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清明節

【熱門】清明節作文錦集十篇

清明節1.6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清明節作文錦集十篇
清明節作文 篇1

三月中旬裏的一天,我聽見爸爸和奶奶商量清明去上墳的日子。我就說:“我也要去。”爸爸答應了。我高興地跳着說:“我可以去上墳嘍,我可以去上墳嘍!”姐姐聽見了急忙大聲說:“我也要去。”奶奶也答應了。

4月4日我們期盼的日子終於來了!早上,我們把上墳的東西準備好就出發了。走了一段柏油路,再走一段沙石路,就進入了林間小道。路兩旁長滿了松樹,走了十來分鐘就來到墳地了。我問爸爸:“爲什麼要來上墳啊?”爸爸說:“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到了今天,清明節祭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聽爸爸一說,我才知道清明祭祖的含義!我好奇地說:“我們祭拜的人是誰?”爸爸說:“是爺爺的爸爸,和爺爺的爺爺。”爸爸一邊說一邊忙開了,大人們除草的除草,擺東西的擺東西。我和姐姐一邊吃東西一邊東張西望。我們看見了很多墳,遠處有人家,還有連綿起伏的山峯,然後爸爸叫我去磕頭,我看見墳前擺了很多美味的食物,有雞頭、魚等豐盛的菜,有水果,還有糖果。我一邊磕頭一邊流口水,心中想着:“老祖宗,可要保佑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哦。”爺爺在一旁燒香紙,祭拜完畢,掛好紙,我們就走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在樹下休息了一會兒,一邊吃東西一邊玩。我們還摘了許多野菜呢,有酸苔、刺苔、還有蕨菜……爺爺說:“我們小時候,沒什麼好吃的,這些野菜可是我們的主要零食。看看你們現在要啥有啥,想吃什麼有什麼。”

聽了爺爺的話,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逝者安息,生者可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呀!

  清明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到了,這是一個緬懷親人的節日,會使我們心情悲痛。每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爲已經離去的親人掃墓,有些地方也叫“上墳”,爲他們的墓地培上新土,還有很多的人們會去烈士陵園緬懷爲了祖國、人民犧牲的革命烈士,爲他們送上一束鮮花。大人們都說,每當清明前後,天空經常會下雨,所以,我便想起了詩人杜牧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聽爺爺說,按照以前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物、果品、紙錢等東西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把紙錢焚燒,另外,我們濰坊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清明節這天,要吃單餅和雞蛋。我們國家的風俗和傳統真的非常有意義!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應該去長輩的墳前祭拜一下,以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

星期六上午一早,我和爸爸、媽媽一行三人就買好了祭拜的食物回了老家,給姥爺掃墓。媽媽在姥爺墓前先擺上食物,倒上酒,然後燒了些紙錢。媽媽說“燒紙錢”是爲了給姥爺送錢,讓他們不缺錢花。雖然我有點奇怪,有點不明白,但看到媽媽和爸爸肅穆的神情,感覺到了他們對逝去人的懷念之情。雖然我從小沒有見過姥爺,不知他長什麼樣,但我知道他肯定很愛我們,也許在某個地方一直關注着我們,祝福着我們……

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氣。作爲節氣,清明時期正是我國大部地區,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生機勃勃故稱之爲清明。首先,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係,農諺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季節。“清明”二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三統曆》曰:“清明者,謂物生清淨明潔。”春天真正來到了。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飄飄,和風拂拂,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喜歡的,所謂“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農村對清明雨尤爲重視,古諺語有“清明前後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可見農民對於春雨的冀盼是多麼殷切。

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唐代詩人杜牧的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掃墓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今年清明節卻是一個豔陽天。我們一家去公募掃墓。

走在公墓一旁的街道上。四周都是草,偶爾有幾棵挺拔的大樹佇立在街頭。但最迷人的,就是田裏的油菜花。碧綠的葉子托起嬌嫩的花朵,使油菜花特別的顯眼。淡黃的花朵似乎透着一股清香。在微風的吹動下,搖曳着花枝,那些黃色的笑臉好像在向我們點頭。從公墓出來無論有多麼悲傷,看到他們心情也一定會好很多吧!

