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薦】中秋的心得體會

中秋節2.66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薦】中秋的心得體會

中秋的心得體會1

第一次三天的中秋法定假日在暈暈的精神中已經過去了,回想起這三天的日子,不免有些惆悵,能夠說是浪費了三天的時間,也能夠說是充分利用了三天好好的睡了一覺,不免感到有些可笑。他也是在屋子裏呆了三天,任憑我怎樣的好言都把他拉不出來,我心疼他,心疼他一個人身在異鄉孤獨的過節,這以註定了我的節日也是不歡樂的。可我還是用我自我的方式去關注他,中秋節的那個午時,我去給他送了兩塊月餅,一些水果,本來沒有想去的意思,可當我打電話他說還在屋子裏沒有吃飯時我的心又沉了下來,我不忍心看着他折磨自我,雖然我是力不從心,可還是盡力了。

昨日也是假期的最終一天,閒着沒事就用手機上了會QQ,一個不明白該怎樣說什麼身份的人給我發了信息,前面也是節日問候之類的,可我總覺得和他聊天很不踏實所以就有一句沒一句的給他回覆,他的一句話叫我頓時啞口無言,“我能夠問你個問題嗎?你能夠回答也能夠不回答,我能夠追到你嗎?……”這句話雖然是第一次聽男孩子給我說,可我沒有一絲的興奮反倒很難受,……不明白心裏當時是怎樣想的,就沒有辦法回答他的問題。我這邊還和龍聊着叫他來我家吃晚飯,這邊一個這樣對我,我明確的告訴我我心裏有一個人,不能走出來,此刻還理解不了別的男孩。他真的很明理說不勉強我一個被愛一個是自我愛的,忽然的明白愛和被愛是同等的難受、

今日午時的時候他莫名的和我聊天,說些莫名其妙的話語,他給我說的全是別的女孩,不明白他是怎樣想的到底爲什麼要這樣對我,給我聊天說想別人,他說那個女孩把他折磨的快神經了,他難道都不明白他把我折磨的快瘋了呢。唉!我不明白該怎樣辦了,真的不明白了,別人都說戀愛中的女孩智商爲零,也許是真的。我頓時很恨他,恨他這麼無情的對我,給我期望又讓我失望、要不是當時在辦公室我真的就快哭出來了。心境頓時跌入深谷。到底該怎樣辦?

期望忙碌的工作能叫我忘去所有的痛,中秋的明月沒有給我帶來好運,反倒一半都是黑暗。這也許是老天對我懲罰,懲罰我的太專一,懲罰我的太固執。如果懲罰過後能叫我有新的好轉,我願意理解一切。

中秋的心得體會2

此次活動由材料工程系服務部主辦,旨在增進各成員之間的感情,即讓同學深感家務事的不易,體會到父母的偉大;也讓同學們學會了擀麪皮、包餃子等手藝,鍛鍊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活動中,大家分工明確,這也讓大家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增強了大家團隊合作的意識。而活動中不絕於耳的歡笑聲,表明各成員間的感情得到了進一步昇華。讓大家在學校感受到“家”的溫暖。活動前我們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借用餐具,購置菜和所需用品,以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對任何一個集體而言,團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團結是一個集體生存的基礎,是班級之所以成爲整體的保障;團結是一種力量,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一年來,班級注重團結工作,做了大量工作。爲了讓班級的凝聚力更強,班級組織了許多業餘活動,是班級更加融合在一起,比如這次的中秋聚餐,農家樂等。

全班同學的參與讓這個活動更加有意義。舉辦這個活動是要讓同學之間能有更深的瞭解,更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同時感受到節日的溫暖與快樂。中秋佳節,在外遊子聚在一起聊天吃飯,這個場面是溫馨的,因爲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大家在一起覺得特別有意思。班上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我們不分彼此相互交融在一起,就這樣組建了一個快樂的大家庭。聚餐中同學們都熱情的交談着,不時還互相敬酒祝福,無形中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使我們更加了解,更加團結,增進了同學間的感情。

這樣的聚餐活動雖然小也很平常,卻含義深遠。給同學們緊張忙碌的學校生活帶來娛樂的機會,讓同學麼拋開一切,盡情享受生活,促進班級團結,激發同學們熱愛生活的激活基因。同時在中秋這個代表團圓的節日,活動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家的溫馨,感受到班集體的團結與同學的關心。這次中秋活動,辦得圓滿成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

中秋的心得體會3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中秋節的月亮總是那麼圓那麼亮,就像人們手中那甜甜的月餅,久看不厭,久吃不膩,還是那麼地令人回味無窮。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爲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纔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這到使我想起了那個月宮孤棲的嫦娥,那一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的神話傳說。也許這一則略帶悲劇色彩的傳說在於流傳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帶進了這一輪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們無論再怎麼忙,也一定要趕回家和家人吃團圓飯。讓人奇怪的是:在中秋節,人們爲什麼都會做同樣的事呢?就爲一家團聚?對!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是珍貴的,中秋節的意義正是團團圓圓!

