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必備】週記中秋節彙總七篇

中秋節2.84W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裏面吧。什麼樣的週記纔是好的週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週記中秋節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週記中秋節彙總七篇

週記中秋節 篇1

媽媽告訴我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這時已經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我們在庭院中吃柚子,媽媽一邊剝着柚子一邊說:“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裏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在這個中秋節的晚上,我不僅僅會吃月餅、賞月亮,還懂得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習俗。

週記中秋節 篇2

今天是中秋節,學校放了假。一大早我和媽媽就起了牀,媽媽說今天我們去姥姥家過節。

我好高興呀!因爲我又可以和哥哥在一起瘋玩,晚上舅舅和媽媽準備了豐盛的晚餐,有鹹水鴨;紅燒鴨;乾煸泥鰍;還有我愛吃的蒸菜等等。肉菜;素菜樣樣齊全。看着一桌美味佳餚我口水都流了出來。開心之餘我有想起了在遠方工作的爸爸,心裏酸酸的。

吃完晚飯,我和哥哥還有好多小夥伴在皎潔的月光下完了打殭屍;貓和老鼠的遊戲。今年的中秋節我過的好高興!

週記中秋節 篇3

每年中秋節的夜晚,和爸爸、媽媽嗎、爺爺、奶奶圍坐桌前,品嚐着滿桌的美味佳餚,享受着親人團圓的天倫之樂,

我感到生活是多麼幸福。但是,今年的中秋節,我卻過得更有意義。我在教室裏和老師、同學、阿姨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節日。

那天是星期一,老師、同學緊張地忙碌了一個下午,一切準備就緒。課桌圍成了圓形。每張桌子上都擺滿了石榴、糖果、瓜子、月餅等食品。黑板上"中秋月兒圓"的版畫給我們的教室增添了喜慶的氣氛,教室裏的燈光顯得格外明亮。

六點整,聯歡會正式開始。薛春明、建宏赫兩位小主持人走上臺,他們笑容滿面,聲音甜美,一段精彩的臺詞拉開了聯歡會的序幕。

首先是同學們齊聲朗誦蘇軾的《水調歌頭》,同學們深情的朗誦,把老師和幾位阿姨都陶醉了。接着,男、*分角色合誦《少年中國說》,那雄壯有力的聲音在教室裏迴盪,那少年的豪情也在我們心中激盪,朗誦到*時,老師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我們的朗誦。

緊接着,同學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上臺表演。那些多才多藝的同學這回可大顯身手了,一首首優美的小提琴曲,悅耳的葫蘆絲,悠揚的笛聲,讓同學們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

該我和好友趙晨靜上場了,我們兩人是表演小合唱《讓我們蕩起雙槳》,一上臺,我們都有點緊張,我們的心怦怦直跳,像懷裏揣了個小兔子似的,雙腿不由自主的打哆嗦。看着老師和同學們鼓勵的目光,我們深吸一口氣,努力使自己慌亂的心鎮定下來。開始唱了,剛唱了兩句,我就不緊張了,我還像個小演員似的,神態大方,隨着甜美的歌聲,翩翩起舞,趙晨靜動作也很自如,笑容很甜。臺下的同學們給我們輕輕打着節拍。"咔嚓"老師爲我們拍下了最精彩的瞬間。我們的歌聲剛落,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心裏美滋滋的。

隨後,又有許多同學上臺表演了節目,有讓人捧腹大笑的笑話故事,還有現代舞,相聲等,節目精彩極了。看到同學們興致這麼高,老師也很高興,紀老師給我們唱了一段豫劇,班主任*也給我們唱了一首自己兒時的《禮貌歌》。教室裏掌聲連連,我們幸福的笑聲飄出窗外……

中秋聯歡會過去很久了,但我記憶猶新,我不能忘記那個充滿歡笑聲的夜晚,不能忘記學校領導給我們這些身在異鄉的孩子送來的關懷,更不能忘記那次聯歡會上老師和同學甜蜜的合影……

週記中秋節 篇4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衆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羣衆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爲相近了。

