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秋節

關於中秋的圓作文四篇

中秋節6.79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的圓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秋的圓作文四篇

中秋的圓作文 篇1

20xx年的中秋節即將來臨,月是故鄉明,月是故鄉圓。外出工作也有好多年頭了,年少的時候在外面不怎麼很懂得中秋節的意義,只知道每年有個八月十五,到十五就該吃月餅,也知道在鄉下爲什麼有好多人的乳名叫“中秋”。長大後成家了才慢慢知道中秋節的意義有多大,才體會到家是最充實的生活記憶,纔想起只有這些記憶中最樸素、最接近自然的是家的溫暖,家纔不會隨着時光的流逝而褪色。

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國家在這個沿襲了多少年的民族傳統節日專門放假,目的就是讓我們和家裏的父母團聚,好讓和父母一起享天倫之樂,可是這些年很少回家陪家人過中秋節,幾年下來,彷彿對中秋這個重大節日有些麻木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的中秋決定回家和父母一起度過,好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陪父母嘮嘮家常探望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中秋節嘛,應該給父母帶一些節日的禮品,去買些象徵團圓的月餅,到超市看到琳琅滿目的月餅,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的價格不等,覺得不過是一種零食一樣罷了。沒必要那麼奢侈,況且現在對月餅沒有小時候那種強烈的佔欲了。

好懷念小時候,在家裏與家人過的中秋節,那時候,我們的鄉村裏,好安靜,特別是在夜裏,靜悄悄的,只聽到風吹樹葉的沙沙響,偶爾聽到廚房裏煤火竈旁傳來蛐蛐的鳴叫、一聲狗叫。每到中秋夜,村裏的夜明朗起來,因爲月亮越來越大越圓。小孩子期待過節的那種心情濃濃的。爲節日的到來添加了不少歡樂氣氛。

好懷念小時候的月餅,一直都在期盼村裏的門市部裏擺放的月餅,總想什麼時候,爸爸才把它帶回家呢?

好懷念小時候那些用草紙簡約包裝的月餅,四隻,約是兩元一包,雖不如現在的好看,都是地地道道的手工做的,很少有什麼添加劑什麼的,五仁的、玫瑰絲的、豆沙的吃在嘴裏好香,好好吃……

好懷念小時候的中秋,一個月餅,全家人分來着吃,吃的時候不敢大口大口的吃,只是象徵性的輕輕咬一小口,慢慢的品嚐,弄些跟鄰居要的葡萄、蘋果。一家人圍着桌子坐,望着這個月餅口水直流,奶奶公平地把月餅切開幾份,我總搶最大的那塊,當然小小的,歸父母吃了,奶奶望着我們調皮的小臉很幸福的笑着。

好懷念小時候過中秋,在家門口端一盆水,把月亮映在水裏,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圍在一起,聽爸爸媽媽說嫦娥的故事,靜靜地觀賞着是不是有嫦娥在抱着玉兔,嫦娥是不是在和吳剛對飲桂花酒,一會又看到吳剛是不是和嫦娥共舞呢,一串串的神話故事把我們引入了對未來的憧憬……

在這樣一個攜歲月沉澱過的日子,感悟至中秋至、菊黃桂香的含義、理月有詩魂、解詩染月色,如今長大了,再也找不回那種感覺了……

如今長大了,懷舊的感覺愈發強烈……

如今長大了,能否會在家裏陪家人一起過節賞月……

如今長大了,中秋節卻成了一種懷舊、傷感的節日……

現在的時代,經濟飛快發展,月餅的過度包裝讓人感到厭倦,送禮的,好看的,價錢貴的。中秋一過,市面上銷售不出去的月餅,成爲了一種浪費。不管是食品浪費,還是那些過度的包裝盒的浪費。

回不去小時候的紙筋加草紙包裝!原來,簡約是一種美,是一種懷念,更是一種環保與低碳。

百善孝爲先,中秋節就到了,願大家在百忙中放下身邊的事情諧妻帶子回家,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因爲與家人團聚是一種心情、是一種孝道。

中秋的圓作文 篇2

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在那一天晚上人們都希望和家人團圓,一起賞月,可是那天下起了大雨,連月亮的影子都沒有,所以只好到八月十六晚上看了。其實也並不遺憾,因爲寧波人是在八月十六過中秋的。

在八月十六的那天晚上,我們全家人都圍在陽臺上聊天。這個時候月亮已經露出了眼睛,還眨了幾下,好像一個調皮的小男孩在用眼神向我示意說:“啊!中國的夥伴們快出來賞月,吃月餅吧!祝你們中秋快樂!”沒過一會兒它就露出了笑臉,又過了幾分鐘,月亮在靜靜的夜空一步一步地、悄悄地從雲裏走出來,深怕驚擾別人的談話,然後慢慢地升入夜空。它是那麼的圓,那麼的亮,簡直就像一個明晃晃的大圓盤,它把銀色的光輝灑在人們臉上,更增添了節日的氣氛。這時我想:在我考試得到一百分時,這張考卷就像一個圓月,在告訴你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如果我考試成績不好的話,那麼這張考卷就像是一個不完整的月亮,好像在告訴我:“你還沒有完全的學會這些內容,還需要再去複習。”

圓月它多像一個仙女,帶來光芒,讓人們在寧靜的月光下談話進行得更順利,它又照明瞭人們的心靈。圓月多麼美麗啊!我喜歡圓月。

中秋的圓作文 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又到金秋月圓時,我忍不住輕輕吟起《水調歌頭》。此時,外婆慈祥的'面龐悄然涌現在我的腦海中。