在祖國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親人不能團聚,有多少戰士守衛着祖國的邊疆,保衛着祖國的領土,在我們度過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時,他們卻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將他們的相思之情寄與明月,讓明月之光傳遞到家鄉,表達對親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便將思念之情寄與廣寒宮中的嫦娥,讓她帶給親人祝福—平安,使親人快樂幸福的度過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個不眠之夜。望着圓圓的月亮,即使遠在他鄉異客,也會感到節日的歡樂。

每當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潔的月光像在地上鋪了一層白霜,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身邊不時還有幾朵雲彩,秋風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風。在這樣悠閒的環境下,能與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談談最近的生活,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裏。我也睡覺了,圓圓的月亮伴着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中秋的心得體會4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其中蘊含着豐富的文化習俗。而團圓、統一、祭祀、和諧、禮儀等,就是這個傳統節日傳承的民族精神和氣質,也是中華民族生活常態的真實寫照。中秋文化傳遞的價值認同感,以其莊重的儀式感,堪稱爲中華民族的“胎記”,這樣的形容恰如其分。

而“團圓文化”,即是中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餅原本是中秋節的點綴,是拜月的一種祭品,加上水果、酒類、點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後來成爲一種禮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環境下,月餅逐漸成了一種象徵,而後就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憂傷,也成爲團圓的象徵。

皓月高懸,光皎如水,思念叢生,期盼團圓。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月亮一直有特別的情結,“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樣的詩句衆多。《周禮·春官》就載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舉行祭月儀式,後來中秋拜月、賞月的風俗便源於此,一直以來從未中斷,至今而且將來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

“團圓文化”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標誌。中秋是久別重逢的美滿,也是團圓的節日,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中秋節裏,團圓、和諧、平安、美滿、恬靜、憧憬……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祥的意味。遠方的親人加快行程往家裏趕,共同歡度團圓在節日的甜蜜之中。“人月雙圓,闔家歡聚喜意濃”的美好景象,暖心又溫馨。

中秋之夜,闔家團圓,品嚐月餅的同時,仰望天空賞月。賞月,觀賞的不僅是美景,更是團聚的心情。而品嚐月餅,品嚐的不僅是美食,更是團圓的親情。中秋月圓之夜,團圓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對於實在無法回家的遊子,也是“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心在他鄉思故鄉,或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而中秋文化“團圓”的更大意義在於,能凝聚人心,轉化爲中華民族的大團圓,因此,中秋更該是家國情懷的傳承。無論時代如何演進,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到任何時候都無法改變。節日風俗其實就是一個民族的集體精神。“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由此,以中秋節爲契機,畫好民族“同心圓”,就是爲民族復興凝聚力量。

中秋節心得體會5

希望,希望。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了。走在街上,花似乎更香了,草似乎更綠了,連鳥叫聲都特別悅耳。人們的臉上充滿了微笑。

我們一家人喝着飲料,在餐桌上吃着豐盛的晚餐,去小區中心吃着月餅賞月。我吃的是蛋黃月餅,很甜,一直甜到心裏。我坐在雙柱上,擡頭看着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亮真圓!嵌在天空像一個巨大的玉盤。嫦娥姐姐現在一定是坐在月亮裏的廣寒宮裏,抱着小玉兔吃月餅呢!對了,不知道遠方工作的表哥怎麼樣。中秋節快到了,她一定非常想念她的家鄉。

我的思緒插上翅膀,快樂地飛翔,但下面的噪音讓我回到了現實。原來有人在玩孔明燈籠!我迫不及待地買了一個,點燃了下面的鉛火,孔明燈籠馬上就亮了。我和姐姐拿着兩邊的孔明燈籠,踮起腳尖。我們一把抓住它,它就慢慢飄向遠方。我擡起頭,看着燃燒的孔明燈籠飛得越來越遠,就像一隻螢火蟲消失在黃昏中。我的心突然明亮起來:孔明燈籠,你是美麗的祝福,你是團圓和思鄉的象徵。願所有的遊子都能享受團圓的喜悅,願所有的中國人在這團圓的日子裏點亮一盞孔明燈!

