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精選又到中秋時作文合集8篇

中秋節2.04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又到中秋時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又到中秋時作文合集8篇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1

又到中秋了,天上的月亮圓又圓,像一個白玉盤懸掛空中,周圍的黑暗都被白玉盤照亮了,我們坐在門口擺上月餅等美食佳餚,飯還沒做好,我和姐姐只好一人拿一個小燈籠出去玩。我的是個小樂園,姐姐的.是個小熊的,我們走出院子和其他人一起玩。

飯做好了,我們一家人圍着坐,正吃到半截,姐姐出了個主意,咱們玩詞語接龍吧,我立馬說:“好啊,好啊!”爸爸媽媽也同意了。

我先起頭再到媽媽、姐姐、爸爸。我先說:“密密麻麻”“麻袋”媽媽立馬迴應道“子鬆後代”姐姐也不甘示弱。爸爸慢慢的說:“代替”我想:這麼簡單,這可難不倒我。“替代”我隨即說道。媽媽也接不下來了,因爲不可以重複。在詞語接龍中我獲得了勝利。

詞語接龍玩完了,我們開始玩起了扳手腕,我輕而易舉的扳倒了媽媽和姐姐。輪到爸爸了,這可是個勁敵,在家裏數爸爸的力氣大了,預備,開始。隨着一聲令下我和爸爸開始了扳手腕,開始,我和爸爸僵持不下,沒過一會兒,我便體力不支,爸爸快扳倒我了就在快扳倒的那一瞬間,我忽然發現爸爸的手輕了,就在那一瞬間,我抓準時機,一下子把爸爸扳倒了。

比賽完了,爸爸後悔地說:”哎,我就不應該輕敵!“聽了之後我們哈哈大笑。這一晚淹沒在了歡笑之中。

這個中秋真難忘!

四年級:何籍璇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耳朵裏塞着耳機,一邊散步一邊聽着這首《水調歌頭》。

又到月圓中秋時。

我看着天上的月亮。散發着柔和光芒的月若隱若現,又像是在向人們傳達着什麼。

看到這裏,我哽咽起來,因爲我想到了一個人--我的表姐。

有句話說,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而我的表姐就是一名海軍,我爲此驕傲而自豪。在我很小的時候,記憶中就有着一個這樣身影:剪着帥氣的短髮,挺着筆直的腰桿,穿着潔白的海軍服,邁着矯健的步伐,英姿颯爽,威武不已。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當兵是多麼不容易呢?

表姐曾經告訴我,部隊裏的好多姐妹因爲想家都躲在被窩裏偷偷地哭,因爲要求給家裏打電話一次只能有五分鐘,而且心再酸也不能哭;

表姐曾經告訴我,在部隊一定要把被子疊成方方正正的豆腐乾,不能有一點褶子,因爲疊不好會被扔出去,過會要撿回來繼續疊,晚上還得蓋着睡覺;

表姐曾經告訴我,在部隊做事一定要麻利,不能有分秒磨蹭,洗澡要搶着先洗快洗,因爲如果超時間了就要捱罵……

中國軍人是了不起的。盧溝橋烽火燃起了中國軍人那顆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兩萬五千里長徵見證了中國軍人靈魂和意志的成長。地道戰、地雷戰、游擊戰,哪一個不是見證了中國軍人的智勇雙全?可愛的中國軍人呵,是你們鑄就了今日的和平美好;可親的中國軍人呵,是你們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向世界翻開中國的新篇章;可敬的中國軍人呵,是你們通過八年的浴血奮戰,擊敗了日本鬼子的貪婪無恥,打垮了日本鬼子的狼子野心。

表姐雖然是女兵,可她一點也不比男兵差。她超常的毅力令我羨慕,她果斷的性格令我敬佩。還記得八個月前的一個早晨,表姐發信息告訴我她要回部隊了,我心裏一驚,趕忙衝到表姐的家中。可是……我來晚了,表姐已經上車了。我連忙打電話給表姐爲什麼不再多留下幾天,表姐很無奈地說,軍隊的紀律,是鐵的。我又急切地問那你什麼時候能回來,表姐說,可能一年,也可能兩年。

我一聽就驚住了,低下頭。片刻,擡起頭,已是淚流滿面。淚緩緩爬過我的面頰的瞬間,我感到淚很燙,很燙。

今天我翻了翻手機相冊,發現了一些記錄以前我和表姐在一起的歡樂時光的相片。看着看着,我再次泣不成聲……

表姐,長大了,我也要和你一樣,做一名光榮威武的女軍人。表姐,記得等我。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哦,表姐,你若安好,便是月圓。哦,表姐,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3

