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隨想作文錦集八篇

清明節1.77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隨想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清明節隨想作文錦集八篇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1

清明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我的記憶裏,清明節充斥着擾人的鞭炮,紛飛的紙灰,天地間彷彿混混濁濁、充滿着不見天日的戾氣。今年的清明節也不例外。

一陣擾人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皺着眉頭,舉目遠眺窗外,才知道今天是清明節。我迅速洗漱完畢,帶着紙錢、香燭、鞭炮,領着妻小一起去祭祖。一路上,我看見人們或興高采烈,或嬉笑打鬧,或神色匆匆,就是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愁緒。我覺得他們更像是在過春節,如此的畫面我彷彿已感到有些異樣。不過,偶爾會有一兩個神色憂鬱的人路過,讓人多少有些欣慰:嫋嫋的青煙孤獨而又彷徨的在天地間飛翔,雨很給面子的下了起來,倉皇失措的路人忙着找避雨所。我們一行四人在雨住之後來到墓地也照例燒紙錢,放鞭炮,點香燭。

一路上,我睹物釋懷,不禁浮想聯翩。都已經是21世紀了,還用得着這樣嗎?現在不是提倡低碳生活嗎?我們的清明節非這樣過不可嗎?清明節不該是一個清清淨淨,懷戀先祖的日子嗎?我們可以過得不那麼喧鬧嗎?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古詩大家都熟悉吧?每年在這時節大家都會去上墳、掃墓,以此來表達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今天,我們全家一起到南山公墓去掃墓。馬路兩旁桃紅柳綠,我欣賞着春天的美景,暖暖的春風吹來,真愜意!經過太子灣公園的時候,媽媽說:“快看,鬱金香!”我看見了滿園的鬱金香。鬱金香造型很獨特,有月牙形的,有花盆型的,有彎彎的的像小河一樣的;鬱金香的顏色很多,有紅的像火一樣的,有黑的像墨一樣的,有像黃得像蝴蝶一樣的;鬱金香的味道真香,令人陶醉,真是芳香撲鼻,沁人心脾。

來到南山公墓,我看見大家都行色匆匆地往山上趕,我也不拉後,在擁擠的人潮中鑽來鑽去。終於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了。爺爺奶奶先把祭品供到墳上,再把酒給倒上,然後點燃蠟燭,再點上香。嫋嫋的輕煙隨着風在上空盤旋,好像帶去了我們對祖先的思念。接着我們拿着香在墳前拜了起來,嘴裏輕輕地說:“我們來看你了,請你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無病無災。保佑餘涵學習成績好。”我也輕輕的唸叨着:“你們走得太早了,沒能孝敬你們。”最後,爺爺奶奶把帶去的冥幣燒在了墳前。

拜祭完後,我們戀戀不捨南山公墓,從山上看下來,掃墓的人真多,黑壓壓的一片。我們隨着人流慢慢地下來,我邊走邊想:太公太婆,希望你們在那邊能過得更好。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3

清明節是掃墓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祭祀先人。

清明節又到了,掃墓的時間又到了。我想起了那些名人。

越王勾踐是紹興很有名的人。他是大禹的後裔。春秋末期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吳王闔閭曾於公元前496年被越軍所敗,闔閭受傷。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勾踐於次年主動進攻吳,在夫叔山(今江蘇吳縣西南)與吳兵發生激戰,越軍大敗。爲了保存力量,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范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時時不忘滅吳雪恥。他任用范蠡、文種等人,改革內政,休養生息。後來勾踐利用夫差北上爭霸、國內空虛之機,一舉攻入吳國並殺死了吳太子。夫差返國後只得言和。勾踐不斷舉兵伐吳。勾踐二十四年,吳都被圍三年後城破,夫差自殺。吳亡。隨後,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等國歸附,並遷都琅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候會盟,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爲霸主。

越王勾踐之所以能獲得成功,是因爲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足夠的耐心。我們想獲得成功,就要學習他的這種品質。遇到困難不要放棄,等待着,努爲着,總會成功的。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4

“清明時間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時光飛逝又來到了清明的'時候,看到這一天,大夥兒都會燒祭品,上山掃墓,緬懷先烈。出遊踏青,製作清明糰子,這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來到山腳下,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們冒着40度的斜坡頂着巨大的壓力,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紅軍遠征時的場景,敵機四伏的瀘定橋,空無人的草地,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千難萬險,終於將趕出了大陸,而我們卻在這個小小的斜坡上掙扎,真是沒用!正值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着我的身體,沒有水喝,沒有食物,這或許是當年紅軍遭遇的最大的困難吧?想到這些,我就一鼓作氣,衝鋒在前。終於爬上山坡,一種放下壓力的舒適感爬上我的心頭,望着腳下黑壓壓的人羣,彷彿螻蟻般的往上,一股優越感也油然而生。清風吹過,漸漸地與萬物融爲一體……

清明——讓我們緬懷先烈!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5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有絲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我心中繞着,糾纏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晴空萬里,陽光明媚。但是我的心情如詩上所說的,說悲也不悲,說喜也不喜。