中秋節,人們多麼嚮往它;中秋節,多麼想家。期待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

中秋的心得體會5

又是一年中秋時,幾家歡聚幾身單。不知有多少載此刻都是遊子的身份,也不知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止境。

隻身在外,總是身不由己;孤獨想念,卻又思緒難盡。總是想着多與家人聚會,可身爲學子的我們此刻也只能是空對一輪明月。每一年算上去,與家人相聚的時刻屈指可數。做學子的我們尚且如此,任務後,成家後,那不是更力所能及。

有一個親戚前兩天打來電話,知道我國慶節預備回家,叫我到她那兒玩玩。總是以爲見面時機多着呢的我突然想到,上次與她見面卻隔了整整一年。嘆流年似水,更嘆這似水流年中,我們成了匆匆過客,道一聲相逢卻相距甚遠。有些時分,我們走過,只因太匆忙,遺忘了應做的事情。而此刻,在這特殊的時辰,我們也該對着這中秋明月,從忙碌的世界中走出。

去年十一,我沒有回家,而中秋卻在此間劃過;往年十一,我計劃回家,而中秋已在今宵逝去。總是那麼的不巧合,但也只能是無法。其實,我不太看重節日自身。節日,這一早已被釘在日曆某處的特殊日子,不隨團體的志願而發作改動;節日,這一衆人歡慶的日子,只但是是營建一個非凡的氣氛,讓衆人覺得這一天非普通罷了。在這樣的日子裏做應有的習俗,確實是在過節,自己過,與衆人一同過。

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如這中秋,求的是與家人聚會。月半中秋,團聚會圓。但這樣一個被釘在某處的日子,卻難以都盡人意。遠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隻身在外,只能孤身過節,此刻的心聲,也許是怨這日子怎出如今今宵,也許是怨這生活將家人分離……其實,我們每一次與家人相聚的日子,其自身就非同普通,這自身就能夠算作一個節日,雖然過節的只要一家人。過了端午照樣能夠吃糉子,中秋事先異樣能夠吃月餅,由於有靈性的我們又何必只關注那一年中難得的,且又難今盡人意的日子。喜愛光陰似箭,每一天如過年普通渡過。

但,中秋終歸是中秋,看着他人聚會,自己難免有些孤獨。思念……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這時分有一個或一些人住進了你的心裏,而卻又無法擺脫孤獨這一形態。我這是想家了嗎?也許是吧!空對一輪明月,總期望能在此中看見某些人的身影,但是,餘輝之下,只要自己的影子伴已左右。

寫着寫着,中秋已過,但還是要將這份祝願送給遠方的家人,以及與我同爲遊子的你,中秋節快樂!

中秋的心得體會6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這兩句話不知成爲多少文人學子不懈的追求,我們中學生也常在語文課上得此教育。可我也聽到同學發牢騷:“書倒是讀了不少,可筆下也不見有什麼”神“呀。”言下之意,似乎對大詩人這兩句話有點懷疑。其實,讀書非“破',下筆豈能有"神”。 作文

如今,讀書者很多,可下筆有“神”這甚少,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很多人只翻書而不“破”書。一本書到手,雖如飢似渴,卻一目十行。遇到小說更指追求大致的故事情節,書翻完了,頭腦中的印象卻稀少,日子一長,連印象也沒了。這種只求“萬”而不求“破”的讀書方法是永遠也不會有“神”的。

“卷之不破,何神之有?”那些下筆有神的,哪一個不是“破”萬卷的?列寧在寫《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時曾參考了583本書,寫下了幾百萬字的讀書筆記。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求學時,他度過的書無一不寫上眉批,甚至對眉批還作修改。他看一本十萬字的《倫理學原理》,竟寫了一萬二千字的批語。後來他的文章生動活潑、透析深刻,他的詩詞筆力道勁,文采斐然。難道不得力他平時讀書能真正“破”書嗎? 作文