進入公墓,能見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在墓碑上擺好鮮花和供品。有的表情十分沉痛,對着墓碑深深的鞠躬。還有的一邊抽泣着,一邊用水沖掉墓碑上的灰塵。媽媽說,這纔是真真的掃墓,就是把墓碑打掃乾淨。

我們和許多人一樣在墓碑上百號交完稅的鮮花,花還是花苞,公會慢慢長大,但代表着我們對老祖母的思念。看之墓碑,心中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懷念吧。看着媽媽認真的樣,我也不敢馬虎,深深的鞠了一躬。

隨後,爺爺便帶着自己折的元寶去燒了。怕老祖母不夠用,便多折了幾帶,來到了大火爐邊,把元寶人進了火爐,隨着輕微的“嘩嘩”聲,和一股熱浪,元寶化爲了灰燼。

清明節作文 篇4

上一年,我們去了我們的家鄉清明節。

那是一個星期五,一放學我們就趕着回老家。當天回去就忙的不得了,每個家庭成員都趕着做祖先的飯,菜式很豐富,有肉啊,菜啊,海鮮啊,還有我們家鄉最著名的食物小米!整個下午就做飯!等晚上我們吃晚飯,就早早地睡覺,爲了迎接清明的到來!

清明節那天,我們早早的起來,去買拜祖先的東西,比如燒給祖先的錢,衣服,手錶等,賣完這些還要買綵帶,最後就買炮竹!

我們把吃的放在籃子裏,把要燒的東西裝進袋子裏,把炮竹,吃的,燒的和綵帶東西放進車後,就去拜祖先。

拜祖先要先上山,車子不能上去,所以就要爬上去。我們去拜祖先時,先燒那些給先人的`東西,然後放菜放酒,再用綵帶來圍着祖先的墳墓,接下來就放炮竹。但是最主要先是把雜草除掉才行,還要用紅墨水來塗那些字。

我特別有印象的事是去拜我另一個祖先。這個祖先葬在另一座山上,我們往那邊走去,兩座山之間沒有橋,下面是水,我們只能走上一根水管。水管算大,就像橋似的,但很不安全,一不小心會摔進水裏。我們小心翼翼地穿過那座“橋”,又走了二十來分鐘纔到祖先的墳墓。到那,我們先要除草和一些雜樹,然後燒那些給先人的東西,放菜放酒,再紅墨水來塗墳墓上刻着的字,再用綵帶來圍着祖先的墳墓,最後放炮竹。我們並不把食物拿回去,而是放在那兒。

清明節是個紀念節日,但是在海豐不僅是一個紀念節日,而是一個隆重的家族聚會!

清明節作文 篇5

4月5日,清明節。那是一個微風習習的日子,我沒有做任何重要的事情。我剛剛放風箏了。

春天的下午溫和而溫暖,就像一壺米粥,讓人感覺舒適。我帶着爺爺和風箏,朝着河邊蹦蹦跳跳。來到河邊,微風吹來,綠水層層盪漾,別有“清明上河圖”的感覺。

在這宜人的春光中,我興奮而又充滿自信地開始放風箏:“釋放!”在爺爺的命令下,風箏慢慢地起飛了。我有節奏地拿着繩子,試圖抓住風箏的方向。風箏飛得越來越高。然而,突然,風箏急劇下降,就像一個人低着頭從一座建築物上跳下來。很快它重重地撞到了地上。我不願意站着回來,我必須穿上它。“飛!”我開始有節奏地提線:一兩次.爺爺鼓勵並指導我:“去那邊一點.是的。來吧!”聽了爺爺的支持,我變得更自信了,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風箏一起飛了起來:我就像一隻在天空中飛來飛去的小鳥,無憂無慮,似乎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在了腦後.風箏飛得越來越高,這是我做夢也沒想到的。實際上,我的風箏線用完了,看到風箏在空中穩定地漂浮着。“爺爺,掌聲在哪裏?”爺爺謹慎地拍手。我不知道過了多久,風漸漸停了,風箏開始下落。“啊!它要掉進水裏了!”我試着去救風箏,但是已經太晚了。風箏掉進了水裏,成了一隻落湯雞。爺爺看到後大笑起來.

