飴是飴糖。

到了明朝,祭月之風甚行。明世宗還派官員大興土木修建了夕月壇,即現在的北京月壇公園。這是皇宮朝廷專門祭月的地方。皇帝每三年必親自去祭一次“夜明之神”,餘年遣文武百官主祭。同時,中秋還在大內禁宮中舉行祭月活動。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 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

到如今,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主題中秋節的作文 篇3

中秋有很多好玩的事:燒烤、賞月、點燈籠……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燒烤。

燒烤時,我們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看着大人把火腿、雞翅用棍子串好,把它們放在火上烤,再把茄子、玉米用紙包好也放在火上烤。看見大人們烤了那麼多東西,我們的口水流下三千尺。

等啊,等啊,終於把食物等熟了,每個食物都香香的,油油的。我們用火箭的速度衝向烤爐,生怕食物被其他人搶光!我搶到的是火腿,喘了口氣,用牙碰了一下,還蠻燙的呢。我恨不得一口吃了它,可太燙了!我小心地咬下了一點皮,香極了!它那油亮亮的皮,比我最愛吃的魚蛋還香呢。我吃完了,滿嘴都是油,真不想洗掉它們。

我愛中秋節,也愛中秋節快樂的燒烤時光。

主題中秋節的作文 篇4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八月夜長鄉思切,鬢邊添得幾莖絲””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一年一度的中秋又到了,遠在安徽的親人,你們過得怎麼樣。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我們相距那麼遠,我好想你們,你們呢?在這裏的月亮再怎麼圓,也不如在家鄉里樓頂上看的月亮“圓”。這裏的月餅再怎麼好吃,也不如家裏的月餅“好吃”。這裏的人再多、再熱鬧,也不如家裏的人多、熱鬧。

這天是我的生日,但沒人給我慶祝,還不如在家裏擺一個大桌子全村的人在一起吃蛋糕、一起吃月餅、一起賞月、一起慶祝生日。

啊!中秋又到了,我好想回家!

主題中秋節的作文 篇5

奶奶家有一棵板栗樹,每年中秋節前後,都會結起一隻只惹人喜愛的“小刺蝟”,所以到奶奶家過節時,都要搶着幫奶奶打板慄。打板慄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中秋節一跨進家門就大嚷:“爺爺奶奶,我要打板慄!”爺爺奶奶總是樂呵呵地說:“好的!”爸爸和奶奶扛着梯子和竹竿,我樂顛顛地跟在後面,來到板栗樹下,爸爸舉起竹竿,小心翼翼地站上梯子,對着樹丫一陣猛打,“小刺蝟”忍不住疼痛,迫不及待地往下竄,躲進了草叢,有的“小刺蝟”肚皮爆開了,像在對我呲牙咧嘴。打完了,奶奶拿着鐵夾在草叢中尋找受傷的“小刺蝟”,我跑東跑西,尋找着從“小刺蝟”肚裏滾出來的板栗,不知不覺就裝滿了一籮筐。回到家,奶奶拿着剪刀剪開“小刺蝟”,取出板栗,我搶先吃了一個,啊!好脆啊,新鮮的板栗就是好吃。板栗有很多種吃法,燒着吃,軟軟的,適合老人,板栗燒雞就是一道好菜;炒着吃,香噴噴的;生吃,嫩黃嫩黃的,又脆又香,特別是剛從樹上打下的,更是美味;而我最喜歡的是被露水浸透四五個晚上的板栗,外軟裏脆,甜甜的,用我的話說,那就是——比蜜還甜呢!家鄉的板栗,我愛你!

主題中秋節的作文 篇6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詩人們或傷感,或喜悅的吟誦中,中秋,這個瀰漫着濃濃喜悅和淡淡思念的節日又一次光臨了人世。

晚上,吃過團圓飯,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陽臺上。晚風涼絲絲的,卻又夾雜着一些暖意,好似一隻輕柔的大手,輕輕撫過我的臉頰;又好像一個郵遞員,捎來了人們的歡聲笑語,聽得我的心甜甜的。