那麼如何去“破”萬卷書呢?“破”即“通”,實際上要將書讀進去,深刻理解書中的精髓,並將其消化吸收。比如說,你爲了提高寫作水平去讀書,那麼拿到一篇好文章,你就不能只看表面文字,而應深入其體載,結構,語言等多方面的特色,認真探索其思想,然後這些董事才能變成自己寫作的補品。魯迅先生談寫作時說過:“選材要嚴,開掘要深。”其實讀書也是同樣道理,”選書要嚴,鑽研要深“》 讓我們不但要讀”萬“卷書,更要”破“萬卷書。

中秋的心得體會7

今日是中秋節,也是我的生日,所以今日我異常興奮,異常開心。剛上晚自修就收到一份禮物,心中的興奮都不知如何用文字來表達,連日記都不知該寫什麼資料。

雖然今日是我的生日,我應當開心。但我想我不能只顧自我,俗話說:兒生日,母難日。意思就是兒女生日的那天,也是母親辛苦的那天。16年前的今日我呱呱落地,同時也是母親最辛苦的那天。記得有一回,電視說:兒女的生日不該太鋪張地慶祝,而應當在那天更加尊敬母親,爲母親分擔家務,這句話我同意後半部分,也儘量會做到。回想起一前,每當我生日,總是向母親要求這要求那,而母親對我卻無所要求。我想我應當好好地想想,我要告訴自我:我已長大,已16歲了,我應當學會尊重母親,孝順母親。

寫到這,我停下了筆。仰望天空中的圓月,俗話說: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今晚明月是圓了,可人卻沒有團圓,爲什麼你看,我們班內宿的同學都不能夠回家和家人團聚。他們爲了學業離開了家,連中秋節都不能見家人一面。期望明月把他們對家人的思念帶回家中,讓他們的家人明白他們的兒女在思念他們。期望明月也把我的思念帶給我的叔叔和姑姑,讓他們明白我在想念着他們。期望他們能和我一齊過生日,期望有一天我的一家能完完整整的坐在一齊過中秋,一齊慶祝我的生日。

中秋的心得體會8

今日是中秋節。中秋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中秋有一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秋也有他自我的過法,如:吃月餅、南瓜,賞月,等等。

今日,媽媽一下班就去了蛋糕店買了6個月餅,趕忙回了家,把桌子清理好,放上吃的和蠟燭,用來請“月亮婆婆”。

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就只差“東風”了。媽媽把燈給關了,把蠟燭點上,就開始請月亮。

月亮請完,我便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連渣都不剩,我在一旁開心地吃着,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則在一旁看着月亮。

中秋的心得體會9

懷着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終於迎來了上中學以來的第一個中秋佳節。

中秋節,也被稱爲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所以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中秋節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設宴賞月也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瞧,又一箇中秋節來到了。涼風中,我彷彿聞到了月餅甜甜的香味。看到了月亮,感受到了秋風,彷彿感受到了慈母般的溫暖。秋,是多麼的迷人啊!風裏摻雜着涼爽,便意味着,現在,已是深秋了。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十五的夜晚,月亮徐徐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升着、升着,升得高高的,放射出淡淡的銀光,在月亮的四周全是雲霧,過了一會兒又慢慢分散開去,慢慢地露出了皎潔的月亮,天空上衆星拱月,好似一顆顆小珍珠圍着那個大銀盤,那些小珍珠又像千萬隻眼睛,一閃一閃,看着我們。真美啊!

直到今天,每年八月十五日的晚上,當一輪圓月掛在蔚藍的夜空,人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中總會充滿希望。

中秋的心得體會10

在中秋節、九九老人節來臨之際,9月6日下午,濟南市萊蕪區一絲愛心公益服務中心聯合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到高莊街道鄂莊村開展“萊關愛”文明實踐看望慰問困難老人活動。一絲愛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張正亮一行還爲老人們帶來了200袋大米,並親自走訪慰問鄂莊村生活困難的老人。

每到一戶,志願者和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領導們都爲老人送上大米,老人們收到志願者們贈送的物品高興得合不攏嘴,個個喜笑顏開、激動萬分,紛紛表示,感謝志願者們的愛心和熱心,在中秋節前夕前來慰問,讓他們感到十分溫暖。“叔叔、阿姨,中秋節和九九老人節快到了,我們來看看你們,給你們帶了大米,提前祝你們中秋節快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志願者對老人說道。

