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七夕節

關於七夕節隨筆

七夕節1.57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爲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七夕節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七夕節隨筆

關於七夕節隨筆1

今天是七夕節,牛郎織女相逢的日子。

這天,點點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嵌在廣袤的天幕下,一眨一眨閃着光,匯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銀河。

我雙手相扣,猜想繁星閃爍,在那縹緲無邊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定然陳列着很多物美價廉的東西,那些物品定然是人世間從未有過的奇珍異寶。

我仰起頭,望天,不禁喃喃自語:“天上有神仙嗎?神仙有寶物嗎?寶物又會有什麼呢?”

璀璨的星空讓我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想,編織美麗的夢想,萌動恬靜的情思,低吟綺麗的小詩……

我擡頭仰望天空:黛藍色的天幕上綴滿了晶瑩閃爍的星星。突然,星星全部旋轉起來,像節日的禮花,像一條條火龍……我驚訝地瞪大了雙眸。隨後,我頭暈了,感到天旋地轉,我雙眸一閉,陷入了昏迷……

呀!!

我驟然睜開眼,神色微微有些緊張。

對了!我疑惑又略帶迷茫地看向周圍。置身於安寧清遠的夜色裏,任海風輕柔舒爽地撫遍全身,銀色的髮絲吹在臉上,不禁有些麻癢。聽,蛐蛐在草叢中動情地吟唱,清亮如溪,空靈優美,如聞天籟。螢火蟲在遠處的叢林閃爍着迷離的光,蘑菇散發着銀藍色的幽光,安然,靜好。四周是人羣的溫度,繁華的街道,令人心碎。我身着復古哥特式日本浴衣,銀色的長髮鬆鬆披在衣服上,手提鼓鼓的哥特式日本布縫小提包,給人一種古樸,陳舊的美感。

我驚惶不定地看了看自己的着裝好周圍。

關於七夕節隨筆2

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人的情人節,也有人稱之爲乞巧節七夕或女兒節,這一天是女兒家們最爲重視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稱爲乞巧,是因爲民間俗信這天牛郎織女會天河,女兒家們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

乞巧,她們除了乞求針織女紅的技巧,同時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在閩省,廣東省及東南亞一帶,最時興於七夕拜七姐。這的確是舊日女兒家的大節日。大部份的省都有慶祝七夕的七巧節,唯大都當作一般慶典慶祝。閩,廣省則相當的重視,尤其是廣東省,大夥兒擺七湊熱鬧,十分隆重。

談到七巧節,不得不提人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七夕,被多情兒女視爲愛情的象徵。他們的愛情悲劇,在每個華人的心靈裏,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此,每到七夕的夜晚,多情人都會對着暗夜的星空祈禱愛情永恆不渝。

牛郎織女有許多的故事版本,最爲人知的是:牛郎本來是民間的一名孤兒。一天,天上的織女和緒仙女下凡遊戲,在銀河洗澡。爲牛郎耕田的老牛勸牛郎奪取織女的衣裳,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結婚後男耕女織,他們生了一男一女,生活幸福美滿。可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的便讓天帝給知道,使了王母娘娘下凡來,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xx就此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後來還是老牛獻出它的皮讓牛郎上天去。牛郎上了天,眼見就要追到織女,豈知王母娘娘金簪一揮,天空出現一道天河,他們倆隔兩岸,只能哭泣。後來,他們的愛情讓天帝給感動,答應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由鳥鵲架橋在天河相會。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乞巧的儀式源自古代織女桑神的原始信仰這種信仰結合了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會的說法,成爲了我們今時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間信仰。

關於七夕節隨筆3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每當我讀起這首古詩,就會想起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前有一個男孩名叫牛郎,他以放牛爲生。有一天他騎着一頭神牛路過一片森林,牛郎聽到一陣嬉水聲,突然他的神牛說:“那裏是一羣仙女,你悄悄地走過去,拿起那一件最小的衣服就能娶她爲妻。”後來牛郎躡手躡腳地把衣服拿走了。過了一會兒仙女們出來找衣服,只有織女找不到,其他仙女都紛紛飛走了。織女走來走去還是找不到。牛郎就出來把衣服還給織女。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就與他結爲xx。

從此,他們男耕女織,過上幸福的生活。又過了幾年,他們有了一個兒子和女兒。可是好景不長,這事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大發雷霆,決定叫天兵天將來把織女帶回天庭,並罰她在銀河的東邊日夜織錦。