又是中秋了,我打開一盒月餅,點了一支蠟燭,這是習俗,我心中挺開心,因爲到了中秋,爸爸就會回來了吧。一個電話響了,我下樓去接,是爸爸。“妞,爸爸有事,你們過節吧!”我一震,眼裏有些溼潤。蠟燭被風吹滅了。我的心也滅了,空空的。

我不甘心,我太想有個團圓的中秋了。我與爸爸相處的`太少了。我望望月亮,烏雲蓋住了它,它在嘆着氣,顯得那麼可憐。天上也沒有掛上星星,如一口大黑鍋般的烏雲還在飄,壓得我透不過氣來。

我搬了張小木椅,一個人坐在陽臺上,雖說是初秋,但風也挺大的,割在臉上,很痛。我又點上了蠟燭,小小的火光映出了一個小女孩,執着地等着團圓。有些傻,有些感動。

開門聲打破了寂靜,爸爸?我有些不敢相信,但這是真的嗎?爸爸看到我,臉上有些驚訝,我撲向爸爸,擁抱爸爸。

我們圍着燭光,月亮拉開了烏雲,展現出了它整個臉,好圓呀。星星嵌在雲上,像珠寶一樣閃着亮光。我們享受在團聚的快樂裏,其樂融融。

12點的大鐘響了,敲出了我們的快樂。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4

今天是中秋節,我被“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叫醒了。今天一天都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晚上大家一起吃團圓飯、賞月、吃月餅。擡頭凝望那月亮。卻忍不住潸然淚下。

心中的傷痕來不及掩埋,卻又被自己一把撕開,狠心將鹽一點點撒在上面······淚,忍不住的落下,“我想您了······”

哽咽在嗓子裏的不是淚水,而是幾年來沉寂的思念,望着外面萬家通明的燈火,我想起以往外婆陪伴的一幕幕······記憶中,最深刻的是那次大雨瓢潑。“貝,你家長來了。”“什麼?”我大吃一驚,擡頭看見外婆站在教室門口,風雨中她像一片飄零的樹葉。我心想:這麼泥濘的`路,她怎麼走過來的?當我忍不住開口時,外婆只是笑笑,遞給我一個厚外套說:“走吧!”

我望着她沾滿泥水的布鞋,眼眶裏浸滿了淚。那年夏天,我隨母親回老家,看着久別未見的外婆,她似乎蒼老了許多,銀髮也跟着青絲中露出調皮的腦袋。看到她桌上還未來得及撤下的簡單的飯菜,我不由得一陣心酸。又過了一年多,外婆的身體愈來愈弱,終於病倒了,生活不能自理,已經不認人了。醫生診斷她小腦萎縮,這意味着她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媽,你看這是誰?”母親對着外婆大聲喊着。看到母親眼裏淡淡的失落,以及外公眼裏歇斯底里的絕望,我明白外婆離大去之期不遠了·····只見外婆睜開眼睛看着我說:“是貝貝。”啊?竟然認出我了。我伏在她那枯瘦的胳膊旁邊痛哭起來了。可是,那個深夜,外婆還是走了。

當我再次凝望月亮時,我彷彿看到了外婆的笑顏······

外婆願你在天堂裏幸福平安,下輩子,換我來守護您······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5

歲月荏苒,轉瞬間,中秋節便披着一身皎白的銀光款款而至。又一年中秋到了!

或許是歲月的磨礪讓我倍加珍惜與享受這難得的溫馨,於是與親人聚餐過後,獨自信步在這如薄紗般朦朧的月色下,用一顆溫婉如月色的心,去尋覓這月圓下的另一番風景。

漫步在小區的石徑上,一串爽朗卻飽含着滄桑的笑聲爲這靜謐的恬淡之夜添了幾分活力。尋聲望去,那棵已擁有百年風霜的老樹下,兩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親密地依偎在一起,時而小聲地耳語着什麼;時而互相爲對方遞上一小塊月餅;時而又靜默無語,安詳地凝望那樹梢旁的一輪明月,久久地……

時間的年輪彷彿在那一刻停止旋轉,與這一對經歷了無數風雨的老人一同安享這久違的.恬寂……

看着這一幅別有韻味的美景,我宛如品嚐到了這此生最溫暖、最幸福的月餅。它裏面包裹的餡上赫然刻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將這塊難得的“月餅”悄悄存放心底,以不時回味這月圓佳節。