這時媽媽爲我送來了月餅和躺椅,我感激一笑,便一邊品嚐着美味的月餅,一邊躺在椅子上仰望如黑色天鵝絨布的蒼穹。只見天空中佈滿了一顆顆半明半昧的星星,它們散發着微小卻清亮的光芒,好似一隻隻眼睛好奇地望着地面;又似一扇扇透着暖意的窗戶,每一扇窗戶後面都有着幸福快樂的人兒……

突然,一抹更爲皎潔的'光亮吸引了我,我側頭一望!啊!是大玉盤似的月亮!它靜靜地懸掛在天空中,宛如一位端莊賢淑的婦女,穩坐在天幕上,有恰似一位嬌豔清麗的少女,舞者白色的紗裙,在天空中輕唱。那嫵媚、優雅的光芒讓人如癡如醉。

主題中秋節的作文 篇7

又是一年中秋,距他的誕辰不過二日,距他的忌日已有幾年,遺憾甚至汗顏的是我幾乎忘卻了到底是哪一年去的,只記得那是個寒冷的下雪的冬夜。

我和他的初見與再見,隔了不到四年,沒有多少印象,因爲他總是來去匆匆,也沒有說上幾句話。我只記得初見,是他送女兒到學校讀書,我作爲老鄉接待;再見他,是他送女兒到單位,我作爲校友之一去幫忙。誰也沒有想到,再見到永遠不見,竟也不過十年。

他是我的岳父,一個高大的略顯消瘦的農村漢子。瞭解他的過去,是通過岳母的講述。他曾經一個人四處販貨支撐家用,供孩子讀書;他曾經和親友一道外出務工,掙來那似乎不少但又絕不等值的血汗錢支撐家用,最後的離去也和這有着些關係。他愛喝酒,每次吃飯總要喝,我知道這是因爲勞累,想借酒精麻醉自己勞累的肢體。有時我也會陪着他喝,當然我不是爲了麻醉,而是陪他喝,所以他說不喝了,我也就喝好了,或許這就是他常和周圍人說我“實在”的原因,因爲我和他交談並不多。畢竟,兩個職業、兩個年齡,似乎隔閡是鑄錠的。

他愛朋友,每有熟人從門前經過,只要他閒着,他總會和人嘮上幾句,而我喜歡獨處,喜歡一個人在電視機前、書桌旁,和他的交集大多隻是在吃飯時的酒杯裏,雖然只是三兩杯,卻讓我看到他的辛勞,所以我很敬重他,甚至超過自己的父親。他也愛熱鬧,尤其是過生日、過節時,家裏早早地在堂屋擺滿需要用的菜。但也恰恰是一次熱鬧我看到他的脆弱。

第一次看到他的脆弱是他的一次生日,大舅哥在單位,岳母忙着養蠶,我們建議他到酒店辦,他說不熱鬧。於是,我和妻擔綱做菜,菜是我做的,那幾年我還常做菜。菜只剩下一個湯了,他招呼着客人坐下,妻子不知道因爲什麼原因突然有些不高興,他沒有說什麼,我只記得我盛上湯時,他還是那麼高興,在親友面前近乎有些炫耀。客人散去,收拾停當,他突然淚流滿面,哽咽出聲,我不知所以地站在那裏,後來才知道因爲妻子當時生氣。我埋怨妻子的不懂事,他沒有說什麼,但我知道他很傷心,他的生日,女兒卻在親友面前這樣。

時間過得太快,但我總忘不了他脆弱的哽咽,那是讓我感到痛心的一次。雖然後來他去了的那一年裏,我看到在傷病折磨下的他的異乎尋常的堅強,但我不能忘卻的依然有他的脆弱的哽咽,一個年過半百的中年人的脆弱是那樣讓人刻骨銘心,雖然始作俑者不是我。

今日,又是中秋,若是他還健在,再有一天,甚至就是此時,我還是和他在一起喝酒,他還是“三兩杯”,我還會是“我也喝好了”,只要他高興就好。

今日,又是中秋,若是他還健在。當然,我的心很矛盾,我希望他健在,可我又不忍他健在,因爲那近乎一年的傷痛的折磨是對他的慘不忍睹的摧殘,我不忍再見。

今日,又是中秋,中秋節的他應該挺好,因爲有如我一樣的親人記着他、念起他,一個樸實、高大略顯消瘦的農村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