在老人家中志願者們耐心陪老人聊天,並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飲食、身體等情況,提醒他們根據氣候變化注意隨時增減衣服,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安全。看到老人精神狀態良好,志願者們都很高興。志願者們以真情和實際行動溫暖困難老人,讓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鄂莊村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宋振代表村裏的困難老人對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和一絲愛心公益服務中心的到來表示誠摯感謝,並對他們送上了美好的中秋祝福。

此次走訪慰問活動,既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也營造了濃厚、和諧的節日氛圍。志願者也可以在活動中充實自己,在奉獻中享受快樂,同時,也可以帶動全社會敬老愛老,使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傳承發揚,讓奉獻、關愛的志願精神蔚然成風。

中秋的心得體會11

中秋,也稱團圓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佳節。每年的這一天,全家人圍在月光下,吃團圓,賞月色,嘗月餅,預示着一家人團團圓圓。回憶一下,每年的中秋節,你是怎麼過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我是怎麼過的吧。

中秋節到了,全家人都忙上忙下的,準備去樓頂上吃月餅,賞月。“快來搬桌子!”媽媽使出全身力氣大聲喊道,“把煙花和月餅拿來,還有凳子……”在一陣吆喝聲中,東西總算“到齊”了!

晚風習習,胖胖圓圓的月亮如約堆着滿臉的笑爬上來了,跨過樹梢,躍上房頂,掛在南渡江的江面上,皎潔的銀光灑在江面,江水一片銀白,一陣清風拂過,江水粼粼閃動,像跳躍的音符;月光灑在房頂,房頂也變成銀色的了;灑在身上,身上就銀花花了;灑在你我的臉上,臉上也都變成銀閃閃的了……一切都變成銀色的世界了!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蘇軾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奶奶招呼着“別說那麼多了,快點吃月餅吧!”平時最討厭吃月餅的我邊賞着優雅詩意的月夜,邊品着月餅,“咦,今天這月餅還挺好吃……!”

在我再三催促下,爸爸終於拿出了煙花,有“花兒朵朵。”、“孔雀開屏”、“金玉滿堂”……我先拿出“花兒朵朵”,隨着“嘶——”,“開花咯!”隔壁弟弟大聲興奮地叫着。“花兒朵朵”開始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苞,一瞬間就完全綻放了,火花四濺,絢麗無比,最後一聲“嗖”的尖叫結束了開放。“孔雀開屏”最美了,噴射的五顏六色的花焰有規則的扇形排開,活像高傲的孔雀在炫耀它的花扇尾巴……皎潔明媚的月亮,五顏六色的煙花,映着一張張笑臉,你一言,我一語,時而傳來爸爸媽媽的歡聲笑語,時而傳來隔壁小區的歡呼,時而還伴有歌聲陣陣……不知不覺中夜色已晚了。

我喜歡中秋節,我喜歡一家人這樣快樂的歡聚時光。

祝願天下所有人家“千里共嬋娟”!

中秋的心得體會12

這次活動辦得如此圓滿成功,同時得到同學們認可。須感謝幫助我食堂工作人員以及些許住宿同學幫助我搬桌子,這次活動中。使得食堂更有節日氣氛。不能與家人團聚的住宿同學在晚餐時分,活動中。也體會到家一般的溫暖與關懷。猜謎中,同學們都很高興,氣氛也很好。對我活動都表示感謝。

這次活動中我自管會主要收到以下兩點經驗心得:

1.我得到學校食堂的大力支持。還無償提供了芋艿和毛豆。如果不是幫助,想要我自己幹,可能一樣也都搞不定。所以,以後的工作要發揮各方力量,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能一味的自己做,要學會理由社會的力量。比如“洋中之星”活動,可以邀請更多的同學參與進組織、評比等活動中來,將宣傳工作和計劃工作做得更詳盡可行。這樣,可以使活動搞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可以使工作方便可行,更受歡迎。

2.這次活動的失敗之處。答案也不齊,也沒有編好號。這有些燈謎的同學的疏忽,也是主要組織者的大意。計劃中也沒有詳盡的考慮。而這個問題也是搞活動中一直會出現的問題:活動中的詳細計劃沒有落實到細節。時常我以爲有大概的想法、準備好的物質上的東西,重視忽視了活動中的一些困難,也沒有充分的準備。

飲食中心的員工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由於工作性質特殊,特別在節假日時間,不僅不能休息和家人團聚,反而比平時更忙。努力爲中北大學的師生服好務,是飲食中心全體員工共同的心願。