一大早,媽媽帶我來到外婆家,與其他人聚在一起,7:30我們準時出發,帶上肉、雞蛋、元寶、紙錢、爆竹、蠟燭、香菸和啤酒。我拿着三根香菸在外公的墳前拜了拜,希望外公能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之後我們把所有人帶來的紙錢拿出來燒,聽說把這些之錢燒給他,他就可以在另一個世界收到這些錢。

山風徐徐吹來,陣陣涼意。站在外公的墳前,這時我不禁想起外公在世的時候,每當我受傷的時候,外公總是安慰我別哭了,會好起來的;每當我被罵的時候,外公總是站出來呵護我,保護我;每當我考得不好的時候,外公總是安慰我:“這次沒考好還有下一次呀,別灰心!”啊!等太陽不在圓、等星星不在亮、等月亮不在彎的時候,您在走吧。

這時我又想起了壯烈犧牲的革命先烈,如果沒有這些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用生命換來的生活,那我們就沒有這美好的生活。

馬上迎來小考的我一定要加油,努力學習。珍惜生活的每分每秒。

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應該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以後爲祖國做出貢獻。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6

清明節那天,細雨濛濛,雨毛毛地隨風搖擺,飄在那透明的蒙了一層灰土的窗上,似乎在提醒着我,該去悼念一下爲國捐獻出生命的勇士!

那爲國鞠躬盡瘁的英雄們是偉大的,是平凡中的偉大。我想他們是水,因爲他們洗去人間的醜惡;我想他們是風,因爲他們吹去了人類思想的垃圾;我想人們的心是永遠刻着“愛國”這兩個字的。

雨中去掃烈士墓,在憂愁的雨緒中懷念愛國的烈士,回想那些永昭千年的名字:林則徐、秋瑾、魯迅……無數的鐵骨錚錚的烈士或是拋頭顱,灑熱血爲國捐軀,或是寫出鞭苔人心的文學鉅著。不管他們以怎樣的方式愛國,但是他們的心是一樣的。

清明的風是清香的,清明的雨是憂愁的。這清風憂雨吹起了我們的愛國激情,清明的草是青的,清明的葉是綠的,這青草綠葉記錄了愛國烈士的事蹟。清明與愛國似乎是相連的,憶起愛國人,就會想在清明節去掃一下墓,清明到了,就會牽動對愛國人的情,爲他們鼓一下掌。

那一個人沒有血,沒有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讓我們把愛國人的愛國情發揚光大吧!我們的愛國情,將會在社會主義的國度裏發揚光大,我們的烈士頌,將會在社會主義的國度裏,被萬人傳頌,每一個愛國人的骨髓裏流淌着同樣的信念。那就是“愛國是我的責任”,每一個愛國人喊着一樣的口號,那就是“爲愛國精神奠基”。

朋友們,讓我們手牽着手,心連着心,一起高歌愛國激情!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7

一輩子是多長時間,說不清。總是糊里糊塗過完一生,走向墳塋。 三四月天氣,總是空氣潮溼,梅雨紛紛,。浸染了清明節,引發了萬家祭祀的哀傷。深呼吸,一切都沉重,連鳥兒的啼鳴也叫人傷心之至。天灰濛濛的,咱們一家開車回到姥姥家上墳。

一路上,咱們穿過了非常多墓地,聽到了撕心裂肺的嚎叫。白色的紙錢被燃完後殘留的天地更加昏暗了,這彷彿是一場大規模的生死派對!活着的人們用哭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哀思,死了的則在地下跟着嗚咽。經過一路的嘈雜,一路的混亂,咱們終於來到了姥姥家。

裝着準備好的紙錢,咱們全家緩緩向墓地走去。隨着加快的腳步陣陣哭聲越來越清晰。走過一座古老的房子,咱們便來到了墳地。望着眼前成羣哀嚎的人們,我不禁向後退了幾步,躲在媽媽身後,穿過幾個墳堆,咱們終於來到了姥爺的墳地。整理好紙錢,爸爸點上了火,頓時一團熊熊的火焰燃起。姥姥和媽媽開始一把鼻涕一把淚水的失聲痛哭起來。我輕輕低頭看着跪倒在地的年邁的姥姥,心頭一陣苦澀。眼前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她那深陷的雙眸中飽含着思念。

我靜靜地站着,望着眼前的一大片人羣。陷入了沉思:對於那些已逝的人們,咱們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對他們的思念之情呢?再看看周圍活着的人,咱們又該如何對待呢?

驀然擡頭,我發現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地,金燦燦的,真美啊! 今天,咱們能看到這樣美麗的花兒,也許命明天他們就凋零了,咱們再也無法找到他們的蹤影,美麗總是短暫的,因而咱們應該珍惜。

那麼,對人是否也是同樣呢?珍惜擁有。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8

4月4日~4月6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在這樣的一段日子了,偏偏又是事情最多的時候。說了這麼多,這是什麼日子呢?是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爲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爲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

英雄氣概,爲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

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爲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爲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正是因爲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爲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爲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