揣着這份幸福,我仍舊獨自緩步行進在這一片月色下。

不遠處的長石板凳,此刻在月光下散發着幽幽的銀光,彷彿一從天而降的神物特來宣告這令人們歡欣的佳節。輕輕地坐在有些微涼的凳面上,閉上雙眼,陶醉於這月色的慰撫中。

“孩子,老人都還好吧?……家裏的牛咋樣啦?……嗯,行,只要你們過得舒坦就行!”夾雜着濃重鄉音的男子此刻坐到了離我不遠的長凳上,手裏拿着一款老式手機。透過月光,隱約可見他臉上有着隱隱的急切與無奈。過快的語氣,暴露出他心裏想回又不能回的失落與惆悵。但,儘管如此,這位漂泊的異鄉人依舊努力剋制着內心濃濃的鄉情,霎時,一種別樣的美好籠罩心間。

我欣慰地笑了,彷彿又品嚐到了一塊獨特的月餅,餡裏醒目地刻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徜徉在這令人回味的思緒裏,久久咀嚼着這月圓下的芳香。或許,世間最大的幸福就在於陰晴圓缺後的那種圓滿,悲歡離合後的那抹淡然……

耳畔漸漸歸於平寂,惟留天地與心間的那一輪圓月……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6

連續了十幾天的秋老虎,在中秋節臨近時突然沒了威風,氣溫突然降下來,窗外也漸漸瀝瀝地飄起雨來。天色明淨,涼風怡人,中秋的明月就在這濃濃的秋韻中揭開了神祕的面紗。

月明星稀好景緻,便引詩情到碧霄。腦中突然閃現出宋代詞人辛棄疾的《太常引》一詞--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恆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面對中秋的一輪滿月,辛棄疾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傷懷念遠,幽情寂寂者多,思與境諧,景與情會,“飄飄有凌雲之氣”者少。而像辛棄疾這樣情思浩蕩,神馳天外,異彩紛呈,愛國壯志隱含其中者,尤不多見。

一陣秋風拂過,挾帶着明月的空靈和清澈,一股詩情又溢上心頭--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李商隱的《霜月》叫我陶醉在他綿綿的詩情中,融化在這溶溶的月光下。深秋季節,詞人在一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秋色明朗單純,月色清幽空靈,冷豔絕俗。李商隱爲人們盈造了一個美妙想象的搖籃,喚起了人們脫俗離塵的意念。正是在這個搖藍裏,詩人的靈府飛進月地雲階的神話世界中去了。

中秋佳節,是詩人詞人最愛抒懷創作的'時間。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詩仙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聖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樊桂仰天高。”無不是借中秋的這輪明月來寄託情思,表達情感,而正是這些古色古香的詩詞歌賦,唱詠感嘆使得中秋這個傳統佳節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音律的和諧美以及詩情畫意的浪漫色彩。

我突然想起了一年讓我悲慟萬分的事。就是在很多年前的中秋節前夕,張愛玲女士在美國的寓所裏被發現時,她的靈魂已早早地飛到了天堂上。

在中外文學史上,身前寂莫,身後熱鬧的故事很多,卻很少有張愛玲那樣,滿世界在爲她而熱鬧,她卻躲着,躲着誰也找不着她。她這種自我放逐,自我埋沒式的寂寞,並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種深刻的故意。

餘秋雨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其實這一切都是她自己選擇和設計的,她的辭世方式,包括她的衣着姿態。她把一切都想過了,冥冥之中有什麼力量在幫助她,使她把這個儀式擇定在秋天,又把尾聲伸延到中秋節前夕。“我欲乘風歸雲”,這或許是她最終吟誦的詩句?

這不得不讓我聯想到一位女詩人臨終前的訃告,大意是:我有一空小木屋,彷彿是童話裏的一朵鮮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樹上,撐着一把小傘,爲我遮擋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裏追憶,思考,假如人間的善惡愛憎無法分明,我寧願飄浮在永恆冷寂的太空。

此間情景,很像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要麼小木屋,要麼大海,其他場所與他無緣。

女詩人的小木屋空了,不必在別處尋找,她們只會雲了太空。

正這麼想着,涼風陣陣襲來,雁陣驚寒,樹葉颯颯作響。忽然從天邊傳來一陣嘹亮的吟詠,所詠之詞竟是李白的《關山月》,接着卻是另一個聲音,後來,聲音逐漸增多,耳邊也嘈雜一片,不得辨認。後來,便是嫦娥的哭泣聲,還有吳剛砍伐桂樹的斧聲。在這一年一度的時刻,月亮爲他們獻上最皎潔的光,讓他們在宇宙之中團聚,賞人間風景,再抒心中之情。