記憶將我帶回了兩年前那個金秋。那天的月格外圓滿,外婆抱着我在曉月裏賞月。柔柔的月光灑下來,給我和外婆披上了一件銀紗。外婆遞給我一個小月餅,然後望着月亮輕輕的吟起了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幼年得我覺得這首詞好美好美,殊不知,兩年後的晶,當我也在金秋月圓時,輕輕吟起這首詞,才深深體會到這首詞裏好美好美的離情別緒。

外婆逝世已有一年,然而我至今仍難以忘記外婆。

我仍清楚地記得,外婆教我識字時,會用她粗糙、爬滿皺紋但很溫暖的的大手握住我抓筆的小手在紙上寫下“口”字,然後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告訴我:“寶寶,這個字念‘口’,就是我們的嘴巴。”“哦。”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繼而又高興地叫道:“這是‘口’字。”“對!寶寶真聰明!”外婆臉上露出了慈愛的笑容,握着我的手又寫下一橫:“‘口’字加一橫是什麼字?是‘日’,太陽的意思。‘日’字加一豎又是什麼字?‘田’,外婆種糧食的田。”就這樣,外婆用她獨創的識字法教會了我“口”,“日”,“田”;“十”,“木”,“禾”……在我幼小的心靈裏,外婆就像一位魔術師,用她手中的筆變出了許許多多的文字。

教我數數時,外婆會將我摟入懷中,指着彩圖上的數字唱兒歌:“1像棍子立起來,2像鴨子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3歲我便能根據外婆的兒歌從1寫至10。除了單純的識數,外婆還教我用數字表達日期:“寶寶,在兩個數中間打上一個小圓點,便是日期的形式。你知道‘4.7’是什麼日子嗎?”“不知道。”“這是寶寶的生日。”“哦!”我高興地叫道,爾後又望向外婆:“外婆,你的生日怎麼表示?”外婆起先是一愣,但馬上又笑着對我說:“外婆年紀大了,記不清了。寶寶,你知道‘8.15’是什麼日嗎?”“不知道。”“這是中秋節,團圓的日子。以後寶寶無論到了哪裏,在這一天,都要回來見外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到金秋月圓時,月依舊圓滿,柔柔的月光依舊灑了下來。黃泉下的外婆啊,您可曾知道,在異地求學的外孫女在這天回來見您了!

中秋的圓作文 篇4

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箇中秋。

我還在河邊住,房前百米處就是一座大橋。站在我的院子裏,看到月光蔓延開去,鏤空了橋洞,俯身撫摸穿橋而過的河水的叮咚。橋把月光截成兩半,一半在那頭,一半在這頭。月光一到地上就分頭行動,蹲在山頭的,掛在樹梢的,躺在鵝卵石上的,亮在青蛙眼裏的,還有在靜靜的風裏遊蕩的。碎銀,是古時候的比喻,古時候詩人的口袋裏都裝幾縷月光用來吟詩,也裝幾顆碎銀買酒後的“對影成三人”。現在不用了,現在用好多建築、好多機器、好多公路,將月光細細的切碎,成方塊形的、成棱形的,把詩情畫意拒之這些幾何形之外。

就有兩個人站在橋上對罵,爲人間的瑣碎而爭執。清涼的月光起着傳導作用,把兩人的聲音放大了若干倍。供獻在院子裏的月餅皺了皺眉頭,還有那些平民牀上的夢也皺了皺眉頭,居於縣城中央的古樓也很不舒服,唐詩全集中的詩人轉身拂袖,玉兔的搗藥聲別有用意的一下一下的搗着我的心。

天空中的月亮越來越圓了。

就是在今年,我又與中秋遭遇。

我住上了樓房,沒有了屬於自己的小院,手足無措的不知道怎樣承接月光裏的心,心上的月光。當月亮來到我的窗前時,機器烤的月餅我們已經提前享用了一個月,我是在一個月中的哪一天過的中秋?還是在今天?月光對於樓房只有角度的不同,月亮對於住樓房的人有了陌生感。習俗裏的那一桌供獻可有可無,敬畏被霓虹燈取代,城市裏已經沒有一個真正的暗夜,沒有一段真正的暗夜故事需要就着月光一句一句的給人講。我的窗裏面的燈光要比窗外的月光明亮幾倍幾十倍,任憑月光再敲打我的窗櫺,心扉也不會被撬開。我住的高了,看不清地上的月光是水還是霧,只是憑以前的經驗,我的腳要落地需要十幾米高,我跟地上月光的距離是十幾米,我跟天上月亮的距離是幾萬裏。

一個電話急匆匆的穿過星河,越過大氣層,跌落在我的手機上:朋友走了。一時間,感覺朋友成了一個影像,漂浮在月光裏,一片悽清,還有一片空白,記憶,記憶變成月光中輕輕淡淡的霧。月亮收集了一盤晶瑩的眼淚,在緩慢的時光中捻成絲絲縷縷的月光。料理喪事,搭起靈堂。將朋友放進了棺木中,朋友的身上覆蓋着一層月光,進了棺木後棺木上覆蓋着一層,棺木擺放進靈堂後,靈堂覆蓋着一層,月光說明自己是中秋的,卻說不明中秋裏爲什麼徘徊者哀傷。

這一夜,月亮還是這麼的圓。

標籤:四篇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