飲食中心考慮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爲營造飲食中心“家”的氣氛,豐富苦燥單調的業餘文化生活,飲食中心組織了今年的中秋晚會。

今年的中秋晚會得到了全體員工的積極響應,各部門認真組織,精心準備,一個個健康向上,反映主題的節目使晚會高潮疊起。

飲食中心向所有參加表演節目的演員祝賀!同時,哪些不能參加演出仍在一線工作的員工,你們用自己的工作在當晚的又一舞臺上表演了更精彩的節目,飲食中心一樣向你們祝賀。

爲此,飲食中心再次祝全體員工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愉快。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大家用實際行動在各自的工作舞臺上表演出讓就餐者、讓領導、讓自已都滿意的節目。

中秋的心得體會13

我不知道一年中有多少節日。有熱鬧的春節,有莊嚴的清明節,有歡快的兒童節,有喜氣洋洋的國慶節,我愛象徵着家庭團圓的中秋節。

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因爲是在秋天的中期,所以很有名。這一天,天上有一輪明月,像玉盤一樣圓,所以有?中秋月圓?美稱。中國人把圓視爲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視爲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被稱爲團圓節。

農曆八月,天氣爽朗,收穫了許多莊稼。中秋節也是人們慶祝豐收的節日。每到中秋之夜,人們一邊吃着月餅和水果,一邊賞月如玉盤,家家戶戶都洋溢着豐收的喜悅。據說這種月餅有着非凡的歷史:

月餅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史文忠》的紀念館?太史糕?這是我們國家的月餅?族長?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了芝麻和核桃,爲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出現了一種以核桃仁爲餡的圓餅,叫做?胡兵?唐朝有一箇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臺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着皎潔的明月,隨後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聖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倫……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爲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的心得體會14

今天是中秋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蛋黃、伍仁今天,我早早的起來,與媽媽一起上街上買月餅,大街小巷一賣滿了月餅、豆沙、棗蓉、紫薯……我的口水已流到嘴邊。咬上一口,各種口味的月餅五顏六色,真是形狀各異。禮盒中的月餅不僅可口,長得也很可愛。花紋壓得如鳳凰,翩翩起舞,自由飛翔。

家裏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裏,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

啊,這皎潔的月亮引起了我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彷彿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隻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裏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迴盪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留在這中秋節,浸在這中秋香。贈予詩一首:

秋夜已深,秋風襲人,家家戶戶,氣氛和諧,湊在桌旁,

賞景賞月,品嚐月餅,飲茶吃飯,笑臉相迎,美美過節。

中秋的心得體會15

團圓慶賀是中秋節俗的主旨。天上圓月,人間團圓,圓滿是人們希冀的生活目標,團圓是中國人特別追求的一種人倫境界。春節、元宵等節日都有不少節物表達着團圓的意象。中秋在歲時節日中尤重團圓,古代就稱它爲“團圓節”。

人月兩團圓的意境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生活中的理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能真正地實現這一理想,但中國人都懷有這樣一種心情,這種心情就通過節日習俗來表達。圓潤的中秋明月,就給國人一種精神提示,以天上的圓月來促進人事的團圓。古代中國有不少征夫、商賈、官員、文人因爲職責或生計,遠離故土,中秋夜的圓月喚起人們對團圓的嚮往,對親人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當代社會,中國的人口處於大流動大遷移的狀態,成千上萬人離開熟悉的故鄉前往陌生的異地,人們對故鄉的依戀,可以從前幾年流行的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中體味。因此說中秋節團圓習俗,以及利用這一節俗表達一種思念的情緒,緩釋遊子的鄉愁,這在當代社會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活服務價值。在中秋的手機短信微信中,說得最多的就是團圓,有情人的私語:“玉兔,嫦娥,桂樹;美白,漂亮,芳馥。明月,清風,十五;相思,團圓,遙祝”;有對親人的祝福:“一年中秋又來到,遠在他鄉的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祝家中的親人們永遠幸福安康”;由家事想到國事,“月圓家圓人圓團團圓圓,國和家和人和和氣滿堂。華夏九州同祝福,中秋兩岸盼團圓。”當然更多的人能夠面對面地享受到團圓的快樂,他們利用中秋節日彌補平時因工作對家人在情感上的欠缺,歡笑團圓:“月兒圓,人團圓,舉杯仰天遙祝:月圓人圓花好,事順業順家興。”

標籤:心得體會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