幾朵浮雲,像白帆,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遨遊。一道紫紅色的光芒出現在天空的邊緣,像一朵盛開的玫瑰.清明節快樂!

清明節作文 篇6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花兒開了,樹枝抽出了嫩芽,魚兒也在水裏又來又去。這一天,天氣晴朗,風也很大,是個放風箏的好日子,於是,咱們一家三口來到桐涇公園放風箏。

咱們來到桐涇公園時,已經有很多人在這裏放風箏了。這些風箏五顏六色,既像一朵朵在天空中綻放的花兒,又像是一隻只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咱們找了一塊比較空曠的地方,開始放風箏。咱們慢慢地將風箏送上了天,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高。就當咱們的風箏要超越飛得最高的“企鵝”時,意外發生了。咱們的風箏的線與一隻“老鷹”的線纏在了一起。於是,咱們的風箏與“老鷹”同歸於盡了。

咱們撿起風箏,重新將風箏送上了天。可是這次不知怎麼回事,風箏線突然斷了,風箏飛走了,還好沒飛遠,很快,我便將風箏撿了回來。

第三次將風箏送上天時,老天不給力了,一陣風也不刮。儘管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風箏還是以一個“優美”的姿勢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等了一會兒,風又颳了起來。於是,咱們十分順利地將風箏送上了藍天,並且越飛越高,最後超越了飛得最高的“企鵝”,別提有多高興了。

夕陽西下,時間不早了,先前放風箏的大部隊都回家了,咱們也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桐涇公園。

這一天,我玩得十分開心。

清明節作文 篇7

星期四——也就是清明節這一天,我與兩位好朋友、家長相約一起沿東環路徒步。我聽說:東環路最早時是一座山,後來人們用火藥炸,用挖掘機再將山挖穿的。難怪,路的兩邊是兩座山。

我們發現路兩邊的山上都有一條排水的、用水泥澆築而成的通水渠。我們出於好奇,來到了水渠下面,準備從水渠登上山頂。當我們擡頭向山頂看時,大家的嘴都變成了“O”形,大的幾乎能塞下一個雞蛋了。“這也太高了吧”其中一個朋友的聲音打破了瞬間的寂靜。“是啊”,“又陡又高”,我們猶豫了。可是我們都想挑戰一下自己,最後還是決定登上去看看。

我們走進水渠,雙手着地,向上攀爬。爬了有五分鐘,我們到了最陡峭的地方,這裏幾乎九十度垂直!我努力控制自己的平衡,小心翼翼的往上爬。不敢回頭看,太嚇人了,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又過了大約五分鐘,我終於爬到了山頂。緊接着,朋友們也都上來了。但是,三個人太擠了,我可不想被擠得滾下去。

於是我順着水渠向山的另一邊走,開始下山了。可是沒想到下山反而更不容易,上山的時候我兩手扶着水渠的兩邊就可以往上爬,可是下山真擔心會滑下去啊!真應了那句話“上山容易下山難”。我不得不身體往後仰,不敢踩到石子,怕滑下去,後來我側着腳,橫着向下走。在距離山腳下十米左右時,水渠裏有很多沙子,我飛快的跑了下去,在最後面的沙層那裏來了個“山體滑坡”,然後完美地降落在地上。哇,太刺激了!只是弄的滿身灰塵。朋友們也下來了,我們個個造的灰頭土臉,卻興奮的說笑着!

家長們說“男孩子就是愛冒險,放着筆直的柏油路不走,偏偏喜歡翻山越嶺”,我們卻樂此不疲。下山我們又步行到國門才往回返,回來路過這座山我們又從山上的水渠翻過來的。就這樣,清明徒步被我們變成了清明登山!

那天我們走了八公里多的路,可是誰也沒喊累,反而很開心,很有成就感!我和朋友們相約五一假期我們再來登山,下次到達山頂時好好欣賞下風景!