牛郎和他的孩子很傷心,只好去求王母。於是老牛使出渾身解數把他們送上天。牛郎求了王母一個月,鐵石心腸的王母還是不答應。這事被天上的衆神知道,也向王母求情。最後王母終於答應了。允許他們每年農曆七月七日相聚。可是牛郎是凡人,上不了漫漫的銀河。侍女喜鵲想到辦法,她就叫夥伴們搭成雀橋,他們終於相聚了。

七月七日那天晚上,你擡頭xx,或許能看到他們相聚的美麗場面。

關於七夕節隨筆4

記憶中有一個美麗的節日,叫七夕。記憶中也有這樣一句美麗的詩,“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七夕的美麗在於那個感人的傳說,那份不顧一切衝破阻礙的堅貞的愛情。縷縷雲彩隨風變幻出各種巧妙的形態,流星在不斷地傳遞着牛郎和織女平日不得相會的遺憾。而在秋風白露時節,他們在夜空中靜靜地渡過遼闊的天河相會了,在這難得的一次相會中,他們之間的柔情蜜意勝過人間無數次相會.他們的愛情,好似長長流水,綿綿不斷,一年一次的相見又如同明日裏的幽夢。他們怎麼忍心回望鵲橋歸路,再度分離呢?但轉念又想,只要兩人的感情始終不渝、天長地久,又何須朝朝暮暮相守在一起呢?

有些人爲了時尚而愛。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呼小叫“爲愛而生”,“死了都要愛”。可卻很少有人知道什麼是愛,還自以爲愛得感天動地,天荒地老。再沒有人躲在葡萄架下聽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再沒有人陶醉於牛郎織女愛情的美麗當中,也再沒有了“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忠貞思念。七夕已經逐漸被他們遺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情人節的狂潮。年輕人追求物質上的愛情表現方式,以爲只要有情人節的玫瑰與巧克力就可以使愛情永駐。在他們心中,七夕的故事已經落伍了,可他們不知道,七夕所象徵的愛情永遠不會老!愛是杯美酒,年代越久遠就越醇香,追求愛的新鮮、時尚,是對古老愛情的一種褻瀆,一種不尊重。

真正的愛是爲愛而愛的。愛情,是人格的一種昇華,靈魂的一種淨化。是不求回報的付出,忍痛割愛的放手,一絲一縷的關懷,朝朝暮暮的想念。擁有真正的愛情是人的一種境界。牽牛星和織女星隔着銀河已遙遙相守幾千年,愛情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我不懂愛情的滋味,只是偶爾感悟七夕,體會到了一些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愛情到底是什麼,誰也說不清,也許它就是微風之中遙望牽牛織女星時,叩動你心門的那種幸福、溫暖、莫名的感覺吧!

關於七夕節隨筆5

七夕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着靈巧的手、織布織的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過一會兒,如果桌上擺的飲食上面看到有xx的話,就認爲天仙答應了她們的願望。或者她們會在醬缸臺上面擺放着井華水(早晨擔的第一桶井水),在盤子裏裝着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針線活的手藝,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麼痕跡就相信有靈驗了。這種風俗是因爲把織女當成在天上管針線活的神,隨着在中國漢代大大盛行的乞巧風俗而起源的。這種風俗到了唐代傳播給周邊的民族。

韓國的七夕風俗跟中國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個家庭都擺着麥煎餅和今年第一次收穫的水果,女人們在醬缸臺上擺着井華水祈求家人長壽,祈求家庭平安無事。

而且,韓國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風俗,這是一種讓巫婆祈求子女安然無恙的儀式。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熱天氣逐漸消失的時期,也是農家繁忙的農活結束後等秋收的時期,少許過着清閒的時間。所以過了陰雨季節後的這時候,農家有着把夏天陰雨季節期間的潮溼衣服和書拿出來曬乾的風俗,這名叫曬書曝衣,所以,這天各家各戶的院子都堆滿了拿出來曬的衣服和各種書籍。在《東國歲時記》上記載着七月七日在家曬衣服,按照拿出來曬的衣服和書的數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崔南善的《朝鮮常識》中記載着,七夕是原來中國的習俗傳到了韓國,恭愍王(高麗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牽牛(牛郎)和織女星,並在那天把俸祿給百官們。到了朝鮮王朝在宮廷裏擺宴會,給儒生們實行節日製的科舉。

在多樣化的生活和價值觀的變化中,今日的七夕風俗只是演變成用牽牛(牛郎)和織女的傳說給充滿童心的世界增添一個夢想而已。現在的年輕人對傳統七夕關注的也並不多,他們只會藉着這一天的機會在一起約會、吃飯、互送禮物。

標籤:七夕節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