我望着遙不可及的燦爛星河,醉意微醺。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7

有一個節日,它不像春節那樣熱鬧非凡,鞭炮聲“劈里啪啦”響個不停;有一個節日,它只有淡淡的回憶,淡淡的溫情,淡淡的桂花香。答案呼之欲出,是中秋節,也只有中秋節纔有這般淡淡。

擡頭遙望月宮,只見嫦娥輕抱玉兔,心中想着后羿,輕輕“唉”嘆一聲,透過朦朧的薄霧,嫦娥臉上的淚痕還是依稀可見。月宮上的嫦娥是淒涼的,而大地上的我們是美滿的,不是嗎?你瞧瞧!隨着潔淨明麗的窗戶望去,幾個人正在同一張桌子上圍坐着,年逾古稀的爺爺、奶奶,不惑之年的爸爸、媽媽,咿呀學語的弟弟、妹妹。一家人,同歡樂,共暢飲,彼此傾訴着,他的開心,她的歡喜,他們的雀躍。此情此景,“只應天上有”!

驀地,腦海中閃現出許多詩人對中秋之嘆。“皓魄當空寶鏡生,雲間仙籟寂無聲。”是李樸對浩瀚廣闊的中秋月景油然之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張九齡寄思念予明月的`濃濃歸家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蘇軾嚮明月表達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古時候,因爲交通不方便,有家不能歸;而現在,交通方便了,遠在他鄉的親人回來了,漂泊在外的華僑歸來了。家團圓了,祖國團圓了,大家歡天又喜地!

的確,又到中秋月圓時,又到家國團圓時。

又到中秋時作文 篇8

夏天到了,家門口那棵茴香樹瘋長,差不多有我高了,看着它枝繁葉茂,不禁嘴又饞了,不由得又想吃母親包的糉子了。

記憶中從小到大吃糉子,總是母親自己動手包好的。母親包的糉子有股獨特的味道,儘管市場上的糉子琳琅滿目,可在我眼中任何一款糉子都無法和母親包的糉子比美,不是市場上的糉子味道不好,而是三四十年來吃慣了母親包的糉子。那糉香裏有古樸的家鄉味道,有濃濃的母親情結。當然家門口這棵茴香功不可沒。每年的端午前夕,母親都要將它的葉子採下,用清水沖洗後用刀子分段放進糯米餡裏,清香無比。母親製作的糯米餡非常有講究,是由糯米、綠豆、茴香、芝麻、紅棗、臘肉等組成的,糯米和綠豆要在包的前天晚上用水浸泡着,如果溫度低,差不多要浸泡一天一夜吧,臘肉葷素搭配要炒熟且涼着,等完全冷卻後在包糉子前十幾分鍾將臘肉和油放到糯米里,茴香要當天放,否則不新鮮,材料備齊後要和糯米一起均勻地攪拌……

糉葉是她親自拾的.毛竹葉。老家有一個竹園,每年春天,在毛竹生長季節裏她就回家住上幾天,大清晨就出來撿竹葉,洗乾淨帶回縣城以備端午節用。端午節前一天,她精心地配置糉餡後,然後將洗乾淨的糉葉用嫺熟地巧手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用湯匙將糯米餡放到那個空心的圓錐形糉葉裏,再用一根筷子在糯米餡裏均勻地搖動,直到把糯米包裹得緊緊的,然後用彩棉線圈着,一個連着一個,像一串紅燈籠似的有序地排列着。“今年要多包點,帶回家給你們的公婆嚐嚐”,自我們姊妹幾個出嫁後她每年都重複着這句話。清香糉餡滿含着母親對子女無限的愛,層層糉葉下包裹着家的溫馨和甜蜜,絲絲綵線繫上的是對女兒們的希翼和囑託。

忙到糉子成形時,她就燒柴火煮,嫋嫋娜娜升騰的蒸汽裏,浮現母親忙碌卻依然泛紅的笑臉。每當熱氣騰騰的鍋蓋掀開的剎那,一股糉葉的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嘴裏享受着美味,這時的端午節恐怕是一年中最幸福快樂地時刻了。全家滿口糉香,她笑眯眯地看着我們吃:“味道怎麼樣?”“好吃”當聽到這兩字入耳,她就麻利地轉身去廚房用盆子裝滿煮熟的糉子送給左鄰右舍分享。

母親的本事,只是遺憾我竟沒有學會,還記得去年包糉子的情形,細長的糉葉在我手裏像是一彎迷失方向的扁舟,任憑我怎麼努力,來來回回折騰半天,就是不成錐形,“慢慢學,不要緊,只要想學,總會學會的。”母親總是給我希望。

標籤:中秋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