清明節作文 篇8

又是一年清明時。

對於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清明節”還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除啦知道那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幾乎沒有什麼啦解。只知道“掃墓”這樣的詞語,而我長這麼大,還從未給先人們掃墓。從前因爲年齡太小,媽媽也不曾帶我去過墓地。這兩天因病一直待在家中,身體稍稍恢復時,媽媽說:“清明節有些人也喜歡出去踏青,就是去郊外走走,體會一下這個節氣的氣氛。”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清明節有三天假,本來就是用來玩的罷?

下午,天氣很溫和,讓人有種夏天要到啦的感覺。我約啦幾位同學一起騎自行車。我們有七位夥伴,沿着紅樹林向東邊騎。一路上有許多人,特別是在大廣場上,人頭攢動,怎麼就有這麼多人呢?我不禁心裏想,爲什麼他們沒有去掃墓或者燒點香呢?朋友大聲打斷啦我的思緒:“走!我們騎快點!別看風景啦!”說完,他們都飛快地騎走啦。今天的天空很亮,太陽睡在僅有的幾片雲上。四周的草地上,太陽閃着光,草被風吹得輕輕地動。看到這種景色,心情不免開朗,我也加快啦速度。

過啦有差不多一小時,我們談論着在草地上看見的那些趴着的小頑童和空中飛行的滑翔傘,到啦一個大湖前。湖的一側是幾十棵整齊的大王椰樹,另一側是幾幢仿古哥特式別墅。午後剩下的時光,我們都在這裏度過啦。直至東邊天空的暗藍逐漸織上西邊的天空,只有樓房的牆角上,還有一絲絲的光時,我們才動身返回。

也許清明節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它在我已經過去的童年和生活中,像一陣風,又像一陣雨,曾經洗刷去過我心頭的一些不快。

清明節作文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清明時。4月2日清早,我和外公、外婆來到太婆婆墓前祭掃,表達對已故先人的哀思。

太婆婆的墓在一座小山的山腰間,四周是鬱鬱蔥蔥的綠草和高大粗壯的樹木。在墓前,大舅爺已按習俗擺上了菊花、菸酒、蘋果、蛋糕等祭品,並開始忙着爲墳墓培新土、換墳帽、插柳枝、掛魂蟠。相約而至的長輩們聚在一旁聊着家常,你一言我一語地回憶着先人歷經的蹉跎歲月,叨唸着她的好,嘆息着她的苦。我和姐姐、弟弟們則無知無畏,不停竄上跑下,稚嫩的臉上沾滿了新奇和汗水。而後,大大小小的親人們逐一排着隊燒紙幣、叩頭、行禮、祭拜,一面祈禱先人在天堂如意無憂,一面祈求先人庇佑在世的親人幸福安康。祭掃過程既肅穆,亦輕鬆,熱熱鬧鬧。

祭掃完畢,我和姐姐、弟弟們雀躍着向山下蹦去。途中我俯首眺望,一派春的景色豁然躍入眼簾:只見路兩旁、山坡間,桃花紅了柳枝綠了;田野裏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滿懷熱情地開放着,遍地金黃燦爛;綠油油的麥芽兒拱開鬆軟的泥土,在春風中盡情舞動着柔嫩的身姿;歡快的鳥兒隨着春姑娘飛來飛去,在嫩綠的枝頭嘰嘰喳喳唱起優美的春之樂曲。此際,大地處處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清明,一個緬懷先人的日子,也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它讓我們懂得珍愛生命、珍惜生活,同時帶給我們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

清明節作文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清明》是大家從小就開始背的一首詩,相信大家已經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並且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鄉去掃墓、祭祖。關於清明節的起源,還有一個傳說呢!據說清明節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仿效,在那一天祭祖掃墓,慢慢的就成爲了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因爲時間關係,所以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了清明節。一般是在新曆的四月五日。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最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以前還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

清明節的習俗有非常多,其中有掃墓:清明節的時候掃墓,就是對祖先的思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以前,北京人大多數都在清明節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節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傳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也有插柳:因爲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爲了紀念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預報天氣。除了這些習俗,清明節的習俗還有非常多。

我們一家由於工作問題,所以就沒有回家鄉掃墓、祭祖,我就在網上祭奠了光榮犧牲的烈士們,閱讀有關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優良品德。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遺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