週記中秋節 篇5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中秋節這個美好的日子裏,在他鄉別地的人怎麼會不想家呢!他們誰會不想和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呢!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中秋節要團圓、吃月餅賞月、給月亮上的嫦娥擺供品,那麼,誰又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如果不知道,讓我告訴你。

在唐代貞觀年間就有了中秋節這一節日。傳說,后羿射死天帝的九個兒子後和妻子嫦娥一同被天帝趕出仙界做了凡人。過了一年後,后羿原來當神仙時候教的兩個徒弟給后羿夫婦了一包*藥,說吃了它就可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后羿夫婦很高興,選了個日子準備重返天宮。可是好景不長,嫦娥趁后羿下地幹活的時候先吃了這包神藥。馬上,嫦娥就感到自己輕飄飄的,不一會兒,就飄到了南天門口,正要進去,卻被門衛士兵一把推了出去。她說:“一天前(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嘛)我被天帝趕下凡間,如今又讓我上來,你們卻不讓我進,這是爲何?”門衛聽後哈哈大笑說:“天帝趕下去的人從沒叫上來過。”嫦娥見謊言被識破,拔腿就跑,卻不知不覺飄到了月亮裏的廣寒宮。中秋節是嫦娥和后羿分開的日子,後人填成了團圓。至於吃月餅便是爲了團圓二字啦!

有人會說了:“你說的呱呱地,你的中秋節怎麼過的?”我告訴你,我的中秋節是在我奶奶的老家過的,比往年過得還團圓呢!

週記中秋節 篇6

中秋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各地慶祝方式都非常隆重。

我的家鄉雖然對中秋也很重視,可卻有點與衆不同。每年的中秋節來臨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主要是制辦節貨,買月餅、水果,而水果當中,柚子是不可缺少的。有一樣東西也同樣必不可少,它就是再平常不過的蓮藕。它在中秋節時可不是用來吃的,它是用來供奉祖宗、敬天地的,以求先人保佑。不光如此,人們對蓮藕也有要求,一定要是有頭有尾,完整的一枝藕,包括旁邊的小枝也都要留下。

節日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殺雞宰鴨,擺酒慶祝。到了晚上,家家戶戶便在自己的庭院中,陽臺上擺上月餅、水果,沏上茶,團團圍坐,一邊開心地品嚐點心,一邊賞月。當月亮最圓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起鞭炮,點上香和燭以示對月亮的敬畏。

在家鄉,孩子們還有一種特別節目,就是在中秋節的晚上,要去燒“寶塔”。所謂“寶塔”就是許多孩子相約好各自去找一些破磚碎瓦,搭在一起。最後就成了一個空心“小塔”。這項工程孩子們在中午就做好了。晚上,孩子們聚到一塊,用枯樹枝、稻草……東西塞進塔內,然後點火燒起來。火焰從寶塔中射出來,非常好看。待到時間燒得長了,寶塔也被燒紅了。從遠處望去,還真有點壯觀呀!

這就是家鄉還有點古老的中秋節。

週記中秋節 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哥哥,姐姐們和姑姑都聚集在爺爺家過中秋,我的心情特別激動,因爲既是中秋節又是爺爺的生日,上午大人們忙着做飯,小孩兒們嬉笑打鬧,做遊戲,真是不亦樂乎。

中午,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午飯,飯菜特別豐盛,雞鴨魚肉樣樣都有,吃的我小嘴像抹了油一樣,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時,媽媽說:“取蛋糕吧!”我和哥哥一起點上蠟燭,給爺爺戴上生日帽,我端着蛋糕,我們一起唱着生日歌,隨着歡快的歌聲,爺爺臉上流露出喜悅的笑容,全家人共同舉杯,祝福節日快樂,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

晚上,吃完晚飯後,全家人圍着電視機看中秋晚會,茶几上擺着葡萄,蘋果,石榴等各種水果,還有各種各樣的月餅,全家人一邊品嚐豐碩的果實,一邊欣賞圓圓的月亮,窗外的月亮是多麼皎潔,多麼明亮,給中秋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回家後,我躺在牀上激動的怎麼也睡不着。品味一天的